2016年4月27日星期三

来温首位美籍传教士夏时若牧师

来温首位美籍传教士夏时若牧师

Rev George Hugh Seville
在19世纪下半叶,来温外国传教士均以英国为主,直到20世纪初叶,才有美国首位传教士夏时若(Mr. George Hugh Seville,1876-1977)来到温州传教。虽然早在1884年,温州就已经有美籍著名传教士玛高温在温州,但据史料所记,他在温州海关任帮办,并不是以传教为目的。

1903年,内地会美籍传教士夏时若牧师到达温州传教。他成为来温传教的首位美籍传教士,他亦为义和团事件之后第一位到温州的传教士。夏时若牧师原为美国长老会牧师,于1902年前往中国。[1] 1905年3月,夏时若与江孟氏在上海结婚,婚后同赴温州传教。夏师母江孟氏(Mrs. Jessie Merritt Seville,1874-1960)于1900年到达温州,义和团运动时往上海避难,后回到温州传教。1906年1月女儿美好(Janet)出生。[2]

1910年5月,温州内地会传教士夏时若携全家首次回美国述职,一家四口于6月安抵加拿大温哥华,转返美国。夏师母先于1906年1月生下长女美好(Janet),[3] 1907年11月在上海生下儿子约翰(John Eldridge),但1908年7月因痢疾儿子夭折。1909年10月,夏师母生下女儿美顺(Elsa Ruth)。[4]

1912年9月,夏时若牧师夫妇升任温州内地会主要负责人。[5] 12月5日,中国耶稣教自立会温州分会成立,对于温州内地会的影响巨大,夏时若曾出面阻止。[6] 1914年初,夏时若牧师组织“一领一福音队”(又称逐家布道队),向全区传福音。夏时若报告1914年的布道情况:“1月26日农历年初一,温州城内中、南和西三堂,约有70位信徒,两、三人一组作伴,在城内逐家、街道和城外村庄,分发福音单张和售卖福音书,共分发了2500份。初五下午,全体回到会堂报告,反应非常好,不常开口传福音的,也找到听众;但仇敌反对力量也大,不肯接受单张的、反对和反驳信仰的比比皆是。我们趁此机会鼓励信徒广传福音,接着举行培灵会和圣经学校,特别强调传福音,教导并推行个人布道,尤其是采取一领一方式,邀请未信者来布道会。2月14日下午,专题讲道后,约有50名来自城内三堂、属于“一领一福音队”的成员,立志要做300日传福音工作。有些以献金代替工作,把献金用来支持外出传福音者一切费用;也有团员因缺席而无法表态,但希望继续有份参与。无论如何,由两、三位弟兄提出这样做,已经令人感到鼓舞,因为立志用这么多时间去传福音,实在是温州的创举。要在有限时间内,将福音传遍全区,若传道人与信徒,联合组成两、三人一队的福音队,很快便能把福音传遍全区了。”[7]

1919年9月夏时若牧师举家离华返美,那时,夏师母在温州差不多19年,夏牧师也接近17年。据载,夏时若牧师在离开温州之前,为温州内地会开辟了监狱布道事工。温州内地会黄兰如报道:“破天荒之监狱布道  吾瓯教会成立迄今五十余稔。各项布道事宜可谓周而且备。惟于监狱传道。仍付阙如。何则。良由该地官厅不顾体恤。有以致之教会虽屡次函请许可。而官厅则饰词梗阻。同人等。亦居无可如何而已。近因瓯海道尹黄涵之居。莅任以来。力谋公益。声扬瓯垣。有口皆碑。由斯本会西士夏时若牧师躬往面商。辄蒙赞许。遂饬永邑检察厅。并永嘉知事发给传道徽章。准其入内演讲。此乃吾瓯监狱传道之嚆矢也。旋即共举男女布道员三十余人。分监狱与看守所二部举蒋宅如君。吴子兰君。黄兰如君。邵静卿君。胡芝生君。等十二人为监狱传道部。举王活泉君。谢喆夫。池侠亭。阮庆伦。许瀛槎。黄显廷。柯省卿诸君。为看守所布道员。亦有二十人公推蒋宅如牧师为教练部长。其余诸职。均由勉励会友兼任之。实行以来。可谓各尽厥责。而异日之丰收。亦未可谅也。” [8]

夏时若夫妇俩带着三个女儿,于1919年10月8日安抵三藩市。据记录,他们夫妇回美后,因师母身体欠佳,无法重返中国,至1935年才正式从内地会退休。[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黄锡培著,《昔我往矣:内地会赴温州宣教士行传》,香港:海外基督使团,2014年9月,第62页。
 [2]黄锡培著,《昔我往矣:内地会赴温州宣教士行传》,香港:海外基督使团,2014年9月,第62页。
 [3]黄锡培著,《昔我往矣:内地会赴温州宣教士行传》,香港:海外基督使团,2014年9月,第62页。
 [4]黄锡培著,《昔我往矣:内地会赴温州宣教士行传》,香港:海外基督使团,2014年9月,第67页。
 [5]黄锡培著,《昔我往矣:内地会赴温州宣教士行传》,香港:海外基督使团,2014年9月,第68-69页。
[6]中国耶稣教自立会编,《圣报》第三年第一期,上海: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全国总会,1913年1月,第9页。
[7] 黄锡培著,《昔我往矣:内地会赴温州宣教士行传》,香港:海外基督使团,2014年9月,第71页。
[8]《通问报》,第859回,1919年第27号,第7页。
 [9]黄锡培著,《昔我往矣:内地会赴温州宣教士行传》,香港:海外基督使团,2014年9月,第75页。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I2MDUzOA==&mid=401826954&idx=1&sn=6362ecdfba6b8afa4770c6b3f4b900b9&scene=4#wechat_redirect

Rev George Hugh Seville
BIRTH 19 Mar 1876
Bellevue, Allegheny County, Pennsylvania, USA
DEATH 21 Mar 1977 (aged 101)
Watertown, Jefferson County, New York, USA
BURIAL
Gracelawn Memorial Park New Castle, New Castle County, Delaware, USA
MEMORIAL ID 133677792 · View Source

來源:https://www.findagrave.com/memorial/133677792/george-hugh-seville#source

The Rev. George H. Seville wrote this little tract, found among the Papers of the Rev. Albert F. (“Bud”) Moginot, Jr.

Born, 19 March 1876, near Bellevue, PA, he later graduated from the Shadyside Academy in Pittsburgh, from Westminster College, New Wilmington, PA, and from Allegheny Seminary (UPCNA), Pittsburgh. He served as a high school teacher for a brief time before taking additional studies at the Moody Bible Institute, in preparation for ministry in China, beginning in 1902, serving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 While stationed there, he met and later married a fellow missionary, the former Jessie Maud Merritt Greene, in 1905. [Mrs. Seville, born 15 Oct. 1874, died on 2 Jan. 1960 in Wilmington, Delaware.]

The couple had four children, all born in China. Three daughters, Janet (Mrs. Ralph M. Bragdon), Elsa (Mrs. Roger B. VanBuskirk) and Edith (Mrs. Francis A. Schaeffer), and a son, John, who died in infancy.

The Seville family returned from China in 1919, whereupon Rev. Seville studied at Gordon College and then served as pastor of the Westminster Presbyterian church, Newburgh, NY, from 1923-1930. From 1931-1935, Rev. Seville served in the publishing department of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 based initially in Toronto, Ontario and later in Philadelphia, PA. It was during this period that his alma mater Westminster College awarded him the Doctor of Divinity degree, in 1932. He was next one of the founding professors at the Faith Theological Seminary, teaching Greek and Practical Theology. Retiring from that service in 1955, this was also about the same time that Francis and Edith Schaeffer founded the L’Abri ministry, and Dr. Seville served as treasurer for the ministry from 1955-1967. Dr. Seville lived to be 101 years of age, and died on 21 March 1977.

Minced Oaths

Rev. George H. Seville, D.D.

A visiting minister was asked to lead in prayer in Sunday school, and when he had finished, a teacher heard one of her girls whisper, “Gosh, what a prayer!” Such an exclamation seems incongruous in expressing one’s appreciation of a prayer, but a little thought will lead anyon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gosh” is not an appropriate word for a Christian to use on any occasion whatsoever. When we look into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such interjections, we may be surprised that even some Christian people are habitual users of expressions which the dictionary terms “minced oaths.”

A very commonly used interjection is “Gee.” It is capitalized in 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and given this definition: “A form of Jesus, used in minced oaths.” This derivation is even more ap­parent when the form “Geez,” now frequently heard, is used. Two other common words and their defini­tions are these: “Golly—a euphemism for God, used in minced oaths; gosh, a substitute for God, used in minced oaths.” “Darn, darned, darnation” are said to be “colloquial euphemisms for damn, damned, dam­nation.” Persons who allow their lips to utter “Gosh- darned” quite freely would be shocked if they realized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word.

A certain minister, professor in a sound seminary, when he was a child was not allowed to use “good­ness,” “mercy,” or “gracious” as exclamations. He was inclined to think the restrictions a family peculi­arity, merely a parental overcarefulness, but now he can see that it had a sound Calvinistic basis. The Shorter Catechism asks, “What is required in the third commandment?” and then gives this answer: “The third commandment requireth the holy and reverent use of God’s names, titles, attributes, ordi­nances, words, and works.” Certainly goodness is an attribute of God. That this is so is recognized by Webster in the latter part of his definition: “The word is used colloquially as an exclamation, or in various exclamatory phrases, as “for goodness sake! goodness gracious 1”—the reference being originally to the goodness of God.”

The use of minced oaths is quite contrary to the spirit of the New Testament teaching. For example, our Lord Jesus said: “But I say unto you, Swear not at all. . . . But let your speech be, Yea, yea; Nay, nay: and whatsoever is more than these is of the evil one” (Matt. 5:34, 37, R. V.). The phrase “whatsoever is more than these” suggests the mean­ing of expletives, or exclamations: an expletive is defined as “something added merely as a filling; especially a word, letter, or syllable not necessary to the sense, but inserted to fill a vacancy.”

James in writing his Epistle repeats almost exactly the words of the Lord Jesus quoted above: “But above all things, my brethren, swear not, neither by the heaven, nor by the earth, nor by any other oath: but let your yea be yea, and your nay, nay; that ye fall not under judgment” (Jas. 5:12). That last word recalls our Lord’s declaration: “But I say unto you, That every idle word that men shall speak, they shall give account thereof in the day of judgment” (Matt. 12:36). The result of this judgment is given in the following verse, “For by thy words thou shalt be justified, and by thy words thou shalt be con­demned.”

If we try to excuse ourselves by saying that these exclamations slip through our lips unawares, we need to heed the Holy Spirit’s warning in the Epistle of James: “If any man thinketh himself to be religious, while he bridleth [or, curbeth] not his tongue, but deceiveth his heart, this man’s religion is vain” (1:26). Even though we do not intend these minced oaths to bear the meaning the words originally had, we certainly cannot truthfully say that the use of them accords with Christ’s command, “Let your speech be, Yea, yea; Nay, nay.”

James seemed puzzled by the same anomaly that puzzles us, namely, the presence of minced oaths on the lips of Christians. Writing of the tongue as “a restless evil . . . full of deadly poison,” he said: “Therewith bless we the Lord and Father; and there­with curse we men, who are made after the likeness of God: out of the same mouth cometh forth blessing and cursing. My brethren, these things ought not so to be” (Jas. 3 : 8-10).

While no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give a complete list of all the words in the vocabulary of near-pro­fanity, enough has been said to indicate that present- day speech has fallen below that standard which Christ Jesus set for his disciples.

The tendency in the use of expletives is to find the milder ones becoming less expressive of our feel­ings, to discard them, and use stronger ones in their stead. A careless following of others in the use of these common minced oaths will dull our own spiritual sensitiveness, and will weaken our Christian testimony.

To gain the victory in this matter of full obedience to our Lord Jesus, we need to make the prayer of David our daily petition: “Let the words of my mouth, and the meditation of my heart, be acceptable in thy sight, O Lord, my strength and my redeemer” (Psa. 19: 14).

Image source : Sixteenth Annual Catalog of Faith Theological Seminary, Elkins Park, PA, Summer 1953, page 7.

We have two different printings of this tract preserved at the PCA Historical Center, both indicating that the tract was originally self-published; one tract gives Rev. Seville’s address in Wilmington, while the other lacks any address, indicating that it was probably distributed among closer associates and thus this latter example is probably the first printing. Subsequently, the tract was reprinted as “Minced oaths : a vital message for every Christian.” by the Good News Publishing Company, in 1944 and then again by the same publisher in the 1960s. It has additionally been reprinted in at least one periodical: The Projector. (Spring 1989). The tract remains in print to this day, currently available from Bible Truth Publishers [http://bibletruthpublishers.com/minced-oaths-leaflets/george-h-seville/communication-speech/pd5591]

The bulk of Dr. Seville’s published writing, so far as I’ve been able to discover, appeared on the pages of The Bible Today, a publication of The National Bible Institute in New York City. These articles appeared during the years when Dr. J. Oliver Buswell, Jr. was serving as president of that school. The PCA Historical Center has a complete run of this periodical from May 1941 to September 1951, and is currently searching for issues prior to May 1941. Dr. Seville appears to have written exclusively on the subject of missionary biography, and the articles included the following titles:

Hugh Adoniram Judson : The Apostle of Burma, 38.4 (January 1944) 75-80.
“And Some, Evangelists” Charles Grandison Finney, 41.3 (December 1946) 563-574.
“And Some, Evangelists” Dwight Lyman Moody, 41.4 (January 1947) 585-597.
“And Some, Evangelists” George Whitefield, 40.9 (June-September 1946) 486-495.
“And Some, Evangelists” Henry Moorhouse, 41.8 (June-September 1947) 719-729.
“And Some, Evangelists” J. Wilbur Chapman, 41.7 (April 1947) 672-681.
“And Some, Evangelists” John Wesley, 41.2 (November 1946) 544-555.
“And Some, Evangelists” Reuben Archer Torrey, 41.5 (February 1947) 608-617.
“And Some, Evangelists” William Ashely Sunday, 41.8 (May 1947) 686-697.
Bartholomew Ziegenbalg : The Apostle of India, 39.2 (November 1944) 42-47.
Christian Friedrich Schwartz : The Founder of the Native Church in India, 39.3 (December 1944) 68-74.
George and Grace Stott : Pioneers in Wenchow, China, 39.1 (October 1944) 14-20.
Glimour of Mongolia, 39.6 (March 1945) 158-167.
James Chalmers, 38.7 (April 1944) 164-171.
James Hudson Taylor, Part I : The Apprentice, 38.5 (February 1944) 120-124. [author’s name not provided]
James Hudson Taylor, Part II : The Master Workman, 38.6 (March 1944) 139-146.
John Evangelist Gossner : the Father of Faith Missions, 40.1 (October 1945) 284-287
John Williams : The Apostle of the South, 39.8 (May 1945) 217-226.
Mary Slessor of Calabar : Pioneer Missionary of Okoyong, 38.9 (June-September 1944) 227-235.
Men We Should Know : Adolph Saphir: Hebrew Christian Preacher, 43.8 (May 1949) 249-258.
Men We Should Know : Albert B. Simpson: Founder of the C. and M. Alliance, 45.3 (December 1950) 68-77, 87.
Men We Should Know : Charles Simeon, Leader of the Low-Church Party, 42.7 (April 1948) 188-192; 42.9 (June-September 1948) 268-273.
Men We Should Know : Francis Asbury, the Homeless Bishop, 44.1 (October 1949) 5-12, 27, 32.
Men We Should Know : George Fox: Founder of Quakerism, 43.3 (December 1948) 77-84.
Men We Should Know : John Nelson Darby, 43.5 (February 1949) 139-144.
Men We Should Know : John Newton: a Brand from the Burning, 42.3 (December 1947) 89-93; 42.4 (January 1948) 103-109. Men We Should Know : Richard Baxter: a Protestant Saint, 43.4 (January 1949) 107-112, 136.
Men Worth Knowing : August Hermann Francke: Pastor, Professor, Philanthropist, 42.5 (February 1948) 137-147.
Men Worth Knowing : Philipp Jakob Spener, 42.1 (October 1947) 27-31; 42.2 (November 1947) 46-50.
Missionary Builders : Guido Verbeck : A Pioneer in New Japan, 40.7 (April 1946) 427-433.
Missionary Builders : John Wilkinson : Founder of the Mildmay Mission to the Jews, 40.8 (May 1946) 475-483.
Missionary Builders : Pastor Louis Harms : Founder of a Unique Enterprise, 40.3 (December 1945) 350-354, 364.
Missionary Builders : Robert Moffat: Builder of the Bechuana Missions, 40.5 (February 1946) 396-402.
Missionary Builders : Robert Morrison: The Pioneer of Modern Missions in China, 39.9 (June-September 1945) 251-258, 264, 267.
William Carey : Founder of a Missionary Society and a Mission, 38.2 (November 1943) 36-40.
William Carey : One of the Serampore Brotherhood, 38.3 (December 1943) 54-59.
William Chalmers Burns: Evangelist and Missionary, 39.4 (January 1945) 89-95; 39.5 (February 1945) 126-129.

來源:The Continuing Story
相關夏時若的連結:The Sevilles in China 

甲申教案的导火索——释读一封新发现的苏慧廉家书

甲申教案的导火索
                                                ————释读一封新发现的苏慧廉家书
                                                           
        发生在一百三十年前的“甲申教案”是温州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据时任浙江巡抚刘秉璋事后给朝廷的奏报:“温郡办防以来,民间深恶洋人,尝有匿名揭贴,语多悖谬,即经出示晓谕,并令绅士剀切开导。不意八月十六夜间城西街耶稣教堂讲教之期,凡入教男妇纷往听讲,有民人经过门外停看即走。堂内洋人出捕,误拿一人拉至堂内关闭,外间居民见而诧异。旋闻被拿之人在内喊叫,忿忿不平,聚众愈多,即有打门入堂夺取被拿之人。仓猝之间,激成众怒,致将城西耶稣教堂及周宅巷、岑山寺巷、五马街、泉坊巷、花园巷各处教堂及洋人寓所同时焚毁。” (光绪十年九月十八日《浙江巡抚刘秉璋奏报温郡焚毁外国教堂现已议结仍饬拿犯惩办摺》,载《清末教案》第二册,第407-409页,中华书局1998版)该摺明确认为教案的导火索是洋人先动手,“误拿一人拉至堂内关闭”,结果引爆民愤,惨案遂酿。
        光绪十八年(1892)发布的英文版《 瓯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也认为是传教士出门拿人:“温州暴乱发生于 1884 年10 月4 日,约始于晚九时,持续至深夜。此事肇因几位好事者持续骚扰一位正在屋内礼拜的传教士,不断用大石块砸其门。骚扰愈演愈烈,传教士出门,将一位滋事者擒进屋内,意欲送官惩办。此为全面攻击之导火索,不论新教还是天主教差会的教堂和寓所随后都陷入火海。”
        胡珠生先生的《温州近代史》更直接将此传教士指向苏慧廉,认为是其“擅自逮捕民人以致引起公愤”。笔者近年撰写《寻找 · 苏慧廉》(新星出版社,2013)时,以当时城西教堂应无别的洋人,也倾向认为此洋人“莫非就是苏慧廉”?
        近日在稀见的英国偕我公会会刊(The United Methodist Free Churches Magazine)1885年卷一月号(第75-76页)上发现一封苏慧廉“甲申教案”发生后四日(10月8日),尚困居江心屿英领事馆时,给英国父母的信。其中披露的诸多细节,也许对我们考察此教案有所助益。现试将该信译出。
温州,中国,10月8日,1884年
亲爱的爸爸妈妈:
         今天要禀告的是则坏消息,并且事出意外。我想在此信到达之前,你们定已从报章获知我这里的麻烦,并且深为我担忧。我可以想见媒体记者的报道,正如今上午我对蔡文才(Josiah Alexander Jackson )先生所说:“如果家乡的第一则报道仅是温州大暴乱,所有涉外寓所被毁,领事安全,传教士情况不明。第二天才说传教士安全。期间,整整有二十四小时,我们亲爱的家人将饱受煎熬。” 事情常常这样! 我可希望不是!
        现我将实情告诉你,如果写得不够清楚,请不要诧异,因为我正非常忙碌:帮助领事处理文件、看望本地基督徒,等等。同时也正给阚斐迪(Frederick Galpin)牧师写封长信。给南奥威勒(译按:原文为Southwram,应为Southowram。苏慧廉妻子路熙之故乡,位于约克郡,隶属于哈利法克斯市)或阿德科克(J. Adcock)牧师的信倒不用现在写,因为轮船今上午才开走。
         由上所述,你们也可知我现正在女王陛下的领事馆内,它坐落于瓯江一小岛上,此前我已对你们提及多次。我们这帮外侨都在这里了,除了曹雅直夫人(译按:原文为Mr. Stott,疑是笔误,径改)、董增德(D.Y. Procacci)神父(罗马天主教神父)。曹雅直夫人上一班轮船去了上海,Whiller夫妇还未从芝罘返回。玛高温(Daniel Jerome MacGowan)医生(海关医生)、曹雅直先生、蔡文才先生、纪默理(E.H.Grimani)先生(海关税务司)、Hanisch 先生(海关供事),还有我。我们现一无所有,除了逃难时所穿的衣裳。
         现在让我一一告诉你们所发生的一切:那是周六,灾难来临前一切静好,宛如暴风雨前的平静。日子如常:晨早,七时前,骑马绕城外的练兵校场晨练,既为马也为自己。其间没听到一句脏话。白天我比平日更忙碌,仅外出吃个午饭。我的讲道辞完成在即,所以上午需做些收尾的工作。这篇讲道落款10月5 日。你也许会说,阿诺德(译按:应指Thomas Arnold,英国十九世纪著名教育家、神学家,著有《罗马史》及一系列布道文章)博士的做法与我正相反,他从不预先准备讲章。他认为,在做预备到真正宣讲期间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说实话,这也是我上周的感受。这天是周六,我已接受邀请,中午一点与海关税务司(纪默理先生)共进午餐。蔡文才先生来叫我,我们一同前往,路上顺利,实际上路人还与我们相处甚欢。之后,独自归。约五时,在城墙外骑马沿网球场转悠,然后去看曹雅直先生。这期间一切正常并和谐。七点一刻在家喝茶,七点三刻与我年轻助手的兄弟(刚从乡村来城,看望患肺病的兄弟),还有其它几人有个面谈,正商议能为他做点什么。一位几月前经我施洗的好心并爱主的姊妹,还准备将他带到自己家里,尝试照顾他一月。此前我反对过几次,毕竟她丈夫是一个水手,不常在家。但在周六晚,我们做出了一个尽可能周全的安排,以免她那些异教徒的邻居闲言碎语。
约在八时半前后,我进教堂去主持周六晚的祷告。这不是个大型的集会,也就二十五人左右。我用一首他们都甚喜欢的赞美诗(第35首)《耶稣爱我我知道》开始,不过,仅须臾,就有人猛烈捶打教堂大门。因为类似情况此前发生过,所以我们起初不是很在意。但当敲门声一直持续并越来越激烈时,年迈的教堂看门人就从我身后的门出来,准备将骚扰者赶走。当他一出现,那些人就跑走了。看门人返回,不过,刚到原位,声音又响起。这一次他从边门出,两三位基督徒弟兄陪同,扰事者又跑了。当他第二次回来,那些人又故伎重演。这次,他把门闩取下了,想突然打开大门,看到底是谁在捣乱。之后有段时间安静,圣经售书员继续讲道。讲道结束(约八点四十分),我领唱的最后一首赞美诗也快要结束时,敲门声又很猛烈地响起。正那时,看门人及另两三位信徒突然把门打开了。这些人要逃走时,他们抓住了其中一位的辫子,并将其拉入屋内。教堂大门随后砰然关上,街面上则尖叫声四起,石块及其他杂物纷乱地砸在门上。敲打声、叫嚷声乱成一团,以致我几乎没听见老传道人如何结束礼拜,尽管他的声音也属大嗓门。我们迅速将擒获之人转移至走廊,并派遣我们中的两人持我名片去县衙门求救。那个被我们抓住的人倒一直在笑,好像这是场很好玩的游戏。从其衣着,我判断他是某店的一个伙计。不过当时是夜晚,他又赤膊,像另几位被我撇到一眼的人一样,我相信这是他们统一的行动。我必须告诉你们的是,两周前,曹雅直的一位仆人曾被三四个人以类似方式调戏,他们抓获了其中一位,据说已受严惩(官府说法),但奇怪的是,此人已被释放(准确时间不能确认),或周五晚,或周六,亦或周日——换言之,由这次我们受到的骚扰,我想他应是周六上午获释的。有人认为,他和其朋友决意报复,才做下此事。
        当我们还只走到走廊,石头便如雨淋般由教堂墙外飞射而来,外面的尖叫声也如着了魔一般(中国式的)。我又派了两个人去衙门,送他们从前门出,穿过花园来到前门的大街上。外面的人群已汇集如潮,离我们抓拿那人其实还不到十分钟。他们从房屋后面开始攻击,不到三分钟,厨房里的瓶瓶罐罐就化为灰烬。由于破坏行为着实恐怖,我决定放了刚才抓住的那人,其实他在里面也就待了十一二分钟,我希望由此息事宁人。
                                                                                 永远爱你的儿子
                                                                                          苏慧廉                                                                                              
        此信未完,编者于文后注明“待续”,可我翻遍该年全卷,也未见下文。甚憾。
        虽为残简,但已可明确,当时出门拿人的不是苏慧廉,而是看门人与几个中国教徒。晚清,民间也有将信洋教之国人统称为“番人”或“洋人”,此讹可能由此而来。更为有趣的是,苏慧廉在信中透露了另一条导火索—— 4日晚的“举事”是两周前一次不成功行动的报复。可惜,我手头的材料,包括曹雅直给内地会总部的书信、曹雅直夫人的回忆录,都未提及几人调戏其仆人并受官府严惩一事。也许在他们当时看来,这只是早已习惯的遭遇中很小的一桩。不过,风起青萍之末,谁又敢说,德克萨斯的龙卷风不是引自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的翅膀?
        历史就是这样有趣,它没有结论,随着材料的进一步发掘,识见的不断开阔,还常读常新。这也是笔者撰写此文的原因,而不仅仅是为苏慧廉开脱。
 

                                                                                              二〇一四年五月三十日

                                                                            (刊于《温州读书报》第207期,2014年8月)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934b410102v1ko.html

除非经由记忆之路

除非经由记忆之路
(2014-12-04 07:00:48)

      与黄锡培先生相识,缘自加拿大姜平牧师。数年前姜牧师知道我正撰写旅温传教士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 1861-1935)传记,便介绍黄先生及其《回首百年殉道血》一书予我。同是从事基督教历史事工,我们后来就常往来了。他住西雅图,有个亲戚在温哥华,访亲时便来我家坐坐,聊聊共同的话题。虽然论年龄,我比他儿子还小,但每次交流,不论是面谈还是电话,都颇投缘,也许这就是同在主里、互为肢体吧。
       
        一日黄先生说想整理内地会赴温传教士列传,问我意见,我是闻之欣喜,当即大加鼓动。温州是我家乡,内地会也是第一家耕耘温州的外国差会,但因种种原因,这段历史至今鲜为人知,甚至到底有多少传教士来过亦不清楚。黄先生生于香港,长于美国,从未去过温州,上帝为什么让他对一座陌生的城市有负担,除了感恩,真是一无所知。后来他就开始这个工作了,一如当年写《殉道血》那样,埋首档案,笔耕不辍。我们也常有交流,比如一些温州地名、人名的翻译。做翻译,把地名、人名搞对,有时比把文意搞对更难。其间黄先生几次说,届时你要写篇序。说真的,第一次听闻是吓了一大跳,不论是从资历、年龄、还是属灵的程度,我都不具备写序的资格。但黄先生还是坚持,甚至请香港OMF的吴望华姊妹说项。两人都说,你是温州人,需要一个温州人来介绍这本书。我是温州人,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温州基督教历史的光荣与梦想,讲到这一层面,我便义不容辞了。
        温州有“中国的耶路撒冷”之称,在西方神学界,也称温州为“中国的安提安”。温州基督徒占人口之比为百分之六至七,这个数字称冠全国。 常有人问,温州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的耶路撒冷”?这个问题,我至今回答不了,但我总会对他们说历史,1867年开教,1876年开埠,有传教士苏慧廉、曹雅直,等等。
       
        第一个到达温州的西方传教士曹雅直就是受内地会的派遣,温州基督新教的历史由他开启。此后有蔡文才、稻惟德、朱德盛等一众人,前仆后继,仅为拯救温州人的灵魂。黄先生这本书,主要写了八个人,其实,从1867到1951年,仅内地会便有七八十位传教士先后在温州深耕。从晚清到民国,除内地会外,还有循道公会、安息日会派遣传教士到温州,累计差遣传教士超过百人。遗憾的是,我们到今天,连一份完整的赴温传教士名单都还拼凑不完全,相比与他们奉献的青春乃至生命,我们的亏欠是何等大!
       
        温州今天还有不少基督徒家庭,他们的信仰来自家族传承。我曾在家乡不同的场合说,如果你的信仰来自祖辈,如果你家的信仰已传了四五代,你们不是与苏慧廉有关,便与曹雅直有关。较之循道公会,内地会因传教历史长、传教士多、同时也因传教策略之差异,其对温州的影响更为深远。我出生于一个基督徒家庭,我家的信仰就来自内地会。
我的信仰来自祖母,祖母叫黄淑勤(1912-1983),祖籍温州瑞安场桥(旧称长桥)。若问祖母的信仰来源,应说到她的叔叔、民国温州富商黄起文(1888-1973)。祖母的父亲黄正殷早逝,遗下两子两女,当时还未分家,所以祖母从小就与黄起文住在一起。
       
       黄起文是基督徒,他的信仰来自母亲池氏,也就是我祖母的祖母。据黄起文晚年《自述》:“吾生于浙江瑞安长桥乡,父乃一缝衣匠,中年患有翻胃病,药石无效,吸鸦片烟止痛,后成癖,家产荡然,去世时家徒四壁,厨无隔宿之粮,其时母年仅廿八,吾五岁兄十三岁姊合共四人。母为一热诚基督信徒,教会牧师奉神爱济助银洋拾元,俾母及兄同操小贩生意,以维持一家四口生活。”具体是哪位牧师帮助他母亲并传福音给她,惜黄起文没有记录。但以我有限的地方史知识,基本可判断这牧师来自内地会,因为循道公会到瑞安比内地会晚,池氏得救的年代,当地还仅有内地会活动。
       
        同时代的瑞安文人张棡(1860-1942)在日记(“民国十七年七月廿七日”条)中也记录了黄起文母子得救的历史——“起文本贫家子,父早亡,母沿门乞食以养子。长无所事,投夷教糊口。”
       
        “投夷教”之后的事,黄起文有记述:“吾年十三,蒙教会照顾,入温州内地会小学读书,一切膳宿费全免,翌年即入内地会所办印书馆为手民学生,然吾不弃书本,同时入养正夜校专念中英文两科,每日自修英文三小时,历有八年之久,甚至在印书馆印书时,双手握机印书时,双目注于英文课本,口念不已,老板系美国牧师夏时若,看见嫣然一笑,非但不斥责,反加以勉励,乃给以浅易英文读本一册,又代购一册原本注音字典,专供自修者用,计值为银圆四元五角,在吾的薪水上扣除之,因吾印书手艺已毕业,每月可得工资四元正。”黄起文的英文就是这样起步的,后来他去艺文学堂深造,并因英文优良,受西人校长蔡博敏(Thomas William Chapman)赏识,受聘为英文副教师。他后来的职业也几乎都与英文有关,做过美孚温分行译员,1915年转任浙江省立师范学校英文教员,历七年之久。
     
        对黄起文有知遇之恩的美国牧师夏时若(1876—1977),英文名George Hugh Seville,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人,受内地会派遣,1902年12月2日抵上海,在安庆接受语言训练后,于翌年5月分派来温工作。夫人江孟氏(Jessie Maude Merritt,1874—1960),美国纽约州人。 两人在中国育有一子三女(小女Edith Schaeffer民国三年生于温州,小名美福,后成为美国鼎鼎大名的作家)。夏时若一家在温州十余年,1919年9月返美。
       
        黄起文后来的发迹也与懂英文、守诚信有关。当时是1922年,他已开始研究轻工艺,如手制花边及刺绣业。他发现十字花绣于夏布上,至为美丽,若制成各种台布,定受西人欢迎。但自己出生贫寒,仅是一介书生,苦无资本。这时他遇见了生命中的贵人,上海时评洋行老板Squire太太。她订制一批价值一千两百银圆的花巾,并愿付定金五百元。两人素味平生,也无介绍人或保证信,黄起文不禁问,你不怕我拿了定金一去不返吗?Squire太太说,我见你英文说得好,定是受过教育的。给个收据,言明交货日期即可。黄起文回乡赶制,约定三月交货,不满两月就完成了。西人太太很惊讶,黄答,我是基督徒,向不说谎,尽速赶制,让你早入市,也早得利。西人非常欢喜,即再给一价值一千五百元订单。第二批如期交货后,又介绍一价值十倍的订单。这时,黄起文招来的女工已超百人,各人领料回家制作,不料那年温州遇超强台风,房屋倒塌无数。蒙神恩典,分散在各家中的成品竟无恙,并按期交货。这三单生意,黄起文自己也承认“获利颇巨”。
       
        对于这段致富的经历,张棡也认为“意外奇财非人力所能强者”。 黄起文经营挑花布的企业当时叫“绮文女工社”,据《温州市志》(中华书局1998年版)记载:“民国11年(1922),黄起文在永嘉县城区墨池坊创办绮文女工社(即花边厂),有女工500余人,制作挑花布,销往国外。15年与外商爱利勃共同在温州设店贩运,开办‘挑花局’,并在上海设有总局,发放布料、彩线,以低廉的报酬,由农村妇女加工十字台布、手巾、椅套等。”
       
        发家后的黄起文没有忘记上帝的恩典,他“雇用三名男信徒专往乡间布道,三人薪水及开支概由吾负责,历有五年之久;同时又资助三名中学生至杭州神道学校读神学,毕业后专为神工作;此外又资助乡建造教会,经费二千元;同时又捐助瑞安长桥小学基地七亩款项,并助建校费四千元,共出资兴造该校舍七千元”。他用行动实践了曹雅直的名言:“我们得救是为了别人的得救。”
       
        事母极孝的黄起文,为报答母亲抚孤之恩,还于1931年在场桥龟山岭建一慈寿亭。池氏1944年冬安息主怀,据当时侍候在侧的黄起文记载:“弥留时午夜,忽见异象,口唱圣诗说:‘神遣天使接其回家。’开口大笑,临终嘱咐吾们以后热诚事神,多做教会事业,即含笑而殁,并无半点痛苦,享寿八十有二岁,信主足有五十二年,是瑞安乡第一个信徒。”
       
        记得是去年初春的一个午后,在温哥华西区一家台湾餐厅里,我与黄先生及师母讲我家如上的信仰历史。当时黄先生说,回去就为我查找夏时若的资料,并争取考出那位“奉神爱济助银洋拾元”给我高祖的牧师大名。月余,他发来了一篇记载夏氏夫妇温州事工的长文,这也是本书夏时若夫妇专节的初稿。尽管传福音给池氏的牧师名字暂时查无所获,但通读这些故事,我强烈感受到从西来传教士开始的一代代基督信徒用生命点燃生命的真实确据。 “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 (《希伯来书》11:2) 大哉斯言!
       
        犹太裔思想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曾说:“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类不能达到纵深。”不论是家的记忆、城的记忆,还是国的记忆,应都如是。这应该是黄锡培先生,希望也包括我,为中国的基督教寻找历史纵深的共同原因吧。

                                                  初稿于二〇一四年春旅行中国途中,四月三十日改定于温哥华。
                                                       (此文为《昔我往矣——内地会赴温州传教士行传》之序言)

                              除非经由记忆之路

                       《昔我往矣——内地会赴温州传教士行传》,香港中信、海外基督使团,2014。
来源:甲乙堂笔记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934b410102vb63.html

温州墨池小学(原艺文学堂)百年校史

百年校史

时间
学校记事
1878年(清光绪四年)
英人传教士李华庆在嘉会里(城西街)办教堂书院
1887年(清光绪一十三年)
英人传教士苏慧廉在康乐坊“偕吾会”公馆厢房,请一位启蒙先生教十来位邻居小孩及教友子女读书,即艺文小学的前身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
苏慧廉夫人苏路熙在瓦市殿巷赁房开始公开招收学生,初办“艺文书院”,苏慧廉牧师任校长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
正式定名“艺文学堂”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
蔡博敏(mr.t.w.chapman)先生任校长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九月初一,经学大师孙诒让先生参加艺文学堂新校舍落成开学典礼,学生数增至300人。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迁入杨柳巷“定理医院”旧址上课。
蔡博敏先生任校长
1911年(宣统三年)
发展成为完全小学
1913年(民国二年)
改称“艺文两等学校”(学制分初等、高等),下设男女两部。
1922年(民国十一年)
男女两部合并,改校名为“瓯海艺文小学”,
爱乐德牧师任教区长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停办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奉令重组校董会,呈请政府立案,推举国人担任校长,陈梅豪先生为第一任董事,改名“私立艺文小学”。盛清先生任校长
1936年-1949年7月
盛旭初先生任校长
1949年9月-1951年
解放后政府接管“艺文小学”,并于1951年更名为“墨池小学”,陈清华先生任校长

转载:http://www.wzchurc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68#lastpost

溫州市墨池小學
溫州市墨池小學位於溫州市墨池坊楊柳巷10號。 墨池,因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臨池作書,洗硯於此”而得名。 翰墨飄香,綠楊掩映,1878年,英國人蘇慧廉在墨池創辦藝文學堂,奠定了墨池小學的根基,延續至今,已有128年。

百年樹人,英才輩出,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啟虎、清華大學校長胡顯章、一代名醫陳梅豪、美國University of Utah電子工程博士後虞淑懷、溫州大學外國語教授盛培林、留美博士虞景瀚、原溫州市人大主任韓文德、溫州實驗中學校長王朝曙等一大批傑出人士皆為墨池校友。 [1]
中文名 溫州市墨池小學 校 址 溫州市墨池坊楊柳巷10號 創辦時間 1878年 佔地面積 4畝

目錄
1 榮譽
2 規模
3 校史

榮譽
百年豐華,厚德養校,作為溫州市最具悠久歷史的小學,近年來墨小秉承“人文興校,特色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挖掘自身豐富的人文資源,逐步構建了國學和英語兩大特色教育的辦學模式,並憑藉其獨特的文化品位和突出的辦學成績相繼被授予全國外語實驗學校、浙江省百年名校、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教育實驗單位、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與研究課題立項單位、浙江省優秀校園網站、浙江省書法教育實驗基地、溫州市首批德育特色學校、溫州市首批藝術特色學校、溫州市國學啟蒙教育基地、溫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小學英語教育實驗基地,成為溫州知名特色學校之一。

規模
溫州市墨池小學現佔地面積約4畝,在編教師36人,中學高級、小高以上職稱佔38 %,本科大專學歷佔85.5%,學校現有溫州市區級教壇新秀7人,市區級名師培養對象8人、市區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6人,其比例達到總人數的60%,有部分教師已走在市、區課改前沿,形成了一支精良的師資團隊。

從墨池小學畢業的學生也很優秀,這都離不開老師的培養。

校史
1878年(清光緒四年) 英人傳教士李華慶在嘉會裡(城西街)辦教堂書院
1887年(清光緒一十三年) 英人傳教士蘇慧廉在康樂坊“偕吾會”公館廂房,請一位啟蒙先生教十來位鄰居小孩及教友子女讀書,即藝文小學的前身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 蘇慧廉夫人蘇路熙在瓦市殿巷賃房開始公開招收學生,初辦“藝文書院”,蘇慧廉牧師任校長
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 正式定名“藝文學堂”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 蔡博敏(mr.twchapman)先生任校長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 九月初一,經學大師孫詒讓先生參加藝文學堂新校舍落成開學典禮,學生數增至300人。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 遷入楊柳巷“定理醫院”舊址上課。 蔡博敏先生任校長
1911年(宣統三年) 發展成為完全小學
1913年(民國二年) 改稱“藝文兩等學校”(學制分初等、高等),下設男女兩部。
1922年(民國十一年) 男女兩部合併,改校名為“甌海藝文小學”,愛樂德牧師任教區長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 奉令重組校董會,呈請政府立案,推舉國人擔任校長,陳梅豪先生為第一任董事,改名“私立藝文小學”。 盛清先生任校長
1936年-1949年7月盛旭初先生任校長
1949年9月-1951年解放後政府接管“藝文小學”,並於1951年更名為“墨池小學”,陳清華先生任校長
1952年-1961年併入北區海壇中心小學(現瓦市小學),盛從龍先生任分部主任
1961年7月從中心小學分出,單獨辦學,校長:葉玉英
1962年-1965年校長:徐漢龍
1965年-1971年校長:金毓梅,期間曾用名“文革小學”
1971年-1976年校長:趙潔, 期間曾用名“文革小學”
1976年-1998年校長:金愛月
1998年-2002年校長:周錫恩
2002年-2008年校長:徐玲珍
2008年至今校長:陳絢

參考資料
1.    溫州市墨池小學   . 溫州家教網 [引用日期2012-12-7]
来源:https://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depth=1&hl=zh-TW&prev=search&rurl=translate.google.com&sl=zh-CN&u=http://baike.baidu.com/view/2009592.htm&usg=ALkJrhgd8kAouzIx4Oe6tovqa120KeFU-w

蔡博敏先生片段:

1927年1月,北伐军光复温州,艺文学堂校长蔡博敏等英国人离开温州,瓯海公学接管了艺文校舍。后因上海发生“4·12”反革命政变,温州当局派军警包围学校。谷寅侯因掩护进步学生为当局所猜忌,被迫辞职,重返金陵大学复学。
翌年,谷寅侯大学毕业回乡,时艺文学堂校长蔡博敏重返温州,索讨校舍归还,瓯海公学迁回原址,再度推选他出任校长。
来源:温州教育名家——谷寅侯,http://wgx.ouhai.gov.cn/art/2015/2/27/art_10944_204311.html

温四中创办于1925年,当年,英国教会在温主办的艺文学堂的学生举行声援五卅运动的集会,遭蔡博敏校长(英国牧师)等人的粗暴压制,时任艺文学堂教师谷寅侯强力支持该正义行动,爱国师生一致赞同谷先生的倡议:集资办学,夺回教权,并选定蛟翔巷九山仁济庙(现温州四中校内)为校舍,公推谷先生为校长。
来源:温州教育网,温四中90周岁生日将到 师生与创办者之孙铜像前祭拜追思
http://www.wzer.net/view/35098.htm

谷傳綱:爺爺創辦溫四中
谷寅侯,又名旸,1894年11月出生在溫州梧田東垟一個開醬園的富商家庭。年幼聰明,喜歡讀書,私塾啟蒙後,考上由英國教會主辦的溫州藝文學堂。五四運動爆發時,他參加由北京返溫的鄭振鐸等創辦的永嘉新學會,並在鄭振鐸的領導下在華蓋山資福寺出版《救國演講周刊》和《新學報》,喚起民眾,提倡科學,促進民主。藝文學堂畢業後,由教會送他進南京金陵大學學習化學專業(今南京大學)。因父病輟學返鄉,被聘為藝文學堂教師。他還是由梅冷生先生牽頭、溫州詩人詞人參加的“慎社”成員。

1925年5月30日,上海發生“五卅”慘案。溫州藝文學堂學生集會聲援“五卅”運動,受到校方粗暴壓制。谷寅侯等堅決支持學生的正義行動,並倡議自我辦學,奪回教權,得到愛國師生的贊同。
来源:http://www.wenzhou.gov.cn/gtb/index.jsp?url=http%3A%2F%2Fwww.wenzhou.gov.cn%2Fart%2F2012%2F9%2F27%2Fart_9836_237641.html

艺文学堂开学大典


苏慧廉回忆录中的艺文新校园照片

蔡博敏T.W. Chapman
温州艺文学堂校长蔡博敏。

由偕我公会(United Methodist Free Church)创办的艺文学堂(Wenchow United Methodist College)是上世纪温州知名的学府,1903年该校新校园落成后举行的第一次开学典礼,因有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与孙诒让两位大儒同时光临而光芒四射。已见的温州地方文献关于艺文开学典礼的记录似乎仅来自孙诒让的年谱,孙诒让哲嗣孙延钊所编的《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 “1901年”条这样写道: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   诒让五十四岁
    时温州耶苏教会设立艺文中学堂于永嘉朔门外之海坛山麓。(光绪丙申,教会初办艺文书院于其地,尚非正式学校,至是改为中学。建筑堂舍,面积方二十亩,年收生徒三百余人,讲堂宿室,时称完整,历届卒业者多出洋游学。民国戊辰,政府令停办,乃作肺病疗养医院。) 七月某日开学,堂长苏慧廉教士,邀请诒让及英国人李提摩太氏到堂讲演。诒让于是日率领瑞安学计、方言两馆师生前往参加,当众演说,略及古今中外文明事业交相传播之历史故实。[i]
     孙延钊对年月的记录有误,艺文开学典礼是在1903年10月20日,即癸卯九月初一,正是立冬。笔者近年在英国查阅教会档案时,在其差会会刊《传教士回声》(The Missionary Echo of the United Methodist Free Church)上发现一篇时任艺文学堂校长蔡博敏(T.W. Chapman)的文章。作为东道主,蔡博敏在一篇题为《开学典礼》[ii](The Opening Ceremony)的文章里,对当日典礼仪式全过程有详细的记录。                                   

    离10月20日尚有许多天,我们教会里的很多人就处于一种既兴奋又担心的复杂心情中。兴奋的是新校园终于要竣工了,担心的是唯恐在筹备阶段出现微小的差错。
    按照中国历法,10月20日是冬季的开始。按习俗,中国人开始要换上冬装了。其实,现在还是怡人的秋天。
接待室和大厅事先已被布置一新,彩旗招展。位于大厅中央的讲台两侧,悬挂着中国的龙旗和大不列颠的国旗。主楼外面也飘扬着两国国旗,象征着中英之间的团结。
    开学典礼预定在两点钟开始,贵宾们提早到来了。校园里逐渐变得活泼和热闹起来,一辆辆的轿子——这是温州仅有的交通工具——依次排列在道路的一侧。士兵们穿着红黑相间的外套,戴着黑色的帽子。官员们则穿着绸缎(前胸后背都镶嵌着刺绣的图案),顶戴花翎可看出他们的官阶。如此种种在灿烂的阳光下汇成了别具东方特色的绚丽画面。
    
我们的贵宾是李提摩太博士。
    李提摩太是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 )的老友,他应邀专程而来。
    当客人抵达的时候,苏慧廉先生亲往迎接。李提摩太博士和道台大人坐在接待室的上座。Shun-T’ai[iii]、海关税务司(史纳机[iv]先生)、弗罗贝船长[v]和其他当地的官员则依次坐在两侧的位置上。餐厅和一个教室也被用作接待室,在海和德和宁波来的谢拨德(G. Sheppard)得体的协助下,当地的士绅受到教会人员的热情接待。
    时任温处道道台叫童兆蓉[vi]。曾在温州传教的海和德(J. W. Heywood)牧师则是专程回温,共襄盛举。

当客人都到齐后,苏慧廉先生就引领他们参观学校,大家向大厅前行。我们的学生已经到位(计六十人),此外还有一支学生组成的小分队(特邀的),来自临县瑞安的府学。瑞安是一座文风浓郁的城市,文人墨客云集。

苏慧廉在台上就座后,李提摩太博士紧靠着他的右手边落座,而道台则靠着他的左手落座。史纳机先生、弗罗贝船长、衡秉鉴牧师(内地会)、海和德、谢拨德和教会的其他成员则簇拥着他们。道台起身作了一个简短的致辞,祝贺教会落成了如此壮观的建筑,并祝愿学校诸事顺利。

 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的演讲
                                           
    开学典礼的重头戏是李提摩太的演讲。道台礼节性的致辞后,李提摩太便起身:
    他首先描述了世界和五大洲的概况,大多数的听众对此还一无所知。他指出他们过去曾经统治过的范围,以及这些地方(包括亚洲在内)是如何逐渐被欧洲国家所支配。他还谈论了为什么今日中国会如此险象环生。他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保守,僵化的保守主义导致缺乏改革的意愿。像实物教学课那样,他以欧洲和其他地方的一些落后国家为例,指出它们正是由于不愿与时俱进、与人类同进步,才落入衰落的境地。从此以后,过去曾经撼动世界的王权,现在已经力不从心了。

   随后,李提摩太博士继续阐释了中国的衰弱之处,他指出,一旦中国愿意学习,那么在它的面前,依然有着光明的未来。

    这所新学堂,从一种世俗的观点来看,建造它的人不仅得不到什么,而且还要付出很多。这所学堂出现在中国,正是为了医治中国的衰弱。这些人奉上帝的名,并为荣耀上帝,来给这里的年轻人们传授东西方的智慧,因为上帝是所有智慧的源泉。

    最后,他以字斟句酌的语言,赞扬了当地官员和士绅对学堂及教会的认同和支持,并且感谢这群温州城里的精英能端坐五十分钟,如此全神贯注地聆听他的演讲。 
艺文学堂开学大典

    李提摩太的演讲长达五十分钟,对台下的很多中国人而言,这可能是平生第一次见识演说这一形式。他是用官话发表演讲的,考虑到台下很多本地人听不懂,在温州已多年的内地会英国牧师衡秉鉴(Edward Hunt) 随后用温州话简要概括了演讲的内容。
    李提摩太演讲之后,苏慧廉起身。

    他首先感谢李提摩太博士宝贵的演讲,并且感谢道台、本地官员和士绅的出席。随后苏慧廉指出,这所学堂的成立是本着三个可见的目标:启迪智慧、强健体魄和磨砺道德。“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vii]是一句很有价值的谚语。他继续说道,但是只有身体或者智力的单独发展绝不是健全的发展。道德品质是智慧和真理的根本,甚至比智力培养和体格锻炼更为重要,而这正是本校的主要目标。犹如中国的圣人所说的:“执道循理,必从本始。顺为经纪,禁伐当罪,必中天理。”苏先生继续说:“这所学堂正是以上帝为真理与公义的基石,并期待在体魄、灵魂和精神上,或者像圣人所说的在身体、头脑和心灵上都能得到良好的收获。身体,是灵魂的载体;头脑,是思维的载体;而心,是道德或者情感——无论是高尚还是邪恶——的中心。”

    随后来宾们下到一楼。接待室和餐厅已预备了点心,中国客人们显然对英式蛋糕等点心非常青睐。

    送别官员的仪式甚至比欢迎仪式还要威风。在持续的鞭炮声中,苏慧廉先生依次向走进轿子的官员道别。当最后一顶轿子离开大门后,我们教会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表明这件严密筹备的大事终于获得了圆满成功。
    这是蔡博敏校长对典礼议程的记录。

孙诒让的演说

    胡小远、陈小萍合撰的《末代大儒孙诒让》一书中,对孙氏参加艺文开学典礼有栩栩如生的描述:当天,孙诒让带了如夫人倚梅同来,早已读过《周礼政要》的苏慧廉远远就与他打招呼,并介绍夫人路熙(Lucy Farrar Soothill)给他。当两家人互道问候时,苏慧廉还对孙夫人的金莲小足表示异议。[viii]
  
  这也许是作家笔法。其实,孙苏二家人的这次见面,当时到底说了什么,在没有找到一手的记录前,暂时无法推测。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艺文举行开学典礼时,苏慧廉的夫人并没在现场。路熙体弱,当时正在英国养病。她是1900年返回英国的,一直到1904年5月才重返温州。不过,路熙在英国期间也没有闲着。艺文建设新校园的海外筹款就是由她在英国负责,并如期募集到一千两百五十英镑。

    温州地方史一直认为,在这场对温州教育史而言有标志意义的开学典礼上,作为“清三百年朴学殿军”的孙诒让当时也“当众演说,略及古今中外文明事业交相传播之历史故实”。《孙征君籀庼公年谱》卷五还收录了这篇演说辞:

    中国文明开化,始于黄帝轩辕氏教史官仓颉造作书契。而伏羲八卦同后来《尧典》、《舜典》,为中国圣经最古之书,都在距今四五千年光景。西国文明,始于埃及、巴比伦,其金字塔古碑,亦大约在西历纪元前三千多年的时候。可见东西文明,都开辟于上古时代,真是遥遥相对。苦于那个时候没有铁路、轮船,欧洲自欧洲,中国自中国,绝不相通。但西国《旧约圣经》里头有一句话说:秦人到郇山。大约在中国前汉,西历元年以前。这是中国人到西洋最早的事实。而犹太教入我中国,亦在那个西汉时候。到如今河南省城还有犹太人的子孙住在那里,又有羊皮写《旧约》一书,算是西教入中国最早的事情。到了后汉安帝时,大秦王安敦贡狮子。大秦就是罗马,亦就是教皇所住的地方。唐朝有《景教流行中国碑》。元朝成吉思皇帝用兵西方,一直到了意国、奥国的边境。总之,从前交通不便,所以难说偶然有人来往,而东西文教依然由于山川远隔,难以彼此传布。只有中国罗经指南针相传的话说,周以前已经传到西国。养丝蚕缫丝的方法,晋时传入西国。到了元初,火器又传到西国,这些算是中国文明输入西国的事情。明末时候,利玛窦、艾儒略诸位教士将《几何原本》同《文算指》及几种格致的书带到中国来,徐光启、李之藻等把它翻译成华文,盛传于世。本朝开国,南怀仁等又蒙我圣祖皇帝优礼,任钦天监副之职,修定《灵台仪象志》及历法各种书,这些算是西国文明输入中国的历史。到了嘉庆以后,蒸气之学发明,而火轮船、火轮车次第造成。从此全地球五大洲几万里路,彼此交通,犹如邻居一般。而西国文明一天比一天进步,又有许多新的事物与科学知识传布来到中国,可是中国地广民众,轮船、铁路尚多未能通行之处,加以民情大多守旧,所以一时未能使人人都可以得到这些新的知识。
    吾们温州虽是通商码头,而地方风气,亦还未能开通。敝县瑞安近年来初办有几处学堂,而经费短绌,校舍课程都未完备。学董、讲师、办事职员多是科举出身的旧人,恐怕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及新的各科教材,所见所知,都很有限。总而言之,诸凡草创,比较各强国的先进规模,真不啻天壤相判了。至于我自己,虽然读过中国旧书,而不识西国文字。近来稍稍兼看西书的译本,总还惭愧,所得甚为浅薄,且每恨未曾亲到西洋,参观各国的新政设施及一切大小学堂的办法,以增长见识。现在苏先生设立这艺文学堂,可使我们温州的人士多得到些新的学理,多看见些新的事物,对于地方民智的开通,是有不少的裨益的。今天我与同来的师生们到此登堂观礼,如同身到西国考察一样,岂不欣幸!李先生是西国有名的通儒,今幸光临我温州,来与我们互相见面,谈笑于一堂,亦算不易得到的机会,所以我与同来的师生们,对于两位先生今天这一番的热情是同表感谢与倾佩的。[ix]

    这篇演说辞是用浅近的文言文写的,但孙诒让从侄孙宣认为先籀庼伯父当时是用白话文发言。他“检得温州艺文学堂开学演说一纸,亦其手稿”,遂恭录于《朱庐笔记》之中。

    今天为艺文学堂落成的日子,兄弟到堂瞻礼,躬逢其盛,深为忻幸。又得闻李提摩太先生、苏慧廉先生两位演说开学的宗旨,意在以西国文明教育吾温少年子弟,更为感激。

    吾想中国文明开化,远在黄帝轩辕氏教史官仓颉造作书契,而伏羲八卦同后来《尧典》、《舜典》,并算作中国圣经最古的书。都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光景。西国文明,开于埃及、巴比伦,那金字塔古碑都在西历纪元前四千多年的时候。可见东西文明,都开于上古时代,真是遥遥相对呀!苦于那时未有铁路、轮船,欧罗巴洲与吾中国不能相通。虽然,西国旧约圣经上有一句话,说:秦人到郇山。大概在中国前汉,西历元年以前。这是中国人到西国最早的事情。而犹太教入中国,亦在那个西汉的时候。至今河南省城还有犹太人子孙住在那里,有羊皮写旧约的书。这算是西教入中国最早的事情。到了后汉安帝的时候,大秦王安敦贡狮子。大秦就是罗马,现在教皇所住的地方。唐朝的时候,有《景教流行中国碑》。元朝的时候,成吉思皇帝用兵西方,直到意国、奥国的边境。但是从前交通不便,虽说偶然有人来往,而东西文明还未能彼此传布。仅有中国罗经指南针,相传的话说周以前已经传到西国。养蚕缫丝的法子,晋时传入西国。到了元初,火器又传到西国。这算是吾中国文明输入西国的事情。明末时候,利玛窦、艾儒略诸位教士《几何原本》同几何格致的书带到中国,经徐光启、李之藻等翻译,盛传于世。本朝开国,南怀仁等又蒙我圣祖皇帝优礼,修定《灵台仪象志》及历法各书,这是历史上西国文明输入我国的事情。到了嘉庆以后,蒸汽之学发明,火轮船、火轮车次第造成。从此全球五大洲几万里路程彼此交通,犹如邻居一般。而西国文明一天盛一天,到如今,无美不备。吾中国人开通的,心中自然很佩服。所以前后翻译出来的书,已有百多种。各处好学的人都喜欢读西国的书。就是中国皇上亦下谕旨,教人用功西学,尊重宝贵同孔子圣经及历朝正史一样。可见天道循环,以前中国文明盛时,有几件事情传到西国;现在西国文明盛了,又有许多学问传到中国。大盖地球上万国文明总要处处开通。但是一国文明的表征,不在一二个有大名的通儒,要在全国人民个个都有普通智识,程度不相上下。总而言之,国民普通智识总要人人平均,才能够共同努力,以谋文明进步。如西国文明,在现在算得极盛了,他原因在于无分男女、无分贵贱,无一人不识字。一切士农工商都有普通的知识,所以个个人都是有用之材。吾中国地方太大、人口太多。从前科举时代,只有士人读书,但其宗旨又多为猎取功名计,其真正研究有用的学问的人,亦是少数。至于农工商各界,识字的很少。所以讲到普通智识四个字,恐怕士人之中也不能个个都有,农工商更不必说了。到了近来,开通的士人才晓得读西国科学书,以启发其普通智识。但是顽固守旧的士人,仍多不能个个都知道西国文明之盛。

    吾温州虽是通商码头,而地方偏僻,读书人见闻更不能广阔。即兄弟虽少年读过中国经史,而不识西国文字,但看译本的书,总自己惭愧学问浅陋。敝处瑞安近年立有几处学堂,而经费支绌,教育课程都未完备。恨自己不能一到西洋各国,考察文明政治教化的规模及一切大小学堂的办法,增长见识。现在苏先生开设这艺文学堂,用西洋文明开发吾温州地方的民智,想见苏先生要热心推广教化,不分中西畛域,力量既大,心思又细,各种教科无不齐全。兄弟登堂瞻礼,如同身到西洋看学堂一样,心中不胜欢喜。至于李先生,是西国有名的通儒,向来听见大名,仰望已久。今幸惠临吾温州,把西洋极精的道理与吾温州人听,这个极不容易得的事情,所以兄弟带领各学堂教习学生,到这里来恭听教训。兄弟籍此可以开其顽钝,增广教育学识,获益实在不浅。尔等少年子弟,既然有志向学,应当知道仰慕西国文明。此番心领两位先生教训,必须牢牢记在心里。将来用功学问,由平常进于高等,由普通进于专门,开了门径,宏其造就,庶几不负两先生的热心毅力。这是兄弟与吾阖府官民同所厚望,而对于两位先生今日演说的话,益觉感激于怀,永远不敢忘记的了。[x]

    两篇演说辞内容相近,但文体略异,不知哪篇才是当时的发言稿?更为不解的是,英人蔡博敏的记录中,为何只字未提孙诒让有过这样一番演说?

    来自瑞安的一位叫林骏的儒生,当时以兄弟学校代表的身份坐在台下。他在日记(九月朔日辛巳)里记下了开学典礼的过程,其间有提到孙诒让,但也没有曾当众演说的记录:

   下午一句钟,偕同人到艺文学堂听讲。地界宏敞,楼计三层,墙舍高环,花木青翠,入门四望,眼界豁然。俄焉,道镇府县之官均到会,坐于中者苏惠廉,中左中右均坐以西人,坐稍前者左道宪右镇宪,其左次为府尊,右次则永邑县主。仲容先生又坐其次,又有数西人则稍居后。其余则均列下座。府县学之教谕、中学堂之教习都在列焉。英儒李提摩太演讲良久,不外保国保种为主义,其言云,凡事业须以自立为主,彼列强之豪杰,如俄之大彼德、法之拿坡仑、德之威廉第一、美之华盛顿、日之明治,一时励精图治,遂为地球上之雄国。清国君自为君,臣自为臣,民又自为民,且上下交私,安问竭诚以报主,戮力以安邦?此中国所以衰,所以弱,而终致于不振。况又谄媚外人,苟安为计,吾知瓜分之祸即在眉睫。燕巢幕上,福祸不知,苟至极惨,灭国灭种,情将奚堪。呜呼,如李君所言真药石之论也!李先生座设于右,鹤发童颜,面貌肥赤,洪钟其声,光电其目,坐谈半日,毫无倦容。我辈少年洵愧不及也。三句钟始散。[xi]


合影
 艺文学堂开学大典                                  艺文开学典礼嘉宾合影。

    2008年秋,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沈弘教授知我在搜集苏慧廉的材料后,给我发来了一张艺文开学典礼嘉宾合影。“前排中央的是赶来祝贺的李提摩太,后排中央是否就是苏慧廉?” 沈弘教授在邮件里顺便问我。
    后排最中央那位确实就是苏慧廉,但其他人又是谁呢?
    我后来在伦敦大学图书馆查阅《传教士回声》时也看到这张照片, 它刊于1904年3月号的首页。合影下面还有小字介绍照片中人的身份。根据这些线索,我终于解读出这批来宾的名字。

    前排左一是校长蔡博敏,左二是永嘉知县程云骥,左三是温州府同知[xii]吴中俊。挨着李提摩太的,左边是温州镇总兵刘祥胜,右边是温处道道员童兆蓉。右四是瓯海关税务司史纳机,右三是委办厘金局道员[xiii],右二是玉环厅同知吴蓉,最边上的是永嘉前知县,姓名暂不可考。

    后排左一是偕我公会传教士山迩獌(Arthur H. Sharman),左二是瑞安知县张学智,左三便是孙诒让,左四是内地会的衡秉鉴牧师,左五是海和德。中间高高的便是苏慧廉。站在苏慧廉右边的四个西人,依次是谢道培(William Robert Stobie)牧师、和海和德一起从宁波来的谢拨德、弗罗贝船长及定理医院院长包莅茂(W. E. Plummer)医生。右边最后一位是永嘉县医学学官。[xiv]

    仔细端详这张照片,会发现来宾身后的两扇玻璃窗内还有很多双好奇的眼睛。中国人外国人,主人客人,过去将来,在这秋日的阳光下汇合在一起。

    艺文开学也引起媒体的关注。在当时洋人中有广泛影响力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对这场开学典礼也做了详细报道,该报称:“温州学堂的开学典礼,和其他许多事件一起,标志着这个东方帝国的新时代开始露出曙光。”[xv]
 艺文学堂开学大典                                        艺文教学楼。


艺文学堂开学大典                                   艺文学堂大门。


注释:
[i] 孙延钊:《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298页。
[ii] T.W.Chapman, "The Opening Ceremony," The Missionary Echo (1904): 45-47.
[iii] 可能是作者误记,应指镇总兵刘祥胜。
[iv] 史纳机(J. F. Schoenicke), 德国人,1869年进入中国海关,曾任琼州海关头等帮办、朝鲜仁川税务司、朝鲜海关代理总税务司、广州税务司、上海邮政总局兼职邮政司等职。1903年4月17日至1904年5月5日任瓯海关税务司。1904年退休回德。
[v] 原文是Captain Froberg,生平不详。
[vi] 童兆蓉(1838-1905),字少芙,号绍甫,湖南宁乡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擢任温处道,次年就任,至三十一年卒于任。有政声。著有《童温处公遗书》六卷。《清史稿》有传。
[vii] 原文是Mens sana in corpore sano,拉丁谚语,作者是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尼斯(Juvenal)。
[viii] 胡小远、陈小萍:《末代大儒孙诒让》(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第345-347页。           
[ix]  转引自孙延钊:《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第468-479页。
[x] 孙宣:<朱庐笔记(续)>,载《青鹤》第15期(1935)。
[xi] 林骏:《颇宜茨室日记》,1903年九月初一条,未刊,温州图书馆藏本。林骏(1863-1909),原名宝熙,字籋云,号小竹,瑞安人。廪膳生,曾为孙锵鸣家塾教师。
[xii] 原文为Wenchow Sub-perfect,意为知府助手,暂译为同知。
[xiii] 原文为Likin Taotai,译为委办厘金局道员,姓名暂不可考。
[xiv] 原文为Dr. Sian。看其装扮,似官府中人,推测其为永嘉县医学学官。
[xv] "Opening of the New College, Wenchow, " North China Daily News ,  Oct 26 , 1903,转引自The Chinese Recorder 34 (1903): 573. 《字林西报》是英国人在中国出版的历史最久的英文报纸,1850年在上海创办,1951年停刊。该报刊载时事新闻、商情、司法和领事公报,极受英国租界当局和在沪洋人关注。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三日定稿于上海
                                                                (刊于《瓯风》第五集,2013年5月)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934b410101cgsz.html

英國漢學家蘇慧廉與晚清溫州教育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02532875-201111-201206260015-201206260015-34-42



曹雅直创办的学校

在温州花园巷教堂的后面,有一栋古老的房子仍然在见证着温州教育历史的轨迹。1867.11月英籍宣教士曹雅直受内地会差派从宁波来到温州。金发碧眼、满腮胡子的曹雅直,只有一条腿,拄着拐杖,外貌怪异,市民们对他避而远之。如此处境,自然难以打开传教局面,一年过去只有叶钟杰、“黄帝”二人信主,他因此想到了通过办学来达到传福音目的,1868年在花园巷自己的寓所办起了一所男塾,后在1902年取名“崇真小学”;就这样一所男塾培养了温州第一个博士――刘廷芳(1891—1947 )。

过去的旧中国受封建社会歧视,男女不平等、“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影响,受教的基本上都是男性。虽然屡有知书达理的女子,往往也是家学造就,历代女性受教育水平与知识程度总体上极度低下,荒芜一片。

曹雅直的妻子格蕾丝于1874年在铁井栏办了一所女塾,1902年取名育德女学堂(这是温州最早的女学)。 开办之初,女子读书风气未开。那时女子大多缠足,三寸金莲行走不便,很多适婚年龄的女子,在外抛头露面又会让人说闲话,因此都不敢出门。而女书院又是浓厚的“洋味”,社会上还谣传洋人挖心肝制造药物,有心读书的女子顾虑重重,家长竭力抵制,招生之难可想而知。

  据我市学者苏虹介绍,曹雅直开出了各种优惠条件吸引生源,凡入学者,免费供给饮食住宿、衣服被子、书籍笔墨,每月还补助其家庭十块银元,而对成绩好的女生,还可以资助出国深造。因此吸引了广大穷困的市民,入学女子日渐增多。

温州解放后,所有宣教士被迫相继离开,宣教士们呕心沥血所创建的医院、学校被政府接手,崇真小学与育德女学堂,合并为崇德基督教学校。


附图:    

(1)曹雅直和格蕾丝夫妇

(2)崇真男塾相片

 (3)崇真男塾校舍现状
 (4)育德女塾相片  
(5)1951年至1954年任崇德教务主任的谢宗兆先生


图文提供:通讯员/候小勇
转载:http://www.wzchurc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3

温州法兰西斯·额莉莎白纪念碑

在温州市花园巷教堂内院存放着一块墓碑,墓碑被找到的时间是2014.2.21日的中午,由温州市东门家庭教会刘鹏飞弟兄在温州中山公园护城河旁边的内地会墓地找到了被“遗落”了136年的墓碑,通过翻译后才知道这块墓碑的主人是一个名叫法兰西斯•额莉莎白的女宣教士,碑文全译如下:

法兰西斯•额莉莎白纪念碑
中国内地会蔡文才之爱妻
1840年8月24日出生于约克郡
1872年11月抵达中国
1878年8月22日在温州死于霍乱
一位忠实而体贴的妻子
中国人的朋友
“她不是死了,乃是睡了”
“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们与耶稣一同带来”

法兰西斯•额莉莎白于1873年与英国宣教士蔡文才在宁波结婚,后夫妻二人被差派到浙江台州宣教,按理法兰西斯•额莉莎白是不会死在温州的。是因1868年曹雅直牧师在温州花园巷教堂的侧楼办了所“崇真男塾”,1870年4月6日,曹雅直和格蕾丝在宁波结婚,1874年教会又在铁井栏创办了“育德”女塾,由于教务繁忙又遇到瘟疫流行,在这样非常的时刻,她才从台州赶来协助格蕾丝料理学校事务。不料,她在温州死于霍乱,享年只有38岁,留下她刚刚出生才9天的女儿,名叫范妮。
 (1)崇真男塾
 (2)育德女塾
 (3)现存放于花园巷教堂内额莉莎白碑

(4)内地会宣教士蔡文才(右边第一个)

图文提供       通讯员/侯小勇
转载:http://www.wzchurc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93


温州最早的教堂——花园巷教堂

兴文里66号的花园巷教堂原称“中华基督教自治内地会温属总会”。因地处市区花园巷地段,故称为花园巷教堂。

1867年11月,基督教内地会英籍宣教士曹雅直偕同一朱姓翻译(宁波人)自甬乘船来温传教,数次辗转终落脚于此,1877年,历经10年艰苦经营,终得以在花园巷地段购置4617.64平方米。建造了大堂、勉励会堂(小堂)、牧师楼等多幢建筑。大堂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五间一层,建筑面积约有400平方米,俯视为不规则的“凸”字形。南、北侧为山墙,北侧分四个壁柱。柱顶有灰塑的白鸽;柱间则开券门及券窗,券窗两个一组,为用连续的尖券拱。堂内则采用传统的抬梁式木结构梁架,上有吊顶。其规模虽不及城西基督教堂和周宅祠巷天主教总堂(周宅祠巷圣保禄堂),但其现存建筑年代要早于前面两处,是温州地区教堂历史最悠久的一处,也是浙南地区基督徒最早开始敬拜、聚会的场所。堂前至今高悬着百年前的匾牌,供人瞻仰——“尔道若灯,光烛我径”八个金字还是光彩依旧。

1884年10月,该堂在“甲申教案”中被焚毁。1890年,教堂重建。温州解放后,1950年,内地会的外籍牧师被迫相继离温返国。正当而立之年的华北神学院毕业生,河南开封高建国携妻女来温,接替第二任温籍牧师王春亭的班,负责教区工作。1957年,高建国被按立为温州内地会第三任中国牧师,并担任该教会主任牧师至今。

1958年,受极“左”路线影响,教会被迫停止聚会。大部分房产由温州市政府租给温州军分区作干部住房,面积达2977平方米。文革时期,连大堂及勉励会堂(小堂)都被温州棉织厂占为车间、仓库等。“四人帮”粉碎后,几经信徒努力,政府终于在1989年归还勉励会堂(小堂)。

1990年,温州市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归还大堂并进行修缮。军分区占用的面积,经多年协调,至今仍在努力争取归还之中。

图文提供:通讯员/候小勇

转载:http://www.wzchurc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4


附图:
(1)兴文里66号的花园巷教堂

(2)正在修建的教堂  

(3)温州内地会最后一任牧师高建国(左一)

甲申教案 作者:胡归原

甲申教案 (2016-01-28 16:44:01)

第一、历史背景:1884年(光绪十年)八月中法战争爆发,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八月二十六日,清政府下令全线抗击法国,沿海各地全民备战。温州作为沿海城市,为了防御法国的入侵,政府下令从乐清磐石的‘镇瓯炮台’转移一尊英制‘阿姆司特郎钢炮’到‘龙湾炮台’。在民间,官府要求每个家庭都在门口堆放石头,并将石头装进特制的大木箱,然后沉到瓯江里面,以此在瓯江口形成屏障,让法军的军舰无法登陆。苏慧廉的妻子路熙记录了此事:法国人刚刚袭击了南方的福州,温州人民在骚动中惶惶不安,害怕法国人打到这里来。温州官府发布告示,要求每个家庭在门口放一堆大石头。木匠日夜辛劳工作,制造巨大的木箱子。这些箱子会被拖到岸边,望风的渔民一发现敌人的信号,就在瓯江口把装了大石的箱子沉到中流,这样六十里外的瓯江口就形成一道屏障,拦住了敌人的舰队。虽然石头都运来了,但这些箱子没有派上预计的用场,多年来被扔在岸边,慢慢腐烂。但是在苏慧廉遭遇的暴乱中,这些石头另有用处,有些就当手榴弹扔,给城中的几个欧洲人制造危险。福建水军全军覆没消息传到温州时,变成了中国舰队全歼法军。苏慧廉说,在甲申教案发生前一两天,他在街头行走,看到一名男子看见他时说“哇!怎么还有番人在我们的街上走呢?”由此可见,民间已经形成一股反洋人的热潮。现在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温州人对教会态度是怎样的?

第二、教案发生前形势:1884农历七月,温州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交头接耳,传播小道消息,诸如‘天主教在洋人带领下即将聚会闹事’之类,人们对此半信半疑,寝食不安。8月26日,在天主教堂门上贴了一条标语‘天主堂将于明后天集会,有300多名教徒参加,准备向温城发动突然袭击。’第二天,不明真相的人、看热闹的人聚集在天主堂外面,事态进一步恶化。这引起了天主教徒的不安,就连本堂神父董增德也为之惊慌,他派人报告驻温的英国领事柏尔干和永嘉知府张宝琳,张宝琳带人前来查看,证实标语是不属实。8月30日,又有人在天主堂墙上贴告示。事态越来越不乐观,温州民众的仇恨情绪被点燃。天主教董增德写信给宁波主教说‘我几乎已在赴黄泉末路上,整个神经系统战战兢兢,一有噪声或喊声,血即浪似,人如疯子狂人。我已无法严肃自控了……。’后经官府平息,为了不受天主教的影响,基督教也贴出告示,说明基督教与天主教不同。

第三、教案发生经过:10月4日(农历八月十六日,周六)
下午(具体时间不详)
循道会信徒林福伯(林福大叔)在菜市场上出售蔬菜,遭到一帮歹徒的攻击。据苏慧廉的记载,林福伯是一位出名的基督徒,他在面对死亡的危急关头,他镇定自若,指着身旁肉架上的剁肉刀说:“刀在那儿,老头我的喉咙在这儿,你们早点杀了我,我就早点上天堂。”他的敌人被震慑住了。
晚上

据方志刚译编的《温州‘甲申教案’前后》一文称,当时“民众首先冲向花园巷教堂,次向城西礼拜堂,再转到周宅寺巷天主教堂。均浇泼煤油火药予以烧毁。然后开赴瓯海关署办,但因戒备森严,只有档案被毁。”

光绪二十年进士,曾任浙江教育总会会长的瑞安文人项崧写《记甲申八月十六日事》,记载了甲申教案发生的缘起内地会花园巷。十五日,郡花园教堂聚众礼拜,有小孩扣门求观,门不启,喧嚷不已,聚者益众。忽教民数十人开门攫一人入,声言欲送官重治之,且有持刀作欲杀状者。其时,众皆忿怒,遂毁门以人,以所储火油遍洒堂中,纵火焚之。时夷教诸人纷纷逃窜,众见其室内有火药洋枪等物,草鞋满间,妇女数十人,遂谓教民果反,竞往他所焚毁,而郡城内外同时火起,且及北门之税司焉。

瓯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也认为是传教士出门拿人引发教案的发生。1884年10月4日,约九时。有好几位滋事者扰乱城西教堂的聚会,不断用大石头砸其门,传教士出门,将一位滋事者擒进屋内,意欲送官惩办。此为全面攻击之导火索。胡珠生认为此传教士就是苏慧廉。

根据以上三个版本,我们先得考察第一个被烧毁的教堂,是内地会花园巷教会还是城西教堂?根据前面两个版本,第一个被烧毁的是内地会花园巷教堂,其次是城西教堂,最后是天主堂。《瓯海关十年报告》认为是城西教堂第一个被烧,另外,根据《浙江巡抚刘秉璋奏报温郡焚毁外国教堂现已议结仍饬拿犯惩办摺》,同样认为是城西教堂有传教士误拿一人拉至堂内关闭,引起民愤,最终导致的教案。这两份报告都很明显指出,第一把火是城西教堂烧起来的,并且是洋人先动手。

第一把火到底是从那里烧起的呢?据曹明道的记载‘第一所被烧的教堂是城西,接着是天主堂。他们从天主堂出来,来到蔡文才先生的住处,也就是我们的小教堂。他们到了我们教堂,离我们住的房子只有三分钟路程,曹雅直这才意识到必须马上找个安全的地方。’由此可见,甲申教案中的第一把火是从城西教堂烧起。

1、城西教堂:苏慧廉在1884年10月8日,也就是教案发生后的第四天,他被困在江心屿写信给父母的信,在这封信里他详细记录了甲申教案发生前的一些细节:那是周六,灾难来临前一切静好,宛如暴风雨前的平静。……约在晚上八时半前后,我进教堂去主持周六晚的祷告。这不是个大型的集会,也就二十五人左右。我用一首他们都甚喜欢的赞美诗《耶稣爱我我知道》开始,不过,仅须臾,就有人猛烈捶打教堂大门。因为类似情况此前发生过,所以我们起初不是很在意。但当敲门声一直持续并越来越激烈时,年迈的教堂看门人就从我身后的门出来,准备将骚扰者赶走。当他一出现,那些人就跑走了。看门人返回,不过,刚到原位,声音又响起。这一次他从边门出,两三位基督徒弟兄陪同,扰事者又跑了。当他第二次回来,那些人估计重演。这次,他把门闩取下了,想突然打开大门,看到底是谁在捣乱。之后有段时间安静,……约八时四十分,我(苏慧廉)领唱的最后一首赞美诗也快要结束时,敲门声又很猛烈地响起。正那时,看门人及另两三位信徒突然把门打开了。这些人要逃走时,他们抓住了其中一位的辫子,并将其拉入屋内。教堂大门随后砰然关上,街面上则尖叫声四起,石块及其他杂物纷乱地砸在门上。敲打声、叫嚷声乱成一团,以致我几乎没听见老传道人如何结束礼拜,尽管他的声音也属大噪门。我们迅速将擒获之人转移至走廊,并派遣我们中的两人持我的名片去县衙门求救。那个被我们抓住的人倒一直在笑,好像这是场很好玩的游戏。……我相信这是他们统一的行动。我必须告诉你们的是,两周前,曹雅直的一位仆人曾被三四个人以类似方式调戏,他们抓获了其中一位,据说已受严惩。……当我们还只走到走廊,石头便如雨淋般由教堂墙外飞射而来,外面的尖叫声也如着了魔一般。我又派了两个人去衙门,送他们从前门出,穿过花园来到前门的大街上。外面的人群已汇集如潮,离我们抓拿那人其实还不到十分钟。他们从房屋后面开始攻击,不到三分钟,厨房里的瓶瓶罐罐就化为灰烬。由于破坏行为着实恐怖,我决定放了刚才抓住的那人,其实他在里面也就待了十一二分钟,我希望由此息事宁人。多年以后,苏慧廉回忆这事:小小的礼拜堂,昏暗的油灯,几个疲惫的信徒,尖声的讲道人,虔诚的祈祷者……骤然间,情况突变:猛烈的敲门声,呼啸的暴徒;石块飞了进来,打破窗户;一群赤膊狂徒冲进我们下人的外屋;地板上闪动着耀眼的灯火。一看到我,暴徒就逃,我在后面门阶徒劳地呼喊他们;“嗖”一块大石头擦着我帽子的边缘飞过,“哇”的一声,我身后的一个基督徒被击中头部;我们只好匆匆逃离,狼狈不堪;很快石头雨点般砸进我房间的大门。前街聚集大批围观者,大多是邻居,他们默默地给青年人让路,而年轻人则尽可能镇定,穿过人群。随后县衙门的人来了,衙门和守门人跑过来,挡住外国人去见知县大人的路。我仓促步行到中华内地会的大院,并迅速跟随蔡文才先生回来;同意我们去见官了,虽然我们曾派四个不同的信徒去见他都没用;官家穿上他的官服,坐上轿子往出事地去了,但为时已晚;我家燃烧的熊熊烈火映红天空。我们打算出来看看其他人的安危,但原先禁止我们入内的衙役此刻又不许我们出去。

2、天主堂:暴徒烧毁城西教堂之后就转到周宅寺巷天主教堂,据本堂神父董增德记载:是夜九时许,董神父已上床安睡,忽闻人声喧嚣和猛力捣门,他急忙穿衣下楼,正欲派人报官求救,闻知耶稣堂已被焚烧,一路上有千百民众围困天主堂,隐约见有棍棒、长矛、火药枪摆动。当时情急势危,千钧一发,大门已被捣开,人群如潮涌入……民众搜查洋人。这时董神父已经逃到屋后,正在越墙,但因围墙较高,他三次攀越均告失败,跌倒在墙脚下,人乏力竭,腿淋鲜血。他再次奋起,举足孤注一掷,猛力捣踢砖墙,终攀越过墙,并向邻居求避难。怎料邻居不予怜悯同情,反而恫吓回绝,或以棍棒拦阻,不容进入。最后,还是一位善良老人慈悲异众,且不管子女家人的反对,举手招呼了董神父,置之灶间一角,掩以木柴,匿藏之……。天主教堂和其他用房全部被烧毁,除三间孤儿房保留下来。

3、内地会花园巷:暴徒烧毁了天主堂后,他们转向内地会的花园巷教堂,中国海关玛高温博士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花园巷教堂,帮助这里的信徒。他们快速集合了十六位女学生、几位仆人和其他所有的人都集中到门口,想要寻求官府的保护。他们刚从后门出去,一批暴徒就冲到前门,没几分钟就把教堂占了。值得庆幸的是,这里离衙门很近,不然他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当时暴徒向他们乱扔石头,他们暴露在乱石纷飞中。有块石头向曹雅直直飞过来,把他的遮阳帽砸落在地,他不得不光著头逃跑,却发现已是四面受敌。不一会,玛高温博士也被石头砸著,砸得他踉踉跄跄。有几个学生跟著他逃跑,紧抓著他的大衣下摆,也吓得四处逃散。他们逃到衙门里,有几个女孩却跑丢了。我们热心的厨师出去找,第二天才找到。她们有两三个跑到寺庙院子里过的夜,怕被人发现,大气也不敢喘。我原说都找齐了,没想到一个只有三岁的家伙——家里的宠儿却永远地丢失了,我们再也没有见到她。苏慧廉记录了这一幅,暴徒紧跟在曹雅直后面,衙役看到这情景赶紧关大门,幸好曹雅直将拐杖插入正要关上的大门,撬开一个人入口得以进来,没有被关在门外。万一真的被关在外边,他们只能任由暴徒摆布,他们逃亡路上,暴民们一直向他们投掷石块。

4、海关:暴徒烧了内地会的花园巷教堂后,就向海关走去。苏路熙这样记载:有两位年轻的海关成员,从十米高的城墙跳下来,逃脱了。他们带着猎枪,用枪逼着一个船夫把他们渡到对岸的英国领事馆。

当夜暴徒还烧毁了五马街教堂、泉坊巷教堂等六间教堂及传教士的寓所,另加海关、外籍税务司、洋帮办等三住所中的家具和用物。离开海关后,他们还计划去江心屿,不过地方官员事先将船调开,他们无船渡到江心屿。因此,江心屿的领事馆和海关办事处是甲申教案中唯一得以保存的洋人驻地和住所。

第二天,在官府的保护下躲避在衙门内的苏慧廉等人被送到了江心屿避难。同天,暴徒去了瑞安桐岭,将内地会教会烧毁。

第四、教案的处理及教会的复兴:教案发生后,英国总领事许士闻知在温州的洋人处于危险之中时,就下令‘健飞’号军舰驶入瓯江,摆开架势。其次,所有的传教士都被送往上海避难。
甲申教案的结尾是:1884年10月21日,由道台、镇台、知府、知县联合署名发布公告:温城发生如此惨剧,实属不幸,令人痛心之至。洋人本欲摧毁府城,只因我辈从中周旋,幸免灭顶之灾。今已太平无事,凡诸逃往乡间者可以放心回城,保证不予追究。同时,众所周知,我们所查找的唯独谋划排外的罪魁祸首,一旦查获,必将斩决不贷。另外赔款三万五千银元,一次性付清。曹明道也赞赏官府办事迅速,暴乱后不到六周,曹雅直就返回原住处开始重建工作。新教堂重建之后第一个主日,就有五个人受洗,接下来的几年,得救的人数不断的加增。曹明道记录这样一个见证:一年后,在中国汉口传道的宣教士李修善来信说,他刚刚给一位弟兄施洗。这个弟兄是在温州暴乱那段时期开始对福音感兴趣的。暴乱时期,他正好来温州做生意。他看见暴乱中有个宣教士被洗劫一空,暴民们用石头砸他,他没说一句诅咒的话,也不痛恨,只是避开人群,悄悄躲到衙门里去。这正是他想看到的见证。几个星期后,那个宣教士又悄悄回来,重建家园。他是那么善良,好像整个城市都是他的朋友一样。那个弟兄对自己说,一个信仰真的会结出这样的果子,这个信仰值就值得他去探究一番。回家后,他就开始参加李修善先生教堂的聚会,后来适当的时候受了洗。这是上帝在我们最危难的时候赐给我们的果子。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2w3pa.html

南岩祥见证 作者:胡归原


南岩祥牧师:1990年6月画

南岩祥

初闻:南岩祥牧师的‘恨与爱’(一) (2014-10-29 09:21:44)

笔者在十几年前就听闻南岩祥牧师事迹,不过当初听到的消息基本是负面的,如:信仰不纯正、律法主义者及喜欢年轻的姐妹为他洗脚等。一次采访李定方传道,他无意中提起南岩祥在张堡会议期间(大约在1958年由政府举办的政治学习班,其目的就是让永嘉县教牧同工否认信仰,学习时间为两周,时间在冬季),惟有他一人坚持信仰。这个故事引起了我对南岩祥的兴趣,我想进一步将这美好的信仰见证传递给正受苦的永嘉教会,盼望南岩祥见证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或作仰望那将真道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来十二1-2)。
早年就听说南岩祥牧师来过笔者的母会古潭教会讲道,由于受到过去‘负面’影响,就没有入深的考究其历史原委。最宾,问了几位老信徒,发现‘民间’对南岩祥评价与‘官方’的完全不同,‘民间’的南岩祥面貌俊美、为人友善,特别值得一提就是众信徒都喜爱他,喜欢听他讲道,并且有神迹奇事伴随着他,印证所传的道。笔者在《林乃姆回忆录》看到林乃姆对南岩祥牧师的一段评价:南岩贤先生在碧莲、岩坦等地方带领教会,共有70余个聚会点……他的信心和爱心令信徒钦佩,他勤劳种田,自力更生,有余则分给缺乏的人,他也不成家,孤身一人为主工作。……南岩贤先生的信心、爱心、勤劳、为主受苦、独身,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少有的,值得我们学习。读到这段评语,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南岩祥是立体的。寥寥数语却能让你看到南岩祥牧师的教牧、传福音、信仰、生活等等。特别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南岩祥信仰正如诗所云:
花绽霜天沁凡尘,
独占一季谁与争,
疏疏枝杆为傲骨,
缈缈寒馨是精神;
悄出飞雪净环宇,
慢回身后万艳春,
江山因此增颜色,
再寻香消迹无痕.

对于笔者而言,‘初识’南岩祥之时就产生了一种历史的‘恨’,这种‘恨’是透过历史的某些因素无形之中传递给我,我作为一个历史中的个体接受了这种历史的‘恨’。这种历史的恨是一种历史的毒素,比如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就会有一种痛恨日本人的心理,就连四五岁的孩子,他的心里都有这种极端的恨。这种极端的仇恨心理是人的心里被罪玷污的表现,人与人在历史的传承里无形之中把这种恨的历史传递给下一代。随着笔者深入的了解南岩祥‘生活、信仰’,美好的信仰产生了我内心的一种爱,这种爱源起基督的十字架,流过南岩祥牧师的生命,散发出‘爱的见证’。基督的仆人是传递爱的人,这种爱带着怜悯、包容、饶恕等元素。这种爱只有在基督的教会,教会是一个传递爱的地方,神所拣选的人是一位传递爱的仆人。

‘恨与爱’是一段历史,是一段未曾被人解开的故事,笔者试尝着用爱来观察上帝在永嘉教会的作为。

2014-10-24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2v2w5.html

采访南岩祥日记(二) (2014-10-30 08:39:47)

爱拉的故事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五日下午,笔者与朱某某等同工采访爱拉传道的女儿爱芬及外孙女。爱拉就是张堡学习班上坚持信仰两个人之一,在四青运动及文革期间共有十二次被批斗、坐牢的经历。以下的内容是爱芬及她的女儿回忆:

(一)严格按照圣经原则生活
在爱芬传道的印象里,南岩祥对真理丝毫不放松,严格安照圣经的真理行。有一次南岩祥来她家里,看到她的‘学生’发型,就对她说:“爱芬,你要看圣经。”
爱芬说:“看那里?”

南岩祥说:“彼前3:3-4 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林前11:15 但女人有长头发,乃是她的荣耀。因为这头发是给她作盖头的。”

爱芬说:“好,我以后就留起来。”爱芬的儿女补充说:“有一次南岩祥对她说,姐妹不要染发、烫发,穿长袖的衣服及长裤,睡觉也要如此。”

南岩祥说:“上帝给我们自然的打扮是最漂亮的,人不要用自己的方式打扮自己。人遵行上帝的话语,神就会祝福你。”

南岩祥提倡男女不可以同坐一张凳,不论年龄大小都不可以,因为圣经教导,男不近女倒好。

(二)张堡学习班
张堡学习班(1958)是永嘉县各教会的教牧同工及部分热心的信徒参加‘学习’,ZF认为这些人是本县最顽固的人,把他们召聚在一起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每天有工作人员给他们上政治内容,单独谈话,禁止一切基督教宗教生活:如祷告、读经。挑唆内部之间矛盾,让他们彼此控告、举报、批斗。其中许多教牧同工在恶劣的环境下否认信仰,相互控告、批斗对方。在这次学习班上只有南岩祥、爱拉两位坚持信仰。爱拉说:“你们既使杀了我的肉身,却不能杀我的灵魂。”在紧张的环境下,她仍然坚持祷告,每天来到学校天井下举手祷告。桥头教会的黄某某及江北教会的苏某某控告、批斗爱拉。这事之后,苏某某被神管教,他的儿子生病了。苏某某知道此事出于上帝,就背着儿子到爱拉家里,向她道歉并向神认罪悔改。爱拉为他儿子祷告,蒙上帝怜悯医治。往后苏某某经常有来她家里做客。笔者听到这个故事后有一个感想,今天教会只谈上帝的爱却忽略上帝的公义和忿恕。把神的管教看成自然事件,故意不听从神的话,如法老硬着心不悔改,神就任凭他行事。

这次学习班结束后,教牧同工回到各自的教会,许多信徒评论他们说:“教会的饭白白给他们吃了。”

南岩祥在这次学习班上被许多教牧同工举报、批斗。但是南岩祥没有记恨他们,仍然用基督的包容、接纳他们。有一次南岩祥和施伯雄牧师同坐船到沙头,信徒不接待施伯雄牧师,不给他吃饭。南岩祥把自己饭给施伯雄牧师吃,施伯雄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罗12:19-21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或作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2014-10-25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2v2z1.html

采访南岩祥牧师日记(三) (2014-11-02 22:12:10)

邵良波的故事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二日上午,笔者与马可在桥下下徐邵良波传道家里采访了他。邵良波传道1985年(58岁)身患数病:胃病、心脏病、肝肿大五公分、脸部出现虚肥等症状。去医院看病时,医生说:“数病集一身,很难治疗,各种病相克,治胃伤肝,治肝伤胃。”故此,要求邵良波传道住院治疗。他问医生说:“先治什么病呢?”医生说:“先治肝病,这是最严重的,若不治疗就变成肝癌,就无法治疗了。”他继续问医生:“胃怎么办呢?”医生说:“先治好了肝,再治胃病。”他坚持不同意住院,要求医生开药回家。医生无奈,给他开了380元的药带回家。回到家里以后,他就跟随南岩祥传道,作他的学生,学习圣经真理,时间有一年之久。在温州各地区传道,去过乐清的盐盆、银盐、白象及永嘉各地方。以下是邵良波传道对南岩祥回忆:

(一)少年蒙恩
南岩祥是乐清城北林山人,出生日期不详。大约在青少年时期,有一次从船上掉到海里,差一点被淹死,后蒙上帝奇妙的拯救。

(二)两次学习班
1958年四青运动期间永嘉教会的教牧同工被集合起来在上塘参加第一期政治教育学习。第二次在江北的张堡某学校里学习。政治学习要达到目的,放弃基督教信仰。根据《林乃姆回忆录》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宗教局领导给我们上课,讲美国人英国人乘鸦片船来中国传教,毒害中国人,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污蔑传教士,要我们放弃信仰。然后学习十八条禁令,有几条禁令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1、不准在堂外传教;
2、不准聚众集会;
3、不准信徒串联;
4、不准出外探望祷告;
5、不准赶鬼医病;
6、不准家庭祷告聚会;
7、不准信徒介绍信徒婚姻;
8、不准强迫人们信教;
9、十八岁以下孩童不准信教;
10、不准违反三自原则;
11、不准和外国串联通信;
12、不准接受外来经济;
13、不准接受外来反动书籍等物;
14、不准接待信教的人;
15、不准印刷宗教书籍。

学习结束后,要每位参加的学员签名,否认信仰。张堡学习原定两周,具体召开的时间暂不清楚,笔者根据《林乃姆回忆录》温州第三次学习班时间1964年12月。根据邵良波传道及李定方传道的回忆,他们说那次学习的时间在冬季,快要过春节。安照惯例,永嘉的第二次学习班也就在12月召开。根据林乃姆回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张堡学习班的情形:温州市举办第三次学习班,是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和宗教局组织的。这次学习了十八天,把所有老牧师老教师和老工人都叫来参加,温州市所有聚会点负责人、热心爱主的人,和所有参加聚会的青年,都必须来参加学习,共有二百人左右。各人自带棉被等生活用品,十八天不准出去,不准串联,不准交头接耳,分成几个组,每个组由公安局的人管理。那次整个会场充满了一种威吓的气氛。……在那次学习班上,我感觉会场被邪灵大大充满,每个人都必须要发言,都要谈这一班传道人有没有出来活动,有没有出来探访,碰面说了什么话,每个组都由公安主持,并记录谈话的内容,散会的时候不准讲话,不准碰面。在这种场面下,胆小的人吓得魂不附体,有一个传道人在小组讨论会上吓得当场休克了,四个人把他抬到医院里抢救。有一个姊妹是东门建立聚会点的,大家都说她信心大爱心好,在小组讨论时,吓得当场小便失禁。有的姊妹流着眼泪,一直提心吊胆。每个人都感觉像有千斤重担压在身上一样,这种压力逼着你去揭发别人,不讲不行,真是比杀头还厉害。张堡学习班要求每位教牧同工分片分点收集信徒家里的圣经、诗歌本及基督教教材,统一烧毁。承认自己被外国传教士欺骗,信徒被我欺骗。在这种紧张环境下,永嘉学习班很顺利的结束,原定二周时间,在一周内就达到了ZF预期的效果。不过,在这次学习班上只有两位教牧同工没有否认信仰,他们就是南岩祥、爱拉。他们对工作人员说:“今天你们把我枪毙,叫我否认耶稣是不可能的。”太10:33 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他们在环境恶劣情况下为基督作了美好的见证。林定方传道说:“我与南岩祥在许多教义上不同,但是我一生最佩服的人就是他。”

政府让那些签了字的人先回家,在会议上宣布南岩祥一个人留下来继续学习。被迫签了字的教牧同工把自己日用品都交给了南岩祥,早上六点左右都离开了张堡学校。南岩祥默默向神祷告:“神啊!我还要学习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圣灵对他说:“九点,你和六点钟离开的教牧同工十点钟一起坐船回家。”快到九点钟的时候,ZF工作人员把南岩祥叫了过来,恐吓了几句话就把他放走了。南岩祥到了码头的时候,那群教牧同工都在等船。

(三)文革期间(1966-1976年)
张堡学习班结束后,教会全面进入地下,公开的聚会基本上停止。教会的牧师大部分否认信仰。缪志同在《温州区教会史》记载永嘉的一位陈直牧师:大学毕业、口才极好。他在玉环某位弟兄家里说:“我在耶稣这张乌烟床上,睡了几十年,已经睡够了。”他曾经在瑞安某教堂驻堂牧师,每次在弟兄姐妹面前公开抽烟,还说:“把地狱里的火点起来。”后驻堂江北某教堂,有一次回江北,坐船时碰到某位信徒,一位信徒遇见他时,非常的高兴,就向前打呼召说:“陈牧师”,陈牧师不理他,那位信徒叫了他几次,以为没有听见,就跑到他面前叫他。陈牧师瞪着眼睛,怒火冲天骂他:“你若再叫我牧师,我可要骂你娘了。”据邵良波传道回忆,陈直牧师不相信神迹,他认为摩西过红海是退潮后,以色列人从沙滩上走过。五饼二鱼的神迹是众人被小孩的无私奉献感动,众人都拿出自己所带的饼和鱼。

温州地区的派工制度就在文革期间兴起,上帝在这段时间兴起了一批平信徒传道人。从此永嘉教会融入温州合一教会(温州家庭教会的前身)。1972年3月份,温州地区教会召开第一次全地区小议会,平阳县(原来平阳和苍南未分,只有一个平阳县)参加人:陈瑞赏、李新决、朱昭复、徐存道、陈公新等人。瑞安县参加人:郑景星、志信、缪志彤、成春、学引、洪柱、约翰、倪光道等人。乐清县参加人:邹道初、王道、郑经杰、包才、基兵等人。永嘉县参加人:黄益兴、杨保理、志和、道助、先友等人。洞头县参加人:蔡信芳、林阿土。玉环县参加人:信义、长云。泰顺县参加人:吴志亮、林春柳的父亲老执事、林春柳(女)等人。青田的卓文良牧师也来参加。瓯海区(当时属温州郊区)参加人:梧田刘品珍、永强范良山、三溪丐交兵、藤桥潘希真、金道兴。……4月份第一次大议会如期召开,参加的人数(加上瑞安本地的)有500多人,每个县选一人证道,瑞安是缪志彤,平阳是李新决,永嘉是黄益兴,乐清是胜恩,温州是我,瓯海是刘品珍。在这段时间南岩祥传道在乐清、永嘉两地各教会主持奋兴会,《古潭教会简史》描述:“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按外表看,环境是恶劣,“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天天看到的是“游街,批斗”,但因古潭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为地下聚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机会。从运动的开始,便有了地下聚会,在胡岩武、胡明宣等弟兄家中轮流进行。无论是乐清的南岩祥先生或余督兵先生都曾在此举办过奋兴会和学道会。江北伢郎桥与白水的一批热心学道的青年也多年坚持到这里查经学习。古潭这山峡中的小村,全村相信耶稣,一度成为江北牧区范围内唯一的福音村。”江北牧区的外山、石门、李家村及永嘉其他牧区桥头、桥下、岩头、碧莲等教会都留下了他身影,笔者在走访这些地方时,还能听到老信徒对他很高的评价。特别在那艰难的岁月里,羊群没有牧羊人的情况下,南岩祥传道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用神的话语坚固信徒的信仰。

文革期间在各地方传道,圣灵与他同在,用诸般的恩赐、神迹印证神的工作。邵良波传道说:“有一次他和南岩祥传道在平坑聚会,突然工作组的人来抓人。他和南岩祥就坐在房间内,工作组的人来回好几回都没有发现他们。夏天在各山头聚会,夜间蚊子很多,南岩祥祷告祈求神让蚊子不要扰乱他夜间休息,果然夜里就没有蚊子。一些家庭夫妻关系不好,婆媳关系不好,南岩祥在劝勉方面很有恩赐,只要他去劝勉就能化解他们之间仇恨。”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2v3a9.html

采访南岩祥日记(五) (2014-11-19 19:35:01)

李家村(岙底)的见证
2014年11月18日下午,笔者与小儿子来到上塘镇李家村采访李长恩传道等人。李长恩的母亲(尤菊妹)是李家村教会的执事,他本人从小参加江北联区的圣经学习。以下内容是李长恩传道的回忆:

1940年左右,本村李振魁身患疾病,去外山探亲时有人将福音传给他,他接受了福音。就成了岙底村第一个信徒,往后每周主日都往外山教会聚会。1955年信徒人数增至50人左右,为方便起见,便从外山分出独立设点,聚会安排在李岩文家,由李岩文作临时负责。

1958年张堡会议后江北联区(循道会)属下的教会基本停止聚会,李家村也不例外。正应验圣经上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亚13:7)。在动荡不安、信仰受到逼迫的年代,信徒急需要牧人牧养,可是牧人在大逼迫中跌倒失败,情节如同以西结先知所呼喊的,结34:4-6 瘦弱的,你们没有养壮。有病的,你们没有医治。受伤的,你们没有缠裹。被逐的,你们没有领回。失丧的,你们没有寻找。但用强暴严严地辖制。因无牧人,羊就分散。既分散,便作了一切野兽的食物。我的羊在诸山间,在各高冈上流离,在全地上分散,无人去寻,无人去找。尤菊妹作为岙底教会的负责人,看到信徒在信仰上跌倒、在灵性上软弱,内心忧心如焚,迫切祷告神。大约在60年代,她听说南岩祥牧师在信仰上很刚强,仍然在永嘉各地方工作。她就邀请他来岙底教会牧养教会,弟兄姐妹的信心重新被坚固,教会大大复兴起来,主将得救的人数加给教会。《岙底教会简史》记录1955年,信徒人数50人,60年代结束后信徒人数70人。

笔者的外公(李本兰)是岙底村的大队长。虽然全家都相信耶稣,但是他本人还没有经历到神。有一次,外公的叔叔生了疾病,外公的四弟与李长恩去他家代祷,刚好银场有一位神的仆人也在那里,这位神的仆人叫他们俩人去乐清林山邀请南岩祥来祷告。他们十二点从温州安澜亭坐船到乐清湖头,从湖头到林山还需要步行一个半小时。到了湖头时太阳已经下山,再加上他们从来没有走过这条路,完全是根据这位神的仆人口头告诉他们。每次在分叉路口,不知分辩时,就祷告神,求神引导,让他们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蒙神的保守,他们选择的路都是正确的。大约在十九点左右来到了林山。他们来到南岩祥居住的房子面前敲门,里面就听到南岩祥叫声:“光荣,光荣,有客人来,快开门。”原来南岩祥正祷告思考神今天早上给他引导。晨更祷告结束时,神给他一个引导,今天会有两位客人要来,叫他晚上准备饭食,接待他们。他从中午之后就一直盼望客人到来,从中午等到下午,从下午等到晚上,晚饭都吃了,碗都洗了,他将饭食放在锅里待温。如今,都准备睡觉,神给他的指引怎么不应验。正思念这事时,他听到了敲门声。进屋后,南岩祥微笑着对他们说:“原来是你们这两位客人啊!神今天早上就指示我了,叫我准备饭食接待你们,快快坐下吃饭。”他们吃完饭后,双方在主里交通倍感温暖,经历到神奇妙的引导。南岩祥对他们说:“自己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陪同他们去温州。”就在林山为外公的叔叔代祷,他们回来后在外公叔叔面前见证神的作为,外公的叔叔听到神的作为,就在神面前认罪悔改。神就怜悯他,将平安赐给他。外公看到神的作为显明在岙底村及自己家人的身上,就渐渐得认识真神,由于当时的环境因素,他没有公开承认自己的信仰,但是他已经暗暗跟随耶稣(2014年清明节笔者的外公蒙召归天家,离世的凭据非常好)。从60年代起,他每次参加县里的会议,得知有运动,就会通知南岩祥来岙底村避避风头。当时的岙底教会成了避风港,这里的聚会自从南岩祥来了之后就没有停止过。岙底村周边的古潭、外山、岩坦头、屿门(内地会)教会得知南岩祥来岙底讲道,就派人邀请南岩祥在这些教会开培灵会。

南岩祥第一次去石门教会开奋兴会,李长恩传道和他一起过去。那次他讲《耶稣撒种的比喻》,神使用这篇信息坚固了许多弟兄姐妹的信心。弟兄姐妹说,从来没有听过这类道。聚会结束后,要求南岩祥留下来继续讲道,南岩祥对他们说:“我已经答应古潭教会邀请,明天在古潭教会聚会。”弟兄姐妹情词迫切对他说:“我们这里有需要,明天你去古潭教会讲道,但今晚你必须留下来继续聚会。”南岩祥听到他们如此渴慕神的话语,就答应留下来继续聚会。晚饭过后,南岩祥来到‘同工间’灵修,神给他看到一个异象:‘石门教堂位于一个小山坡上,他看到许多人手里拿着刀、枪往教堂冲起来。’神的灵感动他,让他起来就走,今晚不能留在石门教会继续聚会。’他对萧玉治传道说:“治,赶快整理行礼,我们马上走,神指示我晚上不能留在石门,石门晚上很危险。”萧玉治就起来整理行礼,南岩祥就起身到楼下对居住在教堂内的长老(住堂同工)说:“晚上,不能聚会了,我现在就要去古潭,你去通知弟兄姐妹不要过来聚会。”南岩祥没有向他解释为什么不聚会,很匆忙地离开石门。住堂同工心里想:“这位老先生,讲道讲得很好,但为人不诚实,不讲信用。”他很无奈到村里通知各信徒晚上聚会取消。话说,南岩祥到了岙底村碰到了本张母亲,他对她说:“你回家对本张说,叫他早一点回家,今晚下塘很危险。”本张母亲没有对儿子说,自己也跑到古潭聚会。

第二天中午,有岙底信徒跑到古潭,对本张母亲说:“本张昨晚在下塘搬运,受了伤害,你快回家。”其实,本张已经死了。原来南岩祥离开石门后,当晚就在上塘发生激烈战争。永嘉的两个政治派别:‘炮联’(保守派)与‘反逆联’(造反派)在石门、下塘、上塘等地发生战争。‘炮联’以石门教堂为指挥部,‘反逆联’以下塘供销社为指挥部。两方死伤无数,就岙底村死两人,重伤两人。上帝藉着异象拯救屿门教会的弟兄姐妹,如果那天晚上继续聚会,后果不堪设想。《永嘉县志》记录了炮联与反逆联战事:1966年6月9日,永嘉贴出第一张大字报,红卫兵“造反”,不久形成“反逆联”、“炮联”严重对立的两派群众组织,接连发生冲突。开始是藤帽、铁棍,以后用步枪、冲锋枪、机关枪,武斗不断升级,开展你争我夺的拉锯战,先后发生大规模武斗数十起,伤亡数百人,机关瘫痪,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县内公路运输全线中断,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永嘉成了温州地区闻名的“重灾区”。梅傲霜《不堪回首话‘文革’》一文描写了当时武斗情节:永嘉派性割据犬牙交错,罗浮清水埠和上塘是反逆联地盘,中间的黄屿偏偏叫炮联占据着,号称驻扎着一个武装连。……两派武斗始于67年秋。炮联、反逆联总部都设在上塘,双方人员越聚越多。人多了摩擦就多,起先只是街头斗殴,后来就发生了冲击对方机构事件。双方开始抽调精悍队伍来上塘保卫总部,一山难容二虎,武斗不可避免。反逆联首先出动学生军占领江门头下森工站,意欲控制上塘交通门户。炮联连忙组织人员从屿山反扑,欲夺取森工站没有成功,而占据上塘制高点屿山。反逆联武装据点森工站、大会堂同时受到威胁,决心攻取屿山未得,沙头贫总司刘存成被棍棒打死。第二天反逆联采取报复行动,在江门头下鹅浦边打死浦口参与武斗人员黄时忠。接着反逆联放弃森工站把防区扩大到下塘山,与大会堂、县委、邮电、银行、百货连成一片;炮联则是招待所、联社、屿山、上塘殿一线。反逆联攻取招待所未果双方对峙,采取行动夺取人武部军械库(也有说事先串通好的),炮联逼迫连夜撤离上塘。

反逆联攻打黄屿炮联据点。指挥员贸然行动,人家在暗处他在明处,炮联狙击手十分了得,一枪一个接连报销反逆联五个武装人员。反逆联沮丧地拖着五具尸体返回上塘,安放在招待所餐厅。我去看过一位电力公司李姓职工、复退军人,我们认识。天灵盖炸去半个,是苏式步枪打的。惨极。

炮联攻打反逆联劳武总指,夜间偷袭。反逆联有我一熟人被打死;红暴队一同学叫刘学棉当初在校是班长,先父待他极好,被反逆联打死(还有传说是虏获后被击毙)。乌牛梅园岭遭遇战,熟人周姓永临人氏,爱讲笑话,被打死。红暴队另一同学叫潘岳亲,失火打死自己。据说子弹从下巴穿过头顶。我一同班同学,自己人擦枪走火击中下腹肠子外露,在人民医院做的肠吻合手术,总算保住性命。另有一同学走火打死自己人……
永嘉武斗一共死多少人,不知有没有统计。

神在那个灾难性的武斗运动中保守屿门教会众信徒的生命。今天我们透过历史看到神在南岩祥牧师在那个时代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

1970年江北联区地下聚会恢复,派教牧同工来岙底教会恢复牧会。由于岙底教会在60年代一直没有停止聚会(银场牧区派工),认为不需要江北联合派传道人来恢复聚会。江北联区提出一村一堂的原则,教会合一可以在外邦人面前荣耀神的名。经过多次的协商,最终决定由两大牧区共同派工,岙底的信徒向江北联区提出一点要求,不义之财要归还给本人,若找不到本人就当捐献给慈善工作。1973年江北联区有一位传道人在岙底讲道,认为贫穷的人不用归还不义之财,因为基督已经赦免了我们的罪,不用活在旧约的律法之中。岙底教会认为江北联区不遵守原先的约定,故意引起分争。此后,尤菊妹执事拒绝江北联区派工来本堂讲道。江北联区在李振魁家设立临时聚会点,设李陈林为临时负责人。

[1] 1967年6月8日永嘉县“迎头痛击反革命复辟逆流联络站”(简称“反逆联”)成立。8月16日,永嘉县“炮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联络站”(简称“炮联”)成立。至此,永嘉出现“反逆联”、“炮联”两大派群众组织。 12月12日永嘉县反逆联、永嘉县炮联两派群众组织在县城发生冲突,先用棍棒,再用炸药包。至18日,双方都用枪支进行武斗。--载于〈永嘉县志〉http://www.daluom.com/read.php?tid-46926.html。
永嘉两派——“炮联”和“反逆联”。“炮联”属“温联总”。
[2] http://www.daluom.com/read.php?tid-46926.html。
[3] http://blog.ifeng.com/article/5882068.html。
[4] 1971年李陈林加入传道行列。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2v49m.html


采访南岩祥牧师的日记(七) (2014-12-02 21:09:12)

岳母的见证
2014年11月30日主日下午,笔者采访了岳父与岳母。以下是他们两个人自述内容:根据《行禅教会简史》1934年本村的叶祥得生病去温州治病,金学德先生向他传福音信耶稣,成为本村第一户信徒。刚开始去温州聚会,后转入千石教会聚会。1950年本村信徒达到30人左右,瓯北联区决定在行禅设聚会点。1958年公开的聚会停止,转入地下聚会。

大约在1982年教会举行培灵聚会(聚会在叶林光弟兄家里),南岩祥牧师(85岁)陪同其他讲员一起来到行禅教会,他本人没有在这次聚会中担任讲员。他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为讲员及信徒代祷。

我(岳父)上午参加了聚会,结束回家后对妻子说:“来了一位老仆人,你下午过去叫他为你祷告吧!”

下午,我扶着妻子去叶林光弟兄家里找南岩祥牧师为她代祷。南岩祥牧师在神面前为她代祷,神感动他说:“姐妹,你吃了祭偶像之物及有两位对头,一位是远的,另一位是近的。”
我(岳母)说:“我有,有,两件事情都有。在一个月之前,村里有一户村民祭拜偶像,我经过时,她把一个祭拜过的糯米糕点送给我。我刚开始拒绝不要,但是她很坚持,一定要糕点送给我,我就不好意思的收下了。回家后,她本来想把它扔掉,因为我很清楚道基督徒不能吃祭祀之物。但是那段时间家里比较贫穷,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扔掉了觉得可惜,另外那段时又怀孕,心里特别想吃东西,就把糯米糕点蒸热吃了。从吃的那天开始我就生病,全身发冷、无力,躺在床上无法起身。至于两位对头的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大儿子叶仁恩和对面三婆家的孩子吵架,引发了我和三婆吵了起来,回到家里婆婆又说我不懂事,引发了婆媳之间的吵架。吵完之后,我和她们两个人就没有说话了。”

南岩祥听完了我的陈述后,在神面前为我代祷,求神医治。我(岳母)说:“上帝垂听了我们的祷告,妻子回家后,她身的病状就发生改变,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完全得到平安了,缠绕在她身上的怪病被上帝奇妙的医治了。”

我(岳母)说:“那天聚会结束后,我回到家里,进门时碰到了婆婆,我说,‘妈,你抱一下孩子,我去一下卫生间。’其实,我是找个借口,化解一下紧张的局面,就这样我们婆媳关系得到了恢复。第二天,我去井边碰到了三婆,我主动向三婆说:“三婆,你也来洗衣服啊!”三婆听到我叫她,脸红了起来,但是她没有回应我。第二天,我又去井边碰到三婆,我又高声的叫她:“三婆,你也在洗衣服啊!”三婆转过脸来对我说:“是啊!”从此我们恢复和好。

岳母的见证在提醒我们上帝是圣洁的,人是软弱的。神有丰盛恩典和怜悯,只要我们向他承认自己的罪,他就赦免、医治我们。正如耶稣教导我们的:太5:21-26 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有古卷在凡字下添无缘无故地五字)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藉着这个见证让我们知道,上帝的话语是真实的,纯真的。只要我们愿意照着神的话去生活,我们就会经历这位真实的上帝。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2v538.html

采访日记(8)-寻找南岩祥牧师的脚踪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04-02 17:32:06)

乐清白象下庠教会的见证
2015年4月2日上午,笔者采访乐清白象下庠教会西乃伯、永志传道、德光传道。

(一)
下庠教会宝贤弟兄到了适婚年龄,由于家境比较贫困,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有一天南岩祥牧师得知此事后,特意来到他的家里,为他介绍永嘉岩坦双岭的一位主内姐妹给他为妻。大约在八十年代,南牧师(下庠教会弟兄姐妹叫他‘林山公’)来到下庠教会。

(二)
下庠教会有一群青少年爱慕神的话语,包括西乃伯、永志、德光等常常去林山南牧师家里,有时一住就几天。南牧师很爱戴他们,视他们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还和他们同寝室。德光传道回忆说,大约在13/14岁在林山,那天南牧师对母亲说,叫她中午多少八个人的饭,中午有客人来。德光对南牧师说,人都没有来,煮了怎么多饭不好。南牧师笑眯眯对他说,神对他说了,客人会准时到他家里。过了中午后,果然永嘉有八位17-18岁青年人来,男男女女刚好八位。到了南牧师的家里后,南牧师马上就对他们说:“你们跪下先认罪。”他们回答南牧师说:“我们都是少年人,没有什么罪。”南牧师叫他们仔细想想,一路过来有没有犯罪,他们还说没有。南牧师就指出,在来的路上他们故意走到别人家里的麦园里,毁坏了麦子。这件事给德光传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帝给南牧师有先知性的恩赐。
后来这群青少年中有很多成为传道人,服侍在神的教会里。

(三)
1978年是下庠教会第一次建堂,也是乐清市第一个建堂。神引导南牧师将教堂建造在一块自留地里,以仓库的名义起来。在那特殊的年代,能建造教堂,其本身就是一件神迹。

(四)
缪志同来到白象石岸开奋兴会,南牧师陪同几位年轻传道人一起过去听道,听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对这群年轻人说,我们站起来走,缪志同的信息有毒,后来缪志同在永嘉等地造成了极大的纷争(得救稳固)。南牧师晚年特别向他们交待二件事:1、不能入三自会,三自是靠政府,依靠人,故事三自会的人不能邀请。2、缪志同信仰不纯正,不能邀请。后来乐清、永嘉等教会领导受到缪志同影响极大。根据长辈的回忆,南牧师去世后,乐清三片与永嘉银场牧区因得救的问题就没有来往了。

笔者特别询问,南牧师自己在得救的教义持什么观点,德光传道回答我说:“南牧师认为只要相信耶稣就得救了,虽然信徒仍然会犯罪,这是偶然被过犯所胜,不会影响得救,只要悔改认罪,神必赦免。如果一个真信耶稣的人,一个真得救的人,若犯罪离开主,主也必管教他,让他悔改。”

(五)
南牧师蒙召回天家前,写了一张纸条给德光,纸上写着:‘车来就走’。德光问他,我这里有车,把你送到乐清林山。此时南牧师已经不会说话了,他举手摇摇。这时永嘉银场同工来到,他们把南牧师送到了永嘉的坳头,当天晚上八点左右就离开世界了。在南牧师去世后,德光传道说自己很伤心,因为永嘉教会受到缪志同影响,很多人离开纯正的道,偏了正路。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2ve4b.html

南岩祥牧师见证系列:文革逼迫,圣灵引导来银场教会服侍 (2016-01-28 20:56:54)

银场教会原是循道会中塘牧区管辖堂会。解放以后没有参加三自会,在文革期间坚持地下秘密聚会。
(一)
1962年上半年银场教会召开培灵聚会,在聚会时圣灵感动他们下半年再开一次培灵会。到了下半年的八月份,教会负责同工召开勉励会,他们在祷告中被圣灵感动(引导),‘明天就召开培灵会。’他们在祷告中寻问神,‘明天就开培灵会,讲道的工人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准备,怎么开呢?’圣灵对他们说:“传道人,我会预备,你们只管明天召开培灵会。”他们就顺服神指意,就通知明天召开培灵聚会。
南岩祥此时正在瞿山(音名)往荆州去,在路上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往银场走,银场开会。”南岩祥心里想,‘现在形势如此紧张,会有会议召开吗?’他心里犹豫不决,故此先去杨坑春花(音名)家打听一下情况,再决定。来到春花家里,看到春花还在家里,就问她说:“春花,你还在家啊!”
春花说:“现在环境怎么紧张,还去哪里啊!”
南岩祥说:“银场培灵会,你怎么没去呢?”
春花说:“银场没有开培灵会。”
“救主,都告诉我了”南岩祥回答说。
“我怎么都不知道呢?”春花自言自语的说。
这时已经四点钟了,春花对他说:“我先烧饭给你吃了,明天早上一起去银场看看。”杨坑到银场还有两公里。晚间南岩祥牧师在睡觉时,圣灵不断的感动他,让他睡上就启程往银场去。
(二)
再说,银场这边都在准备晚上传道人来,但是时间越来越晚,传道人还没有来,这边的同工渐渐也怀疑起来,我们是不是被自己个人的感动取代了圣灵的感动。同工们再一次祷告,祈求神带领他们。这时圣灵对他们说:“明天一早,传道人就会来到。”
南岩祥牧师在杨坑睡到四点钟时,圣灵就催他起床往银场去。到了银场刚拂晓,这边的同工晨更祷告结束,就看到了南岩祥来到。他们欢喜感谢神的带领。

(三)
这次南岩祥在银场开了三天的培灵聚会,村里有人去县里通风报信,此时永嘉县正召开三天的干部会议,直等到干部会议结束,宗教部门有关赶到银场时,这边的培灵聚会已经结束。
从这次培灵会结束后,南岩祥牧师就经常来银场牧区服侍,培养了许多传道人和学生。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2w3pr.html

南岩祥牧师见证系列(1950-1952)

2014年11月22日,桥下镇坦头洋村,笔者采访了爱珍姨,以下的内容是根据爱珍姨口述的经历,整理成南岩祥牧师的个人见证。
(一)西岙解放,不加入三自,坚持在家里聚会,被定了土匪
1950年岩头西岙解放,1950年9月23日温州发起《三自宣言》签字运动,1950年12月17日温州基督教联合会在城西堂召开‘抗美援朝革新签名大会’。南岩祥牧师认为这是政治运动,基督徒不适合参加,故此他坚持不加入三自,不参加三自教堂的聚会,只在家里聚会(那时在西岙有二十多位学生,在一起学习有关圣经真理),公安局以聚众、土匪等罪将他等逮捕,关在江心屿审询八个月,后无罪释放。他回到西岙后,没有参加政府指定的教堂里聚会,政府认为他思想有问题,派民兵严加监视他。在这最艰难的岁月里,周边一些信徒渴慕真道,经常两三个青年人来西岙跟随南岩祥牧师学习圣经。爱珍姨说,自己就是在那段艰难的环境下来到西岙,学习十天的圣经,主要学马太福音五、六、七章的内容,这十天的学习让她明白真理,清楚自己的信仰。
由于南岩祥牧师在家里接待各方的信徒,在家里学习圣经、聚会,西岙村民兵不断的逼迫他。有一次南岩祥牧师去官阳讲道,第二天西岙的民兵就追到官阳,说土匪逃走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南岩祥牧师经常在西溪、茹溪等地躲避西岙民兵的追捕。
(二)、解放初期,被判两年,关在牛桥底劳教(1952)
南岩祥牧师被西岙民兵逼迫离开之后,先到下盐(音名)、茹溪等地避难,后被黄坦公社被捕,关在公社楼梯下七天。圣灵感动他在牢狱里禁食祷告,第一天公社的人叫他吃,他回答说:“我的神叫我不要吃。”第二天公社的人又叫他吃,他说:“神还没有叫我开饭,我就不吃。”公社的人说:“你的神,怎么叫人不吃饭呢?”连续禁食到六天,公社的人害怕他饿死在牢里,计划就将他放了。圣灵感动南岩祥,‘明天夜晚你可以出去了,有爱珍等人接你出去。’
西溪教会听说南岩祥牧师被黄坦公社捉去了,就商量派爱珍去赎回来(爱珍是军属)。爱珍到了公社看到南岩祥被关在楼梯下,他蹲在那里,全身卷起来,看到爱珍来了,也没有说话。爱珍轻轻叫了一声:“公”,就往楼上去,到了区长办公室。
区长问爱珍:“这是谁?”
“这是最好的人,我和丈夫十几岁就订婚了,朝鲜战争爆发后,我的未婚夫响应国家的号朝去了朝鲜,保家卫国。我作为他的未婚妻,就有责任照顾他的家人。我去未婚夫家里时,很多人都反对,就是这个人支持我去,并且还鼓励我去。”爱珍回复说。
“按你的说法,他就是好人了。”区长说。
爱珍说:“是的,他是最好的人。”
区长有些质疑的问:“政府下令通缉他,说他是土匪,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爱珍说:“绝对没有这回事,他也不会跟土匪是一伙的。我可以保证他是好人。”区长说:“如果是这样,你写个保证书,我将这个人交给你带回去。”
爱珍将南岩祥带到自己家里住了两夜,第两天晚上南岩祥牧师对爱珍说:“爱珍,你家的永实下半年要回来了。”
“公,神引导你了吗?”但是,南岩祥没有回复她。南岩祥住她家里是4月30日,果然9月我的丈夫回来了。
第三天,南岩祥又回到西岙,不久就被抓起来,被判两年,关在牛桥底(音名)这个地方劳动。消息传来之后,爱珍、光明的母亲、行姆的母亲三个人前往看望他。他劳动的地方是在河对面,我们不能过去看他,只能在河的这边看他。看守的队伍驻在温州的将军桥,有时他们被带到将军桥看守。
释放后,爱珍等人去看他。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2w3pz.html


永嘉枫林教案 作者:胡归原

永嘉枫林教案(1894-1895) (2016-02-23 09:32:07)

枫林原名丰里,位于永嘉县东部、楠溪江中游东岸,明朝时,因村南前山遍布枫香树而得名‘枫林’。1735年,设永嘉县丞置,管辖永嘉县瓯江北岸十都二社,与瓯江南岸的县城鹿城相呼应。明清时期,徐氏宗族有各类生员400多人,举人11人,武举人3人,进士1人。枫林教案就是基督徒与这群文人之间的较量。

第一、教案发生前形势:1885年循道公会将福音传入永嘉枫林,由于信耶稣的人不多,并没有设立聚会点,基督徒每周要徒步去岩头做礼拜。岩头和枫林两地是两个大族,枫林姓‘徐’,岩头姓‘金’,两族之间存在大仇,互不来往、互不通婚,时常还发生械斗等事。在这种环境下枫林的基督徒去岩头聚会存在极大的危险。因此枫林的基督徒便考虑在本地建立聚会点(当时基督徒已有十五六个)。

1894年枫林基督徒以徐定鳌为代表的联名写报告给温州城西总会,希望总会在枫林设一处聚会点。当时苏慧廉回国休假,主持温州教区的总负责是海和德牧师。海和德总结这起教案的报告说:“预知建这个聚会点将要面临巨大困难,一拖再拖。我告诉他们,因为基督徒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在我的同工---苏慧廉先生---从英国回中国之前,我个人是无法胜任新建聚会点之重任的。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我指示在岩头做礼拜的教徒也常到枫林去,大家一起聚会。

枫林聚会地方就设在徐定鳌家共用的中堂,教会每年给另一半拥有中堂的邻居三元的租金。
第二、教案发生的经过:枫林的聚会引起了宗族里的某些人的不满,1894年8月一份匿名公告贴在镇里很多地方。内容大致是要抵制基督徒在枫林的聚会,如果基督徒不改邪归正,放弃信仰,将会被除名、收回族群里的一切权利:柴火权、用水权、房产权、土地权等。基督徒面对这份公告,并没有停止聚会。结果公告上的所说的一切都一一发生了。当地官员对基督徒被抢夺的事没有任何的作为,驻温州的英国领事立刻介入,希望基督徒能得到公平的处理。不过地方官员也无动于衷。后来由道台下令查办此事,但是地方官员层层压榨基督徒。在整个审理过程中宗族对基督徒的迫害越来越疯狂。案件拖到圣诞节才开始审理,此时苏慧廉休假回到温州。苏慧廉听取了整个事情的始末,最后决定,如果能在庭外解决是最好的。1895年1月23日经双方协议:赔偿基督徒损失共计四十五元,同时,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们享受同样的权利……。此协议经官府审理通过。

1895年7月16日晚,枫林有一位叫徐象严的秀才去参加一场晚宴。那天来了很多人,席间这位秀才对众人说,“我们必须把洋教从镇里驱逐出去!”接着,他们开始谩骂基督徒,并声称自己要找些年轻人,朝基督徒泼水扔石头,女人也不能例外。7月25日,同镇的人拖走了一位名叫象武的基督徒田里的东西,两天后徐定鳌家地里的棉花被拔走。基督徒受迫害的消息传到温州城里,苏慧廉通过道台下令平息,但是道台公文下到镇里不了了之。7月27日夏正邦牧师要来枫林主持聚会,枫林的一些人得知消息后,准备要绑架他。此消息后来被一位基督徒获知,转告给了夏正邦牧师。

晚上基督徒聚集在徐定鳌家的中堂祷告,大约有五六百人包围聚会的地方,人们开始向中堂扔石头,直到午夜,众人才散去。夏正邦在清晨逃走。第二天又有人包围了聚会地方,将一些基督徒拖到了祠堂。由族长设立公堂,轮番审理基督徒。给基督徒按了一个罪名:“挖神像的眼睛”。要他们签一份不信洋教的承诺书,大多数的人都坚持信仰,其中也有几位签了承诺书。其中有一位签了承诺书的基督徒来到了城西堂,将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苏慧廉,他说宗族里威胁他的家人,若不签字就要没收他家里的一切,家庭里的人哭着求他签字。那些不签字的基督徒,家里的东西、田里的东西都被人抢走。

1895年8月7日徐定鳌、定左和启兆三个来到县衙,以个人的名义诉讼。官府多次派人去枫林调查,但是结果不了了之。后来,举人将枫林的文人聚集在一起,问事件的始末。他们将责任都推给徐象严身上,经过举人的一系列调查。在往后的几天,基督徒家里被抢走的东西,一一归还。

1895年9月13日,徐定鳌等状告枫林宗族案件公开审理,结果原告变为被告,要求基督徒签一份承诺书:1、定鳌无故控告秀才徐象严和其他人盗窃他的财物;2、定鳌必须前往岩头礼拜,从此不得在枫林进行崇拜活动;3、邻居们从他家中拿走的家当均是为了保护人的财产。它们现已全数归还,没有一件遗漏;4、往后你们所有人都必须老实本分,和平相处。基督徒誓死不签,反而被关进狱中。他们在狱中受尽了折磨,胳膊被铁链锁起来,并固定在墙上的钉子上。就这样被吊了八个小时左右。结果苏慧苏的多方努力和调节,徐定鳌最终还是签了不在枫林聚会的承诺,才被释放。

苏慧廉暗示定鳌继续在枫林聚会,定鳌回枫林后第二个礼拜照样聚会。11月3日苏慧廉还派了传道人来讲道。宗族状告定鳌,11月8日官府派人将定鳌捉到温州城,重新审理。定鳌认为上次签的承诺书是被逼签署,根本无效。结果定鳌再次被收狱中。当然后面的事就是苏慧廉和中国官员之间的‘争斗’。最终在1895年最后一天,定鳌无罪释放。另外还得到三百元的赔款,允许在枫林聚会。定鳌用赔款建造一幢教堂,现在这幢教堂依然还在聚会。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2w4f3.html

温州教会简史 作者:胡归原

温州教会简史(1):元朝也里可温

第一节 :元朝:也里可温入温

1、基督教何时传入温州?
唐朝的景教在中华大地传播了一百多年,有没有传入温州呢?传说国外史书中有关这方面的具体记载,但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确据可靠的外文史料,在温州也没有发现有关景教的文物。因此有关景教传入温州传说到目前为止仍不能成立。据《元典章》记载:在大德八年(1304),温州曾发生‘禁也里可温’事件。

大德八年,江浙行省准中书省咨,礼部呈奉省判集贤院呈,江南诸路道教所呈,温州路有也里可温,刱之掌教司衙门,授服民户,充本教户计;及引将法篆先生诱化,侵夺管领;及于祝圣处祈祷去处,必欲班立于先生之上,动致争竞,将先生人等殴打,深为不便,申讫转呈上司禁约事。得此,照得江南自前至今,止有僧道二教,各令管领,别无也里可温教门,近年以来,因随路有一等规避差役之人,投充本教户计,遂于各处再设衙门,又将道教法录先生侵夺管领,实为不应,呈乞照验。得此,奉都堂钧旨,送礼部照拟,议得即日随朝庆贺班次,和尚先生祝赞之后,方至也里可温人等,拟合依例照会外,据擅自招收户计,并搀管法录先生事理移咨本道行省,严加禁治,相应具呈照详。得此,都省咨请照验,依上禁治施行外,行移合属并僧录司也里可温掌教司,依上施行。』(见元典章卷三十三)。

这份呈控给我们看到两个重要的内容:第一、也里可温在温州的传播情况‘授服民户,充本教户计;及引将法篆先生诱化,侵夺管领’;第二、也里可温与道、佛之间的冲突,可见也里可温在温州已经有一定的规模。故此推理,基督教何时传入温州,那么一定早于1304年。据《浙江通志稿》记载:元至元十二年(1275)也里可温传入浙江。可见基督教传入温州就在两者(1304-1275)之间。

2、 基督教传入温州的情况
莫法有引用法国传教士冯烈鸿《书信集》记载温州也里可温是从福建传入。他分析说泉州是唐武宗禁教之后,景教传教士暂避在泉州,是十三、四世纪南方基督教的中心。到了元朝,基督徒人数发展到高峰时已经超过三万,除北京外,主要集中在泉州。沙百里认为,在元朝时景教徒已经在泉州深深地扎根了。基于以上的研究,笔者认为福音是从泉州传入温州这个结论,是比较合理推论。冯氏在《书信集》中还称,当时泉州教区曾派教士来温州开展传教活动,卓有成效,后不久的也里可温便有相当规模的发展,仅市区就建有四个教堂,堂址分别在东门天宁寺(今118医院院址)、南门花柳堂、西门庆云寺(现称上门)和小南门永宁门外靠城池处。温州具体有多少基督徒,相关资料没有记载,不过根据以上已经发现的史料来看,温州基督徒的数目肯定不少,甚至有一定的规模。

3、 也里可温在温州的兴衰
元朝的也里可温包含:聂斯脱利派及天主教。
A、元朝也里可温在帝国兴起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几方面:
1、蒙古各族在第十三世纪由成吉斯汗统一之后,建立起了一个大帝国。他们在宗教宽容政策,不同的宗教都可以在帝国内传播。因此景教在中国本土复兴起来,这也是泉州景教徒向温州宣教原因之一。2、成吉思汗娶了一位基督徒公主为妻,故此,蒙古族及色目人官员信耶稣的比例极高,甚至在朝廷担任要职的也有不少。这些官员在全国各地执政时,把信仰也带向了各地。王治心在他的《中国基督教史纲》如此描述‘当时景教在中国的复兴,不下于唐朝,几乎弥漫到各地。’3、据《元史》记载,朝廷给教徒以免租税、除徭役、注销军籍和依僧例给粮等特殊优惠的政策。

B、衰落的原因
1、虽然当时有三万基督徒,在这三万基督徒之中有多少是汉族人及普通老百姓呢?元朝的官员离开中原之后,基督徒在中原也消失了,可见当时的汉人及普通老百姓不多。这三万信耶稣的人基本上是蒙古人及色目人(官员及社会的上流人士)。梁家麟分析‘元朝的也里可温教,无论是景教还是天主教,主要的奉教者皆非汉人,而是当时期统治汉人的蒙古人、色目人及其他外来的少数民族。他们多数非常富有,又掌握政治权力,隶属于统治阶层。在元朝这个种族极度歧视及压迫的社会里,蒙古人与汉人甚为对立;若景教或天主教被视为统治阶层的信仰,则其不能广泛地吸引汉人皈依,是很自然的事。大概这便是基督教第二次东传之未能植根中国的原因。’2、过度的本色化,给中国人的一种感觉就是佛教的一支流派。虽然也里可温与佛、道有争执,但是也里可温使用的语汇基本上采用佛教术语。3、没有翻译圣经。4、没有培养本地信徒及领袖,没有深入到社会的基层。5、政教结合。

4、 也里可温的主要神学思想及教义
也里可温是所属于聂斯脱利教派,聂斯脱利生于4世纪晚期的安提阿城,大约在公元450年死于北非。在公元428年,聂斯脱利被任命为君士坦丁堡附近地区的宗主教,以及东方基督教的荣誉教宗。

当时主要神学争议‘Theotokos’是一个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字汇,其意思‘生神的人或神之母’,马利亚生下小男孩时,她就是生下神了。这个概念已经普及到各信徒,聂斯脱利担任主教后,就禁止信徒使用这个字。这种禁止造成了许多人忧心,另外亚历山大学派西利尔写信给聂斯脱利希望他说明他的立场,聂斯脱利认为马利亚是生基督的人,从神学上说基督是女人所生的,但是不能说神是女人所生的。聂斯脱利的担心,主要在‘如果有人宣称马利亚是生神的女人,那么她所生的就不是完全的人。在他的心目中,一个存有不可能同时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如果我们说马利亚生神,那么耶稣基督显然与人类是不相同的。这个救恩上就会出现严重的困难。聂斯脱利自己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他的答案就是基督拥有两个位格和两个性,他有神的位格与人的位格,同时他有神性与人性。奥尔森如此评价他的基督论‘想要解释两个位格的连结,怎能视为一个人,但他最后终究一事无成,因为他心目中的基督仍是两个独立个体,并非一个。神的儿子并没有真的成为肉身,经历人类的存在,只不过是透过与个人结合而已。’

公元431年,以弗所大公会议上聂斯脱利被定为异端,聂斯脱利本人被流放在北非。但是他的跟随者将他的神学及教义传向了东方。

问题讨论:
1、也里可温的上层传教路线有什么缺点?
2、也里可温的失败对我们当代教会有什么启迪?

温州教会简史(2):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入中国 (2015-10-30 08:00:41)

第二節:明末清初:天主教

一、明末清初天主教傳入中國
元朝結束之後,基督教在中國隨之消失。明朝(1328-1628)建立後,中止了與歐洲各國的來往,南方日本人的騷擾,明朝不得不實行嚴厲的禁海。故此,明朝基本國策是閉關鎖國,對外來文化採取排斥態度。天主教傳教士幾度想傳福音進入中國,都被明朝政府拒絕。耶穌會傳教士範禮安(Valenti)因不能入中國境內,乃至對中國界石發出沉痛的歎息,說道:「磐石呀!磐石呀!什麼時候可以裂開呢?」

1554年,葡萄牙人獲得廣東地方政府默許,把澳門變為一個固定的據點,天主教傳教士隨後也進入澳門。經過30多年的經營,十六世經八十年代左右澳門自治政權成立,澳門從此成為遠東的傳教中心。

明末,義大利耶穌會的傳教士利瑪竇將天主教傳入中國,上海史學家顧裕祿說‘利瑪竇傳福音的方式是一種成功,因為這種方式尊重中國的法律與習俗。’

利瑪竇旁字西泰,1552年年10月6日生於義大利馬拉切塔,1571年8月15日加入耶穌會。他在羅馬學習法律、數學、幾何、地理、天文等自然科學及哲學。1578年應耶穌會總會長之召,在沙勿略於果阿創辦的修道院攻讀神學。1582年4月應範禮安之命,來澳門學習漢語,為準備進入中國內地傳福音。

要全面的評估利瑪竇傳教的意義,必須跟隨他傳教的路線:澳門→肇慶→韶州→南京→南昌→北京。1、澳門:努力學習中國的語言及研究中國的文化、民俗、歷史等,耶穌會傳教士們定下了傳教路線,採納中國的語言和文化,而不是以使中國人成為基督徒為藉口而把他們改造成外國人。2、肇慶:1583年9月同羅明堅來到廣州肇慶,經知府王泮同意在肇慶建教堂。教堂選址在崇禧塔邊上,並且他們穿上了僧服、剃頭,成為‘西僧’。教堂落成時知府親筆題名‘仙花寺’,另寫了匾‘西來淨士’置於客廳之上。3、韶州:1589年利瑪竇移居韶州,在這裏遇見一位士大夫瞿太素,他對利瑪竇說,中國士大夫歷來輕視和尚,建議他不如改穿儒服。利瑪竇聽了他的話之後,對傳教路線進行了修整。A、在中國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是佛教、道教,而是儒學,欲要傳福音給中國人,首先要結交士大夫階層和廣大知識份子,通過士大夫階層接觸到統治階層(從上而下的路線)。B、中國社會結構是金字塔型,未經皇帝本人許可,就算地方政府同意,也不可能成就任何事情。欲要自由的在中國傳福音,必須先征服皇帝,讓皇帝信耶穌。耶穌會往後來的傳教士大部分都走這條路線。4、南京:利瑪竇穿著儒服、蓄留鬍鬚、戴一頂高禮帽出現在南京城。他開始學習《四書五經》,在書院與士大夫辯論儒學。5、南昌:利瑪竇在士大夫們中得到了一個好名聲,受到了江西巡撫陸仲鶴款待,由陸仲鶴引見,見到了建安王。建安王對他說:“凡有德行之人,吾未嘗不交且敬之。西邦為道義之鄉,願聞其交友之道。”利瑪竇用漢語寫了《交友論》,送給建安王。不久這本書出版,人們紛紛傳閱,一時間絡陽紙貴,他的名聲越發的傳揚。在期間他又編寫了另一本《天主實義》,有系統的介紹天主教教義。不過本書沒有詳細寫基督拯救之道,主要是利瑪竇考慮儒學的原因。6、北京:1600年5月18日利瑪竇前往北京,1601年見到明朝萬曆皇帝,並定居在北京。他多次想進入皇宮向皇帝傳福音,但是都沒能見到皇帝,不過他帶領中國很多官員信耶穌,比如:徐光啟等。1608年他寫信給會長阿誇維瓦,信中提到,北京有三百多名信徒。1610年5月病逝在北京,享年59歲。

利瑪竇病逝後,耶穌會派了許多傳教士在北京繼續他的工作,不斷的向皇宮傳福音,太監、宮女、上層宮廷貴夫人信耶穌。1637年,18位上層宮廷貴夫人接受施洗。1644年4月24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從北宮門逃出,後在景山自殺。隨後清兵入關奪取中原,其中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留守在北京,被大清皇帝重用,很快成為順治皇帝的寵信,順治將康熙交給他施教。到了康熙年間,天主教自由在中國傳播福音。天主教其他差會隨之進入中國,他們看到耶穌會竟然同意基督徒拜祖等問題。他們寫信給羅馬教皇。這就是著名的‘禮儀之爭’,教皇以強逼中國基督徒放棄祭祖。康熙大怒,開始了清朝百年的禁教及逼迫。不過這次禁教並沒有消滅基督教在中國傳播,許多基督徒為了信仰開始遷移,逃避到山中,形成天主教福音村。

二、明末清初天主教傳入溫州
明朝天主教有沒有傳入溫州呢?1637年(明崇禎十年十一月一日),福建海道施邦曜發出‘福建巡海道告示’,內容就是拿獲西方傳教士。禁教告示發佈後,‘多明我會’傳教士黎玉範等人被驅逐,他們被押解到南京,路經溫州。這是天主教傳教士進入溫州的情形。1644年耶穌會衛匡國隨明朝退到福建,一路宣講福音,故此這是福音第二次‘路過’溫州。1700年秋,巴黎外方傳教會馬若瑟從江西來溫傳教。1707年2月,因‘禮儀之爭’不斷發酵,康熙下詔書驅逐浙江的傳教士。

有關明清天主教在溫州傳福音史料不多,傳教士短暫的經過溫州散佈福音的種子,有沒有人信耶穌呢?有沒有教會呢?沙百里神父《中國基督徒史》記錄黎玉範所引起的‘禮儀之爭’時溫州教會內部爭吵中互相攻擊。《寧波教區簡訊》記載,1878年3月溫州天主教廚工把其一親戚翻曬檔案檔時偶然收穫告知當時在溫的意藉神父徐志修和董增德:溫城小南門對岸臨河處發現老教堂遺址,面積頗大,半已被民建房,半乃空棄,尚留有四塊磉石未動。徐和董前往察看,果有其事。附近一位老人告訴他們,其祖輩有此傳說,想必教堂毀於雍正禁教年間。據天主教簡史記載:康熙年間,除上述一個天主堂外,還有三處天主堂。花柳塘的天後宮,原來是天主堂,在雍正皇帝禁教後被改建為天後宮。東門老天寧寺內,也有一個天主堂。西郊象門街的慶雲寺原來也是天主堂。連同虞師裏天主堂,都毀於禮儀之爭後,這是雍正禁教帶來的不幸後果!此後,溫州天主教就銷聲匿跡了。

據以上史料可以得知明末清初溫州基督徒還是有一定的數量,具體有多少,還要等待史料的考察。

 三、明末清初天主教傳教的反思
梁家麟認為基督教第三度來華的歷史殊為不易,特別是對禮儀之爭,更難簡單的評論誰是誰非。不過有兩點值得我們留意,第一、教會與中國政治之間的關係。教會若得不到皇帝(中國政府)支持,就很難在中國有發展。如果在民間速迅發展信徒,就會引來政府的猜疑,被以邪教之名除之。梁家麟認為這種現象是因為皇帝自覺其責任在教化臣民,宗教作為一套意識形態,必然是在他的監管和控制範圍之內。莫法有教授說‘中國歷史有一個控制和利用宗教的傳統。任何宗教都必須接受政府的控制,納入國家對宗教的要求。一個外來宗教能否在中國立足,關鍵在於視其是否‘有助王化’,配合政權統治,是否願意接受政府的管理,納入國家所設定的功能和活動範圍。’利瑪竇在傳教經歷中確實看到了這一點,基督教作為外來宗教,能否在中國立足,主要看基督教在中國政府那裏取得‘合法’權力。故此,他的上層傳教路線就是要取得政府的信任,為了取得政府的信任他在信仰上相應的妥協。其實這種‘合法’概念仍然存在當代教會裏。第二、教會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關係(佛教、道教、儒學)。利瑪竇採用‘合儒、補儒、超儒’傳教路線,在信仰上有許多的妥協,其目的就是爭取基督信仰獲得知識階層和社會人士的尊重,擺脫一直以來中國人視宗教徒、佈道者為社會邊緣的卑賤分子的作法。筆者認為他的目的是好的,只是他採用的方法個人不能認同,特別在信仰上隱藏基督的救贖之道。康熙百年禁教,教會迅速消失主要原因就是信徒在生命上沒有經歷基督救贖的更新,信仰缺乏生命力。

溫州教會不是孤立一種現象,基督教兩度傳入溫州都沒有紮根在這片土地上,主要的原因是信徒在信仰上沒有紮根,生命沒有被基督復活的生命更新。當然也有外在的原因,政治上的變革,在文化上沒有融入溫州社會等。

不過有一點我個人認為,就算明末清初耶穌會在中國立足,沒有康熙禁教等事件出現,基督教在信仰上妥協,取得中國政府合法傳播,深根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如同佛教立足在中國。試問,這種基督教還是神啟示的教會?基督教獨特之處就是他的排他性。漢學家秦家㦤在論及中國外來宗教的傳教經驗時說‘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立足是因為能夠適應中國的國情,甚至變成了中國宗教之一;究竟是佛教征服了中國還是中國征服了佛教?此外,佛教的經歷亦會使基督教從歷史和傳教的角度去反省。假如基督教能在文化上適應中國文化,它的際遇是否會大大不同?但基督教若要忠於基本身的神學預設,它又能做出多少讓步呢?’當代中國教會面臨‘外來’的‘基督教中國化’,這個問題上值得深思。
 
討論問題:
1、你如何評價利瑪竇上層傳教路線?
2、‘禮儀之爭’(祭祖),你如何看禮儀之爭?

温州教会简史(3):基督新教初入温州(1807-1867) 

第三节:基督新教初入中国及温州(1807-1867)
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之后,基督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直到十八世纪末,基督新教在各国稳定下来,再加上敬虔运动及英国的卫斯理复兴等宗教热潮的推动下,各基督新教团体开始出现。1792年英国的浸礼会首先成立,接着伦敦布道会、英国圣经公会和美国海外布道会等纷纷成立。1807年伦敦会的马礼逊(1782-1834年)来华,标志着基督新教正式进入中国传教。

一、传教士马礼逊来华与中国近代的历史背景
1、被误解的传教士
提起马礼逊及传教士,我想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会想起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及不平等条约。传教士被视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先锋队。由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共同编《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试用本)》本书认为‘基督新教第一个来中国的传教士马礼逊与鸦片贸易脱不掉关系(主要的原因就是马礼逊在印度公司担任秘书及翻译)。另外本书还例举了郭实猎(实利)、裨治文、马儒翰(马礼逊之子)等都在本国政府在华各机构担任不同的职位,甚至参与到《不平等条约》。本书得出一个结论:西方差会和一些传教士甘愿与帝国主义为伍,充当其侵华工具的心理。’

要了解传教士为什么被中国人痛恨,首先我们要了解传教士来中国目的是什么?保罗·科恩说‘十九世纪时,商人们来中国谋求利益。外交官和军人来到中国则谋求特权和让步。外国人中间唯有基督教传教士到中国来不是为了获得利益,而是要给予利益;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至少在表面上是为中国人的利益效劳。’传教士为了中国人利益而来,甚至他们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结果却引来中国人的恐惧和仇恨。这里的问题出在哪里?保罗·科恩这样评价:如果对这个问题有任何一个答案的话,那就是传教士深深地、不可避免地坚信这一个主张:只有从根本上改组中国文化,才能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传教士的共同目标是使中国皈依基督教,而且他们是不达目的不肯罢休的。他们无法容忍中国文化,但又不愿意或者不能够对它进行有意义的改造。他们乐此不疲地传布宗教信仰,有把改变世俗事务置于次要地位之势。就是这种态度,给中国人认为传教士是中国传统文化敌人,破坏中国稳定的社会。虽然有个别传教士(如李提摩太)容忍中国的文化,欣赏中国文化的某部分。他们自认为自己不是破坏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而是‘完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完善’其本身就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存在问题,需要外来文化的完善。故此,李提摩太等传教士是极力提倡社会、政治等改革的人。保罗·科恩总结说:“传教士集中力量抨击中国的古老制度,而另一些传教士则比较强调建立新制度,但是按照其使用的性质来说,所有传教士都向传教文化提出了革命的挑战。使许多中国人感到受威胁的正是这个原因,而不是任何其他原因。”

其次,传教士看到中国政府傲慢及皇帝至高无上的“神权”。比如裨治文在《同中国人谈判》/文里提到‘中国人根本不承认国与国之间的平等权利’,他分析说‘中国统治者这种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观念,正是建立在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君王观念传统之上的:皇帝的至高权皆因天上唯有一日,普天之下唯此独尊。他是上天的代表,四海内外都必须臣服于他,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另外他看到中国官员的腐败及反复无常,对于裨治文来说,中国人的傲慢、贪婪和软弱无能所导致的不讲道德的风气,其恶劣影响在商业、政治、社会、道德与宗教等方面无处不在,就像霉菌一样,将一切引向死亡。他作出如此结论,就是这种腐败才导致走私贸易、罪恶蔓延,严重的话会动摇朝廷的根基,乃至推翻皇族的统治。

裨治文面对中国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反映西方民主体制的精神。他甚至认为可以采用强硬的手段解决中国的问题,他说‘必要时,可以采用军事的力量解决。这些罪恶不只危害着一个国家的事,而危害着所有国家。因此,与这些罪恶作斗争就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事,而应该由所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行动。因为任何与中国往来的国家都有权利去要求,也有义务去承担。国家之间平等权利和义务,其真义在于它是天授的,任何国家都无权自行决定接受或是拒绝这种关系。’

第三、传教士强烈反对鸦片贸易及战争:传教士看到鸦片对中国人的毒害,自然极力的反对鸦片贸易,并大力呼吁将此商品从中国和西方的贸易往来中彻底清除和。裨治文写了大量的文篇揭露鸦片贸易的危害,他还翻译了一篇题为《洋烟之毒十论》。另外林则徐禁烟时,裨治文支持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并非常乐观的说:“当西方国家的人都认识到这些可怕的罪恶时,想到他们曾做了长时间的帮凶,他们不仅会停止过去的错误的行为,而且也会像真正的基督徒慈善家一样,去努力弥补他们犯下的过失。”林则徐销毁鸦片时,裨治文等传教士还来观看。经过裨治文的努力,美国的商人在广州没有参与鸦片贸易。林则徐的助手李致祥在他的回忆录里如此评价传教士:“英国的传教士和教会均反对吸食鸦片。教会团体在英国都有背景十分雄厚的支持者,包括沙夫斯贝理勋爵。这些教会团体不断向巴麦尊和其他政府官员请愿,要跟中国政府合作打击鸦片贸易。”当中国与英国发生冲突前夕,裨治文一直试图扮演调解人的角色。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确实参与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如果我们阅读传教士的个人日记,你会发现他们想把国际法引入中国,让中国与西方列国能在国际法基础上平等签约。至于在条约中规定传教自由,我想在那个特殊年代,是传教士迫切想把福音传入中国,在这点上引来了中国人强烈的不满。是功是过值得后人慢慢去评论了。

2、马礼逊来华的历史背景
1720年康熙下令禁止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取缔基督教会在中国合法地位。不过并没有严格的执行,至雍正皇帝登位之后,他严厉逼迫传教士,甚至准许官员迫害基督徒,可以判死刑。天主教财产被没收,充作非宗教用途。不过有少数传教士准许在朝廷供职,从事天文、艺术类的工作。在民间有少数传教士秘密、冒着生命的危险继续在服侍各教会。保罗·科恩如此评价‘在后来120年间,基督教被官方定为异端,在中国人看来它与经常威胁皇朝安定的秘密会社很少差别了。’

至马礼逊来华(1807)时,中国政府禁止基督教在华传教,传教士一律不得居住在中国。特别是乾隆之后,中国越来越封闭,限制中国人与外国人来往,惟一开放了广州一个关口,主要从事贸易活动,并且限制很多。在规定的时间内开放外国人与中国人进行贸易。另外,禁止外国人学中文,若发现中国人教外国人中文一律处死。这些限制无疑给新教传教带来极大的困难,传教士如何获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居留在中国都是一个问题,不要说从事传教工作。

3、马礼逊生平逸事
    1782年1月5日,马礼逊出生于英国北部的小镇莫佩思的一个贫农家庭。马礼逊勤奋读书,从小就学会拉丁文、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他有极强的记忆力。马礼逊先后就学于霍克斯顿学校和戈斯波特传教士学院,除攻读神学课程外,还学习天文、医学等。

    1798年,马礼逊加入长老会。1804年5月,他忽然得到神的呼召:“去!向远方的中国人传福音。”这呼召简直把他吓一大跳,他说:“主啊!中国在哪里?我对她一无所知,你怎么会要我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呢?”1807年1月8日,马礼逊在伦敦教堂被封立为牧师。同年1月20日,伦敦公会专为马礼逊举行了欢送大会,在会上宣读了给马礼逊的《书面指示》和《告诫书》。

    1807年1月31日,马礼逊登上“雷米顿兹号”货船取道美国前往中国。当时他是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独自一人赴华。马礼逊于同年4月20日到达美国纽约,受到美国基督教界人士的接待。马礼逊在1807年5月12日搭乘美国货船“三叉戟号”,从纽约启程,经过近四个月的海上颠簸,于同年9月8日到达广州。

    当时,马礼逊面临着两大困难:其一,清廷禁教令不准宣教士进入内地;其二,华人不得信教,且不能教洋人习中文,违者处以极刑。除了来自清政府的限制,马礼逊在广州还受到东印度公司的敌视,他不敢暴露英国人的身份,只能冒充美国人,并在美国领事卡林顿的帮助下,才得以居留广州。马礼逊在广州受到美国商人的接待,让他住进美国商馆,掩护其身份,供给他食宿,并代他聘请一个中文老师,使其安顿下来。在此,他殷勤读书,学习中文,在生活居住上,都仿效中国人,饮食衣服都中国化。1809年,马礼逊在澳门与玛丽·摩顿女士结婚,并接受东印度公司的聘请,担任其译员,时间长达25年。接受这份工作的原因是既可安全地居留该地,有助于学习中文,所得薪酬又可减轻差会的财务负担,或许还能改变东印度公司敌视宣教工作的态度。

马礼逊来华七年之际,带领东印度公司印刷厂一位中国工人蔡高信耶稣,并秘密受洗。另一位工人梁发于1816年11月3日在马六甲由米怜受洗,1823年由马礼逊按立为中国牧师,负责广州、澳门的传教工作。梁发也是第一位中国人牧师。由他编写的《劝世良言》引发了太平天国革命。1834年7月30日马礼逊病倒在床,在他弥留之际,几位华人信徒团聚在床边哭泣,他反倒安慰他们说:“一百年后,会结实万倍。”于8月1日晚10点离世,享年52岁。

二、新教传教士在1867年之前来温及温州近代历史背景

1867年11月内地会传教士曹雅直来温州,史称他是新教第一位传教士来温州拓荒布道者。在曹雅直之前还有传教士来过温州传福音及当时的温州社会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一)近代温州历史(1807-1867)
1、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7月战火延伸到温州附近定海县(舟山市),温州开始备战。
2、1841年8月英军攻陷厦门,温州沿海居民开始逃避,战争过后西方商人在温州受到限制。
3、1862年3月太平军攻入温州,占领乐清等地。
4、1853-1861年温州多地发生灾荒,并引发农民起义。

(二)传教士郭实猎来温传教
    1》郭实猎1803年出生普鲁士东部小镇普立兹,自小学铜匠手艺。18岁时考入柏林耶尼克传教士学院,不久转入荷兰鹿特丹神学院。1827年经麦都思介绍,向华人分发传教小册了,每天跟当地的华侨学习地方方言、中文。1829年郭实猎正式来到中国。他一生有三次沿海布道,第一次(1831)历经厦门、台湾、宁波、上海直到天津。第二次(1832年2月)沿原路线北上,这次到了朝鲜和日本,还深入中国长江以内的吴淞与宝山等地。第三次(1832年10月)北上,到了北方的奉天。根据以上的时间,郭实猎是第二次沿海布道路径温州。1844年他成立福汉会,雇中国人到内地发福音单张,这些‘布道者’原是一群狡诈之徒,他们只是假装离开香港,其实是欺骗郭实猎。甚至他福音书卖给印刷商,印刷商再转卖给郭实猎。1851年在香港离世,离年48岁。
    2》胡珠生在《温州近代史》认为,1832年郭实猎在沿海口岸一边传教、一边医治病人。1832年5月18-25日郭实猎在温州瓯江口外进行活动,为期8天。1840年,瑞安著名教育人士赵钧读到郭实猎发的福音小册子,在他的日记《过来语》中记录了这份福音单张的内容。
 
讨论问题:
1、传教士参与各政府机构担任不同的职位及不平等条约签订,造成中国人对基督教及传教士负面的形像,对中国教会有什么启迪?

温州教会简史(4)内地会开拓者:曹雅直 (2015-11-24 17:34:21)

第四节:内地会入温州
    曹雅直是内地会第二批派往中国的宣教士,他和范约翰夫妇被派往中国。曹雅直夫人曹明道如此描述:‘经过多次祈祷和考虑,戴德生先生邀请我前往伦敦,藉着相互代祷和彼此交通,也许会更清楚地明白这到底是不是上帝的呼召。我赶到伦敦,正好是范约翰(Stevenson)和他夫人举行婚礼的前一天。三周之后,他们夫妇两个将和曹雅直(Stott)先生一起结伴前往中国。也就是在这场婚礼上,我与曹雅直第一次会面。’1866年2月10日抵达宁波,在宁波学习十八个月语言,1827年11月在蔡文才陪同下抵达温州,开启了新教在温州的福音事工。

一、内地会入温州的开拓者:曹雅直
1、在苦难蒙神拣选
关于曹雅直童年事迹目前暂无资料,只知道他出生在苏格兰的亚伯丁郡,19岁时在农场工作发生意外,跌倒在一块石头上,左脚膝盖被撞伤。病情越来越严重,两年后不得不截肢。他被截肢后,在床上躺了九个月。在这九个月时间里,他活在绝望、无奈、痛苦、叹息之中。也就在那段时间,慈爱的主拯救了他的灵魂。一直以来,他对上帝在基督耶稣里显明的爱总是显得那么疏忽、淡漠。然而此时,在他满心绝望,未来一片黑暗的处境中,上帝的爱却显得何等珍贵!
康复后,他去一所学校教书。在这里他的朋友告诉他有关中国福音的需要,他听到这些消息之后就决定成为一位传教士去中国宣教。不过当时的差会不会派一位只有一条腿人去海外宣教,只有刚成立的内地会,只有完全依靠神的戴德生才会接纳一位身体有残缺的人去中国。曹雅直去应聘时,戴德生问他:“为什么你只有一条腿,却还想去中国?”他回答:“因为我看不到两条腿的人去,所以我必须去。”

2、第一阶段传教(1867-1877)
A、初次碰撞:男子学校、市区布道站建立
上一节我们提到鸦片战争造成温州人对西方的排斥及仇视,再加上全国各地有谣言:西人‘挖人肝做药用、食人血肉’等。故此,曹雅直在这种政治、社会排外情况下来到温州时,无疑给这座平静的城市带来一股骚乱,引起民众恐慌。我们试想当年他们站在温州的街头所引起的骚乱及温州人内心的害怕,他们根本没法与温州人接触,也没有人愿意将房子租给他们。他们在宾馆里住了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处处碰壁,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

有一位叫黄宏林的人,他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势力,由于吸鸦片、赌博在经济上陷入绝境。他不顾别人反对,把房子租给了曹雅直。但曹雅直搬入后,温州人还是找上门。曹明道如此描述:“一大群人怒气冲冲涌到门口,非要把曹雅直赶走。他们疯狂地撞门,眼看就要把门板撞断了。这时,曹雅直走出来,站到他们面前,说:“你们看看,我只是个瘸子,要想从你们这里逃跑不可能。但是,话又说回来,你们要是把我杀了,也会惹下大麻烦。如果你们让我住在这里,就会发现,我对你们没有半点害处。不管怎么说,我既然来了,就要住下来。”他说这番话,冷静又有力,还真把众人给震住了。最后,有惊无险,想闹事的人为了面子,扔几块石头走了。”曹雅直就这样定居在温州。

1868年曹雅直在温州传教采取了两种方式:一种是街头布道;另一种就是办学传教。1、不过街头布道的收获甚微,主要的原因有二:A、温州人对西人的排斥;B、温州各地有的宗教(佛教、道教、宗族、儒教)。有一次曹雅直外出布道,那些围观的群众不但没有听福音,反而起哄,甚至向他投掷石。他不得随手从口袋里拿出铜钱抛撒在地上,趁众人抢钱之时逃跑。另外有一次他向一个修鞋匠叶钟杰传福音,他接受了福音并受洗,但是他的信仰并不坚固。2、办学传教:曹雅直稳定在温州定居之后,他就着手开办男童学校(仁爱义塾),为了吸引学生来学校读书,不但没有收学费,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果然,有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将孩子送到男子学校里就读,但不久这些孩子又没有来了。主要是外界传言‘曹雅直把孩子的心肝挖去熬药’,这件事让曹雅直心力交瘁,又找不到合适的同工,一个人孤独地在温州度过数月,他的信心也软弱到几乎被打倒的地步。

1869年,男子学校和街头布道事工明显有些改变,但是收获仍然是微小的。这两年具体是如何的呢?我们读一封他写给朋友的信:“我的家都有这些人:12个在这里上学的男孩,一位校长,一位我的中文教师,两个男佣,还有一个洗衣服的年老女佣。如果按常规来管理他们,肯定能管好,但这中间有个明显的问题。我向你简单算一下我的时间安排:早上六点起床,灵修、祷告、吃早饭,然后去学校开个晨训会,再祷告。接着就是采购,米、菜、鱼、柴、针、扣子、鞋等一些日常琐碎的东西。每样东西的规格、数量、质量,都要事先确定好。采购完毕,我便开始学习,准备主日一天的讲道,或接见一些重要客人,找机会向他们传讲真神、罪及救恩的道理。午饭后继续上午的学习,会见来访的客人,或带上一些福音小册子骑车到郊外传道,找机会向人传讲耶稣基督。那时,我还没有胆量冒险在大街上传道。回到家,孩子们也放学了。晚饭还要等到天黑吃。晚饭前我还是要叫这帮孩子忙活一阵,怕他们一旦闲下来就会乱捣蛋。晚饭后我们也搞一些娱乐活动,比如讲故事、看图片、学音乐等,一直玩到祷告时间。有时有几个朋友也来参加,如果他们能读书,我们就读经,接下来是简短的讲道,再做祷告。祷告后,就到了孩子们提问题的时间。在这个环节中,我一旦发现孩子们有悟性的火花闪现出来,就立即加以引导,挖掘。即使没有发现这样的思想火花,也尽力培育。我的身体很好,这里气候也非常适合我。有时我精神很好,有时候情绪也会低落,想起那些让我棘手的人和事,包括我自己,我的心情就变得忧郁沉重。如果你没有两年或两年以上这样的经历,是不会理解我的工作。这种经历就是:你的工作是和你整个人生连结在一起的。要知道,这里离最近的宣教点也有八天的路程。但是,如果今天再让我选择我的宣教地点,我仍然选择温州。即使让我去做一个国家的君王,也不会改变我这一决定。”
1869年12月4日曹雅直的夫人离开伦敦来中国宣教,1870年3月12日抵达上海,这天刚好是她的生日。曹雅直来上海接她,把她带到宁波,罗德医生(Dr. Lord)热情接待了她们。不过,根据领事馆规定,她们必须再等上一个月才能结婚。1870年4月26日她们结婚。婚礼第二天,曹雅直从温州带来的厨师受洗归主。

曹雅直带着妻子回到温州时,引起了温州城的轰动。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涌来看我——温州城的第一个外国女人。有时候我冒险出去,似乎全温州城的人都跑来看我。起初,我只能坐轿子外出,她们挤过来象看怪物一样围观,轿夫只得把轿子停下来。她们的好奇心难以满足,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她们眼里几乎不是一个人,而是个怪物。

1870年年底蔡文才来温州和曹雅直同工,他们一起在市区大街上租了一间店面,装璜成书店,里面设立礼拜堂。上午,牧师在书店里布道。下午,礼拜堂有两位牧师轮流向人传福音。刚开始有些人出于好奇,来到教堂内听道,后来渐渐减少。曹雅直曾在一封信里如此描述当时的情形:礼拜堂门一打开,各色人等蜂拥而至。有游手好闲逛大街的懒汉,有喜欢打架斗殴的地痞流氓,有过路的生意人,也有扯着嗓门叫卖杂货的小商贩,有变戏法的、算卦的、唱戏的、小偷、乞丐,甚至人群中还能看到秃头和尚和穿着道袍的道士,嘈杂喧嚣,无法形容。可想而知,要吸引这样一群人静下心来听道绝非易事。我的心紧绷着,这对智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昨天我已深有体会。午前我讲道时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听得津津有味,全场鸦雀无声,足足讲了四五十分钟。我向他们讲罪的起源、罪的后果和基督的拯救。不少人一直聚精会神地听下去,但大多数人坚持不住,来回走动,进进出出,坐不下来。我每天祷告,祈祷我们的礼拜堂能成为众多灵魂的重生地。昨天有一千多人来听道,他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理解。但是蒙神祝福,我们逐字逐句地讲,他们也能领受。

早期的传教对于曹雅直来说是寻找各种传福音方法,只要有机会,他总是去尝试。正如曹雅直总结说:“很多事情做起来很麻烦,令人焦虑,不是一帆风顺,也不是什么都能做成的。如果要我统计失败的次数,非常简单,我可以明白地告诉你,对我来说,十次失败才能换来一次成功。”不过,最有效的布道就是男子学校,这些男孩在学校里读了几年之后,有些孩子开始接受福音、受洗、其中有几位以后还成为牧师。

B、福音向外拓展:两位和尚归主、桐岭布道站建立、女子学校
1871年之后曹雅直在温州的传福音有些明显的收获,他在一篇文章中记载一次传福音的经历:昨天晚上,三位上了年纪的乡下人留下来继续问我们教义的问题,十分恳切。那位和尚朋友也来了,恳求给他施洗。他说,再不给他施洗,就别差派他了。他还说,他村子及周边村子里28位村民听信了福音,从拜偶像中回转过来。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夸张,也许真实的情况是,这些村民听他讲了又真又活的唯一真神以及拜偶像的事,只是默认,没有当面反驳而已。但容许他这种说法,他的陈说还是有分寸的。如果他信实地告诉这28个人他所领受的,也是件好事。他还说,他改信基督教,他们那里方圆十几里都知道。

这件事发生在1871年11月,曹雅直向一位和尚传福音,这位无名的和尚接受了福音。他离开寺庙回到自己的家乡务农。他热心传福音,对家乡的人说神是怎样拯救了他。通过他的传福音,有28位村民接受了福音。没想到他受洗几个月后,来参加我们交通会的途中,他们的船被暴风掀翻了,我们这位弟兄,还有同船的其他28个人,全都葬身水中。

两年后,另一位七十多岁和尚接受了福音,并且在以后两三年里坚持聚会。他要求牧师给他施洗,不过牧师告诉他,受洗后就不能做和尚了。但是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又没有能力劳务养活自己。故此,他继续留在庙里,等待别人接手他庙里的住持工作。但是他一直为受洗的事苦恼。一天,他穿上一身干净衣服,来到山上一条小溪旁,在岸边祈祷后一头扎进水里,自己给自己施洗了。几天后,他遇见一位基督徒朋友,就问这位朋友,这样洗算不算受洗?这位朋友也说不上来,因为这样的事前所未闻。

曹雅直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提到这件事:
最近几天,我们这里来了三个不认识的慕道友。有一个是年近七旬的老人,斋饭吃了快四十年了,拜过本地所有寺庙的偶像。前不久,他去一座离家蛮远的寺庙烧香。正拜着,那庙里住持走过来,看看四周没人,对他说:“喂,老兄弟, 我当住持都当了六十年了,一直祭拜这些东西。但这两年,我再也不拜了。我发觉这些东西对我从来没做过什么好事,以后再也不拜了。老兄弟,你我都一大把年纪了,没几天活头,来,里边来,我给你说说该拜谁,怎么去拜。”说着,那“住持”就把他领到自己房间,向他传讲耶稣的福音。当然,听了“住持”的话他心里也起疑,问:“这些事情你都是从哪里听的?”“城里外国人那里。”“从外国人那里!”那人惊叫道,“哎呀,天底下的罪没有外国人不犯的,这两天就有一个外国人要被砍头了。要真象你说的那样,外国人怎么还被砍头?”那“住持”急忙向他保证,这都不是真的,三天前他还去过温州城里,听到了神的真道。“住持”还告诉他,都有好几十个人入了基督教,都是些好人,将来会得到天上永远的福份。“住持”说,他也想入教,但他老了,养不活自己,没办法,只能靠庙吃饭。传教的说,耶稣的门徒不能靠偶像吃饭。这位贫穷的老“住持”还对他说,靠着神的儿子耶稣,罪得赦免,得享平安。老“住持”最后死在庙里。我们相信,他是一位真正的基督徒。
瑞安桐岭

瑞安桐岭有一位种植鸦片的农夫来温州城里听到福音,他对福音产生了热诚。往后他每次来城里都会来教会听福音,几次下来他接受福音。他信耶稣之后,他知道种植是犯罪,内心极度不安。有一天晚上,他内心非常的挣扎:‘我家里穷,收成比什么都重要;再说,现在季节也晚了,种麦的节气过了。再让它长这一年大烟吧,下年就不种了。然而,这样想了,大烟的问题更加缠着他不放,缠得他一夜睡不着觉。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起来,拿把镰刀到田里把所有鸦片都割了,根也不留。’不久,他就受洗归入基督,两年后全家都相信耶稣,并且还带领十一个邻居信耶稣,每天早晚参加他家的祷告会。

1873年4月曹雅直第一次前往桐岭,这次旅行布道非常的成功,桐岭有许多人相信耶稣。不久,便有信徒在自己房子前建了一间教堂(这间教堂可能是温州地区第一间教堂)。1887年,桐岭教会自治,由本地牧师蒋宝仁负责牧养。

女子学校
曹雅直的厨师娶了一个不信的女子为妻,导致他的信仰产生了蜕变。这件事引起了曹雅直夫妇决定要办一所女子寄宿学校。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解决基督徒婚姻问题。
1874年,女子学校正式创办,但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一是没有合适的地方供女生住宿;二是我们决定废除女子裹脚的陋习。……我们考虑,与其选择一个容易的开端,之后再去面对随之而来的争战,倒不如一开始就与这些问题作正面斗争。于是,我们发布通告,宣传我们的招生计划:招收10岁以下女孩,免费读书,免费提供食宿;条件:被录取女生不得裹脚;校方有权将其许配给合适的配偶,学生家长在没有征得校方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将其许配他人。不过招生特别的困难,刚开始只招到一位信徒的孙女,但受到她父母强烈的反对。往后的几年里只招到四位学生。曹明道如此总结:女校共办了22年,给教会带来很大祝福。这些女孩在学校都经过全面系统的实践培训,大多数女生毕业后做了教会同工。过去10年中,有22位女孩结婚,只有3位离校时还未悔改信主。七八位姊妹结婚后仍定期带领姊妹会或主日学课程。其实在开办女校的前十年,我们几乎看不到属灵的果子,虽然有两三个人声称信主,但她们的生活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个总结给我们看到女子学校初期艰难。
曹雅直如此总结他在温州前十年的收获:在温州拓荒布道的前十年,我们只建立了一个18-20人的小教会。

(备注:1870年平阳布道站建立、1872年温州五马街布道站建立、1873年桐岭布道站建立、1874年内地会平阳教区成立、1875年福音向丽水开拓、1877年温州内地会总堂落成、《亿万华民》一八七五记载永嘉东川已经有布道站。)

3、第二阶段传教(1877-1889)
1876年清政府签订了《烟台条约》,在这个条约里温州被列在通商口岸之一,英国领事馆在江心屿设立。

(1)妇女查经班-宣教团
1877年曹雅直夫妇第一次回国休养,在休假期间他们为女子学校筹款,总共收到304英镑,她们用这批钱建了校舍及其它设施。1878年最后一天他们回到了温州,第三天他们去探访了两位夫妇,其中一位就是刘廷芳的母亲。随后就有一些妇女信耶稣,教会为了要栽培这些妇女能明白真理,在刘太太家里开办妇女查经班,在真理上栽培她们。在查经班里神奇妙的工作,很多妇女经历神的恩典和神迹,查经班越来越复兴,很多人的信仰被建造。从最初的查经班发展成宣教团。

(2)福音传入永嘉
曹雅直何时来永嘉传教?目前暂无史料提供。据内地会会刊《亿万华民》一八七五年八月记载,1875年3月,曹雅直带他的妻子前往永嘉的东川看望当地的信徒。此时东(村)川已经是布道站,据此推论,曹雅直来永嘉传福音是比较早的,笔者认为应该在1868-1870年之间来永嘉传福音。

A、据罗浮教会余永进长老回忆:曹雅直来清水埠码头边的一个小山坡上向那里的乞丐传福音。曹雅直叫他们在礼拜天不要外出乞讨,来礼拜的人给他们一个铜钱。这就是永嘉最早的教会,被称为‘礼拜棚’。

B、永嘉福音是这群乞丐传开的。永嘉福音的第二站就是三江,三江位于清水埠对岸。据陈公权的侄儿陈秀仁说,他阿太家是地方里最早信的。曹雅直叫礼拜棚的乞丐出去讨饭时传福音。一个乞丐到了江头,阿太身体不好(陈金青、陈郎青),到处求佛,献了很多猪头,猪骨头也有一箩。讨饭的问妇阿太:“身体好些了不?”阿太不让问(因迷信),说:“问什么,米给你,你走了就是。”乞丐忍耐着,说:“还没好啊,叫番人来祷告就会好了。”女阿太又叫他别说。阿太听见了,就说:“能祷告好,那就叫他来吧。”曹牧师就与乞丐一起来,曹牧师说:“你如肯信就得平安。”阿太就说:“如果平安,我就信,不但我信,我子孙也都信。”曹牧师就为他祷告,他就一天好一天,一个礼拜全好了,也没有吃药,能下田干活了。他全家就信了上帝。后来女阿太后去温州花园巷教堂服事,从45岁一直到95岁才回来。儿子是陈志楷,在花园巷堂当教师。孙子陈公权是内地会牧师,陈公权牧师蒙召时,他们家已经信主有134年了。

C、永嘉东村(川)是本地村民邵成伯首先在清水埠礼拜棚接受了福音,后来他将福音传到了自己家乡。《二十六在中国》记载邵成伯的故事:有一对夫妻,原先是乞丐。男的叫邵成伯(Yaih-zing-pah),有一小女。两口子把女儿许配给一个男孩,那男孩是个孤儿。虽是孤儿,却有一小幢房屋和一二亩薄田。夫妻俩就耕种孤儿的这二亩薄田。无奈田地太少,两口子虽然辛勤耕耘,但也只能维持他们半年的口粮,剩下的半年他们就不得不外出讨饭。一天,他们讨饭经过礼拜堂,听了福音,接受了真理,1883年受洗。男家亲属一听说他们信了耶稣,就非要他们不信,不然就断了这门亲事。他们使用各种方法诱劝邵成伯两口子改变信仰,却无济于事。邵成伯对他们说,他不可能放弃基督,最后没办法,还是断了这门亲事,两口子又成了无家可归的乞丐,重新回到冰冷的世界。曹雅直建议他们找个活干,借给他们20美金,让他们在一座荒山上盖一间小屋。那里只需支付极少的荒地租金。这20美金,就成了最有价值的投资——10美金用来盖房子,10美金用来买农具。这对夫妇满怀希望,辛勤劳作。他们请求把他们的房子当作主日聚会点,这样,住在附近的人就可以听到福音了。一天,有个年轻人到他门上来要饭。这个年轻人出身名门,且有学问,因沉迷鸦片被家人赶出家门,沦为乞丐。他专向那些和他一样穷困的人讨饭。这对夫妻向他传福音,告诉他,敬拜上帝可以帮助他摆脱大烟瘾,并邀请他住在他们那儿。如果他愿意干活,还可以管他饭吃。他们住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给他讲道,带他一起祷告,最后终于战胜了毒瘾。戒完毒瘾,年轻人继续留在他们家干活,象他们儿子一样。因为拿不起聘礼,三年前他娶了一位聋哑女孩为妻。年轻人得到释放后,对福音事工一直热心忠诚。成为一名不拿薪水的传道人。他妻子也
来教会服事。她是个做任何事都有始有终的人。

    邵成伯夫妇俩开拓了东村(Tung-tso)的事工。东村被人称为“乞丐之乡”,这些乞丐都是夫妻俩讨饭时结识的朋友,常被约来听几天布道会。他们往往在外边讨几个月的饭,然后回到家乡——东村,向老家的人讲他们在布道会上听到的教义。虽然没人信,却引发了他们的兴趣。鲍先生去那里卖书的时候,发现那里很多人都想了解。鲍先生把这个情况汇报给我们,我们差派一位传教士过去。这样,福音工作就在那个未曾听闻过真理的地方展开了。现在,我们已在那里建了一所小教堂,还有一些聚会点。

    后来邵成伯的妻子和20个信徒乘船去礼拜堂聚会,途中遭遇大风暴,船被暴风掀翻在河里,我们亲爱的姊妹和16位信徒未能幸免,溺水身亡。我们哀悼她过早地去世。前几年,他们已经失去了女儿——一个聪明的小基督徒。现在,邵成伯只有一个人生活,还沉浸在悲痛中。

    根据《二十六》及《亿万华民》记载,一八七五年东村布道站已经成立,可见清水埠礼拜棚乞丐向永嘉各地传福音是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布道站建立并不是一两年时间内就可完成的事。故此,清水埠礼拜棚应该在1868-1870年之间。

(附:1890年10月曹明道有一次东村布道,由鲍金花小姐(Miss Bardsley)随行。我们在那里待了十天,下面是鲍小姐的记述:

10月2日——我们离开温州城里,开始今年秋季第一次乡村旅行。随行人员包括两位船夫,他们都是信徒,一位本地警察,一位热心的慕道友,这位慕道友将全程陪同我们,还有一个年轻的传道人和厨师,厨师也是信徒。第一天晚上出发,没走多远,就到了江边。江面宽约6.4里,过江就是警察的村庄(三江)。村子里有些慕道友和信徒。我们在船上吃过晚饭就去警察家。一到他家,几乎全村人都跑来看我们。我们在院子里一坐下,他们立马围上来。为了看得更清一点,有的人站在板凳上,还有人站到架板上。年轻的传道人金郎(Chang-loa)先讲。我们来时带着书和一些小册子,是准备卖的。他先给他们介绍这些书和小册子,又拿出一本读了几段,再给他们讲解。接着是师母(曹雅直夫人)讲。大家听得很专注,师母提出一些很巧妙的问题,他们都绞尽脑汁回答。看起来他们不仅听了,也大体明白了什么意思。师母讲过,金郎又讲。村子里信徒很想让我们为他们举行一场聚会,但因为人太多太拥挤没法举行。我们进屋去,他们就跟到屋里来,按中国礼仪又不能把人家赶出去,只能等回到船上,再和那些信徒和慕道友分享圣经。当晚,我们就睡在船上。当然不是他们不留宿,是我们自己情愿睡船上。半夜里,老鼠窜来窜去,把我们弄醒了。多亏我们带了蚊帐,老鼠碰不着我们。这个村子每隔一周一个传道人来这里讲一次道。

10月3日,星期五——由于潮汐,我们不能上岸,就在船上分享圣经。我们下船后,就去下一个邀请我们的地方。那是一个小窝棚(清水埠),里面住着几个信徒。他们原来是乞丐,好几年前信了主。当年曹雅直夫妇给他们找了些工具,让他们在山坡上搭个小屋,在这里开荒种地。原先的小屋现在做了礼拜堂,他们又建了自己的住房。探访过这里,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黄田)。在稻田里走了12.8里,天气真好,太阳不毒,柔和的海风迎面吹来。极目远眺,一边是静静群山,另一边则是江河奔流,而江对岸又是突然立起的群山。大约两点钟,我们到了一个村子,那里有三个信徒。我们也希望能在那里做些工,但那里人很粗鲁。尽管师母和那位传道人都试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没人来听。探访了两家信徒,我们就回到船上。也因为潮汐,只得在船上等到半夜,其间我们又在船上举行聚会。

周六一早醒来,发现到了沙头(Soa-diu)——我们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先是早餐、晨祷,七点钟我们出发去东川。我要细说我们这次团队的经历,对我来说真是新鲜,我也想让你知道我当时的新鲜劲。因为下次再有这样的经历,新鲜劲就过去了。我们要走半天的路程,还要跋山涉水。有一抬竹竿轿可以坐,我俩打算轮换着坐,一人坐一小时。现在师母(曹雅直夫人)先坐。有个人担着毛竹扁担给我们挑行李,我们的床垫、两条毯子,还有几个枕头和其他东西,用竹席卷成一捆,挂在扁担一头,另一头挑着厨师和挑夫自己的被褥。还有一个人跟在挑夫后面,背着我们很多大小不一的包裹和袋子:有米袋子,饭筐什么的,其中一个袋子里还装着三只鸡。厨师、警察、年轻传道人和我跟在后面。看上去真有意思,在英国可见不到这样旅行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应该说是阵容壮观吧。我和师母都说没见过这样的情形。天空湛蓝,万里无云,群山环抱,千姿百态。有的山陡峭,有的山光秃,有的山墨绿,有的山又是翠竹掩映,有的山山顶浑圆,有的则直指高天,但都十分壮观。江溪同样美丽,溪水清澈透明,我们不禁弯下腰来,捧起山上流下来的清泉畅饮。江流蜿蜒数里,隐入群山之中。为了抄近路,我们四次趟溪而过。刚走出一个山谷,又拐进另一个山谷,在群山中跋涉,我们真担心走不出去。风景壮观,难以表述,真希望朋友们来这里和我们一同分享。

我们到达目的地,都十二点了,又累又饿。但是没有几分钟,村民们就围上来了。第一次见到外国女人,他们当然好奇得很。

我们热得很,想洗洗手脸。他们给我们端来多半碗热水,还送来一块脏毛巾。我们说自己带着毛巾,委婉地拒绝了他们递过来的毛巾。这里人洗脸是把毛巾泡进热水里,毛巾脏点没什么,拿出来拧拧,在手和脸上轻擦一下,就不再擦了。这样洗脸,在中国别的地方也没见过。百把口子人面前,我们也得这么洗。洗完脸,我们坐下来,他们继续围观。他们随便摸我们的裙子、靴子,边摸边说,也说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头发。我们只好忍着,直到午饭做好了,才去睡觉的房间吃午饭。

吃饭的时候我打量一下这个房间。泥地上到处都是窟窿,一个墙角堆了一大堆石头,堆得有房屋的三分之一那么高。房间里有一面木板做成的隔断墙,石堆那一端的木板就砌在石头上,块块木板间的缝隙都很大,有的能伸进去一只手。头上的屋顶也是用木板盖的,架在房间高度一半多一点的地方,那木板上方又堆着干草。屋子另一边没墙,是一个敞开的草棚,从那里可以直接看到外面的天空。我们吃饭的时候,几个男孩子爬到草堆上,居高临下看我们。一个墙角放着辆破板车,上面架块木板当床,木板上铺了片草席,草席的一端卷起来当枕头。屋子里可称得上家具的还有一把破椅子。我首先想到,这里一定老鼠成群,后来发现果真如此。那些木板上污垢很厚,到处都是灰尘。幸运的是,我们用盆和筷子吃饭,不然的话,他们会更加好奇。午饭后我们想休息一下,但必须在众目睽睽之下躺着,甚至我们头顶的木板上也有人。

下午聚会,师母(曹雅直夫人),那位年轻传道人和他父亲都作了分享。传道人父亲就是当地的传道人。下午聚完会,我们躲到山坡上想安静片刻,但还是有一群人跟过来。晚上又一场聚会,屋子挤得满满的,可能全村人都来了。他们听得很认真,福音再次得以广传。

星期天——又是好天气,空气纯净甜美。吃过早饭,我们来到山坡上坐下,享受一会安静的时光。在这个静悄悄的地方,我们享受着神奇妙的创造,心中不禁涌现出对神的感恩和赞美。周围景色美妙异常,村庄就躺卧在我们脚下的山谷,静谧如画。可是,如此美丽的村庄,里面却充满了罪恶和苦难。不过,也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重生,上帝的灵住在他们里面。从山上下来我们就开始聚会,师母(曹雅直夫人)和一位八十一岁的老阿婆对话很有意思。老阿婆问:“哎,你能带我和你一起去天堂么?”师母说:“只有主耶稣能。”老阿婆说:“嗯,我每天请求祂用祂的血洗净我。”“祂那样做了么?”“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心愿,我也为这祷告。如果你向祂求,祂会听你的,因为你跟祂熟。”下午聚会一点钟开始,还是那几个人讲。聚会结束后我们又上到山上,在那里呆了三个小时。在村里听了那么长时间的吵闹声,上来休息一下倍感轻松。我们爬上一座山头,周围景色异常美丽。我们在那里安静地祷告、唱诗。我们唱《闻主之名犹如甘露》,愿主的日子来临,众山回响着那宝贵之名。
晚上,大家还不愿意回家,还要师母讲,说她讲得好。大家听懂了他们分享的每一句话。但师母因为讲得太多,嗓子都哑了,不能再讲。那位老传道人潘先生(Mr. Poe)讲了很长时间。他们听了三遍福音,每遍都是不同的人讲的。“保罗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唯有神叫他生长。”请和我们一起祷告,多结福音的果子。

星期一——上午,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师母一直在接见那几个准备受洗的人。有三个妇女都说信耶稣,但不知道自己是否得救。她们还要等段时间,接受一些教导再受洗。这些人见识短浅,非常可怜,什么都不知道,他们里面的黑暗我们无法想象。

写到这里,我们就上山了。在山上待了一个小时,十一点下来吃午饭。十一点半我们去另一个村子,离这里有一小时的路程。那个村子在两座山中间,风景也很美。村民们跟着我们涌到一个信徒家里,师母(曹雅直夫人)和两位传道人在那里传讲福音。前院挤满了人,大约有一百多人,他们把门拆下来,也把挡窗口的木板拆下。我虽然不能讲,但得站在椅子上供人观看,这倒是个新鲜体验。挨着我们的五位妇女听得最认真,其他人也很认真,但是他们光顾着看我们了,却没听进去什么。这很自然,因为我们是他们看过的最奇怪的景象了。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看我们,但听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们是蛮子。

一位妇人听得非常专注,脸上的表情不停地变化。她带我们去她家,人群也跟着过来。他们也听了三次福音。那位妇人带我们去村里大祠堂,我们就在祠堂的戏台子上布道。这次听的有三百人左右,大部分听得都很认真。到最后,我们带去的书都卖完了。有个小插曲挺好笑的。有人递到台上一壶热水,壶是锡壶,看上去很脏,我们每个人只得对着壶嘴直接喝,我们喝过又递给台下几个人喝。我们在烈日下曝晒五个钟头,沉浸在喧闹亢奋中,结束后赶紧逃到山上,六点钟回去吃饭,恢复精力,准备晚上聚会。聚会前,我教几个男孩子一点罗马字母拼的温州话,在温州城里我已开始教这个课程。聚会的房间挤满了人,多数人听得都很认真,也很安静。最后几个传道人讲得嗓子嘶哑,都累坏了。我们相信,这次聚会将成为众人的祝福,有兴趣的人将会得到潘先生(Mr. Poe)更多牧养。我们回到房间,和本地信徒举行一个祷告会,共有12个祷告事项,其中有几个是为9个本地年轻信徒祷告。

星期二——上午11点刚过,我们就出发去别的村庄,走了1小时45分钟才走到地方。回去的路上,我们也去了沿途附近一些村子布道。我们一共在五个地方传福音,最后一个地方最有意思。师母(曹雅直夫人)站起来讲道,她要求大家尽量保持安静,因为她在外面讲了那么长时间,不能再大声讲了。大家听得那么投入,会场很安静,师母好象倍受鼓励,又讲了很长时间。我们连续在外面待了六个半小时,还没来得及吃晚饭,参加晚上聚会的人就来了。晚上聚会结束后,本地信徒又举行了一个祷告会。

星期三——七点半离开东川,打算从那里去沙头,途中再去两三个村庄。船在沙头等我们,回去的路和来时不一样,但也是在美丽的乡间行进。开始我们在高山上走,视野非常开阔。下山时遇见一位姊妹,我们正打算去她家探访。但因为她是村里唯一信主的,现在还不便带我们去村里,我们决定下次再去,转而去找一位慕道友。我们在慕道友这里讲道,人们听得很认真,也很安静。师母讲了很长时间,那位年轻传道人讲了两次,他父亲潘先生(Mr. Poe)决定当晚留在那里继续教导。那家母亲好像是唯一对真理感兴趣的人,但进展不大。她家摆着香炉,睡觉的屋里还放着个可怕的偶像,我们晚饭就在那里吃。下午一点又出发,大约三点赶到沙头。船夫使劲摇橹,希望能赶上下个村子的晚上聚会。那个村子有三位信徒。但是我们赶到时,天还是黑了。我们就不敢进村里去,恐怕那里人在夜里看不清我们的面会激动起来。

星期四——我们在船上吃过早饭,就上岸去几位信徒家里。但没几个人来听福音,来的人也不感兴趣。这地方向来如此,以前派来的传道人也这么说。那几个信徒请求我们晚上再来举行一次聚会,说有几个人想听,他们白天要忙田里的活。师母(曹雅直夫人)答应了,我们又去了另外两个村子,这两个村子的人听得都很认真,有些人好象对福音感兴趣。晚上,我们去一位老人家祷告,这个老人已处于弥留之际。老人家相信福音,听别的信徒给他讲过真理。为老人祷告后,我们就在那里举行一场聚会。有很多人参加,他们听得很认真,也很安静。我们相信,这次唤起的兴趣会成为这个村子恩典工作的开始。晚上九点我们才回到船上,师母已累得筋疲力尽,一上船她就躺下睡了,连脱衣服的力气都没有了。星期五早晨,师母下令直接划船回温州,而没按原计划在江头(港头)(Koa-diu)停一天,她实在是没力气继续做工了。

我们八天走了14个村子,讲道23次,还不包括每天和信徒们一起读圣经。天气又好,我们每天都能走很多路。

东川有九个男孩信主,我们很希望培训他们一下,但愿冬天能把他们带到这里待上两三个月。但是主应该让我们能够给他们两年的学习时间。我们说两年,是因为如果时间少的话,他们得到的牧养不够,就不能很好地牧养群羊。然而,时间过长又会使他们长时间脱离本职工作,或多或少会造成他们重返工作岗位时不适应。我们是想帮助他们,能让他们更好地帮助别人,而不是培养带薪教员。这是我们心中的负担,但是还没有实施的办法。你会和我们一同为此事,也为这次旅程所结的果子祷告吗?-载自《二十六年在中国》)

(D)乌牛、白象的福音事工
乌牛、白象的福音是有一位银匠在那里开店,主日他在店里传福音,让自己的店成为教堂。这就是温州边经商边传福音的模式。后来信的人多了,另建教堂。

(3)1884年甲申教案
中法战争引发了温州的‘甲申教案’,内地会花园街教堂被毁坏、瑞安桐岭教堂被烧毁,教产损失严重。不过官方很快就阻止了暴动,过了六周,曹雅直回到花园街教堂重建。新教堂重建第一个主日就有五位慕道友受洗归入基督,教案之后教会大大复兴起来。

曹雅直如何回应温州暴徒呢?我们来阅读一封信:在中国汉口传道的宣教士李修善(Rev. David Hill)来信说,他刚刚给一位弟兄施洗。这个弟兄是在温州暴乱那段时期开始对福音感兴趣的。暴乱时期,他正好来温州做生意。他看见暴乱中有个宣教士被洗劫一空,暴民们用石头砸他,他没说一句诅咒的话,也不痛恨,只是避开人群,悄悄躲到衙门里去。这正是他想看到的见证。几个星期后,那个宣教士又悄悄回来,重建家园。他是那么善良,好像整个城市都是他的朋友一样。那个弟兄对自己说,一个信仰真的会结出这样的果子,这个信仰值就值得他去探究一番。回家后,他就开始参加李修善先生教堂的聚会,后来适当的时候受了洗。这是上帝在我们最危难的时候赐给我们的果子。

(3)曹雅直在世最后几年
1886年曹雅直被神感动,祈求神每周有一个灵魂得救。他每天都如此祈求,到了年底,经统计1886年刚好有52个人信耶稣。他夫人回忆这样事说:“但我记得,曹雅直当时并不高兴,却望着我伤心地说:‘为什么当初我不向上帝多求一点?本来上帝可以在我们身上做更大的奇事,是我们的有限限制了上帝,是我们没有大胆地开口向祂多要。’”

1887年曹雅直计划将平阳和桐岭两个聚会点发展成为两个宣教中心,就派了陈和蒋两位传道人去主持两地工作。这一年曹雅直的身体健康状况出现一些问题,他们计划回国休养。在他们准备回国时,曹雅直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我们回到英国,病情已经很严重,肺部充血,心脏衰弱,呼吸困难,导致他躺下来都很困难。白天黑夜,只能坐着忍受病痛折磨。这样持续了一年零八个月,尽管大部分时间可以出去转转,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医生建议他们到处走走,有利他的治疗,他们就听从医生的话,去了北方一些地方。旅行即将结束的时候,医生说曹雅直的身体状况已有根本好转,如果能在法国南部过冬的话,有可能会痊愈。因此,我们11月动身去法国戛纳,在那里找到一个阳光充足的居所住了几个月。尽管有医生的照顾和治疗,他的病情还是每况愈下。有一次他问医生说:“你认为我还可以回中国吗?”医生回避了这个问题。曹雅直看他闪烁其词,就说:“不要怕,把最糟糕的情况告诉我。对我来说,没有最糟的。感谢上帝,我为祂在中国服侍了二十年,确实希望回去。但祂既然不愿意,为什么我还要想呢?如果这是主的旨意,我愿意留下来忍受疾病的痛苦。如果祂让我回中国去,我就回去。”说完,就笑了,笑得那么灿烂,又说:“我愿意在回中国的路上升入天堂,如果这是主的旨意。”医生看着他,认真地说:“我真羡慕你。”然后平静地告诉他,他已没有康复的希望。曹雅直听了,脸上没有一丝阴霾,因为他知道何处是他的归宿,他渴望去那里。”

他自己不能回温州,但是他希望妻子能回到温州继续服侍温州的信徒。曹明道问他说,你对我有什么指教?他说:没有,你和我一样了解这些人和这些事工,也要照过去那样去做--对此,我没有任何担心;只要向当地的基督徒传递我的爱,并告诉他们如何可以的话,我一定会回到他们的中间,虽然目前看来是不可能了,但我会等他们,我们会在天堂一一重聚。
1889年4月21日复活节那天,他安息主怀。4月22日,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戛纳公墓。
曹雅直病逝消息传到温州后,他的学生周殿聊和刘世奎写信纪念他。

第一位是周殿卿的信:
   我们的牧师——曹雅直先生,24年前来温州传扬基督的福音。那时,温州人从没听过神的福音,神的真光还没照到温州。没有人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死后将往哪里去,所有人都生活在黑暗中,但他们并不知道。人们普遍信仰佛教、道教,祭拜他们能看得见的偶像。

看到这些,曹雅直先生心如刀绞。他暗暗祷告,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只为神的福音在此广传。为此,他创办学校,让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读书,学习真理知识。每天,他都用神的话亲自教导学生,让他们知道,有永生的灵在他们里面。他告诉他们,他们都犯了罪,而罪人不能进入神的国。他又告诉大家,神爱他们,并差祂的爱子来到世上拯救罪人。

那时候,传福音很不容易。曹雅直先生刚来温州的时候,听不懂这里的方言。当时只有一位宁波人帮他租房子、租教堂。上午,他给那些招来的男孩子上课。下午,在小教堂讲道,每天都是这样。

我记得一天早上,一个叫阿唐(Ah doa)的无赖跑到学校门口,拿石头砸门,叫嚷着要进去。曹雅直先生问他要干什么。他说:“我想到里面耍耍。”曹雅直先生叫他下午再来。他说:“我现在非要进去不可。”曹雅直先生出去劝阻他,阿唐拿起石头就向他砸去,要不是曹雅直先生偏了一下头,肯定会被他砸倒在地。

经过许多危险和试炼,但为了拯救灵魂,他愿意承受这一切。我是他创办男校后招来的第一个学生,在那里学习五年。后来,靠着神的恩典,成为一名传道人。

我刚来学校的时候,师母还没来温州。一到冬天,曹雅直先生的腿就疼得厉害。但只要腿一不疼,他就出去传道。十七年前,他在平阳开了一间小教堂。教堂一开,人们就挤过去起哄,想要闹事,把外国人赶走,禁止传道。但他们不知道,耶稣会得胜。现在,那里已有一百多人信主,温州及周边地区已有三百多个基督徒了。先生来温州两年后,师母也来了,开始妇女和女孩的宣教事工。只要有人悔改信主,她就用神的话语教导她们,并指导她们如何帮助别人悔改信主,还组建一个姊妹宣教团。

记得六年前,教堂、住房和学校被一伙暴徒放火烧了。城里的外国人都被赶到城外,信徒们也四处逃散。刚刚几个星期,曹雅直先生就回来了,开始重新建造被烧掉的教堂、学校和住房等。一共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教堂、学校、住房都盖好了。在这五个月里,尽管我们牧师有那么多事,但还是亲自参加盖房子,什么活都干。新盖的房子还没风干,曹雅直先生就搬进去住了。唉,就因为这样,我们牧师得了肺病。

三年前,牧师和师母回英国去了,原打算很快就回来的,但他的病却把我们的牧师送进了天国。两年时间里,他默默忍受病痛,从没抱怨过,将荣耀归于神,满心欢喜地去天国。师母又回到了温州,心中惦记着失去牧人的羊群。她没有离开,也不舍弃我们这些信徒,看到我们当中有瞎眼的、贫穷的、年迈的,她都敞开家门接纳他们,将他们从饥寒交迫的绝境中解救出来。牧师和师母是如此认真地在遵行神的旨意,将来的赏赐必是极大的。

下面是刘世奎的信:
我想写一写我们敬爱的牧师——曹雅直先生。他是苏格兰人,在故乡上学,接受教育,由中华内地会派到中国宣教。他性格直爽,为人正直,又很有智慧,在这些方面,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他看上去总让人产生一种敬畏之心,但当你真正走近他,了解他,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温和慈爱的人。他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话不多,却充满智慧。他言出必行,以身作则。他传达出来的能量和影响力,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他被称为温州教会的顶梁柱,教会里每个人都效法他,以他为榜样。我们牧师多年来投身宣教事业,热衷于出外布道、传福音。二十四年前,他来到温州,两年后师母也来了。为了神托付的这份工作,他们告别亲人朋友,远离自己的祖国,欣然来到遥远的温州。为了听懂我们的话,他们学习温州方言。他们建教会,办学校,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收养孤儿和贫穷人家的孩子,教他们读圣经,明白真理。他不怕苦,不怕累,到处布道,发售福音书籍,帮助困难的人。所有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福音得以广传。

唉,温州这地方比其它地方更盛行拜偶像,不管是有点文化的,还是一个字不识的,都一样喜欢拜偶像。曹雅直先生看到这些,心急如焚,痛切地祷告,求神看顾怜悯这里的人们。不久,神应允了他的祷告,福音逐渐在各地传开,三个教会分别在温州、平阳和桐岭建立起来。每个教会都有一位本地的讲道人,我们牧师不辞劳苦,每个月都亲自去这些教会牧养,在那里讲道、教课并查看信徒的情况。在这些事工上,师母是他的好助手。她也做妇女和女孩的牧养工作,有人信主灵魂得救,她就教导她们如何帮助别人悔改,并组建一个“姊妹宣教团”去关怀那些孤立无助、饥寒交迫的人。他们全身心投入宣教事工,几十年如一日,为教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已有三百多人悔改信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1887年,牧师夫妇再一次回国探亲。回去只有几个月,曹雅直先生就得了肺炎。他们请了最好的医生,但神的旨意是要牧师回天家,患病两年后,牧师就在主里安睡,带着喜乐去了天国。当消息传到温州,我们都失声痛哭,心情无比沉重。想到牧师生前种种美德,教会里大人小孩都向神感恩,感谢神赐下这样的人来教导我们。所有认识先生,受过先生恩待的人都为失去这样一位领袖而悲痛。请不要嘲笑我写的这些粗浅的文字,想起我们牧师的一言一行,他的良善我都无法表达,但我只能写这一点点。

从曹雅直离世之后,直到2013年永嘉三江教会的一位信徒陈蒙蒙在法国找到了他的坟墓,她代表所有温州的信徒献上鲜花,道声谢谢。

温州教会简史(五):内地会入温州(2)(1890-1917) (2015-12-11 12:06:15)

第四节:内地会入温州(2)(1890-1917)

二、内地会入温州的拓展者:曹明道
1、蒙召成为传教士
1865年春天,曹明道在戴德生为传教士巴特举办的小型欢送会上听到有关中国正处在黑暗之中,工人极其缺乏。她听到这消息之后,内心产生了一个感动:为什么你不去那里把救主的爱告诉他们呢?曹明道意识到这是一个她无法回避的问题。此时她才信耶稣四年,在教会里参与主日学教导事工,另外去街上发福音单张。
欢送会结束后,她心里一直被这个问题缠绕,她不断的问自己‘我去中国合适吗?另外,那时候还没有单身的女孩去中国宣教。’她决定寻求戴德生的帮助。戴德生告诉她‘如果是上帝的呼召,就没有理由不去,尽管只有20岁。如果确实是上帝的呼召,相信上帝一定会让这事合宜。’戴德生邀请她去伦敦,一方面寻求神的旨意,另一方面双方有更多的了解/代祷。曹明道到了伦敦时,正好是范明德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在第二天的婚礼上她认识曹雅直。三周后,这三人被派往中国宣教。

她在伦敦住了几个月,终于决定要跟随戴德生夫妇去中国,时间定在第二年5月。就在她决定同时,她生病了,并且病得很严重。这场病影响了她来中国的脚步,戴德生希望她康复后再来中国。有一天晚上,她跪在神面前祷告,她的内心听到了一个声音:‘如果你还想服侍我,回格拉斯哥去,把福音传给盐市那一带地方。’盐市是格拉斯哥最低俗、最邪恶的地方,大批小偷和败坏的女人集居在那一带。即使是一个男人,去这样的地方也不合适,上帝怎么会差遣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去那儿呢?没有人邀请,没有任何保护,也没有任何谋生手段,这会是上帝给我的旨意吗?其实她内心很挣扎,但是她愿意顺服上帝的带领,她对主说‘主啊,我愿意。如果这路上,每一步都有你与我同行。主啊,我不能独自前往,无论什么时候,当我感觉不到你的同在和你的能力,我将拒绝前行。’随后,她回到了自己家乡格拉斯哥,她每天去盐市照顾那里的孤儿、穷人和病人。她的健康恢复后,她去更远的地方照顾那些流浪的人,向他们传福音。曹明道一共在家乡服侍了三年半的时间,带领两个人悔改。不过在这三年多时间里,她学会了依靠上帝,过信心的生活,为她后来在温州的服侍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1869年,上帝再一次呼召她前往中国,不过这次是曹雅直向她求婚,她来温州一方面是结婚,另一方面是上帝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她来温州宣教。

二、勇士归来
(注:关于曹雅直夫妻共同宣教历史上次简略分享过,这次我直接从曹雅直死后,曹明道再次来温州开始。)

1889年11月28日曹明道和几位年轻女传教士同往中国,1890年2月4日抵达温州,苏慧廉夫人和几位内地会的同工迎接她们的到来。温州的信徒听说曹明道回温州之后,很多偏远地方的信徒都跑到城里看她,场面实在感人。曹明道在回忆录记载:‘信徒们进到他的书房,看到他们至爱的牧师的画像,眼泪总是夺眶而出,泣啜着说:“这就是他啊!不能再和我们说话了。”“要是再回来和我们待几年多好啊!”许多人都这么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被人深深地爱着、思念着。我每天都向神祈求:“神啊,赐给我智慧和力量,让我能像一位母亲,牧养这群失去牧人的羊。”’与她一起来温州的女传教士鲍金花记录了当时的场景:‘我永远不会忘记到达温州的那个场景。当地信徒听到了汽笛声,我们一下船,他们就围在了夫人周围。到了处住,发现客厅里早已挤了一屋子人。很多人都在失声痛哭,夫人坐在人群中间,他们握着夫人的手哭,夫人也为他们哭,场面真是感人。这种境况一直持续了一周。那是令人心碎的一周。当地信徒从周边各处乡村赶来,很多人步行几十里赶过来。他们都进到书房去看那幅如真人大小的曹雅直先生的画像,一看画像,他们的眼泪夺眶而出。你想象不出他们有多么爱戴敬重夫人。他们也是一群好人,甚至从长相上,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基督徒。’

曹明道回温州后做了几件重要的事情:第一、收留瞎子和孤寡老人。在教堂里住着七、八个瞎子和无依无靠的人,供给他们的生活的需要。1890年9月19日,鲍金花记录了有五人受洗,其中有一位妇女是瞎子,曹明道将她接到了‘老年寡妇之家’。另外她还创办了‘老人贫民救济所’,资金全部是在温州本地募捐。在温关十年报告(1892-1901)中记载了内地会在温州创办的‘老人贫民救济所’。可见,这事工对当时的温州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二、曹雅直成立了义务布道团,她回来后健全了义务布道团,这义务布道团也就是温州教会史上比较独特的义工派单制。这种义工传道的形成主要是全职同工缺乏,温州各地方信徒不断的增加。特别是偏远的农村教会,急需传道人,但又没有合适的人选。曹明道就呼召教会里那些有神呼召的人起来去牧养农村教会,他们同一至周五工作,周六半天和周日全天出去传福音,由教会支付路费。一时有14个人起来,组成了义务布道团。这些人经过一个月的圣经培训,就被教会差派前往农村教会传道,并且每年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试讲、考核、点评等。(反思:曹明道成立义务布道团,主要的目的是配合全职传道人牧养教会,义工为副,全职为主。今天温州各牧区派工制与曹明道制定的义务布道团目的完全不同,笔者认为现在温州各牧区反而以义工为主,全职为副。牧养教会责任全部落在义工的身上,然而这些义工根本不了解这些教会信徒的生命状况。)

第三、男子培训学校:住校生七位,通校生十位,自费生一位。办学的主要目的是给已经信主的年轻人受教育,训练他们成为本地的传道人。学制两年。

第四、巡回布道:(具体详见《二十六年,第十五章》)。她们每到一个地方就在那里住上两三天,每天都在教会里讲道。笔者认为这是温州各地每年两次培灵聚会的雏形。曹明道记载了一次永嘉霞嵊巡回布道日记:1891年11月17日,我们一行人,有鲍金花小姐、牧师、厨师,还有我,11日(星期三)晚上10点钟乘船从温州出发,本该第二天天亮就可到达目的地。但那天夜里风大,又是顶风,又因撑船的船夫吸大烟,我们的计划完全落空,天亮时,我们的船离开温州才走了22.4里。我们想办法找了个挑夫,准备步行,弄到上午9点才又动身,计划那天走一半路程。两点钟,来到一个慕道友家里,他热情邀请我们在他家住上一晚,给村民们传福音,我们没有推却。尽管这里离我们计划投宿的地方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到了他家,刚一落座,我们就被好奇的村民团团围住,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外国女人。我试过一两次,想给他们说话,但他们太兴奋了,根本听不进去。我让他们先回家,吃过晚饭,哄孩子睡了再来。我们虽然这样约请他们,并没预备好怎么招架。一碗茶还没喝完,一大群人又聚拢来,男女老少都有,把屋子挤得满登登的。他们人挨人,挤过来挤过去,叫人看着害怕。屋里灯光又暗,外边的人拼命往里挤,想看我们一眼。屋里屋外,人声鼎沸。我试了三次,想给他们说话,但都没用,只能放弃,希望传道人能让他们安静一点,给他们讲讲福音。我们上楼进到睡觉的房间,要把灯熄了,那些妇女又跟上来。我们听着楼下的噪杂声,心里“砰砰”直跳,看来传道人也没法让他们听道。这样乱了一两个小时,才平静了一点。但没过多大会,他们又拿着火把上来,把火把插在隔墙上。最后我们说,我们确实都上床睡觉了。他们这才作罢。次日早晨出发前,我们才组织了一个安静有序的聚会。

又走了六个半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这次旅程的终点。这里人迎接我们很热烈,信徒们不知从哪里知道我们要来,都跑到路上迎我们,个个脸上喜气洋洋。他们带我们上楼到聚会的地方,这里已辟为一个小教堂。进到里面一看,我们眼前一亮,不禁为教堂的布局感到欣慰:前面一张讲桌,三排凳子摆得整整齐齐,大约可坐45人。墙上挂着圣经金句,有约翰福音第一章,登山宝训等经文。要知道,就在去年,这里还是魔鬼掌控的地方。这些景象真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

我们在这里几天过得都很好,早晨晚上的读经会很安静,有三十多人参加。主日礼拜的三场聚会也很正常,和其它地方一样安静,有秩序。今天,一位盲人弟兄受洗。本地的信徒都能见证他信主后生命的改变,他对基督信仰也非常清楚,心里充满光明,获得大家一致认可。就在附近的清澈山泉里,他接受洗礼。

昨天我们去了一个地方,离这里22.4里,福音的种子刚刚在那里发芽。接待我们住宿的那家小儿子和一位热心的姊妹每个主日都来这里讲道。我们欣喜地发现,有七八个人对真理感兴趣。一到那里,我们却遇到了一件让人十分失望的事。一个81岁高龄的老妇人,原来大家在她家聚会,现在突然又去拜偶像,不让在她家聚会了。原因是她大儿子离家外出已经两年了,如今回来了,发现母亲竟然信了“番人教”,十分生气。老妇人为了取悦儿子,就放弃了信仰。多可怜的妇人啊!看着她,黄土都埋到脖子了,对自己的灵魂得救却一点也不在乎,真令人悲哀。另一家,就是这个老妇人的邻居,愿意提供房子,让我们在他家聚会,使聚会不至于停止。我坚信,福音会在这里传开,会有更多的人降伏在救主面前。

今天下午的经历有点像小说一样具有戏剧性。我们应邀去一家拜访这家女主人。她丈夫好像着了魔,去年还带头迫害基督徒,要把基督教从这个地方赶出去。我们自然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到她家也受到很友好的接待。我们也向她诉说以前的苦衷,但没提那些伤痛。这位老妇人见到我们好像很高兴,拉着我们的手,给我们沏茶,拿花生吃,还领我们上山看风景。我们相信,这次拜访一定会带来好结果,能让他们更友善地对待那些贫穷而又受歧视的信徒。在这里,我们已经受到家家户户的欢迎。

11月21日,温州。——我们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参加了这里的第一场基督徒婚礼。婚礼上十分嘈杂、混乱,村里所有的人都跑来了,有上百口人过来看我们吃饭。
次日,18号,大概下午1点启程回家,半路上在一个村庄投宿一夜。那天晚上,很多人跑来看

我们这些“番人”,听“番人”说话。我们尽量让他们安静一些,好给他们传讲福音。第二天早上7点之前,我们又上路了,大概下午5点到家。一回到家,就感到还是家舒服啊!我们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家里都还正常。请为霞嵊的事工祷告,求神保守那里的福音越来越兴旺。(注:《二十六年》多次记录曹明道去霞嵊传福音,这里也是内地会在永嘉的一个宣教中心站)

第五、正月布道(一对一布道):差派传道人两人一组去传福音。1914年1月26日(星期一)刚好旧历年初一,趁着整周放假过年,温州城内中、南和西三堂,约有70位男女信徒,两三人一组作伴,先在城内街道上(图24)、然后逐家、再到城外农村,分发福音单张,和售卖福音书,共分发了2,500份。1月30日(星期六)下午,全体回到会堂作报告,不少反应非常好,像不常开口传福音的,也找到听众。2月初接着举行培灵会和圣经学校(图25),特别强调传福音,教导并推行个人布道,尤其是采取一领一方式,鼓励信徒邀请一位未信者来教会布道会做开始。

    2月14日(星期六)下午4时,在中堂专题讲道后,约有50名来自城内三堂、属于「一领一福音队」(One by One Band)的成员,立志要做300日传福音工作。有些却以献金代替工作,把献金用来支持外出传福音者一切费用;也有些团员因缺席而无法表态,但希望继续有份参与。无论如何,由两、三位弟兄提出这样做,已经令人受鼓舞,因为立志用这么多时间去传福音,实在是温州的创新。亦以整个宣教区来看,唯一可能在有限时间内,将福音传遍全区,尤其是各地传道人不足,能够把各地传道人和信徒,与城内团员联合组成两、三组福音队,便能把福音传遍全区了。

到了1892年,教会的年度总结报告:本年度共有二十九人受洗,全年信徒奉献七十美元。主日平均聚会人数120人,圣餐聚会约有三百人。在温州城里,主日下午分六个班学习不同课程。

内地会内部有这样的评价:温州的工作是浙江省最好的工作之一,无论是数量、果效,或是灵命的进展。

三、最后的离别
    1895年3月12日,温州内地会为曹明道举行了一个隆重的50岁生日,同时庆祝她来温州传教25周年。温州各地方教会派代表参加,共计400人参加寿宴。生日礼拜由循道会苏慧廉主持,回顾她二十五年在温州的服侍,如今在温州由3000多信徒。苏慧廉劝勉大家在未来二十五年里,将会有30多倍的人信靠神。

1895年秋曹明道健康出现恶化,医生勒令她必须回国治疗,但是温州本地信徒都不希望她回去,主要原因就是教会没有人能接替她的工作。医生对他们说‘要么让她现在回去,要么就永远回不去了。’信徒只能说‘愿上帝的旨意成全’。曹明道这样记载了与温州信徒离别的场景:大家知道不能再见到我了,都很失望、忧伤。我对他们说,如果他们能控制住情绪,我会在主日早上试着去教堂,和大家再见一面。那天,也许是大家心情太迫切,教堂里早早挤满了人。我被抬上讲台,看见亲爱的姊妹们哭得眼睛红肿,我心里仅剩下的一点勇气也没有了。为了让我能给他们再讲一次道,大家做了很多祷告,我强撑了10分钟跟大家分享了神前天给我的信息。随后,我被抬下讲台,全体起立,目送我离开,没有一个人哭鼻子。

1895年春季内地会派伍德曼夫妇来温州接班,但是在本年的十月份他们得了传染病,在同一天先后离世。另外很多传教士都在场瘟疫中死去,故此1895年被称为温州内地会的苦难年。本地蒋宝仁牧师在这艰难的岁月里担任温州内地会代理负责人。一年后,曹明道重返温州,一直服侍到1917年,才将棒子交给衡平均牧师。正是接任是1916年,曹明道1917年底才离开温州,同年温州内地会举行50周年庆,也是曹明道正式退休告别会(另有资料认为1907年曹明道已将宣教工作移交给衡平均牧师),1916年衡平均牧师接任温州内地会监督职分。从史料来看,曹明道最后一次来温州(1897),一直到1917年离开温州,共二十年主持温州内地会工作,这二十年她主要作些什么呢?1897年曹明道温州宣教回忆录在美国出版,这本书以1895年所发生的瘟疫和死亡为结束。全书的结尾:有人说:“上帝安葬祂的工人,但继续祂的工作。”不用我们,上帝仍然可以动工,但祂还是使用我们,使用我们这些“愚拙的人”拯救灵魂。谁愿意做祂的使者,将祂的信息传到地极?地上的黑暗之处依然是强暴的居所,但宣教的人生是无比喜乐的人生。当看到灵魂重生得救,进入天国,有什么喜乐能胜过这种喜乐呢?也许,在任何国家宣教也比不上在中国宣教能得到更大的回报。是的,这个国家的人不讲卫生、不讲信用,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冷酷残忍。尽管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中有这样那样不可爱的地方,但我可以为他们作见证,他们奉献的热情、忠诚和忍耐是别的任何国家也比不了的,包括我们亲爱的祖国英国。我仍然希望在他们中间度过我余生的年日,尽管大部分责任和担子要转到年轻一代的肩上。

从这本回忆录来看,从1897-1917共二十年时间里,她的重心是在培养年轻人,寻找教会的接班人。虽然史料记载她的事工不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她已经将重心放在接班人的身上,这也是一代教会领袖最可贵的地方。教会的领袖不是永远唱主角,虽然是主角却在特殊时期成为配角,培育主角。笔者认为曹明道最后的二十年在温州默默无闻的服侍这些教会未来的领袖,另外对温州教会合一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1902年开始,曹明道出席在美国和加拿大,成为内地会在这两个地区的代理事工。1917年退休后定居在加拿大的多伦多。1922年1月24日,周二,曹明道安息主怀。葬礼在多伦多的中国内地会之家举行,内地会北美版的亿万华民发表《一个忠诚和结果子的人生》文/纪念她的一生。
 
讨论问题:1、温州地区派工制度的利与弊?

温州教会简史(6)偕我公会入温州的开拓者:李华庆牧师
李华庆牧师(照片)
1、生平
    李华庆牧师(另译李应克)于1855年5月出生在英国沃特利镇,小时候参加偕我公会的主日学校。十七岁时正式成为该教会的会友。他做事力求完美,于是被教会列入本地传道人的培养计划。但是他对海外宣教有负担,主动向教会申请往海外宣教。经过一系列的考核,他的申请被接纳,派往中国的温州。1877年8月从英国启程,10月抵达宁波。《偕我公会杂志》(The United Methodist Free Churches Magazine)1878年卷上刊载了一封李华庆当年2月5日在宁波给英国差会干事谢菲尔德·布谢尔(Sheffield Bushell)牧师的信,汇报了自己的温州首
途:

    自上次给你去信后,我在中国旅行的经验又增加了些,当然它是既危险又有趣的。我是去年12月11日离开宁波前往温州的,走的是陆路。13日那天,我们横穿象山港,那是个仅有二十英里宽的海湾。很不幸,在这里遭到了海盗的追击。不过通过改变航线,并拜海风所赐,我们终于安全上岸,尽管不是原计划的目的地。同船的人,八九十个本地人下船后马上就消失在山中,渡船也随即消失在大海里。不过,我们(也就我与一个随从)有上帝庇护,现还平安。

曾以为只要登陆后就会安然无恙,但之后的两天,即我们抵达石浦——我们教会在这里有个聚会点——整整有六个小时(我根本不可能外出去雇一条船,以继续我的旅行),我被人群围堵在这里。这个租借的我的避难所,遭受了前后左右飞来的石头雨点般的袭击。幸亏玻璃在中国还是稀罕之物,因此没有造成多少实质的破坏。近暮时分,租房子给我们的房东终于成功雇到一条船,我很高兴,他也一样。因为风雨不停的天气,在台州停留了十天后,我终于以饱满的精神及良好的身体抵达温州。温州是个美丽的大城市,据说有五十万人口。它距外海比宁波还近很多,因此非常适合贸易。尽管这里有极大的需求,但福音的旗帜在城里几乎还没有展开。受差会的委任,我将要在这里开展工作,并为此竭尽全力。在内地会蔡文才先生的帮助下,我成功地找了一个住处,可用十年,花了三百八十个墨西哥元。当然,还得另外开支一百,以便根据英国人的想法改造得妥帖。因为地处城市正中,如若有一天不做寓所了,也很适合开办学堂。

我打算很快就返回温州,从宁波请来的老师几乎没有用,因为两地的方言差别太大了。当这封信到达你手中的时候,我希望我已安顿下来并努力学习温州话。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在回宁波的路上,河道都结冰了。我们只能放弃坐船,在雪地里步行到下一个城市。尽管天气及周遭的环境如此恶劣,我还是为能健康并平安返回而心存感激。
根据此信,我们大约可以猜测,李华庆是1877年12月11日从宁波出发前往温州,他抵达温州的时间是12月下旬。

1878年,李华庆将租来的房子改建成教堂和一间教室。在期间他的未婚妻露西·克罗夫特从英国来到温州,当她抵达温州时,李华庆已经病倒。他们决定推迟婚礼,期待身体健康。但是李华庆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由于当时温州没有西医,他们去宁波治病,1881年6月8日病逝在宁波,年仅二十六岁。在墓园里,他的同事为他坚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二、评价
李华庆在温州的宣教只有三年,但是的工作得到季理斐高的评价‘李牧师不顾自己健康,努力工作,短短三年中打好根基。’1882年6月,偕我公会年度报告关于温州教区这样写到:“本地传道人:2人;信徒:26人;慕道友:32人;教堂:1座;主日学:1所,学生10人,老师1人。”

1882年12月本地传道人将福音传入乐清虹桥。据《江北各教会简史》记载:约在1880年村民叶成四(他有兄弟四人,成兴、成连、成三、成四,为叶欣乐弟兄的五世祖),因作小生意经常到温州采购货物,与信耶稣的人有业务关系,经介绍到城西嘉会里巷教堂听洋人李华庆牧师讲道,接受救恩,成为基督教循道公会温州教区在江北岸发展的第一位信徒。1883年循道公会便在伢郎桥设立了第一个聚会点,人数约30来人,临时负责人叶成四,主日每月派二周圣餐日到城西堂,另一周是祷告会。永嘉江北的牙郎桥教会是永嘉第一间偕我公会教会。这些福音的果子虽然是李华庆蒙召归天之后发生的事,但都是他在这片土地上所结的果子。


温州教会简史(9):自立教会 (2016-03-04 18:18:16)
标签: 自立 分类: 温州教会简史
自立教会(1907)

教会的自立运动源起‘教案’,或者说自立运动是中国基督徒对教案一种回应:中国基督教摘掉‘洋教’帽子。段琦在《奋进的历程》带有‘官方’性认为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原因有三:一、列强及基督教各差会在义和团运动后改变了某些做法,调整了传教的策略。二、义和团运动之后中国政局的发展对基督教的发展有利,而基督教在促进这些变化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为中国社会所接受。三、中国基督徒民族意识的觉醒,要求摆脱西方教会的控制,这也迫使西方基督教各差会更意识到应让中国人自办教会,也就是中国教会必须中国化。莫法有教授在《温州基督教史》提到另一点原因,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一、温州‘中国耶稣教自立会’
温州‘中国耶稣教自立会’源起上海立自运动的影响。1903年,上海长老会的俞国桢牧师在本会信徒的支持下,宣布本会的教堂经济自立,摆脱外国教会的控制,改名闸北自立长老会堂。1906年春,正式宣布成立自立会,定名‘中国耶稣教自立会’(自治、自传、自养)。该会简章有九条:我们举其中第一条来看,本会之设,由各会华教友,忧教案之烈,悲外患之日亟,为消弭挽救而组织,具有爱教爱国之思想,自立自治之精神,故定名耶稣教自立会。
上海创立自立会消息传到温州的平阳,立即引起了内地会一些传道人兴趣,如城关的黄时中、姜铭臣、北港的林湄川、吕信真等,他们互相联络,决定委派林湄川和黄时中去上海学习。他们到上海后受到了俞国桢的接见,受俞国桢教导后,回到平阳大力宣传自立会。

1907年,林湄川、黄时中等人正式脱离内地会,在昆阳仙坛寺下姜铭臣家和坡南李日廷家建立耶稣教自立会,接着平阳其它地方信徒纷纷脱离内地会,加入中国耶稣教自立会。这些聚会点在推进自立运动的同时,还应响孙中山的号召,开展禁鸦片、戒赌博、剪发、放缠足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三年后,平阳自立会发展到40多个堂点,信徒2000多人。另外政府批准登记,平阳耶稣教自立会分会正式成立,总堂设在昆阳南门。

1912年6月,俞国桢牧师专程到平阳,按立范志笃、林湄川为宣道师,并深入各堂点开展布道会,为105慕道友施洗。回沪时,途经温州市区,找有关信徒商议建立温州市区耶稣教自立会事谊。本年11月,内地会梁景山、谢雨仁、李成修、谢楚廷等十人在施水寮十六号举行聚会,成立‘中国耶稣教自立会’温州分会,梁景山任会长。两年后,耶稣教自立会在温州建立11分会,共有信徒800人。1914年7月,在乘凉桥买下一幢民房,改建成教堂,可容500人聚会。10月25日,俞国桢专程参加献堂礼拜,共有400多人参加了庆典,在献堂礼拜之后按立梁景山等人为宣道师,并宣布温属总会正式成立。

另外市区边上的瑞安、乐清、永嘉、青田等地内地会均有信徒脱离,加入耶稣教自立会。1916年11月26日,俞国桢在平阳昆阳南门堂召开全县代表大会,共有5000人参加,会上成立‘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平阳分总会’,按立林湄川、范志泉为牧师及其他等人圣职。

1920年6月28-7月2日,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在上海召开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共有十六个省份,120多人出席会议。会上选出林湄川为全国总会副会长兼平阳分会会长。另外大会更名自立会为中国基督教自立会全国总会,下辖七个教区,其中温州为一教区,平阳和福建为一教区。两个教区信徒总数占全国总会的一半,由此可见,温州自立会在全国地位之重要性。
进入二十年代后,温州教区发展迅速,分会增加至35个。比如永嘉:七都门前沙,乐清乐成、盐盆、南岸等加入了自立会。1938年,温属总会扩建教堂,在市区松台山购得五亩地基,建堂经费均来自信徒的奉献,其中本会温州企业家吴百享个人奉献三万多元,教堂竣工后取名‘永光堂’。教堂设施齐全,故在本堂创办圣经学校,聘请上海的林景担任校务,1945年请宁波伯特利圣经学院的侯仁芳、黄福祥担任教务和永光圣经学校的工作。至1949年前夕,全教区有三十五个分会,共分八个联区,一万多信徒,牧师三人,教师十四人。永嘉共占两个联区:楠溪联区和西溪联区。

另外温属总会还创建永光小学。
平阳分总会至解放前,共有七个联区,83个分会,信徒13450人,牧师8人,教师78人。在1946年,创建了平野学道院培养教会的传道人。

二、温州中华基督教自立会
中国耶稣教自立会是全国性的自立会,温州中华基督教自立会是温州地区性的自立会。他的发起人是尤树勋牧师。因此,我们要了解温州中华基督教自立会先从尤树勋牧师的生平开始。

1、尤树勋与中华基督教自立会
尤树勋教名路得,字建人。他出生于温州市一个贫寒的基督徒家庭,就读教会学校,小学毕业后随父亲学打篾的手艺,他以打米筛出名。他在信仰上虔诚,一边打篾一边读圣经。传教士包莅茂发现这位少年人天资聪明、好学、信仰虔诚,推荐他去艺文学堂读书。毕业后又被教会送往金陵神学院深造,神学毕业后返回温州,成为循道公会活跃的传道人,后被按立为牧师。1920年调任温州城西教堂。

1925年5月,尤树勋牧师(三十三岁)代表温州循道公会(此时更名:圣道公会)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基督徒协进会年会。在上海期间亲眼目睹了‘五卅惨案’,看到了中英巡捕房的不作为,他心中愤慨,心中的民族之火被点燃。其实尤树勋没有经历‘五卅惨案’之前,就是一位满腔爱国热情的人,我们可以从他给五个孩子取名就可以得知。他的孩子分别叫:振中、振华、振民、振国、振兴,如果上帝再给他一个孩子,他肯定会取‘振起’。合起来就是‘中华民国兴起’。透过这些名字,我们就可得知他的爱国情结。五卅惨案不过只是一根导火线,引爆了他内心中的‘爱国炸弹’。他回温州后立即召集教牧人员及信徒代表二十多人,去见圣道公会
的传教士及总负责人海和德,提出三点要求:1、代电英领事,请他们秉公从速解决此案。

2、发表宣言反对英人暴行。3、允许教会自立,由中国人自已办教会。海和德回复说‘你们切勿以我英国人有错,此惨案实由华人自取其咎,因华人受赤俄的迷惑,忧乱租界的治安,捕兵开枪实属正当防卫,何过错之有?’所请拍电英领事一节,不能照行。尤树勋得不到传教士海和德的答复后,恼怒离开后,便脱离了圣道公会,创建温州中华基督教自立会,暂时在八字桥属圣道公会教堂聚会,选出李筱波医生为会长、陈启梅为长老,自任牧师。尤树勋还编写《教会自立之预备》/书,赠送各县200多间教堂。

同时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宣传,此时温州的中国共产党‘温独支’发展缓慢,据1926年11月20日的报告,本会在这月里的工作,比前月形式上稍静些,但实际上还有一些进步,只因浙局变化又变化,进展得很少,一般人太安份了。尤树勋从上海回来后,郑恻尘就主动联系他,尤树勋的民族情结和共产党的革命不谋而合,他们组成了救亡十人团,他被分配在宣传组,将‘五卅惨案’的真相向各界报告。由于自立会聚会的地方属于圣道公会,海和德不同意做自立会场所,于是在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的帮助下租到沧河巷58号一处两间半平房作为教堂。1925年7月自立会在沧河巷举行献堂礼拜,这天‘温独支’领导郑恻尘亲临现场,并发表演讲,题《自立会与革命事业》。在教堂的门口挂起了两个牌子:爱国爱教、收回教权。

沈迦在《寻找苏慧廉》考证了这段历史,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以‘五卅惨案’反帝爱国运动为契机,把推行教会自立活动,作为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动员各界予以支持。同时深入细致地做好尤树勋的思想工作,在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下,1926年11月6日,尤树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十二名成员之一。一个基督教的牧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实属罕见。从此以后,尤树勋的思想境界更高了,胆子更壮了,推行自立活动更积极,更自觉了。他经常与独立支部人员一起深入各县,一面做革命的秘密工作,酝酿组织农会,一面到各教堂讲道,传达五卅惨案各地反帝爱国活动情况。

1927年,民国政府发起‘清党运动’,尤树勋逃避上海,后受聘上海天恩堂任牧师。在天恩堂任职十年,抗战胜利后在中华基督教勉励会任总于事,直到1958年入狱。原因:他与各地教会联系,知道各地有人饿死,于是向三自会及政府反映情况,后被打成右派,以反革命罪入狱十年。1972年死于狱中。前文提到的胡识因,后因托派、脱党、叛徒等罪名,去世时还是教会的弟兄姐妹帮她料理后事。

2、自立会的发展
尤树勋牧师逃走后,自立会由季源泉和胡归耶接任。温州各地爱国的基督徒纷纷响应,脱离圣道公会,加入自立会。到了1935年,会众近千人。各县都建立了自立会,多达四十个,比如:下岙堂、丽田,永嘉五尺、枫林、郑山、岩坦、表山、乌牛西岙(号称和尚堂),乐清湖头、寺前、象山、北山前(尼姑堂)等。至1949年,中华基督教自立会辖有五个分区,109年分堂,信徒人数15000多。

3、传教士的回应
1926年苏慧廉来温州探访,刚好尤树勋脱离圣道公会、艺文学校分崩离析之际。苏慧廉明显感到温州这种不友善的气氛,在他这样写到‘温州,一股不公正的针对艺文学堂的联合抵制活动正被政治化。如同中国其他英国学校一样,它是无辜的,与发生在上海的不幸事件毫无关联。’1926年5月9日苏慧廉离开温州前往上海,他前脚刚走,尤树勋在《瓯海公学》发表了《英牧师在温州宣传亡中国之术》文章,本文回顾1925年以来,西方传教士对教会自立活动的忌恨,进一步看清了他们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以军舰武力为后盾,以金钱为诱饵,名为传教实为推行殖民主义的真实面目。

苏慧廉应该没有读到尤树勋的这篇文章,他回国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回顾传教士在中国的情况,题《差会与中国》:对于中国人基于理性和正义的爱国主义,我们大不列颠民族给予极大的同情。不过一个没有自尊的民族只会盲目于‘主权权力’,而无视根本的‘主权义务’。今日中国遗憾地丧失了这些‘义务’,不仅对中国人,也对外国人。……举一个例子,就说温州吧,为了将它发展成为自立、自养、自传的教会,我已经谋划了超过三十年。我的同事,包括中国和英国的,都一直为此不懈努力。我曾反复对中国教会说,我们不可能永远当他们的‘保姆’。如今,自治能力超过温州的,在中国几乎没有。……对于未来,明智的人都不愿去干涉中国或中国教会。就我们而言,只要有人能胜任中国教会的工作,我们非常乐意双手将其奉上,绝不吝啬及勉强。……对于教会而言,谁才是‘中国教会人’呢?仅是那些年轻、急躁的政治家,还是那些自说自话推选出来的人?我们怎么能接受绝少数人为权力而争闹不休。……当我们的职责结束之际,显而易见且不容忽视的是,所有的教内兄弟姐妹,不论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要忠诚地团结在一起。

三、温州基督徒聚会处
    1922年王载和倪柝声在福建创立,他们否认自已属于任何宗派,只奉主的名聚会,刚开始没有名字,后来要登记,就用了基督徒聚会处。该会的特点如下:
1、主张脱离宗派,由每一城镇的基督徒建立一个独立的地方性教会。
2、传道人员不采用传统的主教制或牧师制,信徒悉称兄弟姊妹,专职传道称“同工”,管理地方性教会教务者称“长老”,长老下设执事。
3、圣餐礼名为“擘饼聚会”,每星期日举行,同工、长老、执事甚至一般信徒都可主持;
4、不随从圣经没有规定的圣诞节、复活节等教会节期,不用圣像,十字架标记等装饰聚会场所。
5、女信徒在参加聚会时要“蒙头”(戴帽)表示顺服神的权柄。

1926年基督徒聚会处由福建传入苍南、平阳,其中王雨亭、张悟生等人脱离内地会加入基督徒聚会处。1930年传入市区,内地会、圣道公会均有信徒加入。抗战时期是温州地区基督教聚会处发展的鼎盛阶段。上海聚会处主要同工之一李常受,张愚之等人会多次到苍南的马站、江南、南港等地视察指导,召集特别聚会,培养青年,发展信徒,从而苍南县聚会处便成了整个浙南地区聚会处的活动中心,辖温州市区,永嘉、乐清、瑞安、文成、泰顺及闽北福鼎等县。

基督徒聚会处是三大自立会发展最快的教会,到解放前夕共建立教会200多间,信徒人数达近两万。其中瑞安、龙湾等地人数最多。

四、关于自立会成立的一点感想
1、自立会是中国基督徒受民族主义影响的产物,如果我们读中国近代史,反帝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精神支柱,或者说是一种政治性的产物。由此可见,自立会其实是教会被政治影响的结果,是中国基督徒在政治主导下,要求中国基督徒在教会有自主权,却忽略了教会并不是某人的教会、某个国家的教会,教会是属于神的。

2、有形的教会在地上并不完全,我们不得不承认新教传统中有一种‘分裂’的疾病存在,但是神在‘有病’的教会掌权,好像某些有私心的人控制了教会,但是神在人掌权的教会掌权,教会在地上得以复兴。比如乐清的北山前教会,1922年本村的陈英母亲因家境不顺信主,当时去象山聚会,大约在1930年北山前已有十几位信徒,并设立聚会点。后来周边的几个村也有人信耶稣,信的人就越来越多,1939年计划建造教堂。到解放前夕约有一百多信徒,从北山前分出小支会有六个。
来源:胡归原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iaozong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