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日星期五

溫州城市中特殊的一群人——溫州民工與福音

有這樣一種職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將自己的夢想、幸福和明天打在行李捲裡,離開土地,離開家鄉,離開親人,寄居在繁華而陌生的城市裡的各個角落。他們的汗水不再澆灌農田,而更多的灌溉著城市——那就是“民工”。隨著近十幾年來溫州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的外來農民工湧入溫州打工賺錢,為溫州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勞動力資源。同時,這也給溫州教會向外來民工傳福音提供了契機。作為具有相對寬裕的物質資源和寬鬆環境的溫州教會,實在有責任扛起民工宣教使命。
本文先對民工在溫州的基本情況進行瞭解分析,然後聯繫溫州教會的民工福音事工現在的開展狀況,並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探討如何建立一套切合實際、回應禾場需要的傳福音方法和策略。
一、     溫州民工的人口分佈及生活情況
民工,也稱農民工、外來工,是中國大陸特有詞彙,指從農村進入城市,依靠替雇主工作為謀生手段,但不具備非農業戶口的社會群體。由於中國戶籍制度的存在,民工的權益得不到保障,享受不到社會福利。這個群體是城市被雇傭者中勞動條件最差、工作環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體。
(一)民工數量龐大
溫州是民工最早入駐的城市之一,民工集聚數量多,影響大。根據浙江省總工會20054月的調查統計,浙江省有農民工1100多萬人,而溫州就有230萬。1 2006年,溫州外來農民工增加到276萬人,而據市統計局提供的資料,我市常住人口為750.28萬人(其中100多萬人在外地)。也就是說,在溫州,平均每3個人中就有一個新溫州人2 而有些企業密集地區,農民工數量大大超過本地人口數。像鹿城區雙嶼鎮,本地人口數為1.8萬,外來人口卻又27萬人,大大超過本地人口。3 
(二)年齡輕,文化程度偏低
溫州總工會於200678月間在全市11個縣(市、區)及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組織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抽樣調查。調查活動分8個小組分赴各地,在當地總工會的配合支援下,深入70多家不同層次的企業,向農民工發放問卷表。調查發現,在溫州的農民工中年齡18-25周歲的占42%26-35周歲的占41%35周歲以上的占12%。初中文化程度占到近50%,高中或中專文化程度的占31%,大專以上的只占12%多一點。調查詳細表格如下:
在溫農民工文化程度結構
文化程度
小學及以下
初中
高中、中專
大專以上
空白
人數
215
1921
1203
483
105
%
5.5
48.9
30.6
12.3
2.7

1 浙江省總工會:《2005年浙江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調研參閱》第2期(200629日),頁2
袁壽省:<有外來人口276.279 三人行必有一個"新溫州人"《溫州新聞》 ,200633:下載自http://wznews.66wz.com/system/2006/03/03/100078676.shtml>。
<[動態]雙嶼鎮認真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鹿城公務網》,2009年8月26日:下載自<http://www.lucheng.gov.cn/news/news.jsp?newsid=26374>。
(三)勞動強度大
工作時間長,休息時間少是中國民工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在溫州也是如此。溫州大多數中小企業採用的都是計件工資制,定額過高就會造成勞動時間延長。例如《中國農民工調查報告》調查資料,農民工月實際勞動時間超過城鎮職工的50%.月平均收入不到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60%,實際勞動小時工資只相當於城鎮職工的1/4企業訂單多的時候,就盲目讓員工加班,使員工身心俱疲。
(四)社會保險有缺口,福利低
養老、工傷、失業、醫療和生育是我國勞動法明確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中的五種社會保險。然而大部分農民工實際上沒有辦法享受都這些保險,除了有些單位拒絕給予保險之外,還有一些民工本身對自我的保障意識低,根本不知道還有這些保險。況且,溫州中小型企業之多,民工分佈範圍之廣更加大了有關部門管理難度。許多企業甚至沒有與農民工簽立勞動合同,一旦出現生命安全問題,也是用錢私自解決。
(五)健康狀況
20051225日,溫州慈善總會和溫州晚報《健康週刊》聯合五馬醫療綜合門診部推出的為外來務工者送健康特別行動,有12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接受了體檢。體檢結果顯示,70%以上的外來務工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其中有近40%的人患有男性病,特別是前列腺結石的發病率較高,肛腸疾病占11%,鼻炎、咽炎等疾病占22%,肌肉勞損、頸椎病等占17%,其他疾病占10%。女性中宮頸炎、宮頸糜爛患病率相當高、占受檢查女性的30%。這些疾病的高發性主要和外來務工人群的工作生活環境、收入水準和對疾病的認識程度有密切關係。4 可見,民工生活品質很差,身體狀況這也成了民工生存狀態的一大難題。
(六)業餘消遣方式
 一位元記者隨機對全國勞務輸出第一大省四川、農民工流入大城市的男女各100名農民工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工作之余農民工的消遣方式十分單一,其中男性農民工的主要消遣方式為:無所事事(67%)、找老鄉聊天(40%)、打牌或者打麻將(19%)、給家裡打電話(19%)、喝酒(11%),有5%的男性農民工坦承自己找過小姐。女性農民工的主要消遣方式有:給家裡打電話(52%)、逛街(35%)、找老鄉聊天(28%)、看書讀報(27%)、吃完就睡(20%)。而城裡年輕人業餘生活中“上網”、“泡吧”、“參加培訓或自學技術”、“談戀愛”等主要項目,農民工很少選擇。在回答“城市打工生活,您最大的感覺是”這一個題目時,22%的男性農民工、30%的女性農民工選擇了“空虛寂寞”。還有24%的男性農民工、18%的女性農民工選擇“麻木了,沒感覺”。 5 單一的消遣方式使民工生活顯得枯燥乏味,無所事事也促發了犯罪行為的產生。由於大多數年輕民工的家人都不在溫州。家庭人員的分離,單個成員生活邊際成本增加,寂寞孤獨,精神壓力非常
大。據在溫州的一項統計,城市新增的精神病人以農民工為主。
一、         溫州教會民工福音事工的開展狀況

4 <外地人在溫州《中國溫州》,2009年8月26日:下載自<http://www.wenzhou.gov.cn/art/2007/10/15/art_4392_73428.html>。
5 叢峰、肖春飛:<農民工精神生活:真感情難覓性壓抑難熬>《新華網》,2009年8月26日:下載自< 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4-11/24/content_2237357.htm
    溫州教會被人稱為中國的“耶路撒冷教會”,民工事工得到了長足發展。“大概從九十年代開始,溫州各地區的教會根據自己教會的情況,陸續在周日或週六晚上建立了針對外來民工的普通話聚會。”6 教會傳福音的方式也有很多:佈道會、分發福音單張、培靈會、禱告會、探訪、平日的普通話聚會還有查經班等等。有時為了吸引廣大民工,散會之後還會發放禮物。最近,溫州教會還創辦了《他鄉》雜誌,這是國內第一份由民工共同開辦的關注民工的雜誌。溫州的城郊教會,由於地處城市與城郊的結合處,特殊的地理位置為給溫州民工傳福音帶來了很大便利。“為了適應教會的發展,城郊開設了神學院,宣教學校(擬),工人訓練班等事工;為了能更多的贏得城市,教會建立了白領團契、企業主團契、大學生團契等;為了能更多的贏得民工,教會設立了福音點(團契)、民工神學院等,而且到目前為止已經成立了40多個民工點。”7 筆者服侍的教會正是屬於城郊教會,所以就本教會訪問了帶民工點的同工。
據瞭解,城郊教會對民工牧會比較健全。
(一)傳福音方式多
    城郊教會平均每年至少四次開展佈道會,而且,不只是採取教會常用的大眾佈道一種方式,還採用個人佈道,企業佈道,文藝佈道。而且在聚會開始前幾天,義工們會出去到周邊發放傳單,有時還附帶一些禮品,比如扇子、毛巾等等,吸引他們接收單子來參加佈道會。

6 道德:《溫州教會民工福音策略之探討》,《惟真》第八期。
7 舍禾:《我和民工有個約——溫州市城郊教會民工福音的回顧、評估與前瞻》,《麥種》第12期(2008年1月),頁20。
(二)定期聚會
由於大部分民工週末也沒有休息,所以教會每週有幾個晚上固定時間舉行民工禱告會,查經班,民工基本上都能準時參加。
(三)參與服事情況
近年來,民工悔改歸入基督的人日趨增多。每年都會有大約兩三百人受洗,今年,就有300名左右的民工歸入基督名下。他們接受了教會各樣的栽培,參與服侍的人也增加了。基本上,各個點的每次詩歌崇拜、探訪、值日都由他們自己負責。有的民工開始學習講道,已經步上講臺了,有的回應神的呼召,放棄了工作,全時間來服事主,還有的為更好裝備自己,由教會派出到神學院深造。
(四)溫州民工藝術團
該團成立於2008年七八月份,由三十幾名主幹團員組成,都是外來民工,十幾位全職委身。一年來到溫州各地演出五六十次,這種方式豐富了傳福音的方式,更吸引了民工的眼球。
(五)牧會模式
 城郊教會基本上是以本教會為基點,向周邊地區建立民工聚會點的模式。在民工眾多的集聚點,教會在那裡租房或買房,由本會派同工過去牧養。
三、給民工事工的未來提點建議
雖然溫州教會的民工事工平穩持續開展,但是要各民工聚會點脫離母會的幫助,達到牧養獨立,經濟獨立,不需要本地人説明,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要建立健全、有系統、獨立自治的民工事工還需要我們長足的努力。
(一)民工主日學急需建立                                     
雖然我的義務教育體制對外來民工子弟開始關顧,他們的孩子可以就近上學。可是,我們通過對民工學校教育現狀的調查以及對民工子女與普通城市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上的比較,結果表明,民上子女的學校教育存在就學難、學費高、學習環境差、教育公平失偏和身心欠佳等問題。許多外來務工人員雖然自己的孩子帶在身邊,可是父母工作忙碌,文化水準不高,又加上經濟不寬裕,根本沒有時間陪孩子溝通交流。而且工業園區居民少,離市中心遠,離本地教會主日學也遠,孩子們的業餘時間只能在工業區、公園、遊戲廳裡遊玩。如今,教會建立民工主日學甚少,雖然把民工的孩子和本地人子女放在同一個主日學班級裡,但因為文化、生活的差距,孩子們之間的溝通也常出現矛盾。如果在民工集聚區擁有主日學,把小孩子們集中起來組建成班,不僅教聖經真理,也教義務教育課程,對他們大大有益。
(二)基督徒企業家向內建立團契。
    現在的企業一般都採取封閉式管理模式,員工除了一個月有一兩天出去買些生活用品外,一般都呆在工廠裡。這樣的話,教會無法接觸到他們,一般企業都拒絕他人向自己的員工發放福音單張,他們就很難聽到福音,教會即使有平日的聚會,員工也沒有辦法參加。如果基督徒企業家能在廠裡對員工傳福音,舉行各種福音晚會,建立企業團契,那樣的話不僅引領了大量員工歸主,而且也因著基督產生更大的熱忱工作,解除了員工在外孤單、寂寞的情緒。
(三)向自治、自養發展
溫州教會的民工事工發展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甲、大面積撒網,傳福音階段
溫州教會從九十年代就開始向民工傳福音了,然而都是大面積撒網式的模式,通過分發福音單張,舉行聖誕晚會,分發聖誕禮物吸引民工前來。雖然會有相當多的人舉手表示,願意接受基督。但是,由於人多,教會的人力物力跟不上,對他們缺乏牧養、栽培。他們雖然很快接受基督,但是一直處於初生生命狀態,有的很快就流失了,有的始終處於被需要階段,沒有辦法起來服侍。
乙、栽培、培訓階段
據調查,從農村來的民工群體中也有相當數量的基督徒,占中國基督教總數80%以上的農村基督徒不可避免地捲入到了城市化的巨大浪潮之中。8 然而,他們一來到外地,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經濟的壓力壓得他們透不過氣來,再加上在異地缺少屬靈同伴的鼓勵與扶持,他們服侍主的熱誠就漸漸冷淡下來了。教會看到了這十幾年來自身能力的有限,更看到了民工禾場服侍人員的急需,於是開辦了民工查經班,學道班,甚至還有神學院,栽培訓練他們,使他們能起來,擔當福音事工。目前,已經有許多民工服侍者開始走向講臺。
丙、自治、自養階段
目前,溫州各民工聚會點還是由本地教會負責,派遣同工前來牧養。民

8 艾菊紅、黃劍波:《都是邊緣的陌生人――農民工基督徒的信仰和社會生活》,《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第二十六期,頁115
工服侍人員很缺,每次的聚會講員都還是採取外來派工制。民工聚會點能夠自治、自養,這才顯明民工事工真正走向成熟,這應該成為溫州教會的目標。
(四)開展人生觀價值觀講座
    身在外地打工,農民工對自我形象缺乏自信,有失落感。工作的重重壓力,使身心俱疲。現實與理想的落差使他們對人生彷徨,對生活失望,戀愛婚姻中、教育子女中出現的問題無人給予指導。而且,本地人歧視外地人的現象隱約可見。社會各種福利、保護制度也都是偏袒本地人,有些民警甚至毆打三輪車夫。這些不公平待遇,貧富差距的擴大,都造成民工的心理扭曲,嚴重的易產生復仇心理。20097月,為緩解道路交通擁堵,市政府在溫州新南站花了800萬建立了天橋,採用自動扶梯。可是自從投入運行不到一周,就被破壞,被迫停運檢修。825日,就被人潑了硫酸,造成大面積“毀容”。 9 這些都反映了人們的素質問題,教會可以針對這些問題,舉行各種講座,根據聖經觀念重整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建立正確的心態。既可以解決他們現實中的問題,又把基督信仰的超越性隱含於其中,使他們感受到教會的溫情,對基督教信仰產生好感。
(五)建立多樣化關懷機制
    民工背景離鄉,心靈的孤獨、思鄉之親在所難免。教會的關懷不僅限於多對一的探訪慰問,可以借各種節日,送上一份溫暖。比如:針對“每逢佳

9 新南站天橋遭硫酸“毀容” >《溫州商報》,2009825日:下載自http://news.wz16300.com/www/99/09-08-25/30981.html>。
節倍思親”,可以舉行中秋送月餅活動。迎新春,邀農民工來家做客。端午節包粽子特殊聚會等等。同時,由於平日大家都很忙碌沒法經常見面,我們可以借助短信平臺,QQ業務,群聊天進行關懷。
許多民工雖然在溫多年,但是經常換工作,這也給教會對他們的固定關懷產生困難。針對找工作難的問題,教會可以成立職業介紹所,利用本地弟兄姐妹的人際脈絡為他們低價或無償介紹工作,這也不失為一種關懷。
民工的生活貧困,物資方面也需要幫助。而溫州教會的弟兄姐妹相對富有。可以鼓勵本地教會弟兄姐妹愛心奉獻,將金錢、衣物、電器、傢俱等拿出來,既能達到資源分享,也能讓民工從本地弟兄姐妹身上看到基督的愛來。
(六)關注另一群“民工”
與為了生存,為了家庭來外地打工的農民工相比,有一類民工已經取得了職業上的成功,他們的月薪遠遠高於農民工,大概從1000元到5000元不等,他們已經取得了職業上的成功。這些人就是城市中的經常出入寫字樓的“白領人士”。然而這類人最容易被遺忘,他們還在各種困難中掙扎,競爭壓力、失業危機、住房、家庭婚姻壓力使得他們“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溫州教會雖然成立了許多企業團契、白領團契,但是都才剛剛起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得到這些外來的白領人士。
中國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截至20081231日,大陸農民工總數22542萬人。在中國,諸如企業家、大學生、知識份子,再沒有一個群體比民工來的更龐大的了。這是一群歷經磨難、歷經壓迫、歷經眼淚、孤獨的特殊群體。莊稼熟了,等待收割!面對如此龐大的民工數目散落在各大城市,我們該做些什麼呢?溫州民工只是這兩億多人群中的一小撮,溫州民工事工更是小得不入眼。各個城市的教會都需要關注民工事工,深切盼望各大城市的民工教會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參考文獻書籍及期刊:
陳惠文主編。《普世宣教運動面面觀》。美國:大使命中心,2008.
麥樂儒主編。《麥種》第12期(20081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