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5日星期日

溫州基督教培訓中心十三屆學員講章集(三)

學習謙卑

十三屆講章集 2010-04-25
作者:張純純
經文:彼前55
謙卑應當成為神所有子民的標記,它意味著我們要杜絕驕傲自滿的情緒。感到自己軟弱欠缺,並且樂意將自己的成就,將榮耀歸給神或是將功勞歸給幫助過我們的人。彼得在這裡叫我們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束腰在原文用的是穿戴,意思是在自己身上附系一塊布。原文指伺候人的奴隸或奴僕束上圍裙去伺候人。所以有人將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翻譯為系上謙卑的圍裙去彼此服侍。為什麼要束腰呢?因為腰是力量的所在。一個練武的人,一個以體力幹活的人,他會把重點保護在腰上。若腰受損了,那他就完了。腰是很軟弱的,不小心就會扭傷,但是所有的力量都在於腰上。這就告訴我們謙卑的重要性。新約時代的奴隸會在自己的衣服上釘一塊白布或是圍上一塊圍裙,以便讓別人識別他的奴隸身份。耶穌曾經穿上奴僕的圍裙,甘心從事最謙卑的工作,就是給門徒洗腳,給我們做了榜樣。今天彼得也在這裡勸勉我們應當穿上謙卑的圍裙,去服侍基督及社會大眾。
一、為什麼要謙卑?
我們為什麼要謙卑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神不喜悅驕傲的人。經上說: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這句話是聖靈感動彼得寫的。說起彼得他有很多優點:十二門徒就以他為首,五旬節他講了一篇道,使三千人受洗;他在所羅門廊下的講道,使聽道的人信主的,光是男丁就有五千人……他的優點真的很多,或許今天我們變成了彼得,我們會因為自己的豐功偉績在那裡誇口。但是,彼得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阻擋就是把自己放在反對神的地位上。正如交戰雙方列陣相對之意。所以,驕傲的人就是把自己放在反對神的地位上。這樣當然會被神阻擋了。那麼,彼得為什麼會寫這段經文?因為他在跟隨主的日子裡,他經歷過驕傲。在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前,耶穌說:今夜,你們為我的緣故都要跌倒。因為經上記著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彼得信誓旦旦的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這是彼得驕傲的表現,他覺得自己不會像別人那樣離棄主。耶穌就預言,彼得在雞叫兩次以先三次不認主。後來真應驗了主的預言,彼得在眾人面前三次不認主。這是彼得在他人生當中經歷到的失敗,就因為他的驕傲。而今天彼得借著這段經文勸勉我們要謙卑,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
現在我們來思考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宇宙中的第一大罪是什麼?——驕傲
犯這個大罪的就是天使長,他有權柄也有地位。可是他不甘心,他要坐在上帝同等的寶座享受上帝同樣的尊榮。驕傲使他犯罪墮落成為撒旦。所以撒旦一開始並不是撒旦,他是由天使長墮落形成的。(賽1412-14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神創造的天使應該是順服上帝,謙卑的俯伏在神面前的。但這個天使長因驕傲墮落成為撒旦,也帶動了一大部分的天使一起成為魔鬼。而神對這些墮落後的魔鬼、撒旦也不會仁慈。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驕傲帶給人的只有墮落和敗壞。
第二個問題:人類中的第一大罪是什麼?——驕傲
上帝創造了亞當和夏娃,讓他們安安穩穩的住在伊甸園裡,上帝也給他們準備了很多的果子當作食物。神說,園中各樣的果子可以隨意他們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不可以吃,因為他們吃的日子必定死。這是神給人類的命令,神將這自由意志賜給人類,人可以選擇犯罪也可以選擇順服上帝。一天,蛇來引誘那女人叫她去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於是女人見那顆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吃……”。亞當和夏娃他們平時住在伊甸園裡,對於這棵樹應該是很熟悉的,抬頭不見低頭也能見。平時他們對這棵樹上的果子感覺也沒那麼好,但聽了蛇的引誘之後,就覺得這果子好作食物,悅人眼目,最重要的是蛇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便如神能知道善惡那不就跟神一樣擁有智慧了嗎?就是因為這種驕傲的想法,人類犯罪了。約壹216“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情欲指超出自己的欲望。怎麼會有情欲呢?其實上帝造我們,本身是很正常的,就是因為人類的驕傲,所用的正常加上驕傲就變得不正常。
第三個問題:上帝最不喜歡的罪是什麼?——驕傲  
(箴616-19)耶和華所很惡的有六樣,其中第一樣就是高傲的眼。高傲就是驕傲。我們為什麼要謙卑呢?因為驕傲是最大的罪。可以說驕傲是所有犯罪的源頭,所有的罪都包括驕傲。比如說今天我打了你一巴掌——為什麼打你——因為你罵我——為什麼不給你罵——因為你在眾人面前罵我,我有我的自尊,我驕傲。憑什麼你要罵我啊,不給我面子我就打你。
驕傲往往會使我們失去很多的福分。《但以理》書中尼布甲尼撒王,一次他遊行在巴比倫王宮中,說了一句驕傲的話:這大巴比倫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為京都的嗎!這句話在王的口中還沒講完,就有聲音從天上降下說:尼布甲尼撒王,你的國離開你了,你必被趕出離開世人,與野獸同居,吃草如牛,且要經過七期,等你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予誰就賜予誰。這就是尼布甲尼撒王太驕傲了,目中無神,沒有將榮耀歸給神。林前47“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仿佛不是領受的呢?是的,使我們與人不同的是上帝,使我們比別人好的也是上帝,賜我們恩典、能力、權柄的還是上帝。既然知道我們是向神領受的,我們為何還要自誇,偷取神的榮耀呢?我們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我們不是領受的我們可以驕傲,而我們都是要領受的,我們的侍奉、工作、學習都是領受的,我們還驕傲什麼呢?尼布甲尼撒王是不信上帝的,但他的能力、權柄、寶座都是上帝給的,何況我們這些信靠上帝的人呢!我們若要承受神的恩典,就要謙卑。謙卑就等於給上帝機會,讓祂可以打開天上的窗戶多多的賜福給我們,並且把我們升高。
二、在誰面前謙卑?
    1、在神前謙卑。我們要在神面前謙卑,因為在基督面前我們知道自己本身是個罪人,是耶穌用寶血買了我們。我們也知道自己在靈命上的不夠,知道自己的軟弱。(路189-14)有兩個人在神面前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的禱告:神啊,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到的都捐獻十分之一。這法利賽人絲毫沒有意識自己的罪性,也不知道自己在神面前的不配。他因著自己格外虔誠的舉動,和外表的良善而自以為夠了。這個稅吏呢?他是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稅吏,他深深感到自己有罪,真誠的悔改。他在神面前連舉目望天也不敢,這是他謙卑的表現。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卑微,自己的不配,就在神面前自我降卑。經上說: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我們在神面前驕傲,神就將我們降為卑賤的;我們在神面前自我降卑,神就把我們舉得高高的。在神面前我們要謙卑,因為我們並沒有什麼可誇之處。我們是神用泥土所造的,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被造之物。被造之物要感謝造物主的造化之恩,感謝他造了我們。就好比一個茶杯,它放著可以欣賞,既能盛水又能保溫。那麼茶杯能夠為此驕傲嗎?不!它應該感謝造它的人賦予它這麼多的功能。若我們在造物主面前還要誇自己的強處,那麼造物主既可以造我們的生命也可以隨時拿走我們的生命。因為我們的不自量力在神面前不謙卑,還輕看了主。林前1017“但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我們目前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主所賜的,連呼吸都是靠主所賜的氧氣。我們不指著主誇口還要指著誰誇口呢?經上說:人若無有,自己還以為有,就是自欺了。明明就沒有卻還不肯謙卑的在神面前祈求、承認自己的不夠,這人就是自欺,自己欺騙自己,這是人的悲哀。我們在神面前必須要謙卑,俯伏在神面前凡事來仰望神、依靠神,這樣才能有自我價值。我們本是塵土,本是糞堆,若離了主我們就一無是處。我們在神面前謙卑才能多結出果子(參約15:)。主耶穌說,他是葡萄樹我們是枝子,我們唯有謙卑順服的伏在葡萄樹上,才能多結出果子。要是有哪根枝子不聽話,不肯伏在葡萄樹上的,這枝子就丟到外面枯乾,人拾起來扔到火裡燒了。我們在神面前謙卑,神必幫助我們,賞賜我們。詩1476“耶和華扶持謙卑人,將惡人傾覆于地。在神面前謙卑的人,必得到神的幫助和最後的力量。在新約時代,耶穌也照樣幫助那些謙卑受苦的人。我們要明確的知道一點,若沒有神的幫助我們就不能夠完成有果效的事。因為我們的力量來自於神,我們要將榮耀歸給神。
2、在人前謙卑。謙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許我們會在一些尊貴的人面前謙卑。比如說:在總統、總理面前等等,甚至是在一個小小的村長面前,我們也會謙卑的畢恭畢敬。為什麼呢?我們知道在他們面前我們的能力不夠,身份不夠,權力不夠。根本不能跟他們相比,只好謙卑了。我們不能抱有這種心態在人面前謙卑。當我們有這種想法的時候,我們不是在謙卑,而是抱有一種自卑感。聖經叫我們要順服掌權者,在上有權柄的,人人應當順服;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我們要順服年長的,在教會要順服長老,在工作上要順服老闆。順服原文是指伺候。我們要彼此伺候,彼此順服。我們不僅要在尊貴的、有權柄的人面前謙卑,我們也要在弱小的人面前謙卑。謙卑是一種令人難以捉摸的美德,連主耶穌的門徒也為之掙扎過。當耶穌知道十二個門徒在爭論誰當老大誰當老小的時候,祂說:若有人願意做首先,他必作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祂又說: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接著耶穌就抱起一個小孩,並且指出我們要像服侍基督那樣謙卑的去彼此服侍。有些教會同工在教會講道,別人說他講的好或者說他禱告有能力,他就飄飄然起來了,甚至是看不起弟兄姐妹。他這種驕傲的行為會使一大部分的弟兄姐妹跌倒,自己在教會的侍奉也會有漏洞、有攔阻,不討神的喜悅。保羅在人面前很謙卑,他建立了以弗所教會。他在以弗所長老的臨別贈言裡講到,自己在他們當中為人如何他們都知道。服侍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保羅在以弗所教會一直是以謙卑待人的,他還勸勉那些為主大發熱心的神的兒女都凡事謙卑的服侍主。但是,有些人在別人面前外表裝作謙卑為的是操縱別人。這樣的現象在社會上很常見,甚至在教會裡也有。他們是為了操縱別人,以致達到目的。在人面前謙卑,並不是為了達到目的而使的手段。裝出來的謙卑,只會顯得我們很虛偽。我們要知道:我們謙卑是因為我們與主的關係。保羅說:你們要心存謙卑,個人看別人必自己強。當然這並不是貶低自己,而是老實的肯定自己,把榮耀歸給神,把功勞歸給他人。羅123“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個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在與同工一起侍奉的時候,大家要彼此謙卑,彼此順服,彼此幫助。若沒有神和他人的幫助,我們就不能做成任何有長遠果效的事情。保羅又叫我們以基督的心為心。他指出耶穌離開天上無比榮耀的寶座,反而取了奴僕羞辱的形象為他人而順服至死。基督的門徒也就是我們,也必須有基督謙卑的心腸,來對待世人。我們在人面前謙卑,世人也就知道我們是基督的門徒了。
所以弟兄姐妹們,謙卑是一種美德,是基督徒的特徵,也是基督徒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香氣,更是神所要我們去做的。讓我們一起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將榮耀歸給神!

《兩種選擇》——面對還是逃避?

十三屆講章集 2010-04-25
作者:方雷
經文:民131-325-2830-33141-10
這幾處經文記載的系列事件是以色列民在曠野漂流過程中的一個轉捩點。他們正走到一道岔路口上,何去何從,這將決定他們的命運,是立刻進迦南地還是走回頭路?當時面臨兩種抉擇:一是靠神憑信心進迦南,這是以約書亞和迦勒為代表的少數派;二是趕緊離開這可怕的地方,就是以另十個探子為代表的多數派。他們要面對選擇,這種選擇正如我們每個人生活在世界上許多選擇一樣。
一、選擇逃避
約書亞等十二個支派代表奉摩西之命在準備進迦南前去窺探迦南地,他們受命有兩大任務:一是窺探迦南地的軍事防務情況。1318-19看那地如何,其中所住之民是強還是弱,是多是少,所住之地是好是歹,所住之地是營盤是堅城?二是窺探迦南地的自然資源與環境情況。1320又看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其中有樹木沒有?你們要放開膽量,把那地的果子帶過來。”20節的字說明這只是附帶的任務,主要任務是第一方面,就是窺探敵情,要充分掌握軍事情報,以達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當四十天后他們平安歸來並帶回迦南地的果子向摩西、亞倫和全會眾彙報時,卻產生了對同一事實兩種完全不同的反應。一是多數派十個探子的反應,他們對所見的事實產生出來的是悲觀的情緒。他們選擇用悲觀的表達方式,迦南地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但那地的民卻強壯,城也堅固寬大……”1327-28)。他們強調的是危機,但沒有看到轉機;他們看到的是敵人的強大,卻沒有看到上帝同在的強大;他們看到的是事情的不可能性,沒有看到事情的可能性。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叫理性情緒療法,該理論認為人們的情緒的困擾並不是來自他所遭遇的事件本身,而是來自他對所遭遇事件的看法,也就是對事件本身進行非理性的災難化思考,只有除去人的非理性的災難化思考,才能克服情緒的困擾。(比如看到別人指指點點,就以為別人都是在說自己。例如:曹操殺友事件)
這十個探子正是處在這種困擾當中,他們沒有超越眼見的信心來面對困難,而是根據自己的感覺,並進一步對眼見的事件進行災難化的分析與推理: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據我們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1332-33)災難化的事實成為逃避的理由,其實逃避真正的原因是離棄神,不信神,口裡相信,心裡不信,嘴唇親近神,心卻遠離神。
自從人類始祖犯罪後,人就是喜歡逃避的。亞當犯罪之後,開始逃避耶和華的面(創38)。以利亞逃避耶洗別的恐嚇而躲藏到何烈山的洞中(王上193-8)。耶利米以自己的年幼為藉口逃避使命可能帶來的困難(耶16)。這些以色列人也要逃避來自迦南地的挑戰,他們如同不能承擔一點困難與壓力的孩童,他們所表現的完全象孩子,情緒化的撒氣,他們哭號,根本沒有想到如何解決問題,有的只是抱怨。他們向摩西亞倫發怨言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這曠野。……我們回埃及去豈不好嗎?142-4)以色列人要逃避,甚至他們希望以死來逃避,正如很多人沒有勇氣面對生活時選擇自殺一樣。他們更要逃避到埃及地去,正如很多人在信仰的道路上遇到困難後,就放棄了信仰重新回到過去的生活中去一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埃及地,在面對困難時都會想到回埃及,想坐在埃及肉鍋旁,當今社會有很多人喜歡小袋鼠精神
有一個女孩,有二十多歲,應該是具有成人的能力去承擔人生的時候,而她每當從外面遇到挫折回到自己的家時,總埋怨她的母親說:你為什麼將我生到這個世界上來?母親很不理解,對她說:我給你吃給你穿,我哪裡對你不好啦?這就是當人遇到困難時,就想像小袋鼠一樣,都有逃避到母腹中去的傾向,在那裡沒有世界的挑戰與困難。
今天很多人逃避遇到的挑戰與責任,而且總能為自己找到逃避的理由。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時常也會如此,雖然言語沒說但卻行為態度表現出來。常將自己的軟弱、自己的小信、自己的過錯、自己犯下的罪行歸給環境和他人。有一個人,他的父親曾是公安局長,他不停的調換著在不同的城市生活,當他在一個城市生活時,他慢慢發現有許多困難,他期望到一個沒有任何困難與挑戰的地方去,於是又到另外的城市去。原來在他小的時候每次被桌子碰疼了,他的父親就會通過打桌子來安慰他,以此停止他的哭聲。據說,有一次因為被桌子角撞了後,他非得要求父親將桌子的角用鋸子鋸掉。漸漸的他每次受到的傷害總是歸咎於身外的原因,桌子角撞了他,不是他撞了桌子角,因此理應將桌子角鋸掉,因為傷害了我。他要求世界沒有任何對他的威脅,否則就是世界的錯。
弟兄姊妹,其實在我們的生命中也有許多迦南地需要去征服,就如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人際、教會的事奉、教會事工的開展等等,迦南地表示的是機遇、挑戰,也是艱難。我們盼望的迦南地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我們總是盼望我們很輕易的征服,沒有任何難處與挑戰,沒有一點艱難險阻。於是,一有風吹草動,一有挑戰壓力臨到,就選擇了放棄與逃避,步十個探子的後塵。
我們應該學習一件事就是在最沒有盼望的環境中也不要說沒有盼望的話,因為我們的神超越環境。
二、選擇面對
 而與十個探子表現完全不一樣的是約書亞和迦勒,他們倆滿懷信心躊鑄滿志的表示: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1330字表示他們對上帝的信心,他們並不是一廂情願的盲目樂觀,不是象耶利米時代的假先知毫無根據的自信,他們一邊犯罪做不討上帝喜悅的事,一邊說上帝必然幫助他們。而約書亞和迦勒知道是讓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是上帝的應許,那麼上帝必然成就此事,而以色列人所做的就是盡本分努力就是了,將結果交給上帝,因為進入迦南地是就快實現的事實,問題不是因為難處而決定是否進入迦南地,真正的問題是如何解決面對困難,知難而進,逆水行舟。約書亞和迦勒深知這一點,當他們進入迦南地窺探時,他們的注意力沒有被迦南地的美景所吸引,也沒有被迦南地的巨大堅城所嚇倒。他們早已有了心理準備:敵人的強大,防守的堅固是必然的,但上帝已將這片土地應許給了我們,這一切又算得了什麼呢。因此他們非常有信心的說: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並且蔭蔽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148-9
弟兄姊妹,面對問題我們不要灰心失望,很多時候並不是困難本身使我們灰心失望,而是我們選擇了灰心失望;我們軟弱並不是環境或什麼人使我們軟弱,乃是我們選擇了軟弱,我們逃避,並不是因為壓力與挑戰,而是我們選擇了逃避。
幼小的大衛面對強悍無比的巨人歌利亞時,沒有灰心喪膽逃跑,而是勇敢的面對,最後並沒有被歌利亞打死,而是勝了歌利亞。但以理面對被扔進獅子坑那危險的環境時,沒有喪膽,依然禱告如常(但6:);其朋友被扔進火窯,並沒有被燒(但3:);尼希米麵對伴君如伴虎的工作向王請求回到耶路撒冷時,並沒有惹動王怒(尼21-8);以斯帖面對危險的晉見,並沒有如她自己懼怕的那樣被棄(斯41152-3)。可見,很多的難處都是我們自己想出來的,卻把上帝的同在拋在腦後。
其實,一切的困難與壓力的環境都不能擊倒我們,而是我們自己的錯誤的選擇擊倒了我們。我們沒有選擇信心,而選擇了懷疑;我們沒有選擇上帝的應許,而選擇了我們的眼見。然而,因為百姓的悖逆不信,他們選擇了逃避,上帝讓他們在曠野漂流了四十年,並倒斃在曠野,新生的一代起來才進入迦南那應許之地。正如羅馬書1122“可見神的恩慈和嚴厲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希伯來書1038-39“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後,我心裡就不喜歡他。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至靈魂得救的人
聖法蘭西斯有一句話:求上帝給我一顆勇敢的心,讓我去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求上帝給我一顆平靜的心,讓我接受那些不可以改變的;求上帝給我一顆智慧的心,讓我分辨哪些是可以改變的,哪些是不可以改變的。
其實,我們對於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我們要靠主勇敢的去面對它,努力的改變它,我們對於那些不可以改變的事,我們不應當是逃避,而是要靠主勇敢的面對它,平靜的去接受。
親愛的弟兄姐妹:擺在我們前面的迦南地,它非常美好,但卻需要經過艱苦的爭戰。你是否願意去面對,你到底做何選擇?是選擇面對還是選擇逃避,這完全在於你如何選擇。你是選擇信靠上帝,還是依靠自己的判斷,是相信應許還是相信眼見?
上帝應許以色列人承受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上帝同樣也應許我們承受流奶與蜜的迦南地,在新的一年中,雖然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挑戰、艱難、試探與引誘,我們靠著上帝的應許可以面對一切,我們可以對一切的環境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

我的良人哪,求你快來!

十三屆講章集 2010-04-25
作者:楊恩來
經文:歌814
引言:我的良人哪,求你快來!這是一位准新娘在焦急等待新郎來迎娶時的一句心語,這句心語道出了新婦那迫不及待的心情。所羅門將這句心語作為《雅歌》的結束語是很有意思的,其目的是要將新婦與新郎(教會與基督)的關係推向高潮。下面,我想借用這一句心語——“我的良人哪,求你快來!作為題目與弟兄姊妹分享三個方面的資訊:
一、這是佳偶對良人愛情的渴慕
雅歌全書以佳偶對良人的戀慕展開。願他用口與我親嘴,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 (歌12-4)。隨著雙方的表露,良人發出了邀請,希望與佳偶同享愛情的佳果。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起來,與我同去……”(歌210-13)。如同基督愛世人,借著十字架上的流血,邀請人奔赴神所預備的羔羊婚筵。佳偶被良人的愛所觸動,打開心門願與良人一同前往。“……我的良人,來吧!你我可以往田間去……”(歌710-13)。這也是神兒女回應基督在十字架上愛的表現。當因愛進入婚娶階段時,佳偶對良人的愛更加的迫切,我的良人哪!求你快來……”是切切地懇求,是迫不急待的寫照。她渴想良人早點來到她的面前,來填補心中的戀慕思念之情。
所謂良人的愛情比酒更美(歌12)。這勝似美酒,遠超過美酒的愛情,帶給佳偶的是美麗的盼望。今天神的兒女也應與基督建立堡壘式的愛情。基督即以十字架的寶血作為貴重的聘禮,基督徒更應注重與神之間的相交。摩西以帳篷為會幕,與神建立起了美好的關係,經上有話這樣論到: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與朋友說話一般。(出3311)又有馬利亞屈膝於耶穌的腳前,得主稱讚,說: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1039-42)。
弟兄姊妹們!我們當有渴慕的心,當趁著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賽556)。那時耶穌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320)。
二、這是佳偶對良人迎娶的盼望
我的良人哪,求你快來!從另一個方面也顯露了佳偶等候良人迎娶的盼望之心。接著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是佳偶對良人迎娶情形的構想。羚羊與小鹿奔跑時十分輕快敏捷,展示了良人迎娶時心中快樂,帶著輕快的腳步而來。而香草山暗示著國度山,它把佳偶的盼望帶入一個榮美的家鄉。
基督徒應對基督的救恩心存感恩與盼望。從舊約到新約充滿了許多對那永恆佳美之地的熱切盼望。舊約的亞伯拉罕承認人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就在神應許之地(迦南)支搭帳篷,等候另一個更美的家鄉。約瑟臨終時,憑著信產生盼望,四百年以後骸骨得入迦南地。新約的保羅看見永恆中神同在的美好,就說:那是好的無比。彼得照神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
凡被請赴往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啟199)。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得救是在乎歸回安息(賽3015),又說: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824-25)當耶穌升天時,門徒怎樣站著望天,我們也應照樣切慕主的再來。經上說:因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賽3018
三、這是佳偶已作好準備的表現
佳偶發出盼望性的祈禱:我的良人哪,求你快來的同時,再進一步會看到佳偶已作好等候良人迎娶的準備。表現有二:
1、愛的完全
佳偶經過一翻艱辛的尋找,讓她重新認識到愛情的價值。“……愛情眾水不能熄滅,大水也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雅86-7)愛既完全,就除去懼怕,能以坦然的等候良人。
基督徒也當在愛上造就自己,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靠著基督加給的力量,以十架上的愛作為鼓勵,叫我們的愛得完全。回應基督在十字架的呼召,等候基督再來。那時必要除去懼怕(注:懼怕裡含有刑法),坦然無懼地迎見神的面。
2、妝飾整齊
良人即將快來,佳偶就會穿上嫁衣,戴上華冠,妝飾整齊,等候良人。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盼望基督再來,就當預備自己,以致被遇見的時候就不至赤身露體了。在(啟212)約翰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既然要妝飾自己,就要:
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來121)。
又要脫去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弗422)。
接著將自己的心志改換一新(弗423)。
再之,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424)。
最後,要用水借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弗526-27)。獻給神,作蒙神悅納的祭。
神對雅各說:起來!上伯特利去……”(創351)。雅各就帶領一家除去污穢,潔淨身體,更換衣裳,以聖潔的裝飾上伯特利。伯特利之神就與他同在。
結語:因為還有一點點的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來1031)。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摩412)。讓我們得以象約翰一樣,坦然無懼地對救贖之主說:主耶穌啊!我願你來。(啟2220

為主傳福音

十三屆講章集 2010-04-25
作者:潘獻興
經文:可1614-18
福音是現代人非常熟悉的字眼,因為有關福音的報導,或者有關福音的廣告幾乎是滿街都是。例如:頸椎患者的福音,腰椎患者的福音,乙肝患者的福音等等。
今天,我也要和大家分享分享有關福音的資訊。不過,我所講的福音與上面所提到滿街都是的福音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我今天與大家思想的是有關耶穌基督的福音,是關乎人靈魂得救的福音,是上帝赦罪的福音。這福音是講到耶穌基督為全人類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神以大能叫他從死裡復活,讓信靠他的人得著神的生命,不再被定罪。下面我以四個方面和大家一同分享這個話題。
一、什麼是福音?
福音希臘文的原意就是好消息。好消息這個詞曾在路加福音二章十節裡出現過,天使對野地裡的牧羊人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資訊,是關乎萬民的,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這裡的大喜的資訊就是福音。那麼,福音是誰發明的?是誰傳播的?福音的本質是什麼?這對這些問題,下面我分幾個小點加以說明:
1、神發明了救恩(福音)。救恩,原意是指神把人從罪惡和不信的邪惡敗壞中拯救出來。上帝創造的宇宙萬物都是美好的,而人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樣式而被造的。神稱他所造的人甚好,神賜福給人。後來,神將人安置在伊甸園中,並吩咐人說:園中樹上所有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但惟有那棵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以吃,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但是人卻誤用了神所賜給人的寶貴的自由意志,違背了神的律法,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以至於犯罪墮落。當始祖犯罪的時候,他的靈性就死了,他的生命與永生上帝隔絕。亞當是人類的代表,因此聖經說:罪由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因著亞當的犯罪,人與上帝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我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都遭到了破壞。人就開始躲避神,人被神逐出伊甸園,人類也就開始了流浪的過程。亞當和夏娃因為羞恥而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當作裙子給自己穿上,但是無花果樹的葉子不能夠遮羞,慈愛的神為他們宰了一頭牲畜,用皮衣遮掩他們的身體,這就預表了無罪的羔羊基督為世人贖罪。神已經發明了救恩,並定規要基督來成全救恩。
2、耶穌基督是福音的起頭(可11)。這節經文讓我們看見,耶穌基督就是福音的起頭。什麼是福音呢?這節經文就是最好的回答,耶穌就是福音。在今天的教會中,多少人說自己不能傳,不會傳。其實,只要我們會傳耶穌就可以。就像保羅說的:我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耶穌基督就是福音的中心,我們要傳揚他。
下面我們讀一個地方的聖經:加拉太書5:4-5“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譴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兒子的名分。這節經文呂振中譯本將它譯為:趕期滿的時候一來到,上帝就差遣他的兒子,由婦人而生,生在律法以下。從這節經文中給我們看到,神從舊約四千年來為我們預備救恩,在趕期滿的時候一來到,他就差遣他的愛子耶穌到世界來,把救恩與福音帶給人類。本來我們是遠離神的人,但因信主得著兒子的名份,真是感恩不盡。
3、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羅116)。這裡的大能在原文裡指爆炸力,動力說的。福音本是神的大能,指福音本身就是神的大能,它滿帶著神莫大的能力,無堅不摧,無敵不克。世上沒有一個罪魁神的能力不能拯救,也沒有一樣罪惡神的能力不能赦免。
羅馬書的作者保羅,他原來是逼迫教會的,以神為敵的,靈裡是瞎眼的,他曾自以為是為神大發熱心的。一次,他到大馬士革去求文書,準備要徹底毀滅信主的人,結果在路上被神光照,僕倒在地成為瞎子。後來因為亞拿尼亞的禱告,眼睛開啟,成為外邦人大使徒。這就是福音本身的大能,能改變人,脫離罪的轄制歸向神。
二、傳福音的重要。
上面我們已經認識什麼是福音,接下來我們要認識傳福音的重要性。傳福音
為什麼是那麼重要呢?
1、傳福音是神的心願。
上帝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參提前24)。上帝的旨意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在彼得後書三章九節裡給我們同樣看到,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這段經文是神的應許,他會用審判來為不虔之人的歷史畫上句號。即使看來有點遲延,也不是由於神並不忠於他的應許,而是由於他忍耐寬容。他不願有任何一人沉淪,他所期望的是人人都悔改。他有意將施恩的時期延長,為了要讓每一個人都有得救的機會。
我們再一起看一段經文,即舊約以西結書1821/23“惡人若回頭離開所作的一切罪惡,謹守我一切的律例,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定存活,不至死。他所犯的一切罪過都不被紀念,因所行的義他必存活。主耶和華說:惡人死亡豈是我喜悅的嗎?不是喜悅他回頭離開所行的道存活嗎?在這,耶和華神的心願透過先知以西結告訴我們,一個行惡的人若肯離開前面所犯的一切罪惡,謹守神一切的律法典章,行正直合理的道,他必存活。前面所犯一切的罪過不被紀念,這是何等大的恩典呢!神又說:一個惡人的死亡,他也不喜悅,人他是喜悅他們回頭而存活。
以上的經文給我們看到神的心願:當時神借著先知以西結,今天神借著我們向惡人傳福音。使他們早日聽到主恩惠的道,早日悔改得救。
2、傳福音是神的使命
我們今日蒙恩得救後,要知道主的使命。主的使命不只是工作,若是工作的話,我們作一段時間就會感覺累了,一旦累了就會想睡覺,或乾脆不想幹想了。但是,若把這個託付成為使命就不同了,你即使累了,想睡了,也會活在那種使命裡面。在聖經可1614節中主藉復活堅固了門徒的認識後,15節便託付門徒要往普天下去,傳道給萬民聽(萬民:指凡被造的),這與使徒行傳18節的內容相似。可1615主說過這番話後,就要升天了。主升天前特別吩咐門徒要等候聖靈的降臨,這樣他們就必得著傳福音能力。到時,他們就可以從耶路撒冷開始,然後猶大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為神的名作見證了(注:地極就是當時西班牙)。這裡主說從耶路撒冷開始,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好像是有步驟的。我們今天可以這樣理解,傳福音先從自己的家裡開始,再隔壁鄰居,全村的人,再擴展周圍的村(傳福音的策略是從近到遠)。
這兩天我看一本書叫《天路歷程》,書中記載有一位元叫仁愛的人,他問基督徒說,你有家眷嗎?你結婚了嗎?基督徒說:我有一妻子和四個孩子。仁愛說:那你為什麼不帶他們一起呢?
3、傳福音是人的責任
傳福音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不論是年邁的,還是年幼的,或是青壯年都有責任。我們看一下聖經是怎樣說的。哥林多前916/17保羅說: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我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
我們對神所託付的使命要有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128/29“除了這外面的事,還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心上。有誰軟弱,我不軟弱;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從這幾節聖經中給我看到,保羅對使命,對教會,抱有這種心情,真是我們的效法楷模。
下面我們來粗粗瞭解一下中國信主的情況:全國比例約百分之一,溫州比例約百分之十,洞頭比例約百分之十一,臺灣比例約百分之二點五。這整個數目加起來,中國一百個人中只有一個人信主的。好像一百隻羊還有九十九隻在外面遊蕩。我們都要為中華的福音獻上一份愛心的代禱!
三、傳福音的態度
看到上面的情況,此時此刻我們應有那一種心態去對待福音?
1、應有一顆受苦的心
從我們的恩主耶穌基督開始,到主的使徒們,到外國無數的宣教士。他們是用自己的汗和血來鋪成一條傳福音的路。我與大家讀一段聖經,即彼得前書221/25,當時教會處在大遭逼迫的時期,使徒彼得借著這段聖經來勸勉當時的弟兄姊妹們,要以主的受苦的腳蹤來激勵他們,在苦難中要學耶穌的榜樣。
在此我要講一個見證:光緒19年,英國有一對姐妹,她們的父親是英國議院的議員。家庭背景高貴,社會地位優越。姐姐名華伊莉莎白,妹妹名華路依,她們背井離鄉到浙江一帶開荒佈道,後來在浙江寧波建造教堂、辦學校,她們因傳福音的緣故,被人棄絕羞辱,經歷許多的苦難,終身不嫁,為主完全擺上,最後在寧波蒙召歸天,這樣的見證數不勝數。
我們再回到聖經使徒行傳1536/40,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中途,當時年輕的同工馬可約翰因家庭條件優越,過慣了那種豐衣足食舒適公子般的生活,在旁非利亞經不起那種風餐露宿的生活,結果半途而廢。在保羅的觀念裡認為馬可不是傳福音的料。巴拿巴與保羅為馬可的緣故大起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後來馬可在巴拿巴教導下,放下公子爺的身份,跟主走十字架的道路,成為一位主的很好僕人。
今天,我們要在物質豐富的時代裡放下外面的一切,要將一顆受苦的心志當做兵器,為主作那美好見證。
2、要有一顆還債的心
(羅114)保羅說:無論是希臘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所有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所謂欠債,大家都很清楚。保羅在此為什麼說把傳福音當做還債來形容?古話曰:欠債還債天經地義。在這裡我要給大家做一個見證:某地方有一個村委支書,在地方上有較好聲譽,他兒子去做生意,當時雖有較好的聲譽,但家裡沒有錢,他老爸憑著較好聲譽,東借西湊了十幾萬的高利貸,結果生意賠了,利息天天漲。後來所有的債主上門來了,那種光景可不好受啊!今天我們基督徒真是負債的人生,一欠上帝榮耀的債,二欠弟兄愛心的債,三欠世人福音的債,趁著我們人生還年輕的時候把該還的債還清。求主加我們力量。
3、要有一顆專一的心
(徒64)在這節經文中給我們看到,當時耶路撒冷非常復興,各人把自己家產賣掉,拿來放在使徒的腳前,凡物公用。過著吃大鍋飯的生活,結果吧,管伙食和傳道混亂起來,後來使徒們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派他們管理伙食的事。彼得和其他的門徒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所以我們今天也同樣,傳道專一作傳道。(羅127/8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
四、傳福音的方法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傳揚福音呢?怎樣傳揚福音更有果效?下面我們分四小點和大家分享。
1、我們要與聖靈同工
在傳福音的過程中間,我們必須要與聖靈同工。如果在傳福音的時候聖靈不與我們一同作見證,那麼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是徒然的。如果沒有聖靈與我們同工,那麼沒有一個人會接受福音。我們必須與聖靈同工。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夠與聖靈同工呢?那就是順服。聖經(使徒行傳532)記載說:我們為這事作見證,神賜給順從之人的靈也為這事作見證。這事就是指耶穌的死與復活。當我們順服聖靈的帶領,那麼在傳福音的時候,聖靈就與我們同作見證。我們傳福音的力量就是非常大的。求神能夠賜我們一顆順服的心志,讓我們忠心的傳講神的福音。
2、我們要明白他人的想法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當我們要傳福音給某個人或者某個群體的時候,我們要瞭解他們的思想,要瞭解他們的世界觀,明白他們的思想是如何與真理相接觸的。然後我們用聖經的真理,用福音指出他們的謬誤,把人墮落的理性帶回到真理面前。讓人的情感、意志都能夠被聖化。如此他們就成為一個接受福音、悔改重生的人。
3、我們要有美好的品德為福音作見證
我們要在眾人面前有美好的品德,我們需要活出基督的生命。世人都喜歡犯罪,但是我們要愛慕、持守,聖潔公義的生活。我們是光明之子,我們要發揮光與鹽的功效。用我們被福音大能改變的新生命,把人吸引到主面前,讓他們願意帶一顆溫柔謙卑的心來領受、聆聽福音的資訊。
4、我們要注意傳講福音的方法
我們知道福音的本質是永恆不變的。但是我們宣講福音的方法可以靈活多樣。我們宣講福音的內容是不變的,但形式因人、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好讓人更容易領受。當我們面對不同信仰背景、世界觀,不同文化的人,面對不同性別、性格、職業的人的時候,我們應當努力用更容易被人接受的形式,把那不變的福音宣講出來。求神賜給我們智慧,而我們也要努力追求,不斷操練,好讓我們更好的為主傳福音,領人歸主,讓人與我們同得福音的好處。

釋解《主禱文》

十三屆講章集 2010-04-25
作者:顧文鈺
經文:太69-13
引言:此篇禱文是主耶穌智慧所教導的。唯有跟隨委身他的人才有資格使用。這不僅是禱告的精髓,也是出於主的旨意,更是眾聖徒理當遵循的原則。
一、神的至善9-10
我們禱告首先應關心的是神的榮耀,因人虧缺、玷污、損害了他名而他卻是至善的。
我們在天上的父。稱神為父是基督教的偉大崇高所在。在天上不是指有形質的天庭等,而是指他不受地域的限制,人有限的思想不能體會他那形容不盡的榮耀,他統管並包容整個宇宙並以權能管理。弗4:6“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他不單是威嚴、聖潔的上帝,也是充滿愛的父。稱神為父首先決定了我們與神的關係即父和子。他不是審判官而是滿有慈悲憐憫像父親。威嚴、能力和榮耀都屬他,我們在他的全能和慈愛中享受平安及保護。其次決定了我們肢體之間的關係即弟兄姊妹。我們是指全人類的父(弗46上)而不是個人獨有的,在基督裡我們是一家人理當彼此相愛。再次決定了我們與自己的關係。人時常會悲歎自己的痛苦和厄運,但我們要知道神不是一位嫉妒、捉弄人的神。而是慈愛的父,那麼如此想時環境再糟糕也有力量忍受的住,因我們是萬王之王的兒女。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詩2710
下麵又講到三個願。
1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是求上帝使我們能夠虔誠地對他表示尊榮。原文不單是一個人的稱謂,更代表其本質、特徵、品格,是人對他的認識或他向人顯示的程度而定。(詩910認識你名的人要依靠你。在這裡並不是凡知道上帝的名叫耶和華的人一定會依靠他,而是凡知道他的本質與屬性的人將會依靠他。意為神聖、至尊無比、分別為聖。願人時時不斷的敬畏、順服他,願他的名被放在絕對獨一的地位上,渴望人真正尊崇他,以他為主為依靠。
2願你的國降臨。這裡不是民族國家的建立而是指他王權的擴展,我們的盼望。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路1721
3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如要這樣我們就要放棄自己的意志、心靈讓神來管理,愛他所愛恨他所恨,消除一切與他相違背的欲望,完全順服。
其實這三個祈願的意義是連貫的,這要求我們生命完全改變、降服。像主耶穌在客西馬尼的禱告: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惟有不惜一切代價去實行天父的旨意這國就會臨到。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的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一217)我們最重要的是遵行父旨。
二、人的軟弱11-13
這裡講到三種基本需要和祈求,而這並非是放棄神的榮耀而專求己益。
1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祈求飲食即維持生命的必需品,是將現在的需要帶到他面前。我們不是我,這裡教導我們永不可自私,應籍我們的富裕補足更缺乏的人,與人分享。林後8:9“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以至於林後8:15“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日用逐日、每日告訴我們不要對這些暫時的事物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參太6:34)。當像以色列民在曠野撿嗎哪以一日所需的為滿足。飲食不僅是指衣食,而是指神眼中認為與我們有益的一切。今日說明神的時間(及時)。表明我們無論從何獲得都是神的恩賜,即使是雙手的勞力也是因他的賜福勞力才有效。因知他是父親必顧念我們。
2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這裡稱罪為債,在原文意為過之或不及。雅4:17“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由此可見,每個人都是罪人,因此這就是人人都需要的祈求,把過去的罪債帶到神面前。這節不是以我們免了人的債來作為換取神赦免我們的條件,就好象是我們配得蒙恩赦免一樣。赦罪的權柄唯有神有,而我們對人所能做的,就是要從心裡完全饒恕傷害我們的人,並去接納,這也是對自己的釋放。弗4:32“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如若不肯,這無疑是求主也不要赦免我們的罪行。
3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這是第三個祈願,是把將來交托神手中。試探原文與試驗同一字根,它側重於試驗、考驗、嘗試。並無引誘人作惡之意,而是要使我們更剛強成為更好的人。試探有很多種,順利時有如:富足、權勢、尊榮等,這往往容易會導致人陶醉其中忘記上帝(申811-14)。逆厄方面例:貧窮、責罰、磨難等這會使人垂頭喪氣、失去信心和盼望而離開上帝。故此,不論在何景遇我們都要求主幫助,因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來2:18)我們的主可以把一切的試探都免去,但他不會這樣做,因這樣會抹煞我們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我們要靠主做剛強的人,靠主來抵禦試探的侵害。詩60:12“我們倚靠神,才得施展大能,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他。”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這是我們信仰的鞏固和基礎,雖然我們可憐、貧窮、不配但仍不缺少禱告的理由和信心。因這一切都是我父的直到永遠不動搖。
最後以阿們結束,表明我們熱切盼望得到向神所祈求的,且深信這一切已蒙應許也一定蒙神所賜。
結論:願我們的禱告合神心意,使他的心得以滿足,更使自己的生命在他裡面得以豐盛。

十字架的道理是神的救法

十三屆講章集 2010-04-25
作者:鄭愛國
經文:彼前3:18;林後5:21
上面讀的兩節經文很寶貴,很重要。這裡用最簡潔的語言說明奇妙的救法,總括起來就是代替兩個字。世人解決罪的辦法也可總括為兩個字,那就是立功立功就是依靠自己,誇耀自己。代替則是依靠神、榮耀神。立功是以自我為標準,代替乃是以神的標準為標準,承認自己軟弱無能,虛心接受神的救恩。上述的兩種方法,是兩個絕對不同的方法。
一、立功之法不可靠
  所謂立功行善存心可以說是好的,至少總比無惡不作要好得多,可是立功之法是靠不住的,理由有二:
第一、善惡的標準應由神來定,神是最高的善,也是最高的審判者。所以神所定的善惡標準,才是真正的善惡標準,神對人的審判和賞罰也是根據他所定的標準,絕不能根據你我所定的標準。就如法官審判犯人,乃是按照國家的法律標準,決不可能按照犯人自己的標準一樣。這樣看來,人憑著自己的標準,所定的那些功德善行,是不能在神面前稱義的。例如:該隱和亞伯。雖然他們都在敬拜神,都在向神獻祭,但是神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卻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神有不公義的麼?不是。原因在於亞伯是按著神的標準獻祭,而該隱則是按著自己的標準。所以,該隱的敬拜就不為神所悅納。
由此看來,憑著自己的功德,是不會在神面前得到承認的,是不能使人在神面前稱義的。經上記著說:我們都像不潔淨的人,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賽64:6)在神面前是遮不住我們的羞恥的,所以任何人想憑立功行善去逃避地獄的刑罰是靠不住的。
第二,立功之法是違反因果律的。主耶穌說: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也是因果律的必然律。所以一個人要想改變行為,首先必須改變生命。
自從始祖亞當犯罪之後,人的靈就與神所賜那永遠的生命隔絕了。所以經上說: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復活。(林前15:22)因此,當尼哥底母問主耶穌當怎樣行才能進神國的時候,主耶穌說:你必須重生。一個園藝家,要想使一棵不結果子的樹結好果子,必須先把它接在好果子的樹上,而且必須使之成活才行。照樣,一個人如果想要得救,也必須先把神兒子的生命接受在自己的心裡,才能活出神的生命,結出神所喜悅的果子。不從生命上下手,幻想依靠立功行善來逃避對罪惡的懲罰,都是註定要失敗的。
二、代替之法最寶貴
代替之法是不是違反因果律?曾經有人這樣說:因信稱義的道理是不符合因果律的。因為按因果律來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因果律的必然。一個人如果沒有行善之因,怎樣能得到稱義之果呢?這話說的也對,但只對了一半。按因果律的必然律來講,的確只有立功才能贖罪。可是一個沒有生命死在罪惡過犯中的人,怎麼可能立功呢?因此神才發明了他的救恩,讓他的愛子在十字架上代替我們受了極刑,將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這雖然不符合因果律的必然律,但卻完全符合因果律的轉移律。就如我借你十萬元的債,無力償還,但我有一個知心朋友替我還了這筆債,不也等於我還了一樣麼?這就是運用了因果律的轉移律。
十字架的救恩,就是把我們的罪轉移到基督身上,又把基督的義轉移到我們身上,使一個罪人,只相信接受十字架的救恩,就能立刻在神面前因信稱義。這種奇妙的救法,既顯明了神的公義,又顯明了神的慈愛,難怪保羅稱這十字架的道理為神的奧秘。
十字架的救法就是神的救法,不是立功之法,而是代替之法。

生命的經歷

十三屆講章集 2010-04-25
作者:陳麗
經文:太1422-33
 剛才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門徒們又一次經歷了主的拯救,而這次的經歷也讓彼得的生命改變了很多。弟兄姐妹們,其實,我們也需要改變,我們的觀點需要被改變,我們的行為需要被改變,我們的生命更需要被改變。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是不可能完全改變另一個人的,因為我們連自己都無法改變。所以,只有主能改變我們這些生命中有瑕疵的人。被主改變就成了我們生命的經歷,我們不僅要與主建立生命的關係,更需要用生命去經歷去感受神與我們同在。下面,小姐妹與大家一起來分享生命的經歷
一、生命的經歷需要大膽嘗試
1、嘗試表明生命的突破。
我們首先來瞭解一下這段經文的背景,我們來看聖經,太141321節,在這段經文前面講的是主使五千人吃飽的神跡,這神跡使所有在場的人都體驗到了耶穌是供應者,也體驗到了主的能力,連門徒們也體驗到他們所跟隨的主是大有能力的主。而下一段就是太1422-33節,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耶穌不在門徒身邊,而門徒們卻要面對一場持久不斷的風浪,這兩種感受是非常獨特的。門徒是打魚的,面對無數次的風浪,而這次的風浪卻讓他們無法面對,可見,這並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普通風暴。就在黑夜最深,門徒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耶穌以他們完全預料不到的方式來拯救他們,而當彼得聽到主的聲音時,他就馬上回應主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參太1428)。注意這裡的如果一詞,如果是一種假設,是一種可能性,一件事情可能有50%的失敗或者50%的成功,從這句話中我們看到彼得大膽的把自己所有生命的經歷建立在如果上,建立在一種可能性上,如果不是主,那麼彼得就會被風浪吞噬掉。其實我們的生命也建立在一個可能性上,如果我們不相信神能為我們做任何我們做不到的事,那麼我們永遠經歷不到主的大能。
不管是耶穌還是彼得可以在水面上行走,已經是一個神跡了,這在生命中是一種突破,如果一個人只能挑50斤重的蘋果,你叫他去叫100斤的蘋果,這已經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了,他根本不可能做到,對不對,但是他願意去做這件事情,這就是一種突破。你做不到卻願意去做,這是以信心做基礎的,所以有很多人不敢去嘗試生命的突破,他們總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來阻止自己去嘗試。如果說一群士兵去打仗,還沒有開始打,這群士兵就說,打不動的那,打不死對方的那,這是多麼的可憐呢?我們來看聖經中的彼得,對彼得而言,在水面上行走,是他從來沒有過的經歷,彼得知道自己沒有這種經歷,但是他卻大膽地去嘗試,當彼得大膽的邁出自己的腳時,他就不能再回到船上,不能再去依靠那只船了,彼得願意斷了自己所有的退路,是因為他知道這條路是耶穌叫他走的。
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兩種人,一種是既靠主又靠船的人,這種人的生命是沒有太多經歷的,曾經我就是這種人,在我們學校裡,每個學期我們的老師都會安排弟兄姐妹去講道,而我每次得知自己要去講道時,我就會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和弟兄姐妹分享些什麼?所以,我就一邊禱告,求主讓我知道該去講什麼?那如果到時候要講道了還沒有講章該怎麼辦呢?所以另一邊我就去找弟兄姐妹幫忙替我講,每次我這樣做,我都失去了經歷上帝的機會。還有一種人,就是只靠耶穌,這種人他從來不會去看自己的難處,總是將自己的眼光定睛在耶穌的身上,凡事藉著禱告來求告主,把自己的難處交給主,他的經歷就像彼得一樣,放下自己,把自己完全的交出去,靠著耶穌去經歷去勝過一切都難處,而我們呢?遇到難處經常是自己為自己留退路,另一面呢又想往前走,卻不願意斷了自己的後路,大膽的去嘗試。所以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讓我們像彼得一樣,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主,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吧!
2、嘗試表明生命的帶領。
當彼得大膽的離開船走出去時,他只有兩條路,要麼掉在水裡被淹死,要麼繼續往前走。從人的眼光來看,彼得是無法勝過這狂暴的風浪,只會被水淹死而已。但是,聖經卻讓我們看到一個神跡的發生,彼得竟然可以在水面上行走,我們都知道彼得只是一個漁夫而已,他根本不可能走在水面上。但是,當彼得願意去嘗試時,我們的神就帶領彼得去經歷他從來沒有走過的路。在舊約,以色列民過約旦河的時候,那幫抬著約櫃的祭司們走在百姓的最前面,當他們的腳一踏入約旦河的時候,那從上往下流的水就在亞當城停住了,所以,以色列民就從幹地上走過約旦河。同樣的,當我們邁開信心的步伐時,我們的神就會帶領我們去經歷我們從來沒有走過的路。有一個傳道人,一直為上帝熱心去講道,講了幾十年,後來他咽喉出了問題,做了咽喉切割手術。這個手術後他再也不能開口說話了,他很痛苦,對上帝說,上帝啊,我是一個傳道人,沒有了聲音你讓我怎麼為你傳福音呢?一個禮拜後,有人去醫院看他,他就寫了字條給那人,上面寫著,我找到了另一個侍奉的方法,用我的手去侍奉。親愛的弟兄姐妹們,我們的神就是這麼引導我們的,神可能也會引導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去經歷我們從來沒有走過的路,所以讓我們像彼得一樣,大膽的把自己交給神吧,相信我們的神他必定會帶領我們走過生命的每一個難處,因為生命的中心點不在於我們,乃在於那帶領我們的主耶穌。
二、生命的經歷需要生命的焦點
1、放棄自己的經驗,依靠神的能力。
我們來看聖經太142829節,彼得說,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行走,要到耶穌那裡去。弟兄姐妹們,為什麼耶穌同意彼得這樣的祈求呢?這是耶穌為了讓彼得有生命的經歷,經歷耶穌是主。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彼得的信心是有真實的行動的。當彼得得到耶穌的應允後,他就從船上下來,走在水面上,我們知道彼得根本不可能在水面上行走,但是當彼得放下自己的經驗,放下自我的時候,完全去依靠主時,他就經歷在水面上行走。如果彼得不放棄自己的經驗,去依靠神的能力,那麼他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在水面上行走。同樣的,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當我信耶穌沒幾個月的時候,我就去學開車了,學了一段時間就去考試了。當我去參加九選四的考試,九選四就是九個項目選四個項目讓你去考,在我們等待進考場的時候,那兩位阿姨一直在打電話叫別人幫他們去偶像廟去拜偶像。當時我心裡也很緊張,我就一直禱告,讀經。開始考時,考官叫第一個阿姨過限寬門,她考了兩次才通過。而第二位阿姨,考了兩次都沒有通過。輪到我上車,考官就叫我過限寬門,當我把車掉進庫裡時,踩著離合器的那只腳就一直在抖,抖的很厲害,搞得車子都發出卡卡卡的聲音,但我還是繼續開。當看到考官要踩刹車了,我就對主說:救主憐憫啊,救主救命啊。一邊心裡默念,一邊開,慢慢地腳不再抖了,而且我還通過了。所以弟兄姐妹們,當我們遇到難處時,讓我們放下自己的經驗,去依靠神的能力,讓神來幫助我們,因為神的幫助遠遠超過我們自己的能力。
2、放棄自己的觀點,定睛主的身上。
弟兄姐妹們,當彼得在海面上行走時的風浪其實與他在船上時的風浪是一樣大的,但是彼得沒有因為風浪的緣故而害怕,反而在水面上走的很平穩,這是因為彼得的眼睛一直看著耶穌。如果彼得的眼睛看不到耶穌,那麼他只會看到狂暴的風浪而已,那麼他就會掉在水裡。在我們的生活中難免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風浪,當我們在風浪中時,我們的眼睛若一直看著我們的風浪,那麼這個難處就會越看越大,以至於我們越來越軟弱,甚至看不見主。所以我們的眼睛要定睛在主的身上,那麼我們就不會看到風浪,就會超越風浪,更不會因為風浪而恐懼戰兢了。弟兄姐妹們,其實我們誰都不願意遭遇這些風浪,活在風浪中,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在平安穩妥的日子中生活著。但是聖經申命記3210節告訴我們,神看顧我們如同看顧眼中的瞳人,眼中的瞳人,是不容有任何沙粒的。所以神為了讓我們更加完全,更加像他,就會不斷地來試煉我們,使我們經過試煉後,如精金一般。這就好象一隻老鷹讓小鷹學會飛一樣,老鷹為了讓小鷹學會飛,它把自己搭在高出的窩拆掉,讓小鷹掉下去。當小鷹快落到地面上的時候,老鷹飛去接住小鷹,把它放在自己的背上,然後再飛到高處,重新讓小鷹掉下去,如此一直到這只鷹學會飛為止。在這個過程中,小鷹失去了平衡,他為了讓自己保持平衡,就必須不斷的掙扎,不斷的搧動自己的翅膀,讓自己能飛起來。而我們的信仰也是在這種考驗中不斷生長的,若沒有這些打擊,這些風浪的來臨,我們就不會主動去尋求神,仰望神。在聖經中,我們看到大衛,年少時被撒母耳膏立為王,到了四十歲才做王,他的青春是在被人不斷的追殺的中度過的。年少時被掃羅追殺,作王后,被自己的兒子追殺。在大衛的生命中神給他許多苦難的經歷,但是他卻沒有因為這些苦難的緣故,而自暴自棄,反而一直將自己的眼睛定睛在主的身上,不斷的去經歷生命的難處,不斷的去超越這些難處。所以弟兄姐妹們,如果你的生命現在正遇到風浪,那麼請不要怕,讓你的眼睛定睛在主的身上,因為我們的神超越我們的難處,超越我們的一切。
三、生命的經歷不要疑惑小信
弟兄姐妹們,我們來看聖經太143031節聖經說: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阿,救我。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疑惑呢?從這幾節經文中,我們看到彼得本來在水面上走的很好了,但是他卻從水面上掉了下去,哥林多後書五章七節說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是的,彼得就是因為去看環境了,一看環境他就害怕,就從水面上掉下了,而我們的主卻責備彼得是個小信的人。小信是指不能記住神過去的作為,不能將我們對神本性的認識應用在目前的問題上。
有一次,我的一位同學和我在一起分享他的經歷,他說他有次得了咽喉炎,本應該要少講話的,但是當教會的人叫他去講道時,他還都跑去講道,以至於咽喉炎越來越嚴重,他就憑信心禱告主,求主醫治他的疾病,但是禱告後還是沒有好,他想到聖經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著醫生,也許,耶穌藉著醫生來醫治我也不一定。所以,他就跑到溫州五馬街的名醫館,沒想到,一到那裡,一大推人在排隊等著別人說,你今天是排不到了,還是明天再來吧。當他回去時,他就想,神是不是不讓我的咽喉炎好啊,連醫生都不讓我去看。就這樣,他開始疑惑,開始懷疑主了,以至於信心軟弱了。弟兄姐妹們,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疑惑小信,但是問題是我們怎樣才能在疑惑小信中起來,在疑惑小信中突破出去呢?唯有靠著我們的神,持續不斷的依靠他。當彼得害怕,將要沉下去的時候,他便喊著說:主啊,救我。彼得雖然害怕,但他還是看著主、尋求主的幫助,而且保羅在聖經羅馬書72425節也告訴我們說: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當保羅受罪和律法的轄制時,他發出這誰能救我的痛苦呼聲,但是緊接著便是保羅得勝的宣告,靠著我們的主就能脫離這罪和死的律了。
所以,親愛的弟兄姐妹們,當我們在環境中疑惑小信時也唯有呼求這位拯救我們的神,從疑惑小信中突破出去,因為我們不僅僅只是走第一步,而是一步一步的依靠主不斷前進。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我們今天所走的這一條路,是一條信心的路,讓我們每一個人憑著信心不斷得依靠我們的神,堅定的走到底吧。

神向選民所要的是什麼

十三屆講章集 2010-04-25
 作者:厲成南
經文:申10:12-13
神揀選的子民,必須要明白神的心意,神給我們的誡命律例,不是壓縮我們,不是捆綁我們的手足,不是叫我們不要享受世上的一些暫時的快樂,而是叫我們蘇醒,教導我們那些是該做的,那些是不該做的。引導我們當走的路,保護我們生命和財產安全。不明白神心意的人會迷失了方向,走錯了道路,走回頭路,走冤枉路,失去了生命和財產,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自己受了虧損,神的名得不著榮耀。遵守祂的誡命,律例,為要叫我們得福。
神多次借著摩西提醒以色民敬畏耶和華,遵守他的誡命律例,以色列人忽略了神的話,常常不把神的話放在心裡。遠離神,悖逆神。不守誡命律例。因此我們在聖經中,看見神多次的向以色列人說同樣的話,神把他從前說過的再說一遍,兩遍,……重複提醒以色列人,那就說明了神很重視他一再向人說的話,他所說的就是他的法則。這就明明的告訴人,要遵守神的話。人若忽略了神的話,那是很愚昧的。神嚴肅的顯明祂的法則,是要引導人去學習敬畏神。叫以色列人用準確的心思和態度去向著神,使他們蒙福。只要人向神的心意對了,神向人賜福的管道也就暢通了。
弟兄姊妹,下面我就借著這二節聖經與大家思想一個題目:即神向選民所要的是什麼?分三方面來講解:
一、信他——敬畏他
今天,我們身邊信主的人的確有不少,但信主的人對神敬畏的有多少呢?我們常常見到有的人說信主,但一年到頭沒有來教會;有的人一年一二次;有的人門上帖一張主日單,說的是全家信主。環視教會中真正敬畏耶和華的人不多啊,這是讓主歎息的。
什麼叫敬畏神?敬畏神就是凡事尊主為大,自己不敢出頭。以色列人離棄了神活水的泉源,他們又為自己開鑿了一個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簡單說,就是離棄神,依靠自己。其實這些以色列人是最愚昧的,他們這樣做不但使神的名得不到榮耀,就是自己也受了極大的虧損。聖經告訴我們敬畏神是很有福氣的:
1、敬畏神使人有智慧。詩111: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得開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聰明人。耶和華是永遠當讚美的。9: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敬畏神是智慧的開端,也是屬靈知識的開端,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人明白敬畏神就得以認識神。如果一個人不認識創造萬有,也創造人的主,他是何等的可憐。不知道人從那裡來,往那裡去,他的人生失去了屬靈的意義,屬靈的目的了。所以智慧的人必敬畏耶和華,敬畏耶和華的人必有智慧。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所羅門年輕時敬畏神,神祝福他大有智慧,所羅門所得的智慧,可說勝過當代一切所有的,他在神面前所求的是一種可聽訟、審判真假是非的智慧,但他所得的不但如此,是勝過萬人,而且聖經具體地把他的智慧記下來:他作箴言三千句,又寫詩歌一百零五首,從古到今沒有一個人能比上他。
弟兄姊妹:我們要追求真正的智慧,我們必須認識自己的軟弱,來到神前向他祈求。(雅15若中間缺少智慧,當求那厚賜眾人的神
2、敬畏神、遠離惡事。中國人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而是時間未到,時間一到統統都報。傳12:14 “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3:7“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敬畏神的人是認識神的人,知道人所作的一切事,所以有智慧有的人不會犯罪,也不敢犯罪,非但不敢犯明顯的罪,也不敢犯隱藏的罪。只有不認識神的人,不敬畏神的人,才去犯罪。敬畏神的人偶然被罪所勝,必要認罪、悔改,心裡才得平安,才可與神恢復交通。例:約瑟。耶和華和他同在,使他在主母引誘中逃避開去。
3、敬畏神是人的本分。三位一體的神照著他們的樣式造了我們,拯救了我們,又揀選了我們做天國的子民,做神的兒女。神這樣行,是要人在神面前存敬畏的心。(傳12:13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神是我們的屬靈的天父,是我們救命恩人,我們都是他的兒女,是他揀選的子民,我們應當敬畏神,將榮耀歸給神。當存敬畏的心安然度日,存謙卑、敬畏的心向神下拜,我們要全家敬畏神,像哥尼流一樣全家都敬畏神。我們一生一世敬畏神,要敬畏神直到萬代。敬畏神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分,在人面前敬畏神,在沒有人在的地方也要敬畏神,在教堂裡敬畏神,在教堂外也要敬畏神,在家裡敬畏神,在家外也要敬畏神,不要象披著羊皮的狼。
如果我們不盡自己的本分敬畏神那就虧缺了神的榮耀,使聖靈擔憂,使我們自己也會受虧損。
二、聽道——要行道
(雅1:22-23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
雅各再吹向我們描寫兩幅極生動的圖畫。第一、他勸告那些以為只要參加教會崇拜,聆聽聖經真理,便成為基督徒的人。這實在是自欺,因為你要將所聽到的,在生活中實行出來。目前仍然有人以為參加教會崇拜,念誦經文便是基督徒了。其實,這是不夠的,最重要的,乃是要將我們所聽到的付諸實行。
第二、雅各說這等人好像對著鏡子觀看,當時看見臉上的污點,淩亂的頭髮,但過後便忘了自己的相貌。對這情形,人可說是無能為力。在聆聽真理的過程中,由於真理的顯示,他知道自己的現況,及應達之境界;他看見自己的弱點,及改進的方法。但如果他只是一個聆聽者,那麼,他仍是依然故我,所聽的真理對他毫無幫助。
雅各提醒我們,要將在教會中聽見的真理,在日常生活中實行出來──若不然,聽道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親愛的弟兄姊妹,單接受所栽種的道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遵守。毫不猶豫地願意照他所說的去行。我們必須將聖經的話化作行動。我們必須在生命中活出聖經的道理。凡聽道但沒有在行為上改變的人,就像人每早晨對著鏡子匆匆一瞥,然後便完全忘了他所看見的。他雖然照過鏡子,但這行動對他毫無益處。
   以前有人旅行時,在旅館裡結帳,他要求給他優待的折扣。為什麼?他回答說:我是牧師?牧師在英美都有優待的折扣。他怕別人不信,繼續說:我可以拿身份證給你們看。”“不需要了!幾個侍役說:我們看見你吸煙、飲酒,吃飯時也沒有禱告,難道你真要把我們當做傻瓜,相信你是牧師嗎?
親愛的弟兄姊妹:行為很重要,好行為結出好的果子來榮耀神,把人帶到主的面前來,叫人得益處。不好的行為會把人跌倒,會叫人滅亡。太5:16“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三、愛他——事奉他  
1、專一的事奉。(提後2:4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太6:24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我們是神的子民,是主用重價買來的,我們不再是自己的人了,乃是屬神的子民。但我們的心若是向著地上的財富,它就會霸佔我們的心,成了我們的主人,叫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它的支配、奴役。這正是約翰壹書二章15節所提到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
事奉上帝和事奉瑪門是不可相容的;事奉上帝是自我犧牲,但事奉瑪門是自求財利。它有膽量去試探主,當然一定不會放過跟隨主的門徒。不管在地上的遭遇是怎樣,你們不能事奉神,又事奉瑪門。這話的正面意義就是只能事奉神,不能事奉瑪門。不管有什麼理由,事奉只能向著神,瑪門不能取代神,耶穌說我們只可以有一個主人,我們身處物質化的社會中,很多人都在服事金錢,花盡一生去積聚金錢,至死仍不甘休。
 A、地上的財富是神的對頭,它會奪去神子民對祂該有的事奉。貪愛地上錢財,就無法專一愛神;我們不能又愛神又愛錢財。
B、貪財是萬惡之根;貪戀錢財,就會被引誘離棄真道(提前6:10)
C、今天信徒有一個最大的試探,就是想事奉兩個主──既要事奉神,又要事奉瑪門,結果被忽略的,總是神這一方。
D、只有當人愛神的時候,他的心胸才會被擴大;最能擴大人心的,就是當你脫離錢財的引力,單單愛神,而不愛瑪門的時候。
E、三心兩意的態度是不能的;屬靈的騎牆派是作不來的。若非全心意全意的事奉神,就簡直不是事奉神。
2、合一的事奉。(弗4:3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彼此聯絡、合而為一,這不是單數,乃是多數,是一群得救的人組成群體,是神家中的肢體,是天國的子民,是家中的兒女。當神把他的兒女聚集一起的時候,成為一個身子,就是我們今天的教會,是主的身子,基督是頭,我們是身子。身子中的各肢體需要合一,才能做好每一件事,只有合一才能完成神託付給我們的使命。保羅說: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也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若全身是眼,從哪裡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裡聞味呢?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裡呢?(林前12:14-19
在新約裡,所有得救的人都是祭司,所以,所有得救的人都應該事奉。如果在一個教會中,只有少數的人,或只有一部分的人事奉,那個教會還是有毛病,還是軟弱的。必須全部的人都事奉,教會才是剛強的。
如果一個地方的肢體不能事奉,把整個身體的事托給眼睛去辦,那定規不是身體。手不作事,叫眼睛作事;腳不跑路,叫眼睛跑路;口不吃東西,叫眼睛吃東西;鼻不聞味,叫眼睛聞味。這叫甚麽?這不叫身體,這叫怪物。
如今的教會裡看的人很多,看了就走,真正動了慈心的人確實很少。原因何在,怕連累自己,怕麻煩自己,要費時費力又費錢。撒瑪利亞人看見傷者就動了慈心。今天在服事上,真正有心的人不多,無心的人卻不少。無心之人見而不動心,有心之人見而動心。耶穌說: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作口的人也是一樣,整天在那裡說閒話,說三道四,評論是非,動嘴不動手的人不配事奉神,用嘴代替手的人是一個不健康的肢體,是一個殘廢肢體,約15:2“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
3、盡心盡性事奉他。真正的事奉,沒有保留,完全事奉他,才是馨香的,才蒙他悅納。一定要殷勤、不懶惰、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參羅12:11)
常常服事主,整個的事奉神,完全事奉神,不留下一件。這件事最難,人都是喜歡局部事奉的,比方七天有一天事奉,把主日歸主為聖,其他六天隨隨便便。上午禱告,中午晚間馬馬虎虎。有人以用口事奉,只參加一點佈道的工作,他的腳,他的眼仍留下為自己,這也不是好的事奉。好的事奉是沒有為自己留下一些什麼,一生一世為主,天天保守自己在主裡,站在真理上,靠著聖靈多方禱告祈求,過敬虔的生活。我再說:可能有人是一半的事奉上帝,一半事奉世界,於事奉是一半的,另有一部份拉住我們,仍有保留的地方。我們有時只想到自己要做的事,忽略了思想自己應當成為怎樣的人。我們若看見自己是神的兒女,就會愛祂,歡歡喜喜地事奉他。在神託付我們的事情上,要盡心盡性事奉他。不可隨隨便便、馬馬虎虎。要常常覺得:恐怕主今天就要來了。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不要看環境,不偏左不偏右,只迎著標竿直跑。我們向著神宣告,向著撒但警告,向著世人傳告說:至於我,我們的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你若不服事神,你服事誰呢?不是服事瑪門,服事撒但,就是服事自己的肚腹。
弟兄姊妹!但願神恩待我們,叫我們有一顆心要討主的喜悅,叫我們靠主的恩典,能作一個忠心的僕人來事奉神,一直仰望那一天,在主的台前交帳的時候,能夠聽見主對我們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結束語: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約21:15-17

神向我們所定的旨意

十三屆講章集 2010-04-25
作者:陳胡胡
經文:帖前516-18                                
引言:我們禱告經常對神說:主啊,我願意照著你所定的旨意而行。但什麼是神向我們所定的旨意呢?這三節經文明確的告訴我們什麼是神所定的旨意。
一、要常常喜樂
神在基督裡向我們所定的旨意之一,就是要我們常常喜樂。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不如意怎麼能喜樂呢?
要常常喜樂指任何時地,任何場合,都能夠喜樂,甚至在患難中也不例外。我們是因信祂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18),可見信主乃是我們喜樂的原因。因本節是接續14-15節,故極可能是指在受到眾人惡待時,不單須要忍耐(14),並且還要喜樂著善待他們(15)
人在值得喜樂的場合自然會高興,但若要能常常喜樂,便不能單倚靠環境,而必須能超越過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可喜樂。我們基督徒不當是在順境喜樂,在逆境中也當靠神喜樂。
      我們若以今世的事物為樂,我們的喜樂也必變化無常;但我們若以神和神的事為樂(146-47),就必能常常喜樂。可見,基督徒的喜樂乃是來自基督所成就的,而且是持久的。
要常常喜樂,也就是說要常常把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彼前5:7)。所以,我們要懂得把憂慮卸給神。如果一個人只知道增加而不知道怎樣去卸掉,那麼就像氣球一樣,最後就是爆炸。而我們也常聽到一些大學生就是想得太多而導致精神分裂。腓4:6-7節告訴我們: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必在耶穌基督裡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
在生活中,人免不了許多愁煩。基督徒應該有一個喜樂的人生,這喜樂不是由於環境,乃從心內發出。聖經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主是喜樂的源頭,有了主的喜樂,愁煩便即消逝。所羅門說得好:"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裡憂愁,靈被損傷。"( 15:13)在探訪的時候,特別對於在疾病患難中的信徒,要以聖經的話安慰勉勵他們,要靠主喜樂。聖經也告訴我們喜樂乃是良藥。
要常常喜樂,也就是說,要一天的難處一天當(6:24)。主給我們一天的恩典,總是夠我們擔當一天的難處。往往在許多時候,我們把無數天的難處,都放在一天之中來擔當。當然會覺得擔當不起,猶如千斤鼎一樣,而滿心憂愁沒有喜樂。
   “要常常喜樂,也就是說要常常以神為樂。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1:46-47),今世的一切事物,即變幻無常,若我們以今世的事為樂,那我們的喜樂也比變幻無常。如果我們以神家的事為樂,那就必常常喜樂了。
二、不住的禱告
不住地禱告,這是我們常常喜樂的原因。不住地禱告,就是不住地把我們的難處叫托給神。如果你每天都不住的禱告,怎能不常常喜樂呢?
不住的禱告,並不意味著不停地出聲禱告,而是說與神經常保持親密的交通,過著一種住在主裡面的生活。
     基督徒應當不住的把我們的難處交托給神,又不住地從禱告中經歷神的作為。基督徒凡事都經過默禱求問神之後才予響應,就必看見神施恩的手幫助我們
禱告乃是信徒屬靈的呼吸,正如肉體的呼吸不能停止。屬靈生命的呼吸也應當是不停的。 人生下來怎樣需要呼吸, 重生後的人也照樣需要禱告。每一個信徒在信主後,就會立即遭遇到一個厲害的仇敵——魔鬼。我們絕不能憑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勝過它,因為它的詭計和方法總是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落在它的網羅裡。但在另一方面信徒也得著了一位強而有力的幫助者,那就是永生神的兒子——已經勝過魔鬼的主耶穌基督。所以基督徒在走天路的過程中,倘若他緊緊依靠救主耶穌基督,那麼他便能夠勝過魔鬼、勝過試探。倘若他離開了主的膀臂,只想憑著自己的力量去和魔鬼抗衡,那他一定被魔鬼引誘落在罪中,這是毫無疑問的。那麼我們怎樣倚靠勝過魔鬼的耶穌基督,來過一個得勝的生活?那就是藉著禱告,使我們在神面前可以支取從他而來的力量。
不住地的禱告,不是說整天在那禱告,而不做事。我們不可能用所有的時間屈膝禱告,卻可在任何時候皆保持禱告的態度。要培養神與我們同在,並決定全然地常常做簡短的禱告,倒應是定時祈禱的延伸。不住地禱告,實際上就是指我們在心意上不斷地仰賴神,不停地跟神聯繫。有解經家認為禱告是面對挑戰的武器,因為禱告能叫人的思想離開自己,轉看神的工作;其次,禱告叫人知道自己的不足,神的充足。今日,當你面對時代的挑戰時,你有否反省自己對禱告的態度?
不住地禱告,告訴我們基督徒的禱告是可以在任何場合進行的。雖然我們不能在任何場合中都跪下過閉目禱告,但不用形式的,在心靈中的禱告卻是可以不住地的進行。這正是基督徒在各種物質生活的活動中,不住地把我們的心思帶回神那裡,與神保持不斷的交通的方法。
可能有些初信的基督徒常常存著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為牧師長老或是主內長輩的禱告總比他自己的禱告更有效;因此他相信牧師的禱告,卻不相信自己的禱告。弟兄姊妹,這不是聖經的真理,要知道每一位基督徒都是主用他的寶血所買贖的人,他們所發出的禱告是有同樣功效的。禱告能否蒙悅納,不在乎信主的資格如何或年日長久,或在教會的職位是否長老或牧師傳道人,乃在乎禱告的人他的心是否真誠,是否有信心,是否順著聖靈禱告。
三、凡事謝恩
凡事指一切的事,無論大事或小事,順境或逆境,快樂或痛苦。謝恩乃因基督徒的際遇,都有神的美意(828),為此向神獻上感謝。
凡事謝恩就是凡事知足,凡事以神的安排為主,感謝。不論貧窮還是富足,順境還是逆境,都承認是出於神的恩典。我們基督徒與一般世人有別。因著神所作的一切,基督徒無論在甚麼景況中都不斷感謝神(參弗520)
      我們若真正承認自己本來就一無所有,就必能為眼前所僅有的一點點而感謝神了。
我們在約伯記中可以看到約伯就是以這種態度來生活的,當一連串的災禍一時之間臨到他身上時,他就伏在地上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比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1:20-21)。他承認自己是一無所有的。他受禍和受福是應當的。神對他的賞賜或收取也都是合理的。他稱讚神在他身上所作的都是美好的。
馬太·亨利是英國著名的聖經注釋家,有一天遇到強盜,劫去他的錢袋。他在日記上寫著:首先,我要感謝以前沒有被搶過;第二,他們只取去我的錢,未取我的命;第三,雖然他們全部搶去,損失到底不多;第四,我是被搶者,不是我去搶人。這可說是感謝的最好例子了。
許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一直處在平安亨通的環境中,必定比較容易凡事謝恩了。其實不然,因為我們對神的恩典的感覺,是從各種不同環境的比較中才產生出來的,若我們一直處在平安亨通的境遇中,可能更不會感恩了。所以神並沒有允許我們一直在順境之中,而允許我們個人都遭遇各種不同的苦難和順境,因為這已經是最容易激發我們感恩的環境了。如果我們不能在不安定的環境中凡事謝恩,那麼在安定的環境中,必更不能凡事謝恩了。
凡事謝恩,即是神對我們所定的旨意,可見,信徒該存著凡事謝恩的心態來生活,認定神叫萬事都互相效力,都是要使愛他的人得益處(8:28)。能抱定這種人生觀作人,是合乎神旨意的。
結論: 喜樂,就是見證;禱告,就是能力;謝恩,就是寶座。―─ 寇世遠
但願今天我們這些神的兒女都能出去照神所給我們所定的旨意生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