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小时候在教会学校读书。
(2012年10月23日,是奶奶过的最后一个老人节。陈耀辉 摄)
温州网讯
近期,一个由25幅照片组成的图片故事《奶奶:一百年的跌宕人生》,在腾讯大浙网原创视觉品牌栏目《人世间》发布后,立即被人民网、凤凰网等知名网站以及诸多微信公众号转发,打动了无数网友的心,不少人说,看哭了。
这组图片的作者,是温州80后青年陈耀辉(笔名马可),为了纪念他深爱和深爱着他的奶奶,他整理了这个图片故事。他说,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打算进一步搜集研究奶奶所处的时代、自己家族的历史,把奶奶的个人史和家族史结合在一起。
——在当下温州,有为数众多的人出于寻根溯源的血脉亲情,于自觉不自觉中承担起抢救个体、家族记忆的责任。他们坚信并践行:每个人的命运都值得记录,每一份抵抗遗忘的努力都值得尊重,这,也正是通往有尊严的个人生活的必经之路。
【壹】
摄影、写作——
“一个家是需要记忆的”
陈耀辉的奶奶活了一百岁,陈耀辉出生后,奶奶就帮父母照顾他,祖孙俩感情笃深。陈耀辉上了中学后,用自己的1300元压岁钱买了台海鸥相机,从此,给奶奶、父母、姑姑等家人拍照,记录他们真实、自然的日常状态,成了他的生活习惯。
陈耀辉的奶奶是一位知识女性,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她生于1914年,她的百岁人生,随着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命运沉浮飘摇,跌宕辗转。
今年,在奶奶的祭日到来之际,陈耀辉把自己为奶奶拍的照片以及从亲朋各处搜集来的奶奶年轻时的照片整理编辑,做成一个由25幅照片组成的图片故事,交由大浙网原创视觉品牌栏目《人世间》,发布在网上。
陈耀辉在图片故事中记录:“奶奶晚年很少出门,但是每次出门都要穿戴得非常整齐。她说,人要活得有尊严。”这段话集中了奶奶做人精神中的核心,也深深触动了许多人。网友“大海的港湾”在跟帖评论里写道:“人要活得有尊严!我希望这句话深深印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
“爷爷去世得早,奶奶为带大孩子们做出了很大牺牲。她对苦难的承受力,对家族的责任心,对个人晚年生活的料理,这些统统都成为我的精神资源,让我学会了自尊、平视。”奶奶是五月的一个下午去世的,陈耀辉当时的感觉是“空气凝固住了”。次日凌晨四五点,他才开始无声地嚎啕,他说:“那种哭是撕心裂肺的,因为从此我没有了奶奶!”
为了纪念奶奶,他不仅整理保存了所有和奶奶有关的照片、书信和衣物,还初步写了6000多字关于奶奶的小传。不过陈耀辉说这小传只是草稿,现在他正琢磨着把奶奶的故事放在更大的时代背景下去写,希望把奶奶的个人史完善起来,他还打算抽空再去趟乐清虹桥梅湾村老家,翻翻宗谱,把奶奶的个人史和家族史融在一起,“一个家是需要这些记忆的,它们延续着传统,也会成为你内心深处的力量。”
【贰】
搜集资料、整理成书——
“让父亲在书中得到安息”
“近20年来,我走遍全国各地,全力投入收集整理父亲的遗作。虽然我从小在父亲身边长大,但也只是在这个收集整理的过程中,才开始真正理解父亲,才刚刚懂得,那些追求艺术的人并不只是为生存而活着,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于艺术的纯净与神圣。”
方广强是书法大家方介堪先生之子。在他整理的《方介堪篆刻集》出版之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回想昔日与父亲一起生活的岁月,讲述多年来收集整理父亲遗作的苦辣酸甜,方广强直言,整理父亲遗作并将其编辑成书,供人阅读,是抵抗遗忘、纪念父亲的最好方式。
经过多年奔波,方广强如今收集有一千多封父亲生前手书的信件,多是与当时各界名人的通信,所以方广强还打算出版《方介堪与名人通信札记》(书名暂定)。因为方介堪先生除了专攻篆刻,在文学绘画等方面皆有造诣,为此,方广强还计划着为父亲再出一套专门收录其文稿、诗稿、书法、绘画作品的书籍。
能够为父亲一本本出书,是建立在一种无法计算的投入之上的,时间、心血、财力……这么多年,是算不出来的,用方广强的话说,自己“这辈子都扑在这上面了”,支撑他的是对父亲的感情:“父亲在世时两袖清风,上无片瓦,下无寸地,骨灰撒于瓯江。有生之年,我要尽力帮父亲出书,让阅尽了世态炎凉的他在书中得到安息,让他与他的良师益友们的丹青与深情通过书籍永世流传。有生之年,我会把出书的事情做好,做到哪天是哪天。”
抢救和血缘至亲的父亲有关的记忆、为父亲出书的人还有很多。
平阳人唐一川的父亲唐唯逸是书画家,命运坎坷,上世纪80年代末去世。之后这20多年来,唐一川念念不忘出一本真正属于父亲个人的书画作品集,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书画集是对父亲艺术人生的纪念,是自己对绵延厚重的父爱的一个回报,也会给父亲做人的尊严。在唐一川的奔走努力下,《唐唯逸书画集》终于出版了,这本书搜集了唐唯逸近百幅书画作品。面对这本书,唐一川内心终于安稳:“父亲,画在你在!”
更为令人唏嘘的抢救记忆故事,发生在现代温州教育家王人驹先生的子女身上。1951年10月27日,王人驹在永强蒙冤下世,当时,他最小的女儿王幼芙年仅两岁,她甚至没有看到过父亲的一张照片。一切关于父亲的文字和图片都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劫难中灰飞烟灭。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社会的日益开放,王幼芙和兄弟姐妹们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日俱增。几十年来,他们费尽周折,从宗亲、朋友、同学中探问和父亲有关的记忆,到父亲工作过的玉环、宁海等地寻找和父亲有关的线索,去专门收藏民国时期档案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和父亲有关的资料,终于在父亲诞辰110年之际,将《王人驹文存》一书结集出版,这本28万余字的书,收录了王人驹先生生前著作及遗文,并附加了一些纪念性文章。在历史长河中,这本书也许并非特别厚重,然而重要的是它展示了情感的延续和生命的贵重。
【叁】
重修族谱、研究姓氏——
“我想知道自己从哪来”
温州民间修谱之风向来兴盛,许多姓氏宗族在近百年间都多次修谱,甚至在文革时期都未真正中断。谱牒中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姓氏、遗传、社会、历史方面的讯息,能帮助人们寻找自己来处,理清历代繁衍的脉络。这些年,许多年轻人也投入了为自家修谱的热潮,其中,鹿城区藤桥镇驿头村四十岁不到的程海勇无疑是颇有代表性的人物。
上周,记者来到程海勇家中,进门就迎面看到墙面上挂着两块牌匾——温州市和鹿城区分别颁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修谱习俗。
虽然修谱只是程海勇的业余爱好,他并不以此谋生,却以此为荣。“我们程氏家族,历代都有自己的修谱人。”到了现代,年轻的程海勇成为了家族的修谱人,这与他对自己的家族渊源充满浓厚兴趣有密切关系。2007年程氏宗谱重修,程海勇担任主编,他在重修序中这样写道:吾族鼻祖大中公乃伊川夫子之四世孙,宝庆二年司铎于瓯,后遂家焉。世经人繁诗书继美,迄今凡三十世矣。“伊川夫子”,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程颐。
从十几岁起,为了读懂与程氏家族有关的文献资料,初中毕业的程海勇即开始吃力地跟随村里文化老人学习古文,连带着,他也开始学习书法碑刻,如今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由于文革时程氏族谱被烧掉了,程海勇20岁起即开始把时间和精力大量投入到对家族历史的寻根溯源中。他到处搜寻、整理,搜集了20多册程氏房谱。“如果不是出于对家族的情感,这个耗时费力的活是干不下来的。”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年的基础,后来的程氏族谱重修时请他担任主编,只用了八个月时间便完成了文字撰稿。“一些人以为这是很方便的事,因为才干了八个月嘛,其实他们不知道前期的工作有多复杂。”
谱牒的价值和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从2012年开始,龙湾区档案局开始谱牒入档工作,把谱牒作为一项特色文化档案加以搜集整理,至今已有三套实物谱牒、十几套电子谱牒入档。
长久以来,温州民间还延续着对姓氏研究的热情,其本质仍是寻根溯源、抢救记忆的思想的驱动。
“先祖从哪里来,有什么样的渊源,是我从小到大一直想了解的。” 2010年4月,苍南县人、苍南姓氏研究者郑维国编著的《苍南百家姓》丛书第五卷面世。这套丛书以苍南各姓人口数量为序,分组列卷,收录了苍南县104个姓氏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每姓分设始祖简介、姓氏渊源、郡望、堂号、迁徙、人口、古代人物和附录等8个部分。谈到出书的目的,郑维国说:“能为每个寻根探源的人提供依据,让海内外炎黄子孙拥有认祖归宗的共识,并从姓氏渊源中感悟到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与悠久历史,是我最大的心愿。”
作为历史上的移民大县和姓氏大县,苍南县共有400多个姓氏,县域内民间现存的各种谱牒约有200个姓氏、1000余册。上世纪80年代,苍南县修谱活动再度兴起,如今,各姓氏的《族史》《通志》及《苍南百家姓》大型丛书等相关文献的编纂出版,使姓氏文化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2015-06-24 10:30:02
转载:http://news.66wz.com/system/2015/06/24/104490731.shtml
附录
老人亲述日军细菌攻击下的温州 传染病流行达八年
来源:http://news.66wz.com/system/2015/05/15/104448056.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