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1日星期六

温州教会的属灵传统 作者:章启攀

温州教会的属灵传统

前言:

温州——地处浙南沿海,西、南、北三面环山,东面临海。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雨水充沛,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开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之一。温州人散居与世界各地,善于经商,闻名于世,素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温州教会被称为“中国耶路撒冷”2。从此,温州教会在世界教会的舞台上有了不小的知名度。然而,温州教会真正的情况却不为人所共知。自从第一位基督新教内地会英藉传教士曹雅直牧师,1867年农历七月月抵达温州至今,基督教在温州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了3。基督教在温州的发展与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4

回顾温州教会过去走过的历史,一切都是神的恩典;面对温州教会今天属灵的现况,有许多美好的属灵传统需要继承。因为,关注传统可以让我们研究历史和讨论现状时有迹可循,并从中寻思神作为的轨迹。

目前,在整个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下,温州教会也面临着教会转型的挑战与契机。在教会转型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是必然要面对的:第一、如何对待“传统”;第二、如何对待“革新”(创新)。对于置身传统中的我们来说,传统无论是发挥着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而其中继承与摒弃、规范或新创等两难处境,也一定是在我们的体认当中。

一、 什么是属灵传统?

提后二:1-2 “1 我儿阿,你要在基督耶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2 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

谈起“传统”,常令人联想到撇之不掉的包袱,和无可奈何的规矩。但事实上,“传统”有好的与不好的两种。好的“传统”是前人(或以前的世代)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所以,“传统”不该是消极的,而应是积极的;不该是否定的,而应是肯定的;不该是破坏性的,而应是建造性的。那么,什么是“传统”呢? 

首先:从字义来看: “传”即——传承:“传承有传递、承接之意。指的不是在空间上由一处传至另一处,而是在时间上由上代传至下一代。”

“统”即——统合:“指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即有其相关联的理念、精神及其所显的制度、礼仪、风俗等现象,而非单一物体。”

现代汉语词典对传统的定义“传统”:“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5亦即:保留在现代人记忆、话语和行动当中,对现在仍然起作用的那一部分过去。 

所以对于“传统”,我们可以理解为以前世代的人,将其思想、理念,借由典籍和礼仪、习俗等主要载体,传至后代的一种东西。

什么是“属灵传统”呢?所谓“属灵的传统”就是指:“教会历史中前人的属灵经历与生活,所流传下来的属灵文化、思想、制度、习俗、榜样、礼仪等。”

《士师记》2章7节,10节“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那世代的人也都归了自己的列祖。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钟马田博士在《清教徒的脚踪》一书中曾经指着这一处圣经说:“当一个世代失去了对于真神的认识的时候,对于上帝在历史中所行大事的知识也会同时失去。”

教会美好的属灵传统,是神给今时代宝贵的属灵财富。中国教会的老一辈牧者,留下了非常好的属灵榜样。所以,我们活着这时代的人,应当要总结与传承上一代的美好属灵的传统,以影响下一个世代6。否则将是教会的一大损失。所以,如何将教会属灵的传统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一代基督徒神圣的使命与责任。来13:7 “从前引导你们,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 6传统传承的途径,一是记载下来的文本,二是活的生命相交。后者相对前者是信仰传承更为直接的方式。我们这些年轻的一代,与这些承载传统的文字相遇,更与作为这些传统见证人的生命相遇,在这些生命的相交中,上帝模塑了并且模铸着我们的生命。

二、 温州教会的历史背景

说到温州教会的属灵传统,就不能不提温州教会的历史背景。温州教会今天许多的属灵传统,都是在温州教会大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所以,追溯温州教会历史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关于温州教会的历史背景笔者以温州教会历史的不同时期为线索,先介绍每一时期的教会情况,再介绍和分析不同时期温州教会的特色。

(一)、教会初创时期(1867——1907)

最早进入温州传道的是内地会7英藉传教士曹雅直牧师。他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农历七月,从宁波乘船来温州8,并于1877年建成温州最早的教堂——花园巷堂。9继内地会之后,英国偕我会10传教士李华庆牧师于1878年抵温。李于1881年病逝之后,英藉传教士苏慧廉牧师于1882年年底来温,苏慧廉在温州传教二十五年,对温州的宗教、文化、医疗,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工作果效显著,苏慧廉与1907你离温,调任山西大学西学校长。11内地会和偕我会成为温州教会主要的教派,后期温州其它教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从这两个教派延伸出来的。

该时期的温州教会主要由国外的信心差会12所主导,由西方宣教士们所领导,教会基本上是秉承内地会与卫理公会的属灵传统与治理模式。

(二)、教会自立时期(1907——1958) 7

从清末直到解放初期,温州与全中国的命运一样,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温州教会在这一长时期中经历了许多变迁。这时期是温州教会自立与本色化运动最活跃的时期。温州教会温州内地会中许多爱国信徒分别于1910年、1912年建立“平阳耶稣教自立会”和“温州耶稣教自立会”13。1919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温州建立浙南区会14。1925年,温州圣道公会爱国牧师尤树勋15,因“五卅惨案”,在温州发起教会自立,成立“温州中华基督教自立会”。16

1929年,基督徒聚会处在温州平阳建立教会。17因“五卅”惨案的影响,温州内地会和循道公会西方传教士于1927年离温,造成教务空虚,两会先后改称为“中华基督教自治内地会”和“中华基督教自治圣道公会”。1942年,循道公会、内地会、耶稣教自立会、基督教自立会联合组成“温州市基督教联合会”。“解放”初期,安息日会、聚会处亦参加这个组织18。

抗日战争时期,温州教会未大受挫折,教会事务处于稳定发展状态。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解放后,温州教会经历许多运动,其中有“三自”革新运动,1951年1月11—13日,在沧河巷中华基督教自立会总会堂召开首届温州基督教代表会议,成立“温州基督教三自革新委员会”,宣布实行“自治、自养、自传”方针。19最终于1958温州教会进行大联合,先行将六个教派集中在总堂活动,继将六个总堂合并,集中在城西堂活动20。并于七月第一周开始联合礼拜,即信徒不分宗派,就近到教堂参加礼拜。21 

这时期的温州教会,最主要的特征是“本色化”。教会事工主要由温州本地牧者领导,教会一方面秉承西方差会的属灵传统;一方面又有许多的更新,其中主要有奋兴布道与地方教会的属灵传统。

(三)教会无宗派(或后宗派)时期(1959——1980)

1958年7月温州教会大联合之后,许多教堂关门或转为生产之用。1959年5月,温州被称为“无基督教城市”(无宗教区)。

1960年,温州地区的教会转入家庭聚会,温州各地出现家庭教会的“传道人”。市区五马街大厅开始建立市区第一个有完整结构的教会(海外人士有称为“家庭教会”),紧接着东门“蒙恩”家里、南门山后教堂后洗礼池、西门乐清嫂家里、朔门百里坊、三牌坊、码道边等处相继建立教会。22

1966年5月5日毛泽东发起中国当代历史上注明的“文化大革命”。23

9月16日,温州红卫兵关闭城西堂,教牧人员受批斗,整个教会活动完全停顿。“温州教会遭遇史无前例的逼迫。24教堂被封闭占用,《圣经》、诗歌和宗教书刊均被作为迷信品烧毁,出现三无(无《圣经》、无圣职、无教堂)教会。”

有形的教会关闭之后,无形的教会却因信徒的敬虔而凝结起来。从文革之初开始,温州教会从未停止聚会。基督徒在家庭中、在山上举行礼拜,

以祷告会开始,教会建立,并快速的发展25。当时的温州教会在实质上抛弃了原有宗派的观念。在圣餐、圣洗上都进行了实质的联合。从1970年开始,温州全地区组织起温州区会,26

1970-1980年这十年间,温州整个地区教会经历空前的大复兴27。缪志彤弟兄在他的《温州地区教会史》里说:“这十年是温州教会史中光辉的一页,是温州教会的黄金时间”28

这时期的温州教会,最主要的经历是“苦难”与“复兴”,这时期是温州教会的炼净期、修剪期;同时也经历了温州教会史无前例的大复兴。在这个时期,宗派传统自是再难突显生气,但一些富中国特色的传统,如:强调为主受苦、由义工带领聚会、注重个人灵修、看重行为见证等等,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建立或坚固起来。

(四)教会复兴时期(1980年至今)

文革时期温州教会的聚会是一直在进行的,只是不放在公开的教堂里罢了。在文革接近尾声的时候,教会事工确实有如一台立刻便会启动的机器一样,已完全处于预热状态。291979年12月10—14日,市委统战部宣布开放文革期间关闭的教堂,恢复公开活动。30 1980年之后,教会得以恢复,教牧得以平反,信徒重新回到教堂聚会,温州教会引来新的复兴契机。温州教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可以说是最好也是最快的。温州地区教会主要有两条线在同时发展,即有参加“三自爱国委员会”的官方教会与没有参

加“三自”的家庭教会。在这三十年中,温州地区教会在布道、植堂、牧养、神学、圣诗31、培训与差传等工作上得到长足的发展。32

这时期的温州教会,基本上没有宗派色彩,秉承上一时期教会的属灵传统,注重祷告、高举圣经真理、为主受苦、依靠圣灵、广传福音、建立教会等等。

三、 温州教会的属灵传统特色

温州教会历经了140多年的教会历史,经过了不同时期的成长与考验。33到了今天,教会在许多方面都有了他自己固有的传统与特色。包括教会对真理的认识、群体的治理、生命的经验、生活的实践等等。由于篇幅所限,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的来论述温州教会属灵传统的特色。

(一)、注重祷告

对祷告的注重,可以说是温州教会最有特色的属灵传统之一。温州教会的祷告传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祷告会:提起温州教会的祷告会,我们需要坐时光机器回到苦难的六十年代。当年,随着大跃进的推进,教牧人员开始面对一轮又一轮的政治学习,教堂被合并、关门。1959年在官方的报导中,温州被称为“无基督教城市”。温州教会在经历外在信仰极大逼迫的环境下,能够不断的发展,其最主要的内因是教会的“祷告会”。新的教会在祷告会中不断的建立起来34,当年组织这类祷告会大致有如此考虑:一是没有教牧人员,无人讲道,只好祷告;二是面对苦难环境,前途未卜,故只能以祷告心态仰望上帝……35

清泉弟兄在他的一篇题为《回首以往的温州教会特色小组——祷告会》一文中论到:“在1960年代教堂被关门,信徒不能自由的聚会,于是在温州各地就有了以祷告为主要内容的聚会——小组祷告会。这样的聚会后来渐渐的就发展成为一间教会。”也可以说,今天温州一些大的堂会,有百分之八十基本上都是由祷告会开始的。

在今天的温州教会,仍然保持这一个传统,时间一般在教会的周间,都会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祷告如:晨更祷告36、午正祷告、周五记念祷告37、还有二十四小时守望祷告38等等。但是遗憾地是,今天的祷告会许多时候,成为了一种仪式。祷告会的人数也越来越少,许多年轻的基督徒更是不愿意参加祷告会。

2、个人祷告: 不单教会注重祷告,温州教会老一辈牧者、信徒在个人祷告方面也有美好的见证。受华人教会“奋兴布道运动”39与“敬虔主义”40的影响,温州教会的牧者非常注重个人与神的关系41。影响温州教会祷告最深的主要有两个渠道:第一是书籍,其中的著作有:盖恩夫人的《简易祷告法》、《馨香的末药》、劳伦斯的《于神同在》、有宾路易师母的《隐藏的泉源》、邦兹著,藤近辉牧师翻译的《祈祷出来的能力》与崔子实著的《我是哈利路亚大婶》等等。第二是生命的影响,其中有贾玉明以及上海的一些老仆人(人称:郑伯伯、张伯伯等),还有宋尙节博士的学生、倪柝声等等的影响。

3、祷告山:温州教会的“祷告山”聚会,最早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当时教会外面的压力很大,不能公开礼拜祷告,为了自由的祷告聚会,教会的大型聚会主要就转到郊区,和一些偏僻的山上。据一些教会的老信徒回忆说:“当年的聚会都不是公开的,聚会的地点都设在郊区的山上,走路要花三四个小时,有一些从远处来的要走一天才能到,但弟兄姊妹内心非常渴慕聚会,从来没有缺席聚会。为了安全起见,晚上天黑的时候才上山,早晨天亮前下山,每一次聚会信徒都有许多得着,圣灵大大的充满。”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教堂重新开放,教会恢复礼拜,教会的聚会相对来说也就自由多了。这时期的教会在祷告方面有很大的突破,温州地区各地的教会42(特别是家庭教会)纷纷成立祷告山。1989年6月5日,温州市朔门教会正式将“东风山”定为本教会的“祷告山”,并开始第一次聚会,至今仍在继续。当天聚会人数达二百人。第二年开始在山上举行施洗。90年代开始,永嘉、瑞安、乐清、洞头等地的祷告山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发展43建立起来。这时期祷告山的规模与聚会的人数都是十分惊人的,神迹奇事很多,教会人数大大复兴。祷告山聚会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晚上,聚会内容有:信徒见证、同工讲道、通宵祷告等。

4、温州教会有关祷告的一些特有名词:温州教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留下了温州特有的一些与祷告有关名词,以下笔者作一些简要的介绍如:“只要求,不要愁”、“多祷告多多有能力,少祷告少有能力,不祷告没有能力。”44;教会中还出现一些专门祷告的人,称他们为:“祷告婆”、“祷告妈”、“祷告姨”45、“祷告阿公”等等。

(二)、高举圣经

对圣经真理的高举与对圣经完全的相信,是温州教会美好的属灵传统。温州教会“唯独圣经”的态度,也是中国教会老一辈牧者一直所持守的立场。这一传统,源于十九世纪宣教士对圣经的态度与立场。当时来温州建立教会的宣教士,所持的神学背景主要是基要主义。他们对圣经的注重与高举也是人人皆知的。

温州教会注重圣经的传统,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笔者在此以温州地区某教会的,信仰立场告白中对圣经的描述,做一些归纳与分析:

温州教会信仰告白如下:

论圣经46

1、我们相信圣经都是神所默示,包括《旧约》和《新约》两个部分,共66卷 提后3:16/17 。
2、我们相信圣经是绝无谬误的,不可增减,且具有无上的权威,这权威并非依赖于任何人或任何教会的见证,而是由于圣经本身是神的话 申12:32;箴30:5/6;启22:18 。 
3、我们相信圣经是信仰与生活的唯一准则,是检验信徒一切属灵经历的标准,也是检验教会真理的唯一标准 提前3:15 。

1、 对圣经的态度:温州教会,相信圣经都是神的话,是绝对无误的,圣经是基督徒信仰与生活唯一绝对的准则。温州教会对圣经的态度是秉承福音派的立场。在解经方面,温州教会十分强调,圣经字面的意义47,注重字义解经与灵义解经。48二十世纪中期,以吴耀宗为代表
的新派神学对温州教会没有多大的影响。

2、 手抄本圣经的流传:温州教会在文革时期,与中国各地教会一样,圣经与属灵书籍全部被烧毁,圣经变得十分稀缺49。据温州一位经历文革时期的老同工说:“温州某区,在当时一共只有两本半的圣经(为什么只有半本圣经呢?原来在红卫兵抄家搜查圣经的时候,这位同工正在烧火,为了不被查出这位同工将他唯一圣经藏在烧火的灰里,当红卫兵走了之后赶紧取出圣经,但只留下了半本。)在当时信徒根本没有圣经可读。有一些渴慕神话语的同工,为了读圣经就只有借阅圣经,可是借的圣经有一天还要还,所以就只有先把圣经用手先抄下来,之后慢慢读了。”50在这时期,温州教会出现大量的手抄本圣经。有许多手抄的圣经至今仍然保存。不单抄圣经,背颂圣经也是当时的一个特色,有不少同工甚至将新约圣经全部背下来。可见,当时前辈们对温州教会在解经方面,受时代论的影响较大,还有贾玉明的灵义解经影响也很深。在家庭教会传统中,有许多以生命保存圣经的故事,有一个山西的弟兄说,他父母被逮捕时,吩咐几个年幼的孩子,“你们的生命丢了没有关系,一定要保护好这一本圣经。”

圣经的爱惜。至今,温州教会的同工对圣经的爱惜与注重也是超前的,学道班、主日学,从小强调读、背圣经。许多小孩子小学毕业就把整本圣经读过几次。

3、 对查经班的重视:从文革以来,温州教会除了对《和合本》圣经的专注,对查考圣经也是特别的重视。温州教会有每周查经的习惯,针对教会中不同的群体有,老年查经班、中年查经班、青年查经班的出现。

(三)、培灵奋兴会
中国教会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神兴起许多的奋兴布道家,如宋尙节、计志文等51,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中国教会的大复兴。温州教会也受到培灵奋兴运动很大的影响。在1937年的8月25日,宋尚节博士来温布道;当天下午开始聚会,地点在城西教堂,人数达2000多人;聚会前后共为1583人祷告,大多数病得痊愈。52

这一次聚会给当时参加聚会的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但温州教会培灵奋兴会最大、最直接的影响还是在解放以后,温州教会培灵奋兴会的传统还是有一些它独有的特色的。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温州教会培灵奋兴会的情况:

1、 培灵奋兴会的崛起:培灵奋兴会,在温州教会叫开“培灵会”。培灵会的开始可以说是神亲自兴起的工作,时间在1970年前后,温州教会兴起了开培灵奋兴会的热潮53,当时神在温州教会兴起了一大批青年的同工,被圣灵充满,满有能力,也有神迹奇事伴随。据林乃姆弟兄
回忆:“在温州市区有几位青年弟兄,看了圣经说要追求圣灵的充满(当时还没有圣灵充满的经历),于是在一起追求圣灵充满,可是很纳闷,怎么一直没有圣灵的充满呢?后来看圣经使徒行传发现,使徒们祷告等候十天才赐下圣灵,于是继续祷告,果然到第十天的的时候,

圣灵大大的充满他们,有许多人说方言。”54从那之后,这几位弟兄到处开培灵会,给教会带来极大的祝福。圣灵的火,在温州地区各地燃烧。1980年,温州教会环境大释放的时候各县开大型的培灵会,在温州市区南门教会一次培灵会,曾经搭大帐篷,几千人主面前被复兴55。荣耀归给神!

2、 培灵奋兴会的型式:说到培灵奋兴会的型式,温州教会的培灵会也有它自己的特色。温州教会发兴起了开培灵奋兴会的热潮53,当时神在温州教会兴起了一大批青年的同工,被圣灵充满,满有能力,也有神迹奇事伴随。据林乃姆弟兄回忆:“在温州市区有几位青年弟兄,看了圣经说要追求圣灵的充满(当时还没有圣灵充满的经历),于是在一起追求圣灵充满,可是很纳闷,怎么一直没有圣灵的充满呢?后来看圣经使徒行传发现,使徒们祷告等候十天才赐下圣灵,于是继续祷告,果然到第十天的的时候,圣灵大大的充满他们,有许多人说方言。”54从那之后,这几位弟兄到处开培灵会,给教会带来极大的祝福。圣灵的火,在温州地区各地燃烧。1980年,温州教会环境大释放的时候各县开大型的培灵会,在温州市区南门教会一次培灵会,曾经搭大帐篷,几千人主面前被复兴55。荣耀归给神!

2、 培灵奋兴会的型式:说到培灵奋兴会的型式,温州教会的培灵会也有它自己的特色。温州教会发展的初期,那时侯教会并没有健全的组织与牧养系统,信徒灵命的牧养主要靠开培灵会来维持。教会每年都有多次的培灵会,每次聚会信徒自己带上食物,与被子,每次聚会的时间一般是三天三夜。奋兴会的信息内容基本上都是:认罪悔改、耶稣与十字架的救恩、信心、圣灵的充满、主的再来、天堂盼望等。培灵会的程序基本上是第一天讲认罪悔改,第二天讲耶稣的十字架,第三天讲主的再来或天堂盼望,最后都是追求圣灵的充满。

3、 培灵奋兴会的果效:培灵奋兴会,给温州教会带来的果效是十分明显的。从信徒生命的角度来看,信徒的生命被改变、灵命被复兴了。经过培灵会之后,信徒心灵火热,勇敢传福音,生活有美好的见证;从福音布道的角度看,因圣灵的工作许多人悔改得救,因有许多神迹奇事发生,不少人开始相信耶稣;从教会同工的角度看,许多信徒在培灵会中被圣灵充满,奉献自己为主工作,今天温州教会中大部分被主使用的老一辈同工都是在培灵会中被主兴起的。培灵奋兴会带给温州教会的祝福与果效是我们无法估计的。

培灵会在今天的温州教会中,依然是教会主要的聚会形式。教会在每年的年度计划中都会安排不同群体的培灵会如:同工培灵会、信徒培灵会、青年培灵会、主日学培灵会、女众培灵会等等。

结语:

纵观基督新教的历史,最典型的是宗教改革的传统和此后清教徒的传统、18世纪大奋兴运动以及19世纪以来的宣教运动的传统。温州教会的属灵传统,是不能脱离整个基督教大的属灵传统而完全独立的存有的。它是在中国教会、西方教会乃至使徒教会即整本圣经的大传统之下的。

回顾温州教会走过的道路,让我们看到神是历史的主宰。历史将要过去,但温州教会上一代牧者与信徒所留给我们优良的属灵传统,是神给我们这一代宝贵的属灵财富。

面对温州教会今日的现状,教会内在结构的转型与教会外在国际化的挑战。我们该如何看待温州教会的属灵传统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对温州教会的属灵传统有正确的认知与理解,肯定教会属灵传统的价值与意义。因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寻思神在传统中作为的轨迹,以致能够察验何为神所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其次,我们必须传承温州教会所有合乎圣经、优良的属灵传统并与现实教会的情况相结合,使它活化在教会的现况之中,并给教会带来实际的祝福;再次,我们还要将温州教会的属灵传统,用不同的载体(或型式)(包括:文字、影像、礼仪与生命见证)保留下来,在未来的世代继续发挥它的功能,为温州教会未来的复兴推波助澜,迎接基督第二次荣耀的降临!

注释:
1温州人善于经商,有“东方的犹太人”之称,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地,据说在国外约有60万的温州人,在中国各地约有140万的温州人。
2 世界各地许多华人教会的牧者来温州教会服事的时候都说温州是中国的“耶路撒冷”,其实温州教会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自称。我自己作为温州教会的牧者,面对这一美称也深感不配。
3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0年,温州地区信徒约有100万左右。 
4 汤清著:《中国基督教百年史》,道声出版社,2001年七月出版,页487。
5 现代汉语词典

8 内地会于1865年由英国宣教士戴德生创立,总部设在伦敦。 莫法有著:《温州基督教史》,香港:建道出版社,1998年,页52。 
9同上,53。
10 即卫斯理宗,1911年改为圣道公会,1934年又与同宗教会合并,改名循道公会。 
11莫法有著:《温州基督教史》,香港:建道出版社,1998年,页58-60。
12 参梁家麟著:《华人教会属灵传统》讲义,信心差会解释。
13、当年,全国“消灭宗教——基督教”在温州平阳试点。同年温州市唯一尚开着门的“城西教堂”出租给瓯江电影院。
14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页99;缪志彤著:《温州地区教会史》,页57-58。 同上,65-66。 
15支华欣编著:《教会自立的先驱尤树勋》,《温州文史资料》第九集,页212。
16 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页97。 
17缪志彤著:《温州地区教会史》,63。;网络http://www.wendangwang.com/地方教会
18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页100。
19莫法有著:《温州基督教史》,香港:建道出版社,1998年,页174。;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页97。
20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页101。莫法有《温州基督教史》页181。
21莫法有《温州基督教史》香港:建道神学院出版,页181。
22、23 林乃姆著:《林乃姆回忆录》未出版。 参考网络。 
24缪志彤著:《温州地区教会史》,118-119。
25、26缪志彤著:《温州地区教会史》,页120-122。 同上,页127温州市及五县各教会同工经交通决定组建温州地区教会,开始市区和五县教会定期会议,各县推选中、青年代表参加会议,并担任教会建造重要工作。
27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页127。
28 同上书,页131。 
29 参朱建忠弟兄的一篇文章。 
30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页102。
31、32陈丰盛:《金陵神学志》2009年第1期,(温州基督教圣诗发展历程)(一)。 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页47。
33 参本文第二部分内容。 
34林乃姆著:《乃姆回忆录》记:1960年温州市区五马街大厅开始建立市区第一个有完整结构的教会(海外人士有称为“家庭教会”),紧接着东门“蒙恩”家里、南门山后教堂后洗礼池、西门乐清嫂家里、朔门百里坊、三牌坊、码道边等处相继建立教会。
35 温州《麦种》第九期,刊登的文章。 
36 温州教会过去的晨更祷告一般是在凌晨的4点开始的。至今天,在文革时期相信主的老长辈,还有许多人保持这一种晨更祷告。
37 温州教会有周五记念祷告的习惯,祷告的内容主要是记念耶稣的受难。 38 温州市有许多二十四小时守望的祷告网,其中西门教会的守望祷告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一直至今没有停止。 39 梁家麟著:《华人传道与奋兴布道家》。 40 17世纪由德国路德宗所产生出来的,是对路德宗神学的一种修正,注重对虔诚的生活,反对知识。“敬虔主义”,把行为改称为生命,所以又称“生命会”。
41 黄牧师(温州教会一位很有影响力的牧者),在强调祷告的时候,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人若不注重祷告,必注定失败。”
42、43 特别是家庭教会是一个发展最快的时候,“三自”教会因为等记,反而受很大的限制。 据笔者所知,在90年代永嘉县就有13处祷告山。
44、45 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祷告诗歌的内容。 在祷告上注重的一般多是姊妹。在温州市区西门教会有著名的,“乐清婶”永嘉桥头有,“爱拉姨”。
46《温州教会信仰告白》论圣经,页6。
47、48缪志彤著:《温州地区教会史》,页7。 
49、50 《乃姆回忆录》,未出版。
51、52 参梁家麟博士著的《华人传道与奋兴布道家》。 利未著:《灵历集光》,页247。
53、54缪志彤著:《温州地区教会史》,页121-122。 林乃姆著《乃姆回忆录》,未出版。 55 、天上书,137。

参考书目:
1、 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中国:浙江基督教两会出版,2001。
2、 莫法有著。《温州基督教史》。香港:建道神学院出版,1998。
3、 利未著。《灵历集光》。出版社不详。
4、 林乃姆著。《乃姆回忆录》。未出版。
5、 汤清著。《中国基督教百年史》。台湾:道声出版社,2001。
6、 陈丰盛。《金陵神学志》2009年第1期。
7、 《温州教会信仰告白》。
8、 温州。《麦种》第九期。
9、 梁家麟著。《华人传道与奋兴布道家》。香港:建道神学院,
10、 缪志彤著。《温州地区教会史》。中国:温州出版,2009。

声明:由于原著出处的格式不够完整,以上内容部分注释仍不够完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