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斯长斯的家乡,它的名字怎样来?在落地生根后、在落叶归根前,这都是每个人“根”本性问题,因为地名从不仅仅是简单符号。也许对乡邦热爱越深,越难免夜郎自大,即使只以温州11个市、县、区地名为例,小小两字,却音义俱美,深含文化,浓缩着地理、人物、音乐、民间传说......
然而,对温州各市县区名,迄今从未见专文全面系统解说,本地府志/市志/县志/区志/地名志/历代地理志/国内相关辞书或语焉不详,或只列一说,或错漏失载。“名不正,言不顺”,聊佐瓯越人文、历史、旅游之谈助,南航我考证下它们的来历、来源、来龙去脉。
附及:闲来无事,曾将各市县区凑成四字嵌名谣——冷暖温州,白鹿城池,瓯居海中,卧龙港湾,天瑞地安,箫音乐清,山水永嘉,玉苍之南,文成故里,风泰雨顺,千年平阳,百岛洞头。姑作为字词均不重复的广告语,打个头。
冷暖温州:
据《尚书》,温州最早属于上古大禹划分“九州”中的扬州,得名于唐高宗李治在位时的上元二年(675),据清朝雍正《浙江通志》转引《图经》载“其地自温峤山南,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故名”。温峤山即温峤岭,在今温州与台州交界处的温岭县内,也是其县名的由来。南航按,《尔雅》解释“燠,煖也”,《说文解字》解释“煖,温也”。多米诺骨牌一圈推下来,燠原来是温的孪生兄弟。明朝《弘治温州府志》转引《图经》,更是把“隆冬恒燠”翻译成白话文般的“冬月,地常暖少寒”,温州正因冬不冷,夏不热,属于宜人的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候。生逢其地,南航我曾在应邀为《世界温州人》杂志写的卷首语结尾,表达了“世态再炎凉,人情再冷暖,不辞长做温州人”。
遗憾的是,《辞海》《辞源》解释温州,均只说以在温峤岭之南得名,缺漏了双关义项中的“隆冬恒燠”或“冬月,地常暖少寒”,该打屁股四十大板。
白鹿城池:
鹿城,白鹿城,白鹿城池,众所周知,它来自郭璞建城的传说。东晋晋明帝司马绍太宁元年(323),温州建城,相传大学者、风水大师郭璞正好寓居温州,于是聘请他为总设计师,筑城之际,有白鹿衔花而过。鹿是吉祥物,白鹿衔花无疑是一种祥瑞,南航按,于是温州市就被别称为白鹿城,简称鹿城,至1984年,也专称城区为鹿城区。迄今瓯江大桥桥头还矗立着白鹿衔花的雕像。
顺便闲扯下以动物为别称的城市,中国还不少,最著名的是“羊城”广州,次著名“鹏城”深圳、“鹭城”厦门、“鹰城”平顶山、“鹤城”齐齐哈尔、“鲤城”泉州、“麒麟城”曲靖。甚至国外还有“狮城”新加坡。作为中国传统中最吉祥的动物,龙凤更遭到哄抢,如称为“龙城”的有太原、柳州、常州、诸城、湘乡,称为“凤城”的有潮州,称为“凤凰城”的有聊城、百色。由于鹿在传统文化里也是一种瑞兽,于是,“鹿城”也不能温州独享,包头也来分一杯羹。
瓯居海中:
从传说上看,鹿城的得名比温州早,比鹿城更早的是瓯海,它来自《山海经·海内南经》“瓯居海中”。温州最积满灰尘的称呼是瓯,先秦之前,陆地还未因地质造山运动而大片显露,周围尚被海水包围,时为瓯地,又因位于中国东部,称为东瓯。东晋郭璞注释“瓯居海中”已经明确说“即东瓯,在岐海中也”,后来瓯海便被连称。延至瓯江口、温州湾一带海面,也称瓯海。南航按,“瓯”“海”两字连用,最迟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如谢灵运来温当太守时写有《北亭与吏民别》诗,就提到“憩泊瓯海滨”。《温州市志》称瓯海“以地处瓯江之滨定名”,可这跟“海”字何涉?岂不半身不遂,还不如说“地处瓯江之滨与东海之畔”。
瓯海1981年置县,1992年改区,可惜现在的它已经名不副实,其所辖毗邻瓯江的临江镇、上戍乡、双潮乡被划分给鹿城后,无江可滨,毗邻东海的永强片被划分给龙湾后,无海可畔,遂不免想,如今的官僚总是胡乱拍板野蛮决策,对历史文化连个屁都不知道,人文底蕴需要传承,而不是破坏。为什么不在现实中保留下古老地名的原始内涵,让世世代代能顾名思义,有个发思古之幽情的借口?
卧龙港湾:
龙湾其名,原来颇沾岳飞的光。《宋史·岳飞传》载南宋初年,金兀术侵犯龙湾,被岳飞、韩世忠打败,该龙湾在江苏南京市西北。此外,一度收复中原有望的岳飞,曾发出“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豪言壮语,黄龙府即今天吉林农安县,而农安旧称龙湾。
不过,温州龙湾跟上述两地都没什么亲戚关系,原为龙湾乡,南航按,其得名来自龙湾版图沿着东海蔓延,境内大罗山主峰李王尖的分支形似巨龙从西南向东北蜿蜒,直抵瓯江之滨,形成深水港湾,故1984年设区时名为龙湾。而从瓯江口的深水港湾起锚开航出海,迎着东方日出,前面就是汪洋一片的温州湾。但作为龙之港湾(跟苍南龙港倒有字面上的亲戚关系),我更想到的是该地历史上的一条人中之龙——张璁。
如今龙湾的最著名人物张璁,早年就以“卧龙”自许,只是在成为明朝内阁首辅之前,这条“卧龙”卧得太久了点。考进士七次皆不第,直到47岁才当了个比芝麻还要小的官——礼部观政,“观政”,用白话说就是只能观看别人操弄政治,不是正式官员,只是见习官员。品级为七品以下,比县官还低。南航按,为不使“卧龙”沉沦为“池中物”,“大礼议”对张璁不啻救命稻草,他终于青云直上,“伏久者,飞必高”,但副作用是导致了大明官场风云变色,一片血腥。
不嫌啰嗦的话,还可以给“卧龙”第三种解释,那就是其辖区永强机场日夜停着的一架架飞机。如果说张璁是古龙,它们就是今龙,当今的钢铁卧龙,机场就是它们憩息的港湾。
天瑞地安:
瑞安的乳名有罗阳,安阳、安固,建县于三国时期吴国大帝孙权的赤乌二年(239),瑞安之名来自唐昭宗李晔天复二年(902),有白乌栖于该县的集云山,“天下乌鸦一般黑”,黑乌鸦被民间视为不吉利的象征,白乌鸦自然成为祥瑞,南航按,当年被唐朝封为越王的钱镠觉得实在是好兆头,遂奏请改安固为瑞安。《新世纪中国市县全览》在瑞安县条目里,也引用此说,但却把钱镠错写成钱鎏,查《旧五代史·世袭列传》《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镠并无此别名,镠、鎏虽然同音同义,连偏旁(金)也近乎相同,可惜不同字。
另据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在瑞安县条目下提到“邑有瑞安山”,南航按,言下之意是以山得名。由于南朝郑缉之的《永嘉郡记》里提到“县山”,后人认为即唐朝宰相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里的安固山,今集云山,那么瑞安山也就是今天的集云山,但《太平寰宇记》里,瑞安山与安固山却不是同一座山。此外,因《太平寰宇记》又提到瑞安江,南宋陆游有“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的《过瑞安江》诗,清《嘉庆瑞安县志》称瑞安江即飞云江的唐名,南航按,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又说以江得名。
行文至此,瑞安得名等于有三种说法,查《瑞安市地名志》,却仅列其中的白乌祥瑞说,《瑞安市志》则什么说都没有。以上三说综合下,南航我的电脑屏幕自动弹出一个超古老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先有瑞安县名,再有瑞安山与瑞安江;还是先有瑞安山名或瑞安江名,加上有白乌祥瑞,再改县名为瑞安?
但不管这些公说婆说,瑞安的正名比乳名都好听,何况还可以很容易拉扯出“天瑞地安”。后者当是对瑞安最鬼斧神工的形容,简直是为它量身定做,还能让人立马串连起与此相近的成语,如人杰地灵,如物华天宝。其口气其气魄,也很相称于如今温州县级市的架子,难怪该市政府把这四个字放大N倍,高挂闹市区。
箫音乐清:
作为温州另一个县级市,乐清之名来自该市一个美丽神话。明《隆庆乐清县志》清《康熙乐清县志》在“建置沿革”条目里载“以王子晋吹箫于此故名”,将其前因后果补充之,相传春秋时周灵王之子王子晋(南航按:道教神话人物,姓姬,名晋,字子乔;又名乔,字子晋,神仙就是神仙,连名与字都可以变来化去,颠来倒去)从遥远的中原大地来到蛮荒的乐清,游览乐清的西山,兴致所至,悠然登台吹箫,箫音美妙,乐声清越,演奏完毕,还用当地山泉沐洗其箫,于是用“乐成”(南航按:奏乐完毕之意)命名其地,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二年(374)作为县名。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二年(908),吴越王钱镠为避朱温之父朱诚的讳,据汉代刘熙《释名》“箫,肃也,其声肃肃而清也”改名乐清。乐清跟乐成比,就更容易让人接近王子晋传说了。现如今,其市区的箫台山、沐箫寺,乃至其文联刊物《箫台》都跟这个传说血脉相连。
奇怪的是,当代《乐清县志》称“按乐清县之取名,实寓意在乐(yuè),《乐论》说:‘乐者像成者也。’又说:‘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是知前人借子晋爱乐的神话为乐清建县的含义”。《乐清县志》所说的《乐论》,确切叫法应为《乐论篇》,出自《礼记·乐记》。南航我个人认为,引文要引书名,不能无头无脑列一个篇名,一则让普通读者看不懂,二则也容易跟荀子或阮籍的《乐论》混淆,三则,“乐成”本来就有现成词,《周礼·春官宗伯》有“凡乐成,则告备”,《礼记·祭义》有“反馈,乐成”,其中“乐成”作为奏乐完毕,是王子晋传说里的本义,并不须辛苦拆词,再竭力去套它的意思,事倍功半。
如其不信,看看著名的《十三经清人注疏》,其中的两部凑巧都是温籍作品。一是孙诒让的《周礼正义》,他对“凡乐成,则告备”,先引前人注疏“成,谓所奏一竟”,而“成犹毕也”,即完毕,“竟”呢?是“乐曲尽为竟”,最后自己按语道“乐成则谓奏乐终毕,歌管閒合,众节皆备为成”。二是孙希旦的《礼记集解》,他对“反馈,乐成”注疏道:“乐成者,乐至合舞而成,合舞当馈食之节也”,其说也许依然偏于繁琐,南航按,当代《辞源》在其“乐成”条目下的解释里,同样引用了孙希旦的注疏为例句,但干脆简化翻译为“奏乐完毕”。
哎,咱们这两位同姓(孙)同乡(瑞安)的温州先贤,在钻进故纸堆发扬经义时,咋没想到利用手中的笔,跑一下题,顺便提提“奏乐完毕”“奏乐结束”或者换个词“曲终”,也是温州乐成地名的本义,为家乡打一下广告?
此外,从王子晋传说中如何结晶出“乐成”两字,《乐清县地名志》全县综述卷第三章“关于县名的来历”里则称,“本县县名就是后人据王子晋在箫台山吹箫的传说,又据《尚书·益稷》所谓‘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说法,名县为乐成”,南航按其意,这里得补充解说——“《箫韶》是传说中舜时的乐曲名,也就是说《箫韶》即乐,因此‘箫韶九成’简称乐成”(成在这里解释为乐曲一终为一成,九成就是演奏了九次或九章),如此,三段论逻辑推理才严密完整。
但据乐清现存最早的县志——明朝《永乐乐清县志》只说世传王子晋吹箫于山顶,并没提到吹的是《箫韶》。其次,乐成至少在东晋374年已得名,而现存东周至东晋以来的文献并没有能满足“王子晋吹箫”“箫韶九成”“因名乐成”这三大条件的记载。南航按,再次,《箫韶》是一种大型集体乐舞,奏乐、歌咏、舞蹈三合一,即使单单奏乐,也得动用十八般乐器,《尚书·益稷》记载的乐器就有鸣球、琴、瑟、管、鼗鼓、柷敔、笙、镛,王子晋不是六臂哪吒,不是千手观音,一人包揽一支乐队的活,难度系数太大。总之总之,以“箫韶九成”解释乐成,欠缺足够的文献依据。
山水永嘉:
永,在《尔雅》里是长,是远,是长远,在《说文解字》是水长也;嘉,在《周礼》里义为善,在《尔雅》里又意为美。南航按,据永的《尔雅》义,永嘉用成语来训诂,就是尽善尽美,确切说,是无尽善无尽美;按永的《说文解字》义,永嘉即“水长而美”。
山水永嘉,水自是“长而美”的楠溪江,现为国家级风景区,不过,南航这里要给外地游客打预防针,楠溪江本身名不副实,比溪大,比江小,非溪非江两不像,名副其实的倒是永嘉第一大河。山,以山地丘陵为主的永嘉,被楠溪江掰成括苍山脉与雁荡山脉,其间点缀着四海山森林公园,谢灵运任永嘉郡太守时游山玩水吟诗题咏过的绿嶂山,风雅引动日后的苏轼羡慕得写下“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
无论从词源史还是命名史衡量,永嘉都排在温州前面。它最早是东汉汉冲帝刘炳的年号,即145年。南航按,至东晋时,温州被称永嘉郡,等量代换,后来永嘉便成为温州的古称。到了隋文帝杨坚开皇九年(589),永嘉才降格为县名。
但永嘉得名,还有第二种说法,即瓯江古称永嘉江,南航按,以江得名,查地理古籍,永嘉江在《元和郡县图志》里就已被提到,该书称永嘉江一名永宁江。再据孙诒让在《永嘉郡记·瓯水》里的考证,永宁江就是瓯江。
玉苍之南:
苍南1981年建县时,因为地理位置绝大部分坐落在玉苍山之南而得名,南航按,相比云南称为“彩云之南”显得诗意有余,准确不足(南航按,据明代謝肇淛《滇略》“汉元狩间,彩云见于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也”),“玉苍之南”属于实话实说,但以取名艺术性看,手法实在拙劣。
玉苍山也是该县著名风景区、省级旅游胜地、国家级森林公园,古名寿山,传说是王母娘娘做寿之地,因收藏着各路神仙祝寿贡献的宝石,大量宝石堆满山,把整座山变成了宝玉的仓库,故名玉仓山,后来山上长满苍翠的树木,又改名玉苍山。
文成故里:
明武帝朱厚照正德九年(1514),诰令称赞明朝开国元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刘基“学为帝师,才称王佐”,是“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南航按,因此赠封太师,赐谥号文成。
民国35年,析瑞安、泰顺、青田三县边区建立一个新县,由于新县范围里有刘基的故里(南田镇武阳村),还有刘基墓(南田镇西陵村),刘基庙(南田镇新宅村),南航按,于是以刘基的谥号命名该县。从此以后,刘基也成为文成县第一名人,最大一张金名片。
然而“文成”又是什么含义呢?诰令原文并没提及,《浙江区划地名溯源》在文成县条目下说是经纬天地为文,安民立政为成。南航查对下历代谥号的GB(国家标准)——《逸周书·谥法解》,上述说法原来出自该书。“成”是安民立政的意思没错,但“文”却并非仅仅是经纬天地的意思,还有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一共六种含义。对照刘基,“文”字至少还可以解释为道德博闻、慈惠爱民。
风泰雨顺:
用这四个字说明泰顺之前,南航我考虑过“国泰民顺”。如果说前者“篡改”自风调雨顺,那么后者就“抄袭”自国泰民安,因为泰顺的命名原是压缩自“国泰民安,人心效顺”(“效顺”一作“归顺”),其地是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在朝廷镇压了浙闽边境邓茂七、叶宗留等为首的农民起义后,南航按,巡抚孙原贞奏请把瑞安义翔乡与平阳归仁乡合并而成,由皇帝朱祁钰赐名。
统治者要的是“国泰民顺”,即便穷不聊生、上吊自杀也别造反;老百姓要的是“风泰雨顺”,即便世道黑暗仍渴盼好年头,可以赖活。咱既非官员,又非党员,无职无衔一布衣,不投票“风泰雨顺”,难道弃权?
但抛开历史与政治,作为身处深山的一个县城,泰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基本上风泰雨顺。
另据清雍正《浙江通志》引明万历《温州府志》称泰顺是以“民心向化”赐名。清《雍正泰顺县志》称,泰顺是以“民心向化,境宇宁谧”赐名,该书又引《一统志》称“泰顺与处州之景宁、庆元,福建之寿宁一时同创设也,相传四县命名之意,盖取‘景泰庆寿’云”,也就是说是为景泰皇帝庆祝长寿的吉祥语。难道在玩藏头诗?但南航查对下,庆元置县于南宋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以宋宁宗年号为县名,寿宁建县于明景泰六年(1455),两县根本不是明景泰三年与泰顺一起建置,所谓“景泰庆寿”涉嫌恶心地拍前朝最高领导的马屁。
再查《一统志》,只有元明清三代修过《一统志》。泰顺县明朝才成立,《大元一统志》只是地理总志,不是科幻小说,飞越未来不可能了。《大明一统志》呢?南航我查遍该书里的上述六县,均无所谓“一时同创设”与“景泰庆寿”的记载。剩下就是《大清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修过三次,最早的一次也是乾隆年间才成书,雍正在乾隆前面,《雍正泰顺县志》更不可能从还没出世的《大清一统志》里偷胎换骨,挖一段话回来给自己用。无疑,《雍正泰顺县志》所谓引《一统志》云云,根本是胡说八道。
再再查《明史·孙原贞传》,记载景泰年间孙原贞“奏析瑞安地增置泰顺,析丽水、青田二县地置云和、宣平、景宁四邑,建官置戍,盗患遂息”,南航按,原来1452年一起建置的是泰顺、云和、宣平、景宁四县。《雍正泰顺县志》不是偷胎换骨,而是偷梁换柱,偷藏了云和、宣平,换上了庆元、寿宁(《温州导游词》引用上述“景泰庆寿”说法并加以批驳时,误说庆元置县于明朝洪武年间、泰顺置县在景泰五年,等于说人家错,自己也错了)。
千年平阳:
说到平阳,很容易使人想到“虎落平阳被犬欺”,后者的平阳指地势平坦明亮之地,跟温州平阳县毫不相关,用地理来对照,温州平阳多山地丘陵,占全境65%,也不算地势平坦,但有趣的是,该俗语的另一句“龙游浅滩遭虾戏”,其中“龙游”居然也是一县名、浙江衢州市龙游县。
实际上,“平阳”一词最早的含义是传说中的帝尧之都(南航按:今山西临汾市),因地处平水之阳而名。温州平阳当然并非遗传自此。作为县名,后者最早称始阳,来自其境内有始阳江,即今鳌江;次曰横阳,来自境内有横屿与横阳江(南航按:始阳江的后名);末谓平阳,来自五代十国时,即后梁末帝朱瑱乾化四年(914),钱镠因横阳之乱被平定,继改安固为瑞安、乐成为乐清后,南航按,改名改出瘾来,取“平定横阳”之义,改横阳为平阳。钱镠如果想到跟古尧都重名,为防被诬告僭越,也许还要改名吧。
平定横阳说只是平阳的第一说,《平阳县志》《浙江省平阳县地名志》均只列此说。无独有偶,跟瑞安山一样,《太平寰宇记》平阳县条目也提到“邑有平阳岭”,潜台词也以山得名,南航按,《辞海》亦从该说。据《民国平阳县志》称县城“九凰山东南麓有道通岭门,曰铁岭,一名平阳岭”,则平阳岭在九凰山与岭门山之间。另据《今县释名》平阳县条目称“有横阳山、横阳江,晋因设横阳县,钱氏改今名,以在平水之阳为名,平水入横阳江”,则因水得名。南航按,另据清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平水为横阳江上游支流。
平阳建县始于西晋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四年(283),距今已经1700多年,若从今名平阳的914年开始,也有上千年历史。此外,其辖区最著名的文化标志——会文书院,也将近有千年历史。而且它还是苍南之“母”,苍南最早的7区1镇就“产自”平阳。
百岛洞头:
跟“千年平阳”相对,就是“百岛洞头”。洞头1953年才建县,由103个岛屿组成,因称“百岛县”,其文联刊物《百岛》便由此而来。洞头得名有两说,一为娘娘洞说,一为福建渔船掉桶说。南航按,相关书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浙江省洞头县地名志》为娘娘洞说,Long long ago,洞头半屏岛上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金娘,与丈夫住在一山洞里,该山洞与洞头本岛南侧一海洞相通,金娘夫妇后跟一条残害渔民的巨大毒烟蛇精搏斗而死,于是人们为纪念她,将半屏岛一端为尾,称娘娘洞尾,洞头本岛一端称娘娘洞头(南航按:后词义扩大,洞头被代指全岛)。
但福建渔船掉桶说也非“空穴”来风,如《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洞头县卷》《温州导游词》就说几百年前,有福建惠安渔船到洞头洋面捕捞,绕着本岛行驶,一伙计用吊桶打水洗碗时,桶绳断了,吊桶掉落,随即被流水冲走,冲进岸边的崖洞里。后来渔船绕到岛现今胜利岙的海边时,意外发现吊桶从另一个崖洞里漂流出来。渔民便猜测两个崖洞是相通的,是一条海洞,海洞从岛底下一直通到这个岙口。南航按,于是,他们把吊桶掉下来的地方就叫洞头,浮上来的岙口叫洞尾。
如果说传说故事不足为训,看看正经地方志里的记载。清雍正《浙江通志》里曾经提到洞头,光绪《玉环厅志》卷首图经与舆地卷里,记载有洞头隩、洞头门、洞头山,洞头隩位置即今洞头本岛,洞头门为本岛与半屏山之间的水道,洞头山为三盘山的南旋西折,南航按,这说明至少在清朝雍正以前已有洞头之名。可是追根溯源,“洞头”两字究竟怎么来?仓颉造字,谁造“洞头”一词?看来还只能回到金娘斗毒烟蛇或惠安渔船掉吊桶的传说上去。
真正荒谬的是第三个版本。1999年华龄出版社出版了《蓝色礼赞》一书,内有文章说洞头岛名跟北宋方腊与浙江摩尼教起义有关。摩尼教起义后,称青田一带地区为第十八洞,因官兵在金华宁波把守,堵死了各地义军北往西进聚义的陆路,义军于是只好绕道洞头岛,洞头岛由此成了第十八洞的头,因称“洞头”云云。南航按,此文海洞没有,漏洞不少,方腊起义是在浙江淳安爆发,文中错成湖南,所谓“十八洞”查无实据,更关键是,无论方腊义军还是摩尼教义军都没转战洞头的史载,活动范围都是在陆地,何来绕道洞头,使洞头岛成了第十八洞的头?
回车,洞头海岛底下果真有一条“天然海底隧道”,岂非可以排个水下旅游观光的“阵”?(南航2008年6月2日)
注:本文刊登于温州市鹿城区文联刊物《墨池》2008年第三期第四期。
作者简介:南航:真名,浙江温州人,非党员非官员,七十年代初下水,八十年代末起锚,为谋生上过贼船,曾迷津,曾触礁,曾搁浅,青春全打了水漂、都泛不出任何涟漪之后,却想划向当年目的地——文学。出版《野渡无人舟自航》等,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联络方式:QQ6936335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