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9日星期五

溫州樂清市白象鎮新桥头二月十五会市

新桥桥东为乐清,桥西为永嘉

作者:倪金诗章

新桥头二月十五会市

北白象镇西部有村名新桥,西乡人习惯叫“新桥头”。新桥头是以桥名村。此桥历史悠久。明永乐《乐清县志》记载:“新桥在茗屿乡十二都。”新桥村虽不大,仅上百户,但其处当永乐两县交通要冲。象浦是永乐两县分界线,新桥跨象浦建造。早在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曾于此与乐清县尉张子容相会,留下了《上浦馆逢张八子容》的诗,描写此处环境:“逆旅相逢处,江村日暮时。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

解宇邻咬室,人烟接岛夹。乡园万余里,失路一相悲。”所称上浦,就是象浦,其上游多山,下游即是瓯江。江中有吟洲岛。解放前,永嘉山底人挑柴来白象街出卖,都要经过此桥。此桥是其唯一通道。

约在民国三年,村中有几位老人坐在桥上闲聊,他们看到永嘉上塘二月十四庙会市集西乡有不少人经此桥远赴上塘赶市。老人触动心机,认为如果在此地摆些山杂货买卖,也可以解决农村春耕物资之需。于是接上塘庙会之后商定二月十五日为新桥会市之日,历三天。桥边有座娘娘宫是永嘉、乐清两地共祀之神,是日皆演戏,十八社人集中於此,可购买生产家杂。初时摆些犁、耙、粪桶、扁担、竹匾、砧板、棕衣、车板等山货农具,从此二月十五市日形成。后经发展,赶市的人逐年增多。

改革开放以后,市集发展壮大,买卖东西也起了变化,上市交易除桌凳、木器家杂外,还有布、衣料、瓷器、花卉等。1993年大桥改建,桥面拓宽,估计三天时间上市人次达到二人。村中人还在这天备了酒菜,邀引宾客饮宴。把一个小村搞得热热闹闹,助推了当地经济繁荣。现在两岸高楼相连,路道清洁,呈现一片新农村气象。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7ed119b1023

来源:简书

白象古石塔修缮前的原貌
图片选自《北白象镇志》

书空遥作蟹行文——白象古塔记

6月10日,笔者在温州日报风土版刊登《白象大桥的前生今世》,讲述乐清北白象镇具有千年历史的白象大桥,本篇续谈该镇同样具有近千年历史的白象古塔。

古镇文化地标

白象塔为樟湾村白象山东首的白塔。明永乐《乐清县志》载:“白塔山去县西四十里,在茗屿乡,有小寺名白塔院,山形似象,旧名象山。”县志又载:“白塔院,宋天圣九年(1031)邑民陈氏舍宅建,治平四年(1067)赐额,后废。国朝洪武六年(1373)僧道成重修佛塔。”明万历《温州府志》亦载:“皇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僧大稳重建。”史志提到的佛塔即为白塔,而且当时的白塔山与白塔寺,均随白塔命名。

由此可见,白塔始建于宋天圣九年(1031),重修于明初。清道光丙戌年(1826),白塔山改名白象山,白塔和白塔院也分别改名为白象塔和白象寺。1983年,白象石塔列为乐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塔与白塔院属配套建筑,为同一时期建造。当时建塔石材从象山北面数里之外的南岙马山开凿过来,所以民间流传“马山凿了一匹马,白象压住一头象”。

白塔为楼阁式青石结构,平面呈六角形,五层,高14米,内部筒状,自下而上逐层收分,整体成锥形。石塔台基设二重须弥塔座。下重束腰雕刻形似牡丹、月季、石榴、荷花、菊花等五种花卉图案,转角全做瓜棱倚柱,六个圭角呈如意云纹往外扩展。束腰壸门石壁浮雕神态各异、动感强烈的单狮或双狮子戏球图案,转角各有憨态可掬的高浮雕力士,力士或跪或坐,足踏下枋,头顶上枋,双手或上举或撑膝,从体态到裸露肌肉,到面部表情,无不显现负重神态。

塔身用长方形青石错缝平砌,底层朝东方向开一拱形塔门,直通塔心。塔心内壁有犬牙状石阶挑出,贴壁上攀,即可登顶。每层内置一根条石横梁,呈交错排列,攀者既可把手蹬踏,亦可歇息其上。塔身二至五层,各有一面开拱形壶门,通塔壁外侧平坐,其余五面皆置拱形佛龛。塔座乃石塔精华所在,表面雕物精致,形象生动,艺术价值很高,系宋代遗物;而塔身高瘦简约,线条平直,则属明初风格。

白象古石塔原貌。 
尚文光 画

由于年代久远, 原塔风化严重, 塔檐构件残缺,仅余部分石梁,塔身寄生一棵樟树,有所开裂,塔顶更是毁损几尽,只有一丛枯枝和一些或黄或绿的杂草生长其上;底部须弥座亦有松动,塔基部分中空,塔势往东北方向倾斜,岌岌可危,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且周边又被民房侵占,杂物垃圾遍布,空间甚是逼窄,看上去败落不堪,令人揪心。

2012年春白象石塔重建,拆掉周边几座房屋,拓宽周身场地,对于落架时存在裂痕的青石,使用环氧树脂进行修补,清除危害植被。2013年底修缮完毕,原塔顶部有石质塔心柱,现为宝珠形制。上部塔心被封闭,失去了原塔的通透与空灵气质,拱形塔门被改成方角水泥门框等,未能做到修旧如旧。

“樟湾十景”核心

石塔东面是白象老街,古称白塔头,或白塔里。我的老家住在白象老街上,与石塔仅一桥之隔,相距不过百米。小时候,我身体轻盈,手脚灵敏,经常跟随玩伴进入中空塔心,上下攀爬,随意玩耍,有时还坐在残缺的塔檐平坐上,背靠塔壁,静观远方,为自己未来的人生远景敞开无限遐想。

1978年秋天,学校放了农忙假,初中二年级的我居民户口,没啥农事可做,便与世居塔山(白象山俗称)的玩伴一道,跟随其长兄练功习武。我们每天大清早到塔基东面的泥地上集合,举哑铃、甩石锁锻炼臂力,前俯腰、站马步练习筋骨,打拳、摔跤进行对练。我经常累得满头大汗,精疲力竭,才肯结束回家。

在石塔上,可直接观赏“樟湾十景”中的八景,即早上有“禅寺晨钟”“碧湖春涨”;白天有“桥头樵市”“西岭筠风”;傍晚有“层岩牧笛”“茗山夕照”;夜间有“东塘松月”“隔岸渔舟”。另有小景“井眼泉香”完全被民房遮挡,无法看到。还有一景,就是石塔本身的“白塔晴云”, 它不仅是 “樟湾十景”的核心景点,也是象征白象古镇千古留存的历史景观。民国时期翁垟诗人洪邦泰有《樟湾十景·白塔晴云》诗曰:“浮图矗立疑椽笔,拔地参天势不群。却借微云为淡墨,书空遥作蟹行文。”诗作将古朴的石塔比作一支力压群物的擎天巨笔,将淡淡的云朵看成一砚五色水墨,把整个苍穹当作一张铺天宣纸,以遥远的距离不断绘写一幅幅变幻莫测的图卷奇文来,可谓构思大胆、气魄宏大,做到诗中有画、寄画于诗,意境十分深远。

千百年来,民间对白象山和白象塔还流传着一个“塔镇白象”的神奇传说:白象山原来是一头有灵性的活象,有长鼻子、四腿、双目,其长鼻子夜间会伸向河中吸水,四腿夜间会活动,损坏庄稼,双目即是樟湾村和白象三官堂前的两口水井,现在尚存的樟湾水井(即“樟湾十景”中的“井眼泉香”)水清似镜,天旱不涸,而三官堂前的水井因当年一尼姑掉井淹死,后填塞。其时,一阴阳先生经过此地,观察到此象山是一精怪,对人口不利,必须镇住,于是村民们发起,在山的脊梁上建造一石塔。据说塔的位置正好是象鼻梁上,正中象的要害,致使该象不能动弹,但当时象鼻流血七天七夜。现如今,每逢大旱,白象大桥底下露出的石头表面,还都有殷红血色。

乐邑西乡白象平原面向瓯江,背靠茗山,上天给这里带来雨露滋润的同时,也造成经常性的水旱灾害。受灾的人民流离失所,被饥荒所困,认为是河妖作怪,为了祈求平安,才在象山建造白塔与白塔院。白象石塔作为佛塔,同时也是一座风水宝塔和地标灯塔,起到镇水患、补地势、兴地脉、引瑞气的堪山理水作用,对进入附近水域的外来船只起到坐标导航作用。事实说明,白象平原历史上遭遇的自然灾害与象山之“象”根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塔镇白象”,应是镇守白象这方土地,造福一方人民,并非镇压象山之“象”。

在普通人的眼里,石塔能护佑百姓,带来幸福,但在文人心里却是抒发思想感情的对象。清代乐清廪生白石人翁效曾登临白象塔,有感而发,赋《登白塔最高层》诗一首:“白塔最高顶,人临七级巅。江河坼大地,瓯闽列风烟。象摄真空界,心依上乘禅。南村一片雨,脚底净尘缘。”诗作在西乡广为流传。

2017年北白象塔。 
林鸿麟 摄

据当地老人说,特殊时期,白象石塔成了封建迷信的“四旧”对象,竟有造反派爬上塔身,对佛龛进行彻底破坏,而后还纠集五六十个同伙,不顾劝阻,用麻绳将塔腰系住,企图拉倒整座石塔,结果折腾大半天,塔身岿然不动。

白象石塔作为一座地标式的历史古迹,是北白象的文化根脉。凡是对白象古镇产生情结的人,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提到白象石塔,必定会想起白象古镇;反之,若是说起白象古镇,肯定也会念及白象石塔。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

來源

西河,双庙村的另一村名也。双庙村因桥头有两座社庙而得名,而西河则因村西有大河旁村穿过,南通磐石,因此称西河村,雅其名也。

双庙村最早的村名叫五保,见于《永乐乐清县志》。为什么会叫五保,在宋代熙宁年间,王安石为宰相,实行保甲制,民十户为一保,五十户为大保,五百户为都保,据此推想,在宋代此地已有居民约五十户左右,开垦耕种。随着朝代的更替,各朝的制度不同。满清入关后,顺治十五年,郑成功攻占磐石城,退去后,清廷下令迁海,沿江一带百姓都要退向内地,沿江一带村落为墟康熙八年开始展复,才允返回,原地住民已寥寥无几,各地都由新来人居住,生息繁衍。《光绪乐清县志》记载,双庙村属旧茗屿乡十一都二图。民国十八年设村里制。十九年夏,定五户为邻,五邻为闾,百户以上之村庄为乡,双庙属西河乡,归属磐石镇。民国二十三年,开始实行保甲制度,双庙改属白象镇称十六保,后改为十三保。

双庙村共有21个始氏,以高姓为主,徐姓次之。高姓原从高岙分迁而来;始祖清甫公,传至六代济字辈始有人读书。至美字辈有高鲁臣、高献廷两公始入庠补博士弟子员。高鲁臣讳美东系高谊先生之父,在取得功名后,即执教万家倪家,又执教重石吴家,先后从事教育二十年。至高谊先生出,双庙村文风大振。

高谊(1868—1959),字步云,号心博,一作性朴,晚号薏园,一字储顾,二十岁入庠,光绪二十五年补廪膳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就读早稻田大学师范班,后因父亡返国,光绪三十三年,随瑞安介石、陈介先生聘为两广方言学堂任教,宣统六年(1909年)离粵返家,携回薏苡种植,从此自号薏园,宣统三年四十四岁,孝取孝廉方正。民国二年,创设西河国民学校於家中,聘磐石朱复真教国文,戈公博教英文,各地学生响应来读书,甚至灵昆也有学生来此住宿读书,从此书声朗朗,响动西河,先生自己则在柳市女校任教,后一直在教育战线上奔走。民国二十四年,应聘为温州乡哲遗著会委员。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日寇占领乐清西乡,居家不出。解放后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卒年九十二。先生七十岁时,黄式苏有《过江访薏园赋呈兼祝七十寿》诗:“扁舟俞雨入江城,访旧来寻辕固生。万事排除惟著述,百年唱和几群英。莫嗟经术终无用,始信文章老更成。头白输君犹伏案,篝灯夜夜到三更”。这是对他穷经治学的写照。

又先生八十岁时,招同梅冷生、高姜斋、孙愚谷、倪悟真等乡先生集宴薏园,是双庙村历史上的一次文化人士活动。黄式苏又有诗:

清秋九日绮筵开,招我跻堂共举杯。

几辈文章能自定,百年岁月苦相催。

胜谈遥想车公座,多病愁登杜老台。

为问宛陵旧词客,可曾携句渡江来。

注:

①车公,指晋朝车胤

②杜老,指唐杜甫

③宛陵,指宋梅尧匠

先生一生教学著书,桃李满门墙,其得意弟子有张淮南郑亦同、孙孟晋等。又本村柯宗晦、潘国存二先生皆其一手培植成材。柯宗晦国民党寿昌县党部书记,柯国存为温州中学教师。

遗著有《薏园文钞》正续集八卷,又有《岭南吟草》,今已由乐清市社科联校注出版,是双庙村文化的瑰宝。

今漫步西河之滨,想起当年书声似乎还在耳边响亮。

作者简介

高益登,字宗真,笔名高文。乐清北白象镇双庙村人,乐成镇退休干部。《汉语大词典》主要编纂成员之一。参与过中雁荡山开发规划,编写过《雁荡山简志》(稿),《乐清县志》编辑、《乐成镇志》、《磐石镇志》主要编辑。《白石镇志》顾问、《乐清佛教志》、《北白象镇志》主编、政协乐清县第五届委员,任乐清文史委员十四年,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语言学会会员、浙南谱牒收藏研究顾,校注过《高友玑集》、《赵士桢集》、《高谊集》。1994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荣誉证书”、2008年获“根土文化研究专家”荣誉称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