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教案 (2016-01-28 16:44:01)
第一、历史背景:1884年(光绪十年)八月中法战争爆发,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八月二十六日,清政府下令全线抗击法国,沿海各地全民备战。温州作为沿海城市,为了防御法国的入侵,政府下令从乐清磐石的‘镇瓯炮台’转移一尊英制‘阿姆司特郎钢炮’到‘龙湾炮台’。在民间,官府要求每个家庭都在门口堆放石头,并将石头装进特制的大木箱,然后沉到瓯江里面,以此在瓯江口形成屏障,让法军的军舰无法登陆。苏慧廉的妻子路熙记录了此事:法国人刚刚袭击了南方的福州,温州人民在骚动中惶惶不安,害怕法国人打到这里来。温州官府发布告示,要求每个家庭在门口放一堆大石头。木匠日夜辛劳工作,制造巨大的木箱子。这些箱子会被拖到岸边,望风的渔民一发现敌人的信号,就在瓯江口把装了大石的箱子沉到中流,这样六十里外的瓯江口就形成一道屏障,拦住了敌人的舰队。虽然石头都运来了,但这些箱子没有派上预计的用场,多年来被扔在岸边,慢慢腐烂。但是在苏慧廉遭遇的暴乱中,这些石头另有用处,有些就当手榴弹扔,给城中的几个欧洲人制造危险。福建水军全军覆没消息传到温州时,变成了中国舰队全歼法军。苏慧廉说,在甲申教案发生前一两天,他在街头行走,看到一名男子看见他时说“哇!怎么还有番人在我们的街上走呢?”由此可见,民间已经形成一股反洋人的热潮。现在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温州人对教会态度是怎样的?
第二、教案发生前形势:1884农历七月,温州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交头接耳,传播小道消息,诸如‘天主教在洋人带领下即将聚会闹事’之类,人们对此半信半疑,寝食不安。8月26日,在天主教堂门上贴了一条标语‘天主堂将于明后天集会,有300多名教徒参加,准备向温城发动突然袭击。’第二天,不明真相的人、看热闹的人聚集在天主堂外面,事态进一步恶化。这引起了天主教徒的不安,就连本堂神父董增德也为之惊慌,他派人报告驻温的英国领事柏尔干和永嘉知府张宝琳,张宝琳带人前来查看,证实标语是不属实。8月30日,又有人在天主堂墙上贴告示。事态越来越不乐观,温州民众的仇恨情绪被点燃。天主教董增德写信给宁波主教说‘我几乎已在赴黄泉末路上,整个神经系统战战兢兢,一有噪声或喊声,血即浪似,人如疯子狂人。我已无法严肃自控了……。’后经官府平息,为了不受天主教的影响,基督教也贴出告示,说明基督教与天主教不同。
第三、教案发生经过:10月4日(农历八月十六日,周六)
下午(具体时间不详)
循道会信徒林福伯(林福大叔)在菜市场上出售蔬菜,遭到一帮歹徒的攻击。据苏慧廉的记载,林福伯是一位出名的基督徒,他在面对死亡的危急关头,他镇定自若,指着身旁肉架上的剁肉刀说:“刀在那儿,老头我的喉咙在这儿,你们早点杀了我,我就早点上天堂。”他的敌人被震慑住了。
晚上
据方志刚译编的《温州‘甲申教案’前后》一文称,当时“民众首先冲向花园巷教堂,次向城西礼拜堂,再转到周宅寺巷天主教堂。均浇泼煤油火药予以烧毁。然后开赴瓯海关署办,但因戒备森严,只有档案被毁。”
光绪二十年进士,曾任浙江教育总会会长的瑞安文人项崧写《记甲申八月十六日事》,记载了甲申教案发生的缘起内地会花园巷。十五日,郡花园教堂聚众礼拜,有小孩扣门求观,门不启,喧嚷不已,聚者益众。忽教民数十人开门攫一人入,声言欲送官重治之,且有持刀作欲杀状者。其时,众皆忿怒,遂毁门以人,以所储火油遍洒堂中,纵火焚之。时夷教诸人纷纷逃窜,众见其室内有火药洋枪等物,草鞋满间,妇女数十人,遂谓教民果反,竞往他所焚毁,而郡城内外同时火起,且及北门之税司焉。
瓯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也认为是传教士出门拿人引发教案的发生。1884年10月4日,约九时。有好几位滋事者扰乱城西教堂的聚会,不断用大石头砸其门,传教士出门,将一位滋事者擒进屋内,意欲送官惩办。此为全面攻击之导火索。胡珠生认为此传教士就是苏慧廉。
根据以上三个版本,我们先得考察第一个被烧毁的教堂,是内地会花园巷教会还是城西教堂?根据前面两个版本,第一个被烧毁的是内地会花园巷教堂,其次是城西教堂,最后是天主堂。《瓯海关十年报告》认为是城西教堂第一个被烧,另外,根据《浙江巡抚刘秉璋奏报温郡焚毁外国教堂现已议结仍饬拿犯惩办摺》,同样认为是城西教堂有传教士误拿一人拉至堂内关闭,引起民愤,最终导致的教案。这两份报告都很明显指出,第一把火是城西教堂烧起来的,并且是洋人先动手。
第一把火到底是从那里烧起的呢?据曹明道的记载‘第一所被烧的教堂是城西,接着是天主堂。他们从天主堂出来,来到蔡文才先生的住处,也就是我们的小教堂。他们到了我们教堂,离我们住的房子只有三分钟路程,曹雅直这才意识到必须马上找个安全的地方。’由此可见,甲申教案中的第一把火是从城西教堂烧起。
1、城西教堂:苏慧廉在1884年10月8日,也就是教案发生后的第四天,他被困在江心屿写信给父母的信,在这封信里他详细记录了甲申教案发生前的一些细节:那是周六,灾难来临前一切静好,宛如暴风雨前的平静。……约在晚上八时半前后,我进教堂去主持周六晚的祷告。这不是个大型的集会,也就二十五人左右。我用一首他们都甚喜欢的赞美诗《耶稣爱我我知道》开始,不过,仅须臾,就有人猛烈捶打教堂大门。因为类似情况此前发生过,所以我们起初不是很在意。但当敲门声一直持续并越来越激烈时,年迈的教堂看门人就从我身后的门出来,准备将骚扰者赶走。当他一出现,那些人就跑走了。看门人返回,不过,刚到原位,声音又响起。这一次他从边门出,两三位基督徒弟兄陪同,扰事者又跑了。当他第二次回来,那些人估计重演。这次,他把门闩取下了,想突然打开大门,看到底是谁在捣乱。之后有段时间安静,……约八时四十分,我(苏慧廉)领唱的最后一首赞美诗也快要结束时,敲门声又很猛烈地响起。正那时,看门人及另两三位信徒突然把门打开了。这些人要逃走时,他们抓住了其中一位的辫子,并将其拉入屋内。教堂大门随后砰然关上,街面上则尖叫声四起,石块及其他杂物纷乱地砸在门上。敲打声、叫嚷声乱成一团,以致我几乎没听见老传道人如何结束礼拜,尽管他的声音也属大噪门。我们迅速将擒获之人转移至走廊,并派遣我们中的两人持我的名片去县衙门求救。那个被我们抓住的人倒一直在笑,好像这是场很好玩的游戏。……我相信这是他们统一的行动。我必须告诉你们的是,两周前,曹雅直的一位仆人曾被三四个人以类似方式调戏,他们抓获了其中一位,据说已受严惩。……当我们还只走到走廊,石头便如雨淋般由教堂墙外飞射而来,外面的尖叫声也如着了魔一般。我又派了两个人去衙门,送他们从前门出,穿过花园来到前门的大街上。外面的人群已汇集如潮,离我们抓拿那人其实还不到十分钟。他们从房屋后面开始攻击,不到三分钟,厨房里的瓶瓶罐罐就化为灰烬。由于破坏行为着实恐怖,我决定放了刚才抓住的那人,其实他在里面也就待了十一二分钟,我希望由此息事宁人。多年以后,苏慧廉回忆这事:小小的礼拜堂,昏暗的油灯,几个疲惫的信徒,尖声的讲道人,虔诚的祈祷者……骤然间,情况突变:猛烈的敲门声,呼啸的暴徒;石块飞了进来,打破窗户;一群赤膊狂徒冲进我们下人的外屋;地板上闪动着耀眼的灯火。一看到我,暴徒就逃,我在后面门阶徒劳地呼喊他们;“嗖”一块大石头擦着我帽子的边缘飞过,“哇”的一声,我身后的一个基督徒被击中头部;我们只好匆匆逃离,狼狈不堪;很快石头雨点般砸进我房间的大门。前街聚集大批围观者,大多是邻居,他们默默地给青年人让路,而年轻人则尽可能镇定,穿过人群。随后县衙门的人来了,衙门和守门人跑过来,挡住外国人去见知县大人的路。我仓促步行到中华内地会的大院,并迅速跟随蔡文才先生回来;同意我们去见官了,虽然我们曾派四个不同的信徒去见他都没用;官家穿上他的官服,坐上轿子往出事地去了,但为时已晚;我家燃烧的熊熊烈火映红天空。我们打算出来看看其他人的安危,但原先禁止我们入内的衙役此刻又不许我们出去。
2、天主堂:暴徒烧毁城西教堂之后就转到周宅寺巷天主教堂,据本堂神父董增德记载:是夜九时许,董神父已上床安睡,忽闻人声喧嚣和猛力捣门,他急忙穿衣下楼,正欲派人报官求救,闻知耶稣堂已被焚烧,一路上有千百民众围困天主堂,隐约见有棍棒、长矛、火药枪摆动。当时情急势危,千钧一发,大门已被捣开,人群如潮涌入……民众搜查洋人。这时董神父已经逃到屋后,正在越墙,但因围墙较高,他三次攀越均告失败,跌倒在墙脚下,人乏力竭,腿淋鲜血。他再次奋起,举足孤注一掷,猛力捣踢砖墙,终攀越过墙,并向邻居求避难。怎料邻居不予怜悯同情,反而恫吓回绝,或以棍棒拦阻,不容进入。最后,还是一位善良老人慈悲异众,且不管子女家人的反对,举手招呼了董神父,置之灶间一角,掩以木柴,匿藏之……。天主教堂和其他用房全部被烧毁,除三间孤儿房保留下来。
3、内地会花园巷:暴徒烧毁了天主堂后,他们转向内地会的花园巷教堂,中国海关玛高温博士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花园巷教堂,帮助这里的信徒。他们快速集合了十六位女学生、几位仆人和其他所有的人都集中到门口,想要寻求官府的保护。他们刚从后门出去,一批暴徒就冲到前门,没几分钟就把教堂占了。值得庆幸的是,这里离衙门很近,不然他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当时暴徒向他们乱扔石头,他们暴露在乱石纷飞中。有块石头向曹雅直直飞过来,把他的遮阳帽砸落在地,他不得不光著头逃跑,却发现已是四面受敌。不一会,玛高温博士也被石头砸著,砸得他踉踉跄跄。有几个学生跟著他逃跑,紧抓著他的大衣下摆,也吓得四处逃散。他们逃到衙门里,有几个女孩却跑丢了。我们热心的厨师出去找,第二天才找到。她们有两三个跑到寺庙院子里过的夜,怕被人发现,大气也不敢喘。我原说都找齐了,没想到一个只有三岁的家伙——家里的宠儿却永远地丢失了,我们再也没有见到她。苏慧廉记录了这一幅,暴徒紧跟在曹雅直后面,衙役看到这情景赶紧关大门,幸好曹雅直将拐杖插入正要关上的大门,撬开一个人入口得以进来,没有被关在门外。万一真的被关在外边,他们只能任由暴徒摆布,他们逃亡路上,暴民们一直向他们投掷石块。
4、海关:暴徒烧了内地会的花园巷教堂后,就向海关走去。苏路熙这样记载:有两位年轻的海关成员,从十米高的城墙跳下来,逃脱了。他们带着猎枪,用枪逼着一个船夫把他们渡到对岸的英国领事馆。
当夜暴徒还烧毁了五马街教堂、泉坊巷教堂等六间教堂及传教士的寓所,另加海关、外籍税务司、洋帮办等三住所中的家具和用物。离开海关后,他们还计划去江心屿,不过地方官员事先将船调开,他们无船渡到江心屿。因此,江心屿的领事馆和海关办事处是甲申教案中唯一得以保存的洋人驻地和住所。
第二天,在官府的保护下躲避在衙门内的苏慧廉等人被送到了江心屿避难。同天,暴徒去了瑞安桐岭,将内地会教会烧毁。
第四、教案的处理及教会的复兴:教案发生后,英国总领事许士闻知在温州的洋人处于危险之中时,就下令‘健飞’号军舰驶入瓯江,摆开架势。其次,所有的传教士都被送往上海避难。
甲申教案的结尾是:1884年10月21日,由道台、镇台、知府、知县联合署名发布公告:温城发生如此惨剧,实属不幸,令人痛心之至。洋人本欲摧毁府城,只因我辈从中周旋,幸免灭顶之灾。今已太平无事,凡诸逃往乡间者可以放心回城,保证不予追究。同时,众所周知,我们所查找的唯独谋划排外的罪魁祸首,一旦查获,必将斩决不贷。另外赔款三万五千银元,一次性付清。曹明道也赞赏官府办事迅速,暴乱后不到六周,曹雅直就返回原住处开始重建工作。新教堂重建之后第一个主日,就有五个人受洗,接下来的几年,得救的人数不断的加增。曹明道记录这样一个见证:一年后,在中国汉口传道的宣教士李修善来信说,他刚刚给一位弟兄施洗。这个弟兄是在温州暴乱那段时期开始对福音感兴趣的。暴乱时期,他正好来温州做生意。他看见暴乱中有个宣教士被洗劫一空,暴民们用石头砸他,他没说一句诅咒的话,也不痛恨,只是避开人群,悄悄躲到衙门里去。这正是他想看到的见证。几个星期后,那个宣教士又悄悄回来,重建家园。他是那么善良,好像整个城市都是他的朋友一样。那个弟兄对自己说,一个信仰真的会结出这样的果子,这个信仰值就值得他去探究一番。回家后,他就开始参加李修善先生教堂的聚会,后来适当的时候受了洗。这是上帝在我们最危难的时候赐给我们的果子。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2w3pa.html
第一、历史背景:1884年(光绪十年)八月中法战争爆发,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八月二十六日,清政府下令全线抗击法国,沿海各地全民备战。温州作为沿海城市,为了防御法国的入侵,政府下令从乐清磐石的‘镇瓯炮台’转移一尊英制‘阿姆司特郎钢炮’到‘龙湾炮台’。在民间,官府要求每个家庭都在门口堆放石头,并将石头装进特制的大木箱,然后沉到瓯江里面,以此在瓯江口形成屏障,让法军的军舰无法登陆。苏慧廉的妻子路熙记录了此事:法国人刚刚袭击了南方的福州,温州人民在骚动中惶惶不安,害怕法国人打到这里来。温州官府发布告示,要求每个家庭在门口放一堆大石头。木匠日夜辛劳工作,制造巨大的木箱子。这些箱子会被拖到岸边,望风的渔民一发现敌人的信号,就在瓯江口把装了大石的箱子沉到中流,这样六十里外的瓯江口就形成一道屏障,拦住了敌人的舰队。虽然石头都运来了,但这些箱子没有派上预计的用场,多年来被扔在岸边,慢慢腐烂。但是在苏慧廉遭遇的暴乱中,这些石头另有用处,有些就当手榴弹扔,给城中的几个欧洲人制造危险。福建水军全军覆没消息传到温州时,变成了中国舰队全歼法军。苏慧廉说,在甲申教案发生前一两天,他在街头行走,看到一名男子看见他时说“哇!怎么还有番人在我们的街上走呢?”由此可见,民间已经形成一股反洋人的热潮。现在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温州人对教会态度是怎样的?
第二、教案发生前形势:1884农历七月,温州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交头接耳,传播小道消息,诸如‘天主教在洋人带领下即将聚会闹事’之类,人们对此半信半疑,寝食不安。8月26日,在天主教堂门上贴了一条标语‘天主堂将于明后天集会,有300多名教徒参加,准备向温城发动突然袭击。’第二天,不明真相的人、看热闹的人聚集在天主堂外面,事态进一步恶化。这引起了天主教徒的不安,就连本堂神父董增德也为之惊慌,他派人报告驻温的英国领事柏尔干和永嘉知府张宝琳,张宝琳带人前来查看,证实标语是不属实。8月30日,又有人在天主堂墙上贴告示。事态越来越不乐观,温州民众的仇恨情绪被点燃。天主教董增德写信给宁波主教说‘我几乎已在赴黄泉末路上,整个神经系统战战兢兢,一有噪声或喊声,血即浪似,人如疯子狂人。我已无法严肃自控了……。’后经官府平息,为了不受天主教的影响,基督教也贴出告示,说明基督教与天主教不同。
第三、教案发生经过:10月4日(农历八月十六日,周六)
下午(具体时间不详)
循道会信徒林福伯(林福大叔)在菜市场上出售蔬菜,遭到一帮歹徒的攻击。据苏慧廉的记载,林福伯是一位出名的基督徒,他在面对死亡的危急关头,他镇定自若,指着身旁肉架上的剁肉刀说:“刀在那儿,老头我的喉咙在这儿,你们早点杀了我,我就早点上天堂。”他的敌人被震慑住了。
晚上
据方志刚译编的《温州‘甲申教案’前后》一文称,当时“民众首先冲向花园巷教堂,次向城西礼拜堂,再转到周宅寺巷天主教堂。均浇泼煤油火药予以烧毁。然后开赴瓯海关署办,但因戒备森严,只有档案被毁。”
光绪二十年进士,曾任浙江教育总会会长的瑞安文人项崧写《记甲申八月十六日事》,记载了甲申教案发生的缘起内地会花园巷。十五日,郡花园教堂聚众礼拜,有小孩扣门求观,门不启,喧嚷不已,聚者益众。忽教民数十人开门攫一人入,声言欲送官重治之,且有持刀作欲杀状者。其时,众皆忿怒,遂毁门以人,以所储火油遍洒堂中,纵火焚之。时夷教诸人纷纷逃窜,众见其室内有火药洋枪等物,草鞋满间,妇女数十人,遂谓教民果反,竞往他所焚毁,而郡城内外同时火起,且及北门之税司焉。
瓯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也认为是传教士出门拿人引发教案的发生。1884年10月4日,约九时。有好几位滋事者扰乱城西教堂的聚会,不断用大石头砸其门,传教士出门,将一位滋事者擒进屋内,意欲送官惩办。此为全面攻击之导火索。胡珠生认为此传教士就是苏慧廉。
根据以上三个版本,我们先得考察第一个被烧毁的教堂,是内地会花园巷教会还是城西教堂?根据前面两个版本,第一个被烧毁的是内地会花园巷教堂,其次是城西教堂,最后是天主堂。《瓯海关十年报告》认为是城西教堂第一个被烧,另外,根据《浙江巡抚刘秉璋奏报温郡焚毁外国教堂现已议结仍饬拿犯惩办摺》,同样认为是城西教堂有传教士误拿一人拉至堂内关闭,引起民愤,最终导致的教案。这两份报告都很明显指出,第一把火是城西教堂烧起来的,并且是洋人先动手。
第一把火到底是从那里烧起的呢?据曹明道的记载‘第一所被烧的教堂是城西,接着是天主堂。他们从天主堂出来,来到蔡文才先生的住处,也就是我们的小教堂。他们到了我们教堂,离我们住的房子只有三分钟路程,曹雅直这才意识到必须马上找个安全的地方。’由此可见,甲申教案中的第一把火是从城西教堂烧起。
1、城西教堂:苏慧廉在1884年10月8日,也就是教案发生后的第四天,他被困在江心屿写信给父母的信,在这封信里他详细记录了甲申教案发生前的一些细节:那是周六,灾难来临前一切静好,宛如暴风雨前的平静。……约在晚上八时半前后,我进教堂去主持周六晚的祷告。这不是个大型的集会,也就二十五人左右。我用一首他们都甚喜欢的赞美诗《耶稣爱我我知道》开始,不过,仅须臾,就有人猛烈捶打教堂大门。因为类似情况此前发生过,所以我们起初不是很在意。但当敲门声一直持续并越来越激烈时,年迈的教堂看门人就从我身后的门出来,准备将骚扰者赶走。当他一出现,那些人就跑走了。看门人返回,不过,刚到原位,声音又响起。这一次他从边门出,两三位基督徒弟兄陪同,扰事者又跑了。当他第二次回来,那些人估计重演。这次,他把门闩取下了,想突然打开大门,看到底是谁在捣乱。之后有段时间安静,……约八时四十分,我(苏慧廉)领唱的最后一首赞美诗也快要结束时,敲门声又很猛烈地响起。正那时,看门人及另两三位信徒突然把门打开了。这些人要逃走时,他们抓住了其中一位的辫子,并将其拉入屋内。教堂大门随后砰然关上,街面上则尖叫声四起,石块及其他杂物纷乱地砸在门上。敲打声、叫嚷声乱成一团,以致我几乎没听见老传道人如何结束礼拜,尽管他的声音也属大噪门。我们迅速将擒获之人转移至走廊,并派遣我们中的两人持我的名片去县衙门求救。那个被我们抓住的人倒一直在笑,好像这是场很好玩的游戏。……我相信这是他们统一的行动。我必须告诉你们的是,两周前,曹雅直的一位仆人曾被三四个人以类似方式调戏,他们抓获了其中一位,据说已受严惩。……当我们还只走到走廊,石头便如雨淋般由教堂墙外飞射而来,外面的尖叫声也如着了魔一般。我又派了两个人去衙门,送他们从前门出,穿过花园来到前门的大街上。外面的人群已汇集如潮,离我们抓拿那人其实还不到十分钟。他们从房屋后面开始攻击,不到三分钟,厨房里的瓶瓶罐罐就化为灰烬。由于破坏行为着实恐怖,我决定放了刚才抓住的那人,其实他在里面也就待了十一二分钟,我希望由此息事宁人。多年以后,苏慧廉回忆这事:小小的礼拜堂,昏暗的油灯,几个疲惫的信徒,尖声的讲道人,虔诚的祈祷者……骤然间,情况突变:猛烈的敲门声,呼啸的暴徒;石块飞了进来,打破窗户;一群赤膊狂徒冲进我们下人的外屋;地板上闪动着耀眼的灯火。一看到我,暴徒就逃,我在后面门阶徒劳地呼喊他们;“嗖”一块大石头擦着我帽子的边缘飞过,“哇”的一声,我身后的一个基督徒被击中头部;我们只好匆匆逃离,狼狈不堪;很快石头雨点般砸进我房间的大门。前街聚集大批围观者,大多是邻居,他们默默地给青年人让路,而年轻人则尽可能镇定,穿过人群。随后县衙门的人来了,衙门和守门人跑过来,挡住外国人去见知县大人的路。我仓促步行到中华内地会的大院,并迅速跟随蔡文才先生回来;同意我们去见官了,虽然我们曾派四个不同的信徒去见他都没用;官家穿上他的官服,坐上轿子往出事地去了,但为时已晚;我家燃烧的熊熊烈火映红天空。我们打算出来看看其他人的安危,但原先禁止我们入内的衙役此刻又不许我们出去。
2、天主堂:暴徒烧毁城西教堂之后就转到周宅寺巷天主教堂,据本堂神父董增德记载:是夜九时许,董神父已上床安睡,忽闻人声喧嚣和猛力捣门,他急忙穿衣下楼,正欲派人报官求救,闻知耶稣堂已被焚烧,一路上有千百民众围困天主堂,隐约见有棍棒、长矛、火药枪摆动。当时情急势危,千钧一发,大门已被捣开,人群如潮涌入……民众搜查洋人。这时董神父已经逃到屋后,正在越墙,但因围墙较高,他三次攀越均告失败,跌倒在墙脚下,人乏力竭,腿淋鲜血。他再次奋起,举足孤注一掷,猛力捣踢砖墙,终攀越过墙,并向邻居求避难。怎料邻居不予怜悯同情,反而恫吓回绝,或以棍棒拦阻,不容进入。最后,还是一位善良老人慈悲异众,且不管子女家人的反对,举手招呼了董神父,置之灶间一角,掩以木柴,匿藏之……。天主教堂和其他用房全部被烧毁,除三间孤儿房保留下来。
3、内地会花园巷:暴徒烧毁了天主堂后,他们转向内地会的花园巷教堂,中国海关玛高温博士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花园巷教堂,帮助这里的信徒。他们快速集合了十六位女学生、几位仆人和其他所有的人都集中到门口,想要寻求官府的保护。他们刚从后门出去,一批暴徒就冲到前门,没几分钟就把教堂占了。值得庆幸的是,这里离衙门很近,不然他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当时暴徒向他们乱扔石头,他们暴露在乱石纷飞中。有块石头向曹雅直直飞过来,把他的遮阳帽砸落在地,他不得不光著头逃跑,却发现已是四面受敌。不一会,玛高温博士也被石头砸著,砸得他踉踉跄跄。有几个学生跟著他逃跑,紧抓著他的大衣下摆,也吓得四处逃散。他们逃到衙门里,有几个女孩却跑丢了。我们热心的厨师出去找,第二天才找到。她们有两三个跑到寺庙院子里过的夜,怕被人发现,大气也不敢喘。我原说都找齐了,没想到一个只有三岁的家伙——家里的宠儿却永远地丢失了,我们再也没有见到她。苏慧廉记录了这一幅,暴徒紧跟在曹雅直后面,衙役看到这情景赶紧关大门,幸好曹雅直将拐杖插入正要关上的大门,撬开一个人入口得以进来,没有被关在门外。万一真的被关在外边,他们只能任由暴徒摆布,他们逃亡路上,暴民们一直向他们投掷石块。
4、海关:暴徒烧了内地会的花园巷教堂后,就向海关走去。苏路熙这样记载:有两位年轻的海关成员,从十米高的城墙跳下来,逃脱了。他们带着猎枪,用枪逼着一个船夫把他们渡到对岸的英国领事馆。
当夜暴徒还烧毁了五马街教堂、泉坊巷教堂等六间教堂及传教士的寓所,另加海关、外籍税务司、洋帮办等三住所中的家具和用物。离开海关后,他们还计划去江心屿,不过地方官员事先将船调开,他们无船渡到江心屿。因此,江心屿的领事馆和海关办事处是甲申教案中唯一得以保存的洋人驻地和住所。
第二天,在官府的保护下躲避在衙门内的苏慧廉等人被送到了江心屿避难。同天,暴徒去了瑞安桐岭,将内地会教会烧毁。
第四、教案的处理及教会的复兴:教案发生后,英国总领事许士闻知在温州的洋人处于危险之中时,就下令‘健飞’号军舰驶入瓯江,摆开架势。其次,所有的传教士都被送往上海避难。
甲申教案的结尾是:1884年10月21日,由道台、镇台、知府、知县联合署名发布公告:温城发生如此惨剧,实属不幸,令人痛心之至。洋人本欲摧毁府城,只因我辈从中周旋,幸免灭顶之灾。今已太平无事,凡诸逃往乡间者可以放心回城,保证不予追究。同时,众所周知,我们所查找的唯独谋划排外的罪魁祸首,一旦查获,必将斩决不贷。另外赔款三万五千银元,一次性付清。曹明道也赞赏官府办事迅速,暴乱后不到六周,曹雅直就返回原住处开始重建工作。新教堂重建之后第一个主日,就有五个人受洗,接下来的几年,得救的人数不断的加增。曹明道记录这样一个见证:一年后,在中国汉口传道的宣教士李修善来信说,他刚刚给一位弟兄施洗。这个弟兄是在温州暴乱那段时期开始对福音感兴趣的。暴乱时期,他正好来温州做生意。他看见暴乱中有个宣教士被洗劫一空,暴民们用石头砸他,他没说一句诅咒的话,也不痛恨,只是避开人群,悄悄躲到衙门里去。这正是他想看到的见证。几个星期后,那个宣教士又悄悄回来,重建家园。他是那么善良,好像整个城市都是他的朋友一样。那个弟兄对自己说,一个信仰真的会结出这样的果子,这个信仰值就值得他去探究一番。回家后,他就开始参加李修善先生教堂的聚会,后来适当的时候受了洗。这是上帝在我们最危难的时候赐给我们的果子。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2w3pa.html
1 則留言:
https://www.h-land.us/post/47 平安!
你們的甲申教案一文轉貼到 h-land.us 網站了,特此致謝!也歡迎來使用這個平台!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