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星期四

溫州--中國的安提阿

      溫州是中國大陸信主人數最多的城市,有國外回去的基督徒領袖稱溫州為中國的耶路撒冷,但他們有心志作中國的安提阿,作一個傳福音的教會。巴不得我們的教會成為這個世代的安提阿,學習施比受更為有福。  
.   傳福音結果子的意義  
1. 要肯付代價  
       保羅在羅1:13用種果樹得果子讓我們看見生命的代價。種花種草要付代價,種果子樹要付更大的代價,要防蟲、防鳥、防小孩子來偷,所以要花很大的代價才有果子成品出來,能夠滿足人。傳福音也是如此,要肯付代價。  
2 要有好見證  
         今天我們非常強調聖靈的工作,但我們太注意聖靈恩賜,忽略了聖靈果子的時 候,常常容易進到一端,就有可能成為異端。我們應該著重耶穌並祂釘十字架這點。信仰要結出果實,果實就是見證。教會的致命傷是沒有見證。教會有道可聽,但 沒見證可看。但唯有見證和榜樣才是傳福音強有力的旁證。  
3. 要有生命的傳承  
       今天我們看見一代一代傳下去,這是生命的傳承,是聖靈在我們中間很明顯的工作。  
. 以還債的心情去傳福音  
        保羅在羅1:14 用另一個比喻來說明傳福音像是還債。華人傳福音給認識的人就覺得應該,但想到遠方不認識的人、跨文化的福音工作、上帝愛普世的人就很難。這是值得我們檢討的事。  
. 帶著愛主的心去傳福音  
        保羅在羅1:16提他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保羅在這節提到信 仰的內涵。神不乎你是否有愛中國的心,祂才派你去中國。祂若要你去中國,非因要你愛中國人才去中國宣教。在約21:15-17主耶穌要把羊交給彼得,主耶 穌看重彼得是否愛祂,主知道人的愛是有限的,所以主不看重我們是否愛事奉的物件,而是愛不愛祂,因為愛祂就會愛祂所愛的人。問題的重點為你是否愛主。當我 們不以福音為恥,就會被尊重。當我不以福音為恥,神就給你為福音做見證的機會。  
        我們在宣道年會時,讓我們想到主的恩典,而我們怎麼回報主的恩呢?讓我們使萬國得知神的救恩。求主讓我們這些有心事奉主的人,知道怎樣回報主的恩典。如何有信心的填信心認獻單。  
        當耶路撒冷教會只熱衷於傳福音給自己的猶太人,而忘記了主耶穌所賦予他們的大使命,上帝就興起一批無名的傳道人,把福音從耶路撒冷傳開,直到安提阿;並以安提阿教會作為差傳宣教的中心,把福音傳至地極。
    曆世歷代,上帝都願意使用任何矢志實行大使命的人,不管他是怎樣的卑微。以下記載了一則真人真事,一個被世界所鄙棄的人,卻被上帝所用,把福音 傳至中國。(全文轉載自Ross Paterson著的 The Antioch Factor - The Hidden Message of the Books of Acts)  
上帝使用一個毫不吸引的獨腳蘇格蘭人,因為他立志要將福音傳給中國的失喪 者。這人名叫史托特(George Stott),是中國內地會的一位宣教士。他在1868年去到中國東南沿岸的一個港口 -- 溫州。當時溫州的拜偶像之風極盛,並且很可能是一個沒有基督徒的地區。此外,當時的政治氣氛對史托特的宣教工作也造成了極大的難阻。儘管史托特面對種種不 利的因素,但他仍然努力工作,如:他把一些簡單的房舍出租,並開辦了一間細小的學校等。後來,因著當地政治氣氛的逐漸緩和,所以他的福音工作也得到了開 展。幾年後,因著愈來愈多溫州的居民接受了基督,於是史托特便在那裡便建立了一間細小的教會。這時,一位行動不便的半癱中國同工加入了他的團隊,這人就是 日後溫州的第一位本地傳道人。我們很難用「吉利」這兩個字來形容這事的開始,因兩位主角都是有缺陷的 -- 一個是獨腳的蘇格蘭人,另一個則是半癱的中國人。但上帝不是看人的外貌,而是看人的內心。
林拔(Tony Lambert)在他的著作中如此描述史托特往後的工作:  
福音最終還是傳開了,十年後,中國內地會更在溫州的中心,建立了一間足以 容納數百人的大教會。我在1997年(一百多年後)時,曾到訪溫州。前內地會所建立的教會,仍在舊城區的中央,俯視著繁忙的大街小巷。在這些大街小巷中, 都是售賣各式各樣鮮肉、鮮魚和菜蔬的農民。刻在牆上的經文(約三:16),與豎立在中國傳統屋頂上的大型紅色十字架,正一同向川流不息的途人述說耶穌的故 事。我走進一個相當破舊的庭園中,準備參加主日清晨的崇拜,赫然發現大堂已擠滿了超過一千個中國人。年青的牧者在邀請我共晉午膳之餘,也告訴我,這間教會 是在1979年,文化大革命後才重開。現在整個溫州市的六百萬居民中,就有超過六十萬基督徒 -- 十份一的人口都是信徒啊!三十年前,溫州仍是一個「無神論的地區」,如今卻在中國的基督徒中間,成為了「中國的耶路撒冷」。
    今天的溫州,已有超過一千間被官方認可的教會和超過1100個已登記的聚會點,雖然這些聚會點通常都位於農村,而且地方較為簡陋,但每個主日,它都 能吸引百多人前來參加崇拜。另外,溫州還有很多沒有登記的家庭教會,他們的聚會都是較為秘密的。想不到在不足二十年間,福音便橫掃了整個地區,並且不斷的 擴展。  
    在農村地區的復興最為明顯。在附屬於溫州市的永嘉縣中。就有一座宏偉的大教堂,這教堂遠高於這當地其它新興建的樓房、商業大廈和商店。在教堂的大門上,寫著「救恩之門」幾個大字 --正是教會的名稱 -- 大堂和樓座足以容納一千人。教堂用華美的大理石建造。在接著四小時的車程中,我在區內看到不少於十 二間的教會,在我們經過的村落和小村莊中,當然還有許許多多教會是我們沒有看見的。我們所見的教會,看上去幾乎全都是有十年或以上歷史的。另一樣吸引我 的,就是很多居民都把金句貼在門外,公開的為主作見證。有些按現代的樓房則在門外刻上「以馬內利」四個大字。永嘉縣的人口共有七十三萬,已登記的福音派教 會的成年會友人數有十三萬,這個數字還未包括十八歲下的兒童,以及許多沒有登記的家庭教會信徒。這情況實在令人震驚 --在這個位於南中國沿岸的現代繁榮 港口城市,竟有18% 人口是相信聖經的基督徒!’  
林拔描述完溫州的復興之後,便總結說:  
誰能異想天開地想到,原初由一位獨腳蘇格蘭人和一個行動不便的中國人所播下的種子,在一百年後,竟結出如此豐碩的果實?’”  
       本身的教會中,也出現了周遊佈道隊,其中最顯著的,是浙江溫州教會在這一方面的表現。他們以「中國的耶路撒冷」自勉,派出了許多佈道隊至全國  各處短期佈道,很有貢獻。  
溫州兒童主日學和禱告山信徒的禱告:  
       最感動海外來訪者和我的是一座被稱為「禱告山」的信徒們每天堅持的晨禱。 10多年來數百名信徒每天在山頂清晨4點開始禱告,他們禱告的一所房子,後來被炸平了。但是信徒仍在廢墟上繼續晨禱。有一天清晨430 AM我們也都登山到了禱告的地方,天色朦朧尚未破曉,但30多位信徒已跪成一圈在那裡大聲同心合意開口禱告。見到、聽到他們禱告的內容,我們開始明白溫州 教會復興和擴展的原因。因為神是聽禱告的神。  
    溫州被稱為中國的耶路撒冷和安提阿,因為750萬的溫州人口有10%以上的信徒,溫州商人跑遍中國甚至到歐洲和中東、中亞回教國家作生意。溫州商人中的 基督徒,走到哪裡就開始家庭教會。自1980年代初我們的同工王姊妹就開始兒童主日學事工。當孩子們長大後,他們就開始青少年主日學,數百名青少年在10 多年中成長起來後,都成為比他們年幼的兒童主日學老師。因此,兒童主日學班級在溫州遍地開花。但是受過培訓的兒童主日學老師被差派到全國各地。因此,兒童 主日學在全國也是如雨後春筍開辦起來。由於溫州的商人、勞工、大學生不斷離家外出,他們在溫州的母會也不斷地差派傳道人去探訪他們。鞏固他們的信心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