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星期四

牧者籲溫州教會需更重視基督教教育 記者:秦思宇

  “溫州基督徒雖在商業界具有一定影響力,但在教育界我們更要發揮影響力,我們該是到了反省的時候了。”824日,《麥種》期刊創辦人舍禾弟兄撰文討論基督教教育在溫州的發展、成就和探索,呼籲溫州教會需要重視基督教教育,在職業培訓、社會辦學、走向社區等方面更加努力。
        他從教會教育到專業機構、主日學校到社會辦學、自我滿足到走向社區、從牆內教育到各個階層四個方面分析了溫州教會在基督教教育方面的現狀和應該有的突破。
教會應涉足文化、教育等公共平臺
        首先,舍禾弟兄說,從目前情況來看,溫州教會有能力創辦教育機構,比如文化傳播、婚姻輔導、職業培訓等。在中國,現在還不允許教會公開成立機構,但是借著領受神的異象和禱告,涉足文化和教育等公共平臺是可以突破現有境況的。
當今社會是大眾傳媒之戰,教會應該使用媒體這一平臺,通過影視、出版、文藝、期刊等可行管道讓世人有更多機會正視我們的信仰。文章提到,目前在 一些大城市已經出現了由基督徒創辦的各類文化傳播機構,找到啦圖書公司、以諾文化傳播、因信文化、橡樹文字工作室、陶土文化等,這些文化傳播機構雖然不 是教會所為,但都由基督徒所為,它們所傳播的都是基督教的文化和教育,而這一塊在溫州尚屬空白。
        關於婚姻輔導方面的事工,他盼望有一批基督徒能夠獲得政府認可的婚姻輔導的資格證書,開設婚姻教育事務所,到社區開辦婚姻和親子講座,以神的道引導在婚姻上遭遇危機的人。
        因著經濟不景氣,下崗(失業)人員與日俱增,很多人因為沒有一技之長,而無法再次就業,我們該如何去幫助他們呢?作者提到職業培訓是一個很好的方 ,基於福音的需要,也是出於對這些下崗失業人員還有大量沒有知識、沒有專業技能的民工的關懷,教會可以開辦職業培訓班,比如電腦班、制鞋班、會計班、 烹飪班……。他相信,開展這類職業培訓,必然會帶動基督教教育事業。
主日學遭遇瓶頸 作者鼓勵教會參與社會辦學
    “目前的主日學趨於封閉式的教學情況,過於注重形式,以及強調並不全面的聖俗觀,以至我們培養的是聖人而不是社會人。學生一進入大學如 同進入魔穴,一進入社會則難以招架,這是主日學教育所遇到的強勁挑戰和瓶頸。因此,作者提議,在教會之外營造信仰的氛圍,鼓勵教會把神的道帶出主日 學,進入普遍的社會辦學之中。
        關於參與社會辦學的具體方式,他提到社會助學,創辦幼稚園、小學、中學、以及週末學校等。
       助學是社會辦學的一部分。有些教會已經參與到助學行動中來,如某教會傳道人成立了以便以謝基金會,也有的教會在幫助失學的小學生,為他們提供從 小學到大學的學費,這些行動已經產生非常好的果效,不僅令社會刮目相看,也讓被援助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家人看到神的愛。作者呼籲基督徒理當照顧社會上失學 的孩子,這項工作不僅要由個別教會去做,而是眾教會都應該參與其中。
        週末學校是美國華人教會使用的一種做法,基於生在美國的華人孩子大多只能講英文而不懂中文的緣故,教會開辦了週末的中文學校,吸引了不少的華人孩子 就讀,也為父母提供了接觸和認識教會的機會。所以,舍禾弟兄建議,教會可以在週末開辦英文學校,或是藝術學校,並盡一切可能把聖經的教導注入其中。
教會將成為社區中亮起的明燈
        以前,教會與社區之間失去了彼此之間的聯繫,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現在很多教會已經開啟了社區關懷,比如看望孤寡老人,為年邁或殘障人士提供生活幫助,舉辦社區清洗活動等。
    “目前的狀況是教會開始參與社區服務,但是總用還不大,還應該擴大。比如建立學生中心,比如開辦補習班,接待社區的學生來教會,為他們提供免 費的作業補習,而有些下班較遲的父母也可以把孩子放在教會,不僅補習功課,也有安全保證;舉辦親子教育、應對金融危機、理財、生活輔導等講座,讓鄰居樂意 來到教會,這在西方國家非常普遍,但在溫州卻是一片空白。
        作者總結說,突破四面高牆不是為了摧毀自己,恰恰是為了打破僵局。溫州基督徒雖在商業界具有一定影響力,但在教育界我們更要發揮影響力。

更新時間:2010年08月25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