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星期四

陈丰盛:温州教会150周年:简明温州基督教史(二)

(一)温州中华基督教自治内地会

温州内地会原在五县分为三大总会:一为温州郡城总会,治理永嘉、乐清两县及部分瑞安教会;二为平阳总会,治理平阳七乡;三为瑞安总会,治理瑞安、泰顺两县。1908年,瑞安总会会牧高隆德回国,该总会归属温州郡城辖管。1911年,平阳总会会牧施恒心回国,该总会亦归温州郡城辖管。因此,温州内地会三大总会联合,由温州郡城辖管,英牧衡秉钧任总牧。

1924年,温州内地会总堂主任仇九渊牧师在《中华基督教会年鉴》中以〈温州内地会〉为题介绍温州内地会近50多年的简况,并特别介绍永乐大总会的情况:“窃思温州内地会,自英国苏格兰曹雅直抱道东来,驻吾瓯城五十余载,述其成绩,不亚当时保罗设教于马其顿也,盖其建教堂,兴学校,开医院,办道学,布福音,设养老院,创勉励会,与主日学等等善举。各中西善牧相继续行于今,且有分设教师驻足地四十余区,内会支堂百五十余处,星散设于永乐平泰瑞青六县,受洗者约四千余人,学友约四千左右,主日领袖助士约百另,传道卖书数位,内分十二小总会,三大总会,(永乐)(平泰)(瑞青)凡大小总会会长,皆华教牧充任之,大总会议事部职员十二名,内有四名,由小总会会长兼充,余八名大总会代表中选出,此乃温属内地会之大概情形也。兹将永乐大总会一部分报告,该大总会设在温州郡城,名曰中华内地会,内附设男女两等小学各一所,福音堂,养老院,男女勉力会,与主日学,及小子小女勉励会等,分堂于城镇乡村,南郊,西郊,永强镇,西南,西溪,乐清西部,共有十一小总堂,皆是本地教师主持,内分小支堂五十余处,受洗者一千五百人,光景学友亦加半数,分类报告于后。”

1920年代,全国兴起“非基督教”运动,“五卅惨案”的发生促使华人基督徒谋求教会自立。1927年左右,浙江教会普遍陷入空前的危机。温州内地会于1927年1月,借教会建立60周年之机,三大总会在市花园巷堂举行年会,主题为思考移交教权于华牧。具体讨论内容为:1、选立圣职;2、设立中文会名;3、教会财产;4、差会辅助。从而建立了中华基督教自治内地会温属总会。据《温州市宗教团体登记资料(1951年)》记载:“查我会所有产业(下桥除外)皆为中国信徒捐献款与西差会协助款合同购置建筑房屋,一九二七年反英运动,我会爱国信徒响应这一伟大运动与西差会外人决裂随行自治,故名自治内地会,西差会留一座楼自用,其他四处情愿交还中国信徒,亦愿将自用一所,何时外人离中国时,亦愿无条件交还。”在〈中华基督教自治内地会历史沿革〉一文中记载:“并提出三点声明,(一)不再接受英国差会之津贴,(二)将中西合置之产业交归中国教会,(三)教权归中国教牧掌握负责。为此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达到目的,内地会遂改名自治内地会,成为中国人民自办的宗教团体。”


从此,中华基督教自治内地会温属总会虽然还会在经济上接受西差会的补助,但在教权方面进入华人自治的阶段。1931年3月,瑞安内地会孔介人的介绍中可见西差会经济补助方面的政策以及当时瑞安内地会在经济上的负担:“瑞安内地会。分小总会三区。堂会十余处。总计全年经费。约需千元以上。其强半由西差会补助。其余归大总会负担。自四五年前起。差会补助费。按年递减五十元。若干年减尽。完全由大总会负责经济责成。达到自养之目的。差会补助费每年减去五十元。本大总会自养捐银。须按年增加五十元。尚足抵。但近见各属教会自养捐银。只有停滞不前之象。顿使本会经济。日形恐慌。教会前途。实堪危险。祈吾海内同道。代祷为盼。”

经过十年的努力,温州内地会在教会自治方面达到重大的突破。《China’s Millions》显示:至1938年6月,永乐中华基督教内地会自治完成。

由于抗日战争期间及解放战争时期温州内地会资料极其稀少,我们无法详述该时期教会情况,但从极少资料中可知一二:1947年6月1日,“温州内地会……举行八十周年纪念大会,是日除该会所属各分会均派代表出席外;温州城西堂、沧河堂、永光堂等到三大总会、均送赠精美喜幛,并推派代表到会致贺,远在南京汉中堂之鲍忠牧师,亦赠送木刻金字之纪念对联一副。会后续开培灵会六天,由镇江杨牧师主领,与会代表,莫不共沾灵恩,满载而归。”

1948年10月9日,《天风》第六卷第十四期登载〈浙江平阳教会鸟瞰〉,其中提到平阳内地会的情况,可以作为温属内地会的缩影:“稳进的内地会——披荆斩棘,做开路先锋,将福音传给平阳人的,就是内地会。教会发达,历史悠久,在他们的教牧师多半年已半百,工人的训练,已是急不容缓的事了。还好他们都很有经验,近来青年人也有增加,前途异常光明。五十多所教会,三十余教牧师,步伐整齐,向前迈进,颇有奋进的气象。”

(二)圣道公会&循道公会温州教区

自苏慧廉牧师离温之后,海和德牧师挑起温州教会的重任。1912年,温州圣道公会海和德牧师继承苏慧廉牧师的计划,筹集信徒奉献款项,为教会自立作预备。此间,教会发展迅速。《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1916年)记载:温州圣道公会(原偕我公会)“共会堂大小二百五十处。内一百八十处。系本处教友自备。助讲员二百五十名。每月各人传道二次。完全义务。不受薪金。只取路费而已。受洗者三千五百名。慕道者七千名。各处教友。为自立自养事。积款达六千元。生息作传道费。温州城内医院二所。由西国医士监理。去岁诊治病人。约一万七千。又大学一所。亦由西国牧师为校长。学生一百十六名。布道之工。归三位西国牧师管理。数年以来。教友较前增加二倍。但未添教士。”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圣道公会城西堂尤树勋牧师在上海亲眼目睹事件经过,爱国热情激发,回温联络教牧发起自立运动。海和德牧师因处理不当而离开温州。温州圣道公会从而陷入教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1927年初,由于国民革命军入驻温州,在温外国传教士纷纷离温。温州各派教会华人教牧人员束手无策,寻求出路,遂各会间谋求联合,拟成立协会。但由于会名的争拗而不能达成联合。同年12月,温州会昌镇原属圣道公会的八处教会因传教士离温而谋求自立,转入中国耶稣教自立会。


(孙光德牧师)

华人牧师不甘于教会陷入不可回旋的危机,温州圣道公会于1928年开始选立温籍牧师卢源生、汤复三等轮流任温州教区总会会长之职。因此,自1928年开始,圣道公会温州教区行政管理权力由温籍牧师与英国传教士共同掌握。自圣道公会委派孙光德牧师(Rev. Irving Scott)来温接任教区长,与温籍牧师卢源生、汤复三等共同执掌教权以来温州教会迎来受挫后新一轮复兴。城西堂的儿童宗教教育的创办为温州众教会之冠,并带动了辖内教会的发展。圣道公会在原苏慧廉牧师所倡导的自养计划的基础上于1929年订出十年自养计划,即每年差会拨款减去百分之十,信徒奉献增加百分之十。但此计划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解放战争的爆发而未能完全实现。

在孙光德牧师和众多温籍牧师的共同努力下,圣道公会温州教区在各项事工上都得到逐步恢复。在艺文中学停办后,为恢复教会教牧人才培育,孙光德牧师于1930年创办圣道学院。圣道公会温州教区又于1929年,在城西堂率先创办儿童主日学,称为儿童主日学初级科。第一年有学生20人,第二年则增至120人。至1932年,又开办起儿童主日学启蒙科,由陈涤氛姊妹担任,该班共有学生40人。两班共有主日学教师10人。1931年,城西堂在成人勉励会的基础上,开办了儿童勉励会,由盛旭初先生负责,共有学生75人。至1932年,城西堂共有儿童宗教教育学生194人。

1933年2月17-19日,“华北循道会,圣道公会,循道协会三会合并,改名为循道公会。同时假河北唐山丰滦中学举行会议。”并将中华循道公会分成七个议会,即华南、湖北、湖南、华北、宁波、温州及云南。另一位英籍传教士爱乐德牧师(Rev.W.B.Ayoltt)于1930年来温。

虽有温籍牧师任教区主席等要职,但在行政与教务方面还是由西教士主要执掌,温籍牧师主要是配合事工开展。教务方面,孙光德牧师极其努力,他与温藉牧师汤复三、卢源生、陈格迷、戚文迁、吴廷扬、汪仁、谢圣弢等,与英藉传教士爱乐德、胡保华,女教士汤克谐、唐恩祺,医药传教士施德福博士等同心协力,在该时期循道公会温州教区教务、医务等事工上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该时期循道公会温州教会在事工开展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注重人才培养。教区在圣道学院的基础上,于1934年办艺文神学院,又于1939年与宁波教区合办浙东神学院。神学教育的开展为温州循道公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教牧人才。在医疗方面,温州教区分别于1929年开办私立白累德护士职业学校,1934年开办私立白累德助产职业学校,培养护士、助产士约150人。

第二、注重宗教教育。宗教教育的实施是该时期循道公会温州教区大力发展的事工。继城西堂儿童宗教教育的创办,所辖各联区相继开办儿童主日学。1934年1月,温州循道公会成立儿童宗教教育部,统筹和管理整个教区的宗教教育工作。特聘伦敦大学文学士唐恩祺女教士为总干事兼主席。1936年7月,循道公会温州教区为扩充工作,于28日召开宗教教育领袖会议,会议将原有“儿童宗教教育部”取消,重组“温州教区宗教教育部”,定名为“中华循道公会温州教区宗教教育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1938年初,温州教区共有儿童主日学校44所,教员254人,共有主日学学生1246人。吴廷扬牧师于1940年在《宗教教育季刊》中发表〈温州循道公会宗教教育的设施〉一文,详细介绍当时温州教区宗教教育的情况。他将温州教区的宗教教育工作分为儿童宗教教育、青年宗教教育和成人宗教教育三类。儿童宗教教育分为儿童主日学、儿童启蒙科、儿童勉励会、邻童班、儿童夜校、夏令儿童会、儿童节大会等项目。青年宗教教育分为基督徒青年社、基督徒团契会、宗教讨论会等。成人宗教教育分为宗教教育领袖训练、平信徒宗教教育两大项。其中宗教教育领袖训练又分为:宗教教育工作人员训练班、女传道训练班、初级圣经学校等;平信徒宗教教育分为:识字运动、主日学勉励会、主日学识字运动。

第三、藉文字宣扬福音。为帮助儿童勉励会的发展,温州教区儿童宗教教育部于1934年编著《儿童勉励会讲义》一书,由中华基督教勉励会全国协会出版,供全国儿童勉励会使用。为全面推展文字事工,温州教区于1937年与宁波教区合办《夏铎月刊》,孙光德牧师任社长,吴廷扬牧师任主编。温州教区宗教教育部于1937年分别编辑出版《我们天父的儿女》、《儿童圣歌集伊田歌》、《儿童主日的设计》、《路加福音读书》等书籍。后又相继出版儿童主日学讲义(吴廷扬著),青年之路(唐恩棋吴廷扬合编),儿童主日学设计(吴廷扬编),灵歌集(吴廷扬)等。为了教导教区信徒崇拜上帝,于1943年年底出版《实用崇拜简礼文》。

第四、重视福音布道。在孙光德牧师的大力提倡下,温州教区不但在各教会间组织布道团举办各种布道会,而且建立“中华差遣会”,使穷乡僻壤的同胞得听真道,并发起监狱布道,使身陷囹圄的囚徒,得听福音,洗心革面,悔改归主。1936年11月1日,温州城西联区布道团成立,由吴廷扬等12人负责,定于每主日礼拜后出发到各乡镇布道。布道分为四个步骤:(1)征求会友;(2)小组班会;(3)预备会友;(4)布道大会。

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教会的发展在1933至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的爆发,使温州教区的事工大受挫折。1938年年初,孙光德牧师离开温州回国,教区长职位由爱乐德牧师接任。教区刊物《夏铎》仅发行一年,于1938年初停刊。爱乐德牧师掌教之后,温籍教牧在教会中的地位再度提升,陈格迷、戚文迁、汪仁、谢圣弢等牧师相继担任要职。

(三)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平阳、温州分会

1906年,俞国桢牧师在上海建立中国耶稣教自立会的消息很快传到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建立自立教会。此处,仅将浙江省内其他地区中国耶稣教自立会的创立经过按成立时间先后简述如下:

1. 平阳耶稣教自立会

1910年,得中国耶稣教自立会成立消息后,平阳城关黄时中、姜铭臣(鸣琴)、陈日铭;鳌江范志笃(志泉)、陈楚卿、朱信之;北港林溥泉(湄川)、吕信真、俞竹庭等有识之士,即起响应,设立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平阳分会。

年7月,平阳自立会共有分会27处,总会设在鳌江,除平阳县所辖的七乡之外,还涉及瑞安县、福鼎县,共有教友604人,慕道友2000多人。

平阳耶稣教自立会在创立后的首十年,可以说是教会自立运动的最高潮,平阳七乡共建分会60余处,会友达6000余人。到1920至1930年代,该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同时也因基督徒聚会处的传入而使教会陷入分裂的危险。20世纪30年代末期至40年代,因为林湄川、范志笃牧师相继去世,平阳自立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危机。

1940年,范更生在鳌江永平堂的教牧退修会上,被按立为牧师。1947年夏令退修会在鳌江永平堂举行,会议选举了叶挺超、林绳武为牧师,由范更生牧师按立,并将浙闽教区工作交由他们分担管理。1948年,平野学道院第一届学员结业,有郑集昭、施正受、郑集辉、杨经明、孙华民、谢炳庚、朱志勤、周上飞、朱志通、谢慎敏等学员,被派遣到各地教会负责教会圣工,成为该会教牧队伍的新生力量。

(平阳耶稣教自立会领袖林湄川)


2. 温州耶稣教自立会

1912年12月5日,温州耶稣教自立会成立,推选梁景山为首任会长,会址设在施水寮日新浴池楼上。上海中国耶稣教自立会会长俞国桢牧师亲临会场祝贺演说并祝福。

温州耶稣教自立会成立引来温州各地教会自立的浪潮。最先响应被实行自立的是永嘉县楠溪峙口和朱山教会。1913年2月10日,永嘉楠溪峙口、朱山教会召开成立大会。之后,各地自立教会不断建立:1913年8月24日,永强镇自立支会成立;1914年农历三月初三,乐清圣道公会部分信徒宣布自立;1914年9月3日,永嘉蒲州内地会得母会许可成立自立会;1916年5月,乐清西乡盐盆召开成立大会;1917年3月25日,瑞安塘口自立支会开成立大会;4月12日,瑞安县二都竹溪、三都塘口两处设立支会;1917年5月4日,瑞安城区自立会成立;1918年夏,瑞安莘塍自立会成立;1919年冬,泰顺仕洋、雅洋、小溪、瀛滨等处先后成立自立会;1922年春,瑞安山坑原内地会教会成立自立会;1923年2月,温州旅沪信徒何文波、陈宝麒、陈永锡等30人在上海南市区小石桥路成立江苏十一分会;1923年春,温州新桥自立会成立;1927年12月26日(农历12月初三),温州会昌镇有八处圣道公会宣布自立。至1929年春,该会共有支会22处。

(温州耶稣教自立会领袖梁景山)


温州耶稣教自立会在成立之初,没有自己的教堂,其会址暂由李成修提供,因此建立自己的教堂,是最先需要努力的。1914年10月10日,温州耶稣教自立会新堂落成。1923年9月,温州自立会总堂新堂落成,于农历八月二十日开奉献礼。

自立教会包括自治、自传、自养。温州耶稣教自立会自成立以来,已实现自治、自传,但在自养方面却是不容易的。因此温州自立会为实现自养,就大力倡办实业,其中会长梁景山牧师犹为积极。1924年5月,梁景山牧师的儿子梁栋在城南山前创办美达席厂。同年农历四月初八,梁景山牧师、师母及公子志刚在永嘉城南所创建的美达工厂的教堂(称为厂堂)举行落成典礼。同年7月,瑞安自立会创办席厂。

除此之外,温州耶稣教自立会热心开展学校教育,大力推展神学教育,并开展公益事业。在创立之初,自立会就开始创办男女小学。1926年2月16日,温州中华基督教会与温州耶稣教自立会合办的“宏道学院”正式开学。

1931年10月9日,温州耶稣教自立会总会新屋及礼拜堂开落成典礼。1935年,中国耶稣教自立会总会辖下,设立四处特别区联会,分别是上海、永乐瑞、平阳、南洋等,其中永乐瑞(永嘉、乐清、瑞安的简称)、平阳都在温州境内,显示温州境内自立会的复兴状况。

1940年左右,梁景山牧师去世,陈骏声牧师继任。1940年,该会在松台山麓,建筑规模宏大的圣堂。10月10日,中国耶稣教自立会永嘉分总会总堂“永光堂”举行献堂典礼。同时,该堂聘请上海林景牧养。1941年,该会开设道学院,名为“永光圣经学校”。1944年7月,温州又遭沦陷,日军进驻自立会永光堂,以致信徒无法敬拜。

1946年,中国耶稣教自立会总会谢永钦牧师等来温视察,为温州永光堂委任潘庸甫牧师为温属教区区会会长。并介绍上海黄福祥牧师来温州永光堂负责会务。1948年4月4日,温州基督教四大公会在城西堂召开联合布道团成立大会。

(四)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浙南区会

1917年,安息日会传入温州,后发展至处州、台州地区。据传,1917年,江浙区会派两位书报员曾路得、熊湘元到温州作工。未开工前,他们先到一座小山上祷告,求天上的能力指引他们。开工后不久,便有一大群人开始遵守安息日,研究圣经。不久,安息日会传入温州附近各乡村,建立了20多个遵守安息日的团体。1917年,温州所建立的教会划归江浙区会管辖。

1918年,华东联会派韦更生牧师(G.L.Wilkinson)到温州专习土语。1919年,华东联会区会将温州、台州和处州三府割让,另组为浙南区会,推任韦更生牧师为会正。1920年,韦更生在华东联合会的年会中报告:浙南区会有教会5所,教友122人,有本地男传道9人,女传道4人,教员3人,书报员3人,其它4人。1919年秋,浙南区会开办高级小学。1920年正月,耿光廉牧师奉派来到,加强教育事工。1924年,浙南区会在温州南门外购地40亩,创建“浙南三育初级中学”,并附设小学。

1930年,浙南区会有教会16所,教友513人。1937年左右,浙南区会会长方适,教会41所,教友l,306人,牧师5人,教士9人,传道士34人,中学教员7人,小学教员7人。

抗日战争期间,温州、台州、处州三府经历数度沦陷,教会圣工受到极大阻碍。浙南三育研究社被日寇占据,抢劫一空。西教士普遍撤离,浙南区会改由华人牧者陈友石担任总干事并代理会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西教士回到浙南区会。1946年,浙南区会由狄思白担任会长,陈友石担任总干事,由蔡步洲担任书记兼司库。1948年,狄思白全家返回美国,区会长一职仍由陈友石继任。1950年9月,中华总会调任陈友石为南京中华三育研究社男生训育主任兼圣经导师,区会会长由蔡步洲担任。1951年下半年,蔡步洲到上海与家人团聚,区会会长一职暂缺。

1952年,安息日会中华分会而停止工作,所属全国各地之医院、学校及报馆由政府接管,许多联会、区会也停止工作,浙南区会则仍然维持圣工。1952年春,浙南区会召开信徒代表会,推举区会司库肖庆元担任会长。为便于推广福音发展,浙南区会将职权下放,成立了七个分教区,每个教区推选主任一人,会计、出纳各一人。七个分教区分别为:平阳分教区、稻安分教区、台州分教区、处州分教区、温州分教区、乐清分教区、玉环分教区等。同年7月2-7日,浙南区会召开革新代表会议和控诉大会,成立“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浙南区会三自革新委员会。”

(五)温州中华基督教自立会

1925年5月30日,在上海发生震惊全球的“五卅”惨案,温州圣道公会尤树勋同工正在上海出席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会议,目睹惨景,哭于旅社中。返温后,尤氏召集圣道公会众教师于6月17日(农历闰四月廿七)晚间在城西勉励会堂开会,议决三事如下:(一)要求海和德牧师代电英领,请其秉公从速解决此案。(二)发表宣言,反对英人之暴行。(三)筹备自立教会。会后,陈启梅、池翔庭、李景贤、尤树勋等代表,面见圣道公会温州教区英籍传教士海和德牧师,报告及商榷会议议决之事项。海和德非但不愿代电英领,还扬言惨案乃英国巡捕的正当防卫。代表们见要求无效,便拂袖而走。几日之后,代表们再次面见海和德,商榷自立事宜,遭到拒绝。

继而,圣道公会教牧师纷纷辞职,并于6月29日在八字桥召开第一次筹备会。经多次致函海和德,请求允准自立,但屡受海牧的拒绝和阻挠。最终于1925年7月26日在沧河巷礼拜堂成立温州中华基督教会。该会成立之时,得到温州社会各界的支持。“报纸登载,赞声洋洋,各界来宾,多有演说,演说之词,句句珠玉,语语沉痛,爱国爱教,溢于言表。社会如此赞成教会,实为温州从来所未有。”当天,社会爱国人士如梅祖芳律师、郑恻法厂长(中一草席厂)夫妇、胡识因女士、徐素芬女士、陈仲雷同志、平阳汤定一先生、徐志莱医师等都大力以舆论声援、支持。并于9月22日得到瓯海道尹公署立案。

圣道公会海和德牧师得到温州中华基督教会成立消息之后,软硬皆施,恐吓、利诱教会领袖及教友,以致自立运动发起人中一部分跌倒,放弃自立主张,但自立之声势并未受影响。在一年之中,温属地区共有47处教会实行自立,脱离老会之职员计50余人,信徒达1500多人。7月19日玉环坎门教场头、里蚕相继成立自立教会;8月24日,乐西、蟾川、湖头成立自立会;9月15日,青田全县31教堂,同时联合自立;10月22日至11月上旬,楠溪、烘头、表山、五漱各地相继自立;1926年2月26日,上戌各教会领袖,发起自立,共有6个分会。

1926年7月10-12日,温州中华基督教会举行周年纪念会。在《瓯海基督教自立丛刊》中报告该会一年中的七项事工:一、布道与鼓吹自立,每逢主日或周间,在各城乡布道及鼓吹自立,甚至在特别机会沿街演讲;二、讲道与教授圣经,每逢主日及礼拜二、六晚间公开讲道或研究圣经,并组织各地分会传道人圣经培训;三、主日学校,每逢主日下午组成男女大小主日学班,而孩童则自成一科,课程用圣经课题十级、圣经图说及其他故事书;四、勉励会,每逢礼拜六晚间,聚勉励会之查经班,以资预备,至次日晨,在未正式礼拜之前则行勉励会公祈礼拜,由实行会友轮派主席,众会友挨次宣讲勉励会经题,互相讨论、彼此劝勉,以养成服务才能;五、宏道学院,与中国耶稣教自立会温州分会合办专门圣经学校,定名为宏道学院,一年中培养28名学生,大都担任讲台工作;六、教友服务团,教友中虔诚有力者,组成一服务团,为服务软弱教友,并进行布道、代祷工作;七、服务社会之工,该会设立卫生部、教育部、演说部、青年社、救火会、书报室、男女小学校、平民义务学校等,在初建的一年中,已办义务儿童学校四所,学生230人,颇得社会赞许。

1947年,该会为“阐扬圣经真理,培养传道人才起见”,创办“圣经学社”一所,招收男女学生18名,于10月14日在东门塔儿头礼拜堂开学上课,投考者须为现任义务传道士或立志奉献为主作工的男女青年。
(温州中华基督教自立会领袖尤树勋)

(六)温州基督徒聚会处

基督徒聚会处在温州的发展,首先要追溯其在平阳的发展,因为该县聚会处在浙江为最早,在全国基督徒聚会处中也是最早建立的教会之一。

 1925年,倪柝声在上海主编出版《基督徒报》,温属教会有些信徒阅读该报并得到启发。1928年2月1日,倪柝声在上海带领第一次特别聚会,平阳的王天佐、张悟生前往赴会,并将“复兴之火”带到平阳,开始在南港乡和蒲门乡一带聚会。继而,陈钦法、王雨亭等在平阳的北港乡、万全乡、江南乡建立教会。

 1928年秋,平阳的王天佐、张悟生、蔡际清、毛庆诗、苏梯升、金子芳、苏洁民等,在桥墩门举行第一次特别聚会。自桥墩建立之后,基督徒聚会处在平阳及周边一带发展迅速,至1934年4月,共有聚会处22处。王雨亭于1934年1月报告其中12个(包括桥墩):钉埠头于1932年建立,莒溪于1933年建立,五岱山于1930年建立,兰松洋于1928年建立,矾山于1931年建立,马站于1933年8月建立,云遮于1929年建立,李家井于1929年建立,岙内于1928年冬建立,霞关于1931年建立。福建省福鼎县城也于1928年冬开始建立聚会处。陈钦法则于1934年4月补充其余10处:雅瑶头于1929年建立;浃底于1932年春建立;方岩下于1932年夏建立;路边于1932年冬建立;萧家渡于1931年4月建立;扈山于1931年秋建立;凤川于1931年建立;墨城于1933年春建立;后仓于1933年建立;钱仓于1932年4月建立。

 泰顺与平阳、瑞安毗邻,在教会发展上与平阳、瑞安有密切的关系。早期建立内地会,与平阳合称为内地会“平泰总会”。1928年开始,泰顺有弟兄参加倪柝声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特别会议,回泰顺后宣传聚会处思想。至1934年,泰顺共建立24处聚会处,其中有10处原是内地会,14处是从内地会部分人分离另建的。

现罗列各聚会处名称及成立时间:南溪(总名泗溪)(1928年)、下桥(1931年)、葛岭(1929年)、松糗垟(1929年)、秀溪(1928年)、梧村(1930年)、蔡宅(1928年)、秀溪边(1931年)、驼地(1932年)、东溪(1932年)、樟坑岔路口、下洪、瀛边(1929年)、周边、仕垟、莲头、雅垟、章安、小涧(1929年)。

 1931年春,温州府城潘活灵、章高来等脱离内地会,先后在珠冠巷、大厅巷、仓坦前进行聚会活动,建立聚会处。陈钦法介绍了温州聚会处的负责人潘活灵从温州内地会脱离出来的过程:“我们又感谢主,在温州主又给我们一位同工了。就是有一位潘活灵弟兄,是温州内地会所重用的教师,因近年来多读福音书房的出版物,得了真理的光照,觉得在宗派里作雇工式的教师,于心有所不安,就愿意离开宗派,跟随主到营外去受苦。他的师母也是顶同心的。现在已经从内地会搬出,住在铁井栏行宫底三十六号门牌。这里的房子是租来的。他的生活完全是倚靠主的。请兄为这位弟兄祷告。求主祝福他的生活和工作。能多多的荣耀主。”

1938年,平阳基督徒聚会处范佩箴与林绳武等到苗族聚居的牛皮岭传扬福音。1938年3月15日至24日,平阳陈钦法、黄履铨在瑞安内地会主领聚会。接着,宁海华世宾和宁波许达微在瑞安自立会、塘口循道公会、平阳方岩下等地主领聚会。1939年,许达微、张光荣、周行义等在平阳、泰顺、瑞安、温州及福建福鼎等地工作。

然而,对于温州基督徒聚会处而言,潘活灵的去世,无遗是一大损失。1938年7月28日,久病的潘活灵,溘然长逝。在潘活灵去世之后,温州基督徒聚会处开始由章高来、张廷祥、张载光三人一起负责。1943年,温州聚会处在西城下购房建堂,成为聚会处温州总堂。至1949年,温属基督徒聚会处共有活动场所121处。

 (七)真耶稣教会

真耶稣教会在温州的活动情况,是现今许多教会资料中所没有提及的。笔者近年在研究中发现真耶稣教会活动的情况,遂加以论述。由于该会很快就消亡,所以在后期没有资料可查,且在解放初期也没有加入三自革新运动的记载。但该教会后来于1989年重新传入温州,现在温州仍有聚会点。

 真耶稣教会于1924年传入温州。当时温州甜井巷五号安息日会教友潘巴米拿、陈以撒、周存仁等人,因不满教会内部纷争嫉妒,纠合同志,另立教会。他们于1924年6月读到真耶稣教会长沙本会所印行的《真耶稣教会圣灵警告》报,很受感动。1925年农历七月初,真耶稣教会派张巴拿巴赴温州主领布道会,有130多人归入教会,领受圣灵者达50多人。

1927年3月,温州平阳籍台湾侨民朱惠民,从台湾回到故乡平阳传讲真耶稣教会信息。但受到老宗派教会的制止,未得发展。真耶稣教会总会于1929年派朱恩光来平阳传道,牧养半个月,设立祈祷所。《真耶稣教会卅年纪念专刊》登载详情:“平阳城本会经过历史情形,自民国十六年三月间,朱惠民执事在台接受真道后,回归故里,宣布真道,撒晚雨圣灵种子,同时圣灵大动工,使异邦人来信者甚多,不料老教会极其猜忌,尽力破坏,以致渐渐冷落,至民国十八年,总部直派朱恩光执事来此牧养半个月,设立祈祷所,至十八年秋殷荣高灵兄趋上海总部第四期神学会肄业,回梓培养弟兄,然真神不丢弃我们,至二十四年适朱惠民执事赴总部全体大会,蒙派回故籍,作暂时牧养,业经施洗三次,计十九人,合以前原有十余人,共有三十余人,同年于九月一号正式成立本会,延至三十二年,朱羽仪执事与殷荣高传道者相继而逝,无人牧养,使教会渐趋冷淡,无法挽回,时常聚会者,只有十余人,但愿诸负责时刻关心,为我们平阳教会祷告,扑灭魔鬼,使真神的救恩显现,降福平阳。”

《中西教会报》第19卷第230册,广学会出版,1911年10月,第57-58页。

“仇九渊,字静泉,年四十五岁,浙江永嘉人,清光绪三十一年入教,隶内地会,曾任内地会传道,大总会正副会长,勉励会司库义务传道助士,现任温州中华内地会总堂主任。”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七期)》,上海: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1924年,台北:中国教会研究中心、橄榄文化基金会联合出版,1983年3月重印,第7页。

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7期)》,上海: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1924年,台北:中国教会研究中心、橄榄文化基金会联合出版,1983年3月重印,第93-94页。

 China’s Millions,Vol.LIII.No4.London: Morgan andScott,April.1927, pp59.

该登记资料原文记载有参差,其“历史沿革”部分记载为“1917年”,而“备注”部分则记载“1927年起中国教会自治自办,每年约万斤米左右,自治以前,无法估计,因教会行政权在英人手中”。温州市基督教中华自治内地会,《温州市宗教团体登记资料》,1951年。

佚名,〈中华基督教自治内地会历史沿革〉,1951年8月3日,收入《温州市社会团体登记表》。

《通问报》,第1436回,1931年3月,第3页。

 China’s Millions, 1939,p134.

《浙东教会通讯》第1卷第2期,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9月20日,第四版。

《天风》第6卷第14期(总141号),1948年10月9日,第16页。

《浙江青田基督教会之创始及自立经过的报告》,青田基督教自立会同工编印初稿,1954年,第7页。

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3期)》,上海:广学会,1916年,台北:中国教会研究中心、橄榄文化基金会联合出版,1983年3月重印,第续92页。

中国耶稣教自立会编:《圣报》第17年第8期,上海: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全国总会,1927年8月,第13-14页。

中国耶稣教自立会编:《圣报》第18年第1期,第15-16页。

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第6页。

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第6页。

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第7页。

吴廷扬编:《夏铎——中华循道公会温州宁波两教区月刊》,第1卷第1期(创刊号),第47页。

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12期)》,上海: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1934年6月,台北:中国教会研究中心、橄榄文化基金会联合出版,1983年3月重印,第193页。

爱乐德牧师为中华循道公会温州教区最后一任教区长(即差会代表)。他于1930来温,并于1932年按立为牧师。1938-1944年和1948-1950年任温州循道公会教区长,并任温州宗教教育部主席和艺文神学教授。他虽不能如其前任般轰轰烈烈创办、拓展教会事工,但在教会基建、牧养方面作出卓越贡献。首先,他于1937年开始建立循道公会温州教区中心主日学校舍。其次,他于1940年任浙东神学院院长。最后,他在温州教区内整合教会崇拜礼仪,于1943年编著《实用崇拜简礼文》专供温州教会使用。1950年9月6日,爱乐德牧师正式离温,为最后一批离温的外国传教士之一。

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第88页。

盛旭初编辑,《温州循道公会儿童宗教教育部一九三四年度工作报告》,温州循道公会儿童宗教教育部,1935年2月出版,第6、10页。

吴廷扬编:《夏铎——中华循道公会温州宁波两教区月刊》,第1卷第1期(创刊号),第46页。

吴廷扬编:《夏铎——中华循道公会温州宁波两教区月刊》,第1卷第9、10期,温州循道公会宗教教育部夏铎月刊社,1938年1月1日,第36页。

中华基督教宗教教育促进会,《宗教教育季刊》第4卷第3期,中华基督教宗教教育促进会出版,1940年9月,第61-64页。

吴廷扬编:《夏铎——中华循道公会温州宁波两教区月刊》,第1卷第1期(创刊号),第49页。

盛旭初编辑,《温州循道公会儿童宗教教育部一九三四年度工作报告》,温州循道公会儿童宗教教育部,1935年2月出版,第8页。

盛旭初编辑,《温州循道公会儿童宗教教育部一九三四年度工作报告》,第8页。

中华基督教宗教教育促进会,《宗教教育季刊》第1卷第1期,中华基督教教育促进会出版,1937年3月,第35页。

中华基督教宗教教育促进会,《宗教教育季刊》第4卷第3期,中华基督教宗教教育促进会出版,1940年9月,第62页。

《协进月刊》,马鸿纲主编:第6卷第6期,中华民国36年9月16日出版,第17页。

吴廷扬编:《夏铎——中华循道公会温州宁波两教区月刊》,第1卷第9、10期,温州循道公会宗教教育部夏铎月刊社,1938年1月1日,第37页。

吴廷扬编:《夏铎——中华循道公会温州宁波两教区月刊》,第1卷第6期(夏季特大号),温州循道公会宗教教育部夏铎月刊社,1937年6月,第54页。

《圣报》第4年第6期,1914年6月,第9-10页。

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第8页。

《圣报》第4年第7期,1914年7月,第9-10页。

《圣报》第30年第1期,1940年1月,第9-10页。

叶挺超、金守夫、陈更新编著:《平阳县志——宗教志:基督教部分之一》,第9页。

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第8-9页。

《圣报》第3年第1期,1913年1月,第9页。

《圣报》第3年第5期,1913年5月,第9页。

《圣报》第3年第10期,1913年10月,第10页。

《圣报》第4年第5期,1914年5月,第6-7页。

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2期,上海:广学会,1915年11月,台北:中国教会研究中心、橄榄文化基金会联合出版,1983年3月重印,第11页。

《圣报》第6年第5期,1916年5月,第8页。

《圣报》第7年第7期,1917年7月,第8-9页。

《圣报》第7年第7期,1917年7月,第9页。

《圣报》第7年第7期,1917年7月,第8-9页。

《圣报》第10年第3期,1920年3月,第9-10页。

《圣报》第11年第4期,1921年4月,第9页。

《圣报》第12年第11期,1922年11月,第20页。

《圣报》第13年第1期,1923年1月,第2页。

《圣报》第13年第3期,1923年3月,第13页。

《圣报》第18年第1期,1928年1月,第15-16页。

《圣报》第18卷第4号,1929年4月,第10页。

《圣报》第4年第10期,1914年10月,第9页。

《圣报》第13年第1期,1923年1月,第16-17页。

《圣报》第14年第5期,1924年5月,第9页。

《圣报》第14年第7期,1924年7月,第27页。

《圣报》第14年第7期,1924年7月,第13页。

《圣报》第13年第1期,1923年1月,第16-17页。

《圣报》第16年第3期,1926年3月,第14页。

《圣报》第21年第11期,1931年11月,第9-12页。

《圣报》第25年第10期,1935年10月,第11页。

《圣报》第30年第3期,1940年3月,第16页。支华欣牧师在其《温州基督教》中记载永光堂于1938年开始建造,于1940年建成。该记载与《圣报》登载有不符,故以《圣报》记载为准。参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第100页。

《圣报》第30年第11期,1940年11月,第11页。

《圣报》第30年第6期,1940年6月,第14页。

 2012年11月4日于温州市基督教两会档案室。

叶挺超、金守夫、陈更新编撰,《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在平阳县的发展概要(初稿)》,第4页。

马鸿纲主编:《协进月刊》第7卷第2期,中华民国37年5月16日,第11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49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25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27-28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28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62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62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28、471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158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159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101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159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162-163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151-152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163页。

杨健生主编:《中华圣工史》,第163-164页。

《天风》1952年第30期(总325号),1952年8月2日,第15-16页。

《瓯海基督教自立丛刊》,1926年9月,第13页。

《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9期,第12页。

《瓯海基督教自立丛刊》,1926年9月,第13页。

《浙江省宗教志资料汇编(二)——温州宗教》,第249页。

《瓯海基督教自立丛刊》,1926年9月,第13页。

《瓯海基督教自立丛刊》,1926年9月,第19-20页。

《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10期,附载第29页。

《瓯海基督教自立丛刊》,1926年9月,第22-23页。

《浙东教会通讯》第1卷第2期,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9月20日,第2版。

陈福中编著:《倪柝声传》,第79-86页。

陈福中编著:《倪柝声传》,第79-86页。

《通问汇刊》1934年6月1日第6期,《倪柝声文集》第2辑第5册,第113-121页。

《通问汇刊》1934年2-3月第3期,《倪柝声文集》第2辑第5册,第28-44页。

《通问汇刊》1934年6月1日第6期,《倪柝声文集》第2辑第5册,第113-121页。

《通问汇刊》1934年9、10月第10期,《倪柝声文集》第2辑第6册,第38-56页。

《通问汇刊》1934年9、10月第10期,《倪柝声文集》第2辑第6册,第38-56页。

《温州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72页。支华欣认为是1930年春。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第14页。

《通问汇刊》1934年7月9日第8期,《倪柝声文集》第2辑第5册,第176-180页。

《敞开的门》1938年5月第7期,《倪柝声文集》第2辑第11册,第220-221页。

《敞开的门》1938年5月第7期,《倪柝声文集》第2辑第11册,第221-222页。

《敞开的门》1938年5月第7期,《倪柝声文集》第2辑第11册,第221-222页。

详情分别记载在《敞开的门》1939年第14、15、17、18、19期中。

《敞开的门》1938年10月第12期,《倪柝声文集》第2辑第12册,第94-95页。

《敞开的门》1939年2月第14期,《倪柝声文集》第2辑第12册,第169页。

《温州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72页。

魏以撒主编:《真耶稣会创立三十周年纪念专刊》,真耶稣教会总会发行,1947年12月,第185页。

魏以撒主编:《真耶稣会创立三十周年纪念专刊》,第186页。

文章来源:丰盛书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