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7日星期日

温州人周达观和英国人苏慧廉 作者:绿茶

温州人周达观和英国人苏慧廉
绿茶
夏季阅读观察
不久前去了趟柬埔寨,穿行在吴哥窟迷幻般的原始森林中、几百上千年的石窟庙宇间,那种神秘与神奇让人片刻忘了现实种种,在历史中穿行。
从吴哥国家博物馆出来,同行的许知远在留言本上写:“我们要了解更多周达观”,而我的留言是:“我们缺乏宗教认识传统,参观这么惊叹的奇观,就是进不去,遗憾!”
这是我的感觉。吴哥窟以及这个国家的宗教传统,真的离我们太远了,我们对他们太不了解了,所以,这是一种无法跨越的隔阂。是的,隔阂。整个行程,都有这种强烈的感受。历史与现实的隔阂,日常生活与战争记忆的隔阂,商品社会与宗教国度的隔阂……
这个有辉煌壮观奇迹的地方,像极了我国上世纪90年代的小城镇,电器,汽车,日常生活用品,迎街售卖,人们活在忙忙碌碌的现实中,辉煌的历史留给来也匆匆的外来者惊叹,赞美。
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你看不到红色高棉留下的惨痛面貌,当地人不愿意去面对和回忆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而我们外来者,却需要他们带着走进监狱、杀人场等民族伤疤,也最多地问他们关于波尔布特时代的各种人间惨剧。为了工作,他们向我们讲述他的家庭以及全民族的惨痛遭遇。
满大街的made in china让这个宗教国度也变得商业味十足,人们一方面恪守宗教赋予人的善良与诚实,却又必须遵循商业社会规则,利益面前各种竞争与虚假。在暹粒老市场,全是来自中国的小商品,我们要从这里买礼物带给国内的朋友,还要像在中国市场一样讨价还价。
高兴的是,我在金边和暹粒大街上,都看到多家书店。有机会走近暹粒一家叫SIEMREAP BOOK CENTER的书店,惊讶于这家书店国际化程度之高,各种英文书籍、杂志和报纸,柬文的人文、艺术、旅行方面的书籍,还有英文二手书等。让我突然有种打破隔阂之感。后来,在暹粒机场,一家叫Monument Books 的机场书店,同样水准很高,很多英文书籍、报纸、杂志,还有各种人文、艺术、旅行方面的书籍。回看我们国家的机场书店,充斥着励志、商业和各类畅销书,以及电视上放的励志演讲。
隔阂,各种隔阂。
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包括了解周达观。
周达观是谁?
吴哥窟的导游都会告诉你,周达观是中国元代人, 他的《真腊风土记》是最早详细记录吴哥窟的书。
周达观,浙江温州人。哦,原来是我老乡。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他奉命随使团前往真腊,使团取海路从温州开洋,横渡淡洋至吴哥国登岸。逗留约一年后于12967月回国。回国后写了《真腊风土记》。全书约8500字,描绘真腊国都吴哥城的建筑和雕刻艺术,详细叙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经济、习俗、语言,并记载了当时居住在真腊的海外华人。是现存与真腊同时代者对该国的唯一记录。
这么重要的一个人和一本书,我们对他一无所知,还是听吴哥窟导游说才了解了一下。《元史》中没有他的传,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该书“文义颇为赅赡,本末详具,可补元史佚阙。”
我们对自己的文化都有深深的隔阂,哪还有精力去了解别国文化。
但七百多年前,我们的古人周达观帮我们打破隔阂,帮我们认识真腊古国,也帮世界打开了一座奇观。
一百多年前,英国人苏慧廉也打破了隔阂。他只身来到温州,面对各种隔阂和不理解,花15年时间在温州传教,终于取得温州人的认同,并且让西方信仰在温州生根发芽。
《寻找·苏慧廉》,讲述了东西方隔阂的打破与融合。
我家是天主教家庭,我从小洗过礼,也算教徒。自然非常喜欢这本书,作者非历史学者,却以自己擅长的记者手法,用寻访这一原始方法寻找苏慧廉,让我敬佩。而我的一位藏书家朋友韦力,以同样寻访的方式记录历史,却在寻访途中被石碑压断了腿。所以说,寻访是艰难让人敬佩的历史研究法。
我的家乡温州,是个宗教信仰非常活跃的地方,几乎每个小镇都有教堂,一些乡村还会有家庭式的分堂,平日里一起念经,周日再到镇里的教堂做礼拜。我们那里,周日就是礼拜日,一周每一天也都说成礼拜一礼拜二这样。
苏慧廉传教的地方是温州市区往北的乐清,永嘉一带,我老家在温州市区往南的平阳鳌江,是另一位英国传教士曹雅直在这一带传教,他是第一个到温州的新教传教士。1867年,他来到温州,这一年,被称为温州的“开教元年”。15年后,1883年,苏慧廉来到温州。
虽然有诸多隔阂,传教之路艰难。但相比中国其他地方,温州的传教还是相对顺利的。温州人接受传教,就像现在温州人在世界各地经商一样,有很强的融合性和扩散性。

温州人周达观和英国人苏慧廉,是两个帮我们打破隔阂,而走向融合的人

2013年7月5日星期五

窗玻璃坠落砸坏邻居车玻璃 男子主动报警送赔偿款

(以下报道是温州晚报刊登一则温州基督徒的事迹)
漫画 王淳
  温州网讯 624日,市区莲花大厦住户徐森森家钟点工擦洗时,窗玻璃不慎坠落,砸坏了一辆车子的后挡风玻璃。钟点工按徐森森吩咐下楼,但没等到车主,便记下车牌。
  625日,车主董星火到现场,以为车子被醉酒的人砸了,自认倒霉去修了。
  626日,徐森森出差回家。次日从钟点工那边问了车牌号,便报警请警方找车主予以赔偿。
  72日,董星火拿到赔偿款。民警说自己也被这举动“温馨”到了。
  昨天,市区南门派出所民警跟记者说了件事儿,市民徐先生家的钟点工在擦阳台窗户时,掉下一块玻璃,砸碎了停在路边的一辆车子的后挡风玻璃。徐先生出差回家后就联系了警方,寻找车主,把钱赔给了对方。
  民警说自己被这样的举动“温馨”到了,虽然是一件小事情,却让人感到格外可贵。
  昨天中午,记者分别见到了徐先生和车主董先生。巧的是,他们俩都住在市区莲花大厦,今年都是37岁。
   徐森森:这是本分,应该这么做
  徐先生全名叫徐森森,经商。联系他时,他便说,这没什么。到了约见的地点,他刚坐下就笑着说,出门的时候老婆还说,只是一件小事,何须大费周折地接受采访?
  徐森森的家在19楼,搬进去已有七八年,钟点工每周会去打扫两次,已经做了几年。
  624日那天,他准备去湖北武汉出差,刚到机场就接到钟点工的来电,声音很紧张,说她在擦阳台无框窗时,有扇窗户玻璃掉下去了。先是砸在三楼的阳台上,然后有块玻璃碎片弹起来砸碎了路边一辆车子的后挡风玻璃。
  徐森森的第一反应就是问有没有砸到人,知道没砸到人,他让钟点工赶紧到楼下车旁等着,碰到车主后让对方放心,自己会赔偿的。
  大概半个小时后,他又接到钟点工的电话,说没碰到车主。他见外面很热,就让钟点工把车牌号码仔细记下,等他出差回来再处理。
  626日,徐森森回家。次日,钟点工再次到家里打扫的时候,他便问了车牌号,记在自己手机的“备忘录”里。钟点工提醒他:“这件事过去了,对方没问起。”为了不让钟点工过意不去,事后的赔偿,徐森森并未让她知道。“窗户可能老化了,她工资不高,总不能让她担责。”
  随后,他拨打了122,请警方找到车主后,让车主与自己联系。
  不过,因此事并非交通事故,交警部门将此事交给南门派出所,南门派出所民警通过车牌号找到了车主董先生。见面时,徐森森带了2000元的现金过去。
  “如果这件事不解决,我估计都睡不着。”徐森森说,“把别人的车砸到了,理应要赔偿的,这是本分。”
  董星火:钱反而变得不重要了
  董星火在市区雪山公寓经营一家婚庆礼仪公司。对于我们的采访,他答应得很爽快。
  624日那天,他的白色“广本雅阁”轿车停在小区划线车位拐角处。当他第二天上午要去开车的时候,发现后挡风玻璃碎了。他看了一圈,发现车内没有东西被盗,便只当是前一天夜里有醉酒的人把车砸了。
  对于这样的“无头案”,董星火心里虽然很郁闷,但还是决定自认倒霉。开着车子去修理,花了800多元。
  那几天,身边亲友问起时,无缘无故被砸了车的董星火总是倍感无奈。直到72日,他接到南门派出所的来电,说砸了他车子的事主主动找他,要给他赔偿。
  他说,自己当时很惊讶,他没想到车子是被玻璃砸到的,更没想到事隔一个星期,对方还惦记着这件事情,而且主动找他。
  在民警的协调下,当天下午,董星火就见到了徐森森。
  徐森森问董星火车子修了多少钱,董星火说花了约800元。徐森森当场把800元钱给支付了。
  董星火说,那时候,钱反而变得不重要,对方的这份诚信和心意让他觉得可贵。
   ◎记者手记
  确实,这并非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看过报道后的你或许跟我一样,有点小感动,或者会心一笑。
  就如徐森森所说,他做的不过是本分。可是,这样的“本分”并非人人能做到。
  前段时间,市区南汇锦园一对哑铃坠落,伤及老人,却至今没找到事主。这样的事情,难免让人失望。因为,他()少了一份担当和诚信。
  你给予坦诚,他予以理解,我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实很简单。
  而这,也是这件小事教给我们的一个道理。

20130705 14:28:25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N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作者: 记者李玉燕王骁通讯员何巅樯实习生徐碧纯 |编辑: 叶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