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7日星期六

温州市区施德福故居:感念医德仁心

瓦市小学内的施德福故居。苏巧将摄

温州网讯:瓦市小学老校区里,有一座青砖小洋楼,墙身上爬满了爬山虎,在翠绿茂盛的叶子映衬下,它显得生机盎然。它就是当年施德福院长的别墅。

说起施德福院长,他可谓民国时期温州大名鼎鼎的人物,甚至在浙江地方志里也有一个“施德福”词条,上面是这样介绍的:施德福,英国人。毕业于爱丁堡医科大学,1917年,由循道公会差会派遣,来温州任白累德医院院长。1925年,和宁波斐迪中学英籍女教师梅甫硕士结婚。1929年夏,创办温州第一所护士职业学校。1934年,又开办助产士职业学校,这两所学校是温州卫校的前身。施氏外科操刀准确度可在一叠纸上随意裁到指定一层。医德高尚,教课不厌其详,学生百问不厌,实验一丝不苟,严于律己,乐于助人,态度和蔼,作风端厚,赢得医院内外普遍尊敬。抗日战争期间,温州数度沦陷,白累德医院避迁永嘉枫林,外汇断绝,经费困难,加上连年战祸,疫病流行,救死扶伤,任务艰巨。施氏自开门诊,收费悉数归公,登报呼吁,恳请各界解囊资助,得以渡过难关。解放战争时期,浙南游击队受伤人员秘密住院,均得悉心诊治。1950年,年迈回国,任院长32年,温州医师公会和各界人士盛会欢送,摄影留别。邑人名其宅旁巷弄为施公里,并立坊纪念,文化大革命时毁。

这份资料,把施德福对温州的贡献全面表达出来了。

2009年,两位八十来岁的老人李秀珠、李秀兰写了一封信给在温州的后代,回忆六十多年前的往事——

有一天快下班时,妹妹李秀兰看到一个男孩子在地上爬,边爬边捂着肚子呻吟。施院长也看见了,马上叫她去看看孩子到底怎么了。李秀兰摸了摸孩子的肚子,问哪里痛。听了孩子说的位置,她怀疑可能是阑尾炎,就叫施院长。施院长过来摸了一下,说:“这是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动手术。”施院长叫她把孩子抱进手术室里,立刻准备做手术,自己则马上穿戴整齐,走进手术室。做好手术,施院长通知住院部,孩子手术、住院一切免费。几天后,孩子出院了,孩子父亲激动地握着施院长的手说:“施院长,要不是你及时开刀,我儿子早就没命了,你真是他的救命恩人啊!”施院长从口袋里掏出几块钱塞进孩子的口袋里,说:“送你儿子去读书吧,书总是要读的。”

信上还写道,施院长对职工很关心,谁有困难,就尽力帮助解决,当职工住院时,就去看望,并送上慰问品,对贫穷职工,则给予经济援助,因此深受职工爱戴。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是个杂务工,施院长原计划叫她退休的,后来听说她独生儿子被日本人飞机炸死,就仍留她在医院工作。

那年姐妹俩住的房子要拆了,正为没地方住而发愁时,施院长知道了,对她俩说:“你们的困难我已知道,我已和夫人商量,将我住的楼下客厅让你们住,明天就搬来。”姐妹俩就搬到了他家,在客厅里铺了两张床,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两位老人哪天如果一起回到故乡,我想她们一定会来到曾经住过的施院长故居前,缅怀往事,寄托衷情。

2011年,我从友人沈迦那里得到一张施院长的照片,出于对施院长的景仰,我和挺彩影视合作拍了《施公里的故事》,参加“温州老城故事”创意大赛,获得了影像组第二名。

在那次拍摄中,我采访了瓦市巷118弄巷口(即施公里的位置)一位八十多岁老人,老人回忆起施院长时,满怀深情。拍摄结束后,我继续收集资料,听二医退休医生吴招彰说,施院长在白累德医院时,每天有十支黑签是免费给穷人看病的,而且是先给穷人看。

这样一位好人,难怪温州人会给他立坊呢!可惜这个坊被毁了。

当我看到房子前面王楚楚的塑像时,我想我们应该也给施德福塑一个像。有了这个像,每个在这里读书的孩子,就会知道曾有一位医术高明心肠仁慈的外国人住在这里。每次经过这像面前时,他们的心灵会得到一次洗涤。

但愿,我们还能重修这个坊,让这些故事,一直流传下去。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