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6日星期三

樂清市白象基督教會簡史節錄

温州市樂清北白象基督教會簡史
鄭樂國整理

樂清市白象教會原歸屬于中華基督教溫州自治內地會,白象教會是樂清內地會的總會。本會自設教至今已經有一百二十年的歷史,溫州總會差派牧者來本會牧養。神也特別憐憫本會,使本會植堂衆多;教會歷經艱難曲折,但仍然有神的保守和看顧。

白象教會大約于1889年設立。設教時與早期一位信主的人厲厚明有關。厲厚明在溫州五馬街醫院戒烟,聽道後入教,于是,邀請英籍宣教士曹雅直牧師來永樂兩地講道。每逢禮拜天,派人來永嘉烏牛各地講道,遂先後成立了(馬道)、爐嶴、印社、馬嶴等地教會。1889年,厲厚明搬住樂清開設玉華銀樓,將自己的店鋪供作教會的聚會場所,事後,成立了白象教會。1904年,又分設白石、黃華、岐頭、上岩、仁岩等地教會。

從創會開始,一直到1950年代,都承蒙溫州內地會的關照和輔助。總會曾差派十多位內地會牧者來本會駐堂牧養和治理。從1904年開始至1958年,本會歷任牧師、教師至少有十六任駐堂牧養。本會也有資深牧者鄭經杰先生受總會差派,在溫州其他地區教會牧養,而五十年代本會楊宏康先生在溫州總會聯區任職。教會曾有多位杰出的傳道者,配合總會的牧者共同治理牧養教會。

由于時局的變遷,宗教的政策的變化。白象教會在1958年教堂被迫關閉,堂內不得聚會;在1959年,教會被白象公社農機廠占用。但信徒沒有停止聚會,在“文革”期間,教會安排在不同的農村聚會點做禮拜。期間,本會多名同工經歷信仰的迫害,但這些屬靈的先輩信仰堅定。在經歷無情的肉體摧殘,被批鬥、游街、受折磨,他們仍能持守自己對主的信仰,而且還勉勵其他的弟兄姊妹要持守信仰。這種情形直到1979年,中央政府宗教政策落實之後才得到落實,教會于1981開始逐步恢復教産,聚會才得以開放。1984年白象教堂建堂落成。在1985年農曆冬季由于教會同工對“三自”的認識不同,産生意見的分歧,1986年下半年,開始分開聚會。但教會始終尋求在真道上的合一。

2000年前後,白象堂因著管理的不善,存在人事衝突的隱患。又由于信徒的增長和主日學的發展所需,教會在大港村開始植堂,二堂于2000年元月一日白象二堂落成。又由于2003年的“薩斯”事件,本會又在塘下村設立聚會點,塘下堂于2007冬季落成。目前,三個堂會在許多的事工上互相聯絡配搭。2008年前後,教會的管理機制不當,出現嚴重的混亂局面,期待教會和睦,聚會和管理秩序早日得以恢復。

白象教會歷經了一百二十周年,我們也親歷神對教會保守。無論是外部環境的壓力,還是內部的衝突,神一直留守祂的教會。在不同的時代,神也興起不同的僕人成就祂的工作,也籍著教會宣揚祂的真道,做祂美好的見證。

白象二堂(大港堂)簡史

白象二堂由白象教會于2000年植堂而來。由于教會信徒的人數增長以及主日學事工的擴展,一堂的教室看見容納不下現實的需求。教會决定在大港村開支植堂,堂名“白象二堂”或稱“大港堂”。


大港堂的發展有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建堂時期。在1997年購買現址的兩座房屋,開始安排主日的聚會,以供附近地的弟兄姊妹聚會使用。1998年7月動工,耗時一年半的時間,于1999年冬季落成。在建堂的過程中,本堂由林光先生設計,由高志道先生施工,白象建築公司朱愛康承建。期間,得益于黃朝恩、林壽良、孫金松、賴天華等弟兄的鼎力協助。建堂耗資400餘萬元。于2000年元月一日舉行落成典禮。第二階段:事工拓展階段。白象教會的事工是聯合開展的,教會廣泛的開展各項事工。其中大港堂的布道會、國語堂、老齡團契、愛修院、天恩之旅基督徒陵園、揚聲電子琴培訓班事工的開展有井有序。


展望本堂能够充分合理的使用禮拜的場所,更好的自由敬拜神。在開展各項事工的同時,能够在布道、牧靈、社會關懷、訓育等方面得到更大的提升,尋求卓越的事工拓展,榮耀神的聖名。

白象教會率屬支會設立時間


支會名稱 時間 始屬分會


1、裏隆教會 1904年 白象
2、靈昆教會 裏隆
3、歧頭教會 1934年 裏隆
4、樓下教會 1934年 裏隆(1952年轉聚會處)
5、金絲河教會1934年 裏隆
6、西仁宕教會1904年 白象
7、浹底教會 西仁宕
8、三裏教會 西仁宕
9、新橋教會 1986年 西仁宕
10、三房教會 2000年 西仁宕
11、四房教會 2003年 西仁宕
12、長道坦教會2008年 西仁宕
13、木山後教會 2007年 西仁宕
14、橫大橋教會 2009年 新橋
15、白石教會 1912年 白象
16、上坭教會 白石
17、赤水垟教會 白石
18、前窑教會 白象
19、沙嶴教會 白石
20、小港教會1948年 白象
21、山前教會1986年 小港
22、沈嶴教會1948年 白象
23、潘洋教會 白象
24、塘下教會(白象教會)2005年 白象
25、白象二堂(大港)2000年 白象
26、白象教會(伯特利)2003年 白象
27、白象教會(嶺西) 1990年 白象
28、埭頭教會 1904年 白象
29、東洋教會 1980年 埭頭
30、仁浦教會
31、墳下教會
32、埠頭教會
33、馬嶴教會
34、羅溪教會
35、半嶺教會
36、印嶼教會
37、嶺下教會
38、開洋教會
39、高嶴教會
40、琯頭教會
41、白鷺嶼教會
42、河口埭教會

註:上述所陳列的教會均屬於原中華內地會樂清市北白象教會(白象教會是樂清內地會的總會)直屬的分會,或由分會植堂出來的堂會,分佈在溫州永嘉烏牛、樂清、甌海區(靈昆教會)。上世紀五十年代植堂獨立的堂會基本上都加入了“三自會”,五八年後,受政府的打壓,教會轉向“地下聚會”,直到八十年代中葉,教產逐步恢復,“三自會”復出後,這些教會有的加入樂清和永嘉“三自愛國會和“基督教協會”,有的教會則拒絕加入,統稱為“家庭教會”,有的教會則向樂清“兩會”登記,但在行政上屬於自我管理。這些教會在救恩論教義上存在分歧,有的教會主張救恩的穩妥,有的教會則認為救恩可能失落,在家庭教會中更為明顯。堂會之間彼此有交往,也有拒絕往來的。與白象教會保持某些程度的交往,有的顯然很疏遠。

在白象教會駐堂的牧者


歷届時任 姓名 生卒年限 牧養時期 祖籍

第一任 邵楨梁(1875-1906年) 1904-1906年 永嘉沙頭東村人
第二任 張德如(1861-1938年) 1906-1908年 永强三都
第三任 王昌民(待核實) 1908-1910年 待核實
第四任 周培奇(1859-1913年) 1910-1913年 永强水心四周
第五任 王世真(1837-1920年) 1913-1915年 永强三甲
第六任 仇靜泉(1871-1944年) 1916-1918年 溫州
第七任 章伯成(1873-1944年) 1919-1921年 永强五甲
第八任 何漱芳(1882-1961年) 1921-1923年 永强滄頭
第九任 周景堯(1893-1967年) 1923-1927年 永强沙村
第十任 夏聲齋(1888-1958年) 1928-1930年 仙降仙黃人
第十一任 周石生(1879-1958年) 1933-1935年 溫州西郭外
第十二任 周景堯(1893-1967年) 1938-1940年 永强寧村
第十三任 周立言(1905-1985年) 1940-1942年 溫州藤橋
第十三任 戴仁齋(1887-1960年) 1943-1945年 樂清白石戴宅
第十四任 鄒道初(1908-1995年) 1946-1948年 樂清裏隆(祖籍西溪)
第十五任 趙榮華(1914-2000年) 1949-1951年 上戌嶺下
第十六任 陳公權(1904-1988年) 1951-1952年 永嘉江頭浦東
第十七任 陳德華(1919-1998年) 1953-1954年 樂清白石
第十八任 鄭經杰(1910-1999年) 1956-1958年 樂清白象瑞里


高建國(1921-)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人,後長住溫州。1950年畢業于華北神學院,牧養溫州教會50年。1950-1955年在溫州市自治內地會事奉,轄管溫州、麗水、台州十多個縣。1957年接受楊紹唐牧師的按立。57年下半年劃爲右派,58年送到廠裏工作,59年去農村勞動長達三年。62年後在廠裏工作。80年後在兩會工作。

高牧師注重講臺事奉,集豐富的牧養經驗,風趣的講道,結合信徒的生活,常以解釋經文引發屬靈的亮光。著作甚豐,出版《靈筵》、《教牧人員的素質與工作》等書。高牧師與白象教會數十年來一直有著良好的往來,在信徒中有很好的威望,多年來本會施行聖洗禮,教會常有邀請他本會培靈講道。

鄭經杰先生

鄭經杰教師(1909年-1999年12月),原爲中華基督教自治內地會,溫州教牧區的一位教牧人員。他先後在永嘉黃田、永强滄河教會、烏牛埭頭、白象牧區擔任牧養工作。對教會的管理和信徒牧養都十分認真,蒙十多處教會信徒尊敬和愛戴。當時教會在“解放初期”時,同工生活頗爲艱苦。工資皆以人口數算,每一人口僅僅只有數十斤米糧而已,經濟方面相當困難,但他從不叫苦,且能竭盡其力,忠心爲主工作。在 “四人幫”掌權時,左的路綫橫行,教會實有被迫,當時一些同工在工作中感到不少困難,但鄭先生幷不灰心,仍能在神的工作上兢兢業業,做好自己一生的服侍,實在是神人喜悅的一位工人。 從擔任教會工作起,數十年如一日,成績卓著,品德優秀,工作努力,他是一位即忠心又良善的神僕,必能獲得主所賜給的公義冠冕。(高建國牧師撰)

方定富先生(1918-2006年),白象鎮阪塘人。方先生是本會前重要的負責同工之一,從1982年至2002期間入住白象堂,治理教會二十年之久。方先生年輕時的婚禮由陳公權牧師主禮。生前擅長書法,二十年來,逢春節、節慶期間,爲信徒書寫對聯。方先生一生篤信基督,虔誠愛主,數十年堅持晨間禱告。方先生信仰堅定,在“文革”期間多次被批鬥、游街。1976年中秋節,曾在趙家硐被捕,爲主坐監七十二天。平日性格開朗,喜愛唱詩,尤爲喜愛的一首詩歌:“我是一隻籠中的小鳥”。于2006年蒙召歸家。

鄭岳海先生(約1889-1969年),原籍柳市長山橋頭,移居白塔王村。創辦白象米長、釀造廠,收入頗豐,經常捐贈大米給教牧人員。他是前本會主要的負責同工之一,爲早期教堂的蓋建起了很大的貢獻。他與本會楊宏康先生一起配合講道,很有講道的恩賜,講道的風格激烈。治理教會很有權柄,平時生活虔誠,每天在家中唱詩歌,連附近的才頭村都可以聽到他的聲音,尤爲喜愛的一首詩歌是:“ 我的心那,我的心那,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主,你是我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

賴堯權同工(1918-1982年),樂清白象石船人。出生于基督徒家庭,自幼就信主。賴先生在本會配合鄭岳海、楊宏康先生治理教會,後期協同鄭先生牧養教會。生前信仰堅定,“文革”期間,在下癢信徒家中聚會時,被抓、遭到批鬥。賴先生有陪人恩賜,不辭勞苦的爲主作工;注重本會青年的選拔和培育。生前喜愛唱詩,尤爲喜愛“有福的確據”,曾錄製了250首贊美詩歌,未唱完“前在埃及爲罪奴僕”蒙召歸家。

倪日新先生(1917-2002年),樂清白象鎮人。生前是本地著名的中醫師。上世紀四十年代曾在溫州參加學道班學習聖經,五十年代時,任教會青年總負責十餘年。從“文革”期間,在家裏設立聚會點,供聚會使用。直到八十年代,一直在本會管理司帳工作二十餘年。倪先生亦在本會擔任講道數十年,直至八十年代後期。倪先生在教內外擁有良好的名望,亦曾因爲堅持基督的信仰爲主受過苦。于2002年蒙召歸家。

楊宏康先生(1904-1972年),樂清白象樓橋人。生前擅長講道,滿有恩賜,講道時精短扼要,風格激烈,且與鄭岳海先生配合治理教會數十年。1937年開始服侍教會,擔負傳道助工,五十年代任溫州十大聯區大議會代表,期間推薦鄭經杰、鄒道初先生爲內地會教師。在事主的路上經歷許多的艱難曲折。1957年下半年,被錯誤的劃爲“右派”,下放到三溪農村放鴨。“文革”期間,歷次被抓、毆打、受淩辱,有人忍受不住肉體的折磨,放弃信仰,他勸人不要否認對主耶穌的信仰,他說:“勿認啊!切切勿認啊!認了,耶穌將來也不認我們……”。上帝保守了他的一生,直到1972年蒙召歸家。(楊成忠弟兄撰稿)

柯主光長老(1902-1995年)。溫州人,原籍永嘉烏牛。柯長老早年習醫,從事醫務工作,是一代名醫,有口皆碑;同時,在花園巷教會負責教會之一,擔任講道職分,一生忠于講臺事奉,牧養群羊。柯長老是人間名醫,又是天國醫生,是名符其實的雙重身份的醫生。柯長老年逾九旬尚能筆耕,講章成集出版。柯長老多年來,多方關注白象教會,往年亦經常來本會講道。(左圖爲柯長老晚年時看望本會鄭先生)

王春亭牧師(1879-1958年)。永强二都人。王牧師出身裁縫師傅,小時上過私塾,聰穎過人,古文底子厚實。1904由花園巷教會執事詹慶元帶領歸主,信主後第二年受洗,因追求真理當年成爲助士。三十一歲在瑞安莘塍教會任教師,他到處熱心爲主傳道。先後住過烏牛、埭頭、滄河堂,四十二歲時(1921年)按立爲牧師,成爲溫州內地會總會第二任牧師,負責總會工作,直到1958年安息主懷。享年八十歲。

王春亭牧師,爲人溫柔、謙卑、待人和藹、臉上常顯慈祥的笑容,一生敬虔事主。給溫州區範圍內每位同工及信徒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他每日晨更,爲各處教會,患難中的信徒,向神陳詞迫切的禱告,約有一、二個小時。每逢大小議會之前,他總付上一個月的清心祈禱,求告神的帶領。使教會日益興旺,給後人留下佳美的脚踪。
黃彩媚姊妹(1917-1992年),樂清白象山東人。黃姊妹出身于小港基督徒家庭,自幼隨父母信主。四十年代曾參加學道班學習聖經。又曾因爲信仰緣故,家屋二度遭遇人爲的焚燒,對主的信仰依然堅定。早年在教會擔任“小子班”的教學工作,八一年隨夫婿項岩邦先生入住白象堂,擔任議事部的婦女事工,且多年在主日學教學。住堂期間,敬虔度日,勤讀聖經,多方禱告,參與教會的陪工工作。在世享年七十五載。

轉載:樂清市白象教會設教120週年暨白象二堂(大港堂)建堂十週年慶典紀念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