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與基督
2008-09-03
目前,溫州基督教信徒約占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這是很令人驚訝的數字。相對於佛、道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基督教完全是一個年輕的宗教,它是最遲傳入溫州的,但卻以如此驚人的速度不斷發展,不斷壯大。如今,基督教在溫州的發展,可以說是如日中天。
在解放前,溫州並不是一個宗教興盛的地區,但是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反而讓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在溫州如雨後春筍,勢如破竹,迅速成長起來。歷經滄桑的溫州 也在改革開發以後迅速發展起來。探究宗教信仰在溫州發展如此迅速的原因,我想無外乎以下幾點:宗教信仰是超科學超理性的,很多時候,很多現象,是無法用常 理來判斷、來解釋的;信仰在人們心中的力量是外在力量所不能屈服的,外來的力量不能壓制信仰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反而會激起人們對信仰的渴望與崇尚,正如文化大革命時期對宗教的嚴重打壓,反而促進了宗教信仰在溫州地區的發展,溫州信眾急劇上升;信仰在這個時代起著天平的作用,是人們精神的寄託、情感的慰藉。 現在這個社會,有太多的東西禁錮真人們的思想與行為,中國傳統社會中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束縛著人們,使人們無法思考、無法判斷。這時,人們就亟需尋找一個 解脫的出口,而宗教信仰的出現,使一直在黑暗中尋尋覓覓的溫州人看到了曙光,信仰帶著他們找到了理想的自己、真實的自己,生命因此得到了突破,人生也變得 意義非凡。
在基督教初次傳入溫州時,並不受歡迎,而是遭到到前所未有的排斥,甚至痛恨,畢竟剛開始外國傳教士來溫州傳教帶有政治色彩,並有西方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意 味,而當時佛教在溫州正是傳播的如火如荼。當人們不能接受新事物的時候,新事物就成為了人們的對立,一位基督教牧師如是說。正是處於這樣的時代背景,溫州 人誤解了基督教,也因此阻礙了基督教在溫州的發展。但是時代在變,溫州人的思想也在不斷地革新,而基督教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地變化,切入溫州人的生活,融 入溫州人的社會。
曾遇到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他認為“真正能改變人性的不是人自身,而是處於上帝聖靈的感動。上帝的愛是聖愛,不同於佛教的博愛與世俗的溺愛,它是真愛,是至 善的、公義的,不允許一絲假的、虛的東西,正是這樣的愛,征服了自己,這樣的愛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或許吧,《聖經》裡的愛,上帝的愛,征服了越來越多 的溫州人,使基督教在這幾年迅速發展,銳不可當。可以說,溫州人既是保守又是開放的,保守,是說溫州人思想是保守的,喜歡保有固有的傳統的東西;開放,是說溫州人眼界是開放的,易於接受外來的文化,這可能也溫州人遍佈天下的原因之一吧。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社會道德敗壞,而又有多少東西是實實在在的呢!人的欲望就像鹽鹵一樣,越喝越渴。有時候真的很奇怪,越是有文化、越是富有的人,就越 需要宗教信仰,也越會去研究宗教信仰,很多東西擁有了以後才會更空虛。或許人們真正滿足的不僅僅是外在的東西,物質的滿足已經不能減輕人們內心的空虛,因 此很多基督信徒需要神的話語“從內到外地改變自己”,我們採訪的一位牧師認為,儘管教育可以增加你的知識,提升你的修養,改變你的生活,但是卻改變不了人 的本質,不能剔除人性中的惡。人總是有劣根性的,與生俱來的,如今社會高級知識份子犯罪的,有很多,像現在的很多貪污賄賂事件,當事人哪個不是有知識有文 化的?在基督信徒眼中,真神只有一個,就是耶和華神,而基督是至高無上的信仰,只有上帝,只有神的話語,才能改變人的本性。
現在的社會,法律還有存在很多漏洞,如果律法不能約束人的行為,那麼能約束人的就只有信仰了。因此,信仰,在這個社會有它存在的必要與意義。信仰,是基督信 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在他們眼中,信仰會帶著他們來到真實的自己面前,嚮往的華麗不過轉瞬即逝,而在上帝面前,他們誠心地懺悔,虔誠地禱告,真主耶和華會 保佑他們,使他們活著幸福,死後得到永生,榮耀上帝直到永遠……
垟教村的基督學堂
2008-08-27
今天我們開始了在平陽縣垟教村的調研。上午,我們來到了該村的基督教堂,有大約100信徒在聚會,與我們走訪過的其他教堂不同的是,信徒們禱告是跪下並低頭進行的,與之前看到的起立禱告不同。院子內時而響起信徒們禱告的聲音,時而響起孩子們唱詩歌的聲音。
我們注意到,該教堂的少兒班按年齡分為3個 等級,會根據他們的接受程度進行不同的課程。幼兒班基本上是看管那些隨父母過來的年齡小的孩子們,小學班的基本上是以聖經上的故事和唱詩歌為主,而大班的內容就會相對深一些,會涉及到一些神學的思想。
我們走進了大班的教室,第一感覺就是,與本村的其他地方相比,這裡的條件是不錯的,很整潔,讓人覺得很舒心。教室後面的牆上,貼著學生們畫的畫,與學校裡不同的是畫的內容,都是聖經裡的人物和故事。坐下來仔細觀察會發現,學校的教室裡面所具備的,這裡都有, 可以說除了講授的課程內容以外,這裡和學校裡的教室沒什麼兩樣。在黑板上,寫著本班的班長,副班長的名字,可見班級有著嚴格的紀律。在黑板旁邊的牆上,貼著“主日學大班班規”,裡面詳細規定了考勤,課堂紀律等方面的注意事項。總之,這個少兒班是我們此行見過的最“正規”的了。授課的老師是一個大學三年級的在讀學生,她說現在是過來代課,因為平時在學校裡讀書沒時間,所以暑假回到家裡來,就會來幫忙。
今天她講的是一本神學譯著《穿越榮耀之門》,其間穿插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個人覺得她講課的邏輯性差了一些,而且,下面的學生聽的也不是很懂,但可以看出,她很虔誠,很注意和學生的課堂交流。下面共有10個女孩子,14歲 左右,來這裡上課有七八年了,從她們與老師的互動中會發現她們聽得很認真。
課間休息的時候,我們與老師做了交流。她是隨父母從小信基督教的,小時候也上少 兒班,但都是玩玩的。直到她大一的時候,她感到特別迷茫,“開始思索自己的信仰”,用她自己的話說,她開始對基督教也是很懷疑的,但看了很多神學方面的書 籍,得到了好多教會老師的幫助,又見到了一些“奇跡”之後,她覺得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非常虔誠的信起了基督教。她還告訴我們她曾經被確立為入黨積極分子, 當被問及自己有無宗教信仰時,她明確表示自己是一名基督徒,因此就沒有入黨,在她的言辭中,後悔的成分不多,反而覺得很坦然,因為當時有的同學是信佛的, 卻不承認,我感覺到她多少有些“自豪感”,因為她堅持了自己的信仰。
和這個女大學生交流後,我有兩點觸動。其一,這個女學生是很有思想的,她會思考自己的追求和人生,在她感到迷茫的時候,她會去主動尋求答案。她不是一個特例,她代表了一部分信教的大學生。因此,我們不可以把信徒信仰宗教的理由簡單的歸結為 從小受家庭的影響、傳道者的規勸或是遇到了一些變故(如生重病)等等,此種主動求證也應該引起人們的注意。其二,這個女學生講到,自己迷茫時,是基督教給 了自己方向和力量。我不禁要問,她迷茫的時候,學校,老師都在哪裡?有沒有多關心她,幫助她?可以肯定,有了學校、老師的幫助,她會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觀和 價值觀。但很遺憾,他們什麼都沒有做。這是應該引起我們的學校和老師反思的。(閆)
宗教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以溫州上村為例
2008-07-25
一
歷史上,宗教在溫州就有著廣泛而深厚的影響。據考證,道教、佛教、基督教等在溫州的傳播時間都比較長。上村隸屬溫州里安,離溫州市區僅15 公里。村裡遍佈大大小小的私營企業,農民人均年收入在16000元以上,較高的工業化程度使這個村成為“小康村”。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在該村都有信眾,而信仰佛教和基督教的人數較多。在我們的田野調查中,有不少村民表示,因為基督教堂裡常常舉辦一些文化補習班,很多人參加補習班的同時也對基督教產生了興趣。這是一部分人選擇信仰基督教的原因。
從信眾的構成看,信眾大多是老人和婦女,其他人信教大多是受家庭影響。從村民的信仰動機看,大多存著實用或功利心理,希望通過信教,能夠招財進寶、求福 消災、延年益壽、升官發財、求婚送子、祈求風調雨順之類。這種功利色彩,既與中國文化背景相聯繫,也與溫州區域文化有關。溫州地區的甌越文化深受南宋葉適 等人的“事功思想”影響,因此,在村民的信仰動機上也大多為現實的利益需求所驅動。
二
宗教具有社會整合功能、心理調節功能、道德教化功能、文化傳承功能。宗教這四大功能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新農村建設起到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
歷史上,宗教在溫州就有著廣泛而深厚的影響。據考證,道教、佛教、基督教等在溫州的傳播時間都比較長。上村隸屬溫州里安,離溫州市區僅15 公里。村裡遍佈大大小小的私營企業,農民人均年收入在16000元以上,較高的工業化程度使這個村成為“小康村”。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在該村都有信眾,而信仰佛教和基督教的人數較多。在我們的田野調查中,有不少村民表示,因為基督教堂裡常常舉辦一些文化補習班,很多人參加補習班的同時也對基督教產生了興趣。這是一部分人選擇信仰基督教的原因。
從信眾的構成看,信眾大多是老人和婦女,其他人信教大多是受家庭影響。從村民的信仰動機看,大多存著實用或功利心理,希望通過信教,能夠招財進寶、求福 消災、延年益壽、升官發財、求婚送子、祈求風調雨順之類。這種功利色彩,既與中國文化背景相聯繫,也與溫州區域文化有關。溫州地區的甌越文化深受南宋葉適 等人的“事功思想”影響,因此,在村民的信仰動機上也大多為現實的利益需求所驅動。
二
宗教具有社會整合功能、心理調節功能、道德教化功能、文化傳承功能。宗教這四大功能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新農村建設起到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
(一)宗教具有社會整合功能。宗教可以通過自有的凝聚力,將社會的不同個人、群體、社會勢力等社會存在和社會發展的各要素聯繫起來,如佛教徒在農曆每月十五都要舉行法事活動,而基督徒每週都要參加彌撒活動。共同的信仰和定期宗教活動,可以使信教群眾找到一種密切、互動的歸屬感。他們在一起可以互相交流, 彼此分享情感,分擔憂愁,人與人之間的凝聚力也就得以加強。因此,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當地宗教工作部門通過積極引導信教群眾發揮宗教的這種社會整合功 能,有助於促進農村社會結構的穩定和發展。
(二)宗教的心理調節功能是指通過特定的宗教信念,使人們在精神上、行為上和生理上達到有益的適度狀態。伴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諸如生態失衡、環境汙 染、貧困差距的拉大、疾病疼痛、天災人禍,很多人們身心疲憊,需要尋求慰藉,於是一些人就到宗教中去尋求精神安慰、寄託或庇護。在調查訪談中,上村的宗教 信徒們自述有以下心理感受:有的說自己心裡踏實了,有安全感了;有的說自己心胸寬大了,不再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了等。實現這種個體的自我平衡與慰藉 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不能否認宗教在其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信教群眾參與宗教活動的過程中,也是參與“傾訴—排遣—緩解”的自我調節過程,這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舒緩信教群眾的緊張情緒與壓力。當然,宗教不是“萬能良藥”,但其“減壓閥”、“緩衝區”的行為控制、心理調適功能的確值得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通過引導,使之能夠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三)宗教有獨特的道德教化功能,如提倡懲惡揚善的倫理道德,提倡追求寡欲的人生境界等。宗教還有較強的教化功能。通過勸誡信眾遵守教義教規來規範和約 束人們的個體行為。宗教中常常宣揚濟世利他,賞善罰惡,並要求信眾要克己、行善、孝敬父母、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等等。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有上村村民就如 此說:“不管信佛,還是信上帝,都教人要良善、友愛、多做好事。”事實上,宗教的這種寬厚仁愛、行善積德、克己利他的道德倫理思想,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也是必需的。在當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各宗教還可以結合各自的教義教規和倫理道德要求,將社會主義榮辱觀融會到宣教、解經中,勸善止惡,為促進社會和諧、鄉風文明做出貢獻。
(二)宗教的心理調節功能是指通過特定的宗教信念,使人們在精神上、行為上和生理上達到有益的適度狀態。伴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諸如生態失衡、環境汙 染、貧困差距的拉大、疾病疼痛、天災人禍,很多人們身心疲憊,需要尋求慰藉,於是一些人就到宗教中去尋求精神安慰、寄託或庇護。在調查訪談中,上村的宗教 信徒們自述有以下心理感受:有的說自己心裡踏實了,有安全感了;有的說自己心胸寬大了,不再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了等。實現這種個體的自我平衡與慰藉 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不能否認宗教在其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信教群眾參與宗教活動的過程中,也是參與“傾訴—排遣—緩解”的自我調節過程,這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舒緩信教群眾的緊張情緒與壓力。當然,宗教不是“萬能良藥”,但其“減壓閥”、“緩衝區”的行為控制、心理調適功能的確值得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通過引導,使之能夠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三)宗教有獨特的道德教化功能,如提倡懲惡揚善的倫理道德,提倡追求寡欲的人生境界等。宗教還有較強的教化功能。通過勸誡信眾遵守教義教規來規範和約 束人們的個體行為。宗教中常常宣揚濟世利他,賞善罰惡,並要求信眾要克己、行善、孝敬父母、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等等。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有上村村民就如 此說:“不管信佛,還是信上帝,都教人要良善、友愛、多做好事。”事實上,宗教的這種寬厚仁愛、行善積德、克己利他的道德倫理思想,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也是必需的。在當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各宗教還可以結合各自的教義教規和倫理道德要求,將社會主義榮辱觀融會到宣教、解經中,勸善止惡,為促進社會和諧、鄉風文明做出貢獻。
三
溫州的不少工業化村落的經濟與文化發展不平衡。而且,農村文化建設一直是“短腿”,存在著無文化站、無娛樂設施、無文體活動的“三無”現 象。大家忙於做生意賺錢,鄉村中的公共事務沒人管,村民的日常文化生活貧乏。市場經濟條件下,過去的勞動集體的觀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漸淡薄以及西方各 種社會思潮的湧入,傳統的價值觀念和體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使得一些人產生了被疏遠、被遺棄、無歸宿的感覺,這也是一些人選擇信仰宗教的原因之一。因 而,參與宗教活動成為村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走進寺觀教堂的農民們,基於同一信仰基礎,聚在一起相互交流,排解心中的鬱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己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另外,農村中的老年人尤其是鰥寡老人、子女長期不在身邊或子女忙於工作無暇顧及的老人,他們大都長期脫離社會生活或集體生活,或常年臥病離群索居,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只能等死。”為了擺脫這種艱難處境,讓自己的生活重新變得有意義起來,他們大多會選擇信仰宗教。在上村,這樣的老人會定時去參加宗教儀式,一起禱告、唱頌歌,在這個群體 裡,老人們找到了有共同語言的夥伴,繼而精神上也有了寄託。農村中信教群眾婦女的人數也比較多。上村的女性信教者是這樣解釋她們信教的原因的:“平時很忙,忙完了家裡家外的事,也很想與人溝通交流,也想有自己的活動空間,所以去廟裡上上香,去教堂坐坐就感覺很好。”有不少上村村民認為,信教後增加了人們相互交流的機會,尤其是到外地做生意時,如果遇到老鄉,又是信同一種宗教,這樣不但加深了相互間的認同感和親密感,而且增加了信任度,合作起來更有誠信感。
再有,在我國許多農村,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善,小農經濟的脆弱性決定了單門獨戶的農民經不起天災人禍,一遇到這類情況就會束手無策。溫州農村 集體經濟普遍弱化,基層組織難以給農民提供公共服務和經濟資助,因此,社會成員間的互助成為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方式。溫州農村的一些宗教團體憑藉厚實的經 濟基礎,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主動擔負起了一些社會救助功能。他們常會做一些扶貧濟困、團結互助的好事,使農民感覺親近、可依賴。在溫州上村,許 多私營企業主都是信教的,他們憑著自己的勞動,生產致富,致富以後不忘他人,扶貧濟困,在村民中留下良好口碑。
通過對溫州上村的調查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宗教在構建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發揮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如果宗教工作部門能夠進一步加以有效 的引導,不斷增強信教群眾的公民意識、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這對於新農村建設來說,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溫州的不少工業化村落的經濟與文化發展不平衡。而且,農村文化建設一直是“短腿”,存在著無文化站、無娛樂設施、無文體活動的“三無”現 象。大家忙於做生意賺錢,鄉村中的公共事務沒人管,村民的日常文化生活貧乏。市場經濟條件下,過去的勞動集體的觀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漸淡薄以及西方各 種社會思潮的湧入,傳統的價值觀念和體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使得一些人產生了被疏遠、被遺棄、無歸宿的感覺,這也是一些人選擇信仰宗教的原因之一。因 而,參與宗教活動成為村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走進寺觀教堂的農民們,基於同一信仰基礎,聚在一起相互交流,排解心中的鬱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己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另外,農村中的老年人尤其是鰥寡老人、子女長期不在身邊或子女忙於工作無暇顧及的老人,他們大都長期脫離社會生活或集體生活,或常年臥病離群索居,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只能等死。”為了擺脫這種艱難處境,讓自己的生活重新變得有意義起來,他們大多會選擇信仰宗教。在上村,這樣的老人會定時去參加宗教儀式,一起禱告、唱頌歌,在這個群體 裡,老人們找到了有共同語言的夥伴,繼而精神上也有了寄託。農村中信教群眾婦女的人數也比較多。上村的女性信教者是這樣解釋她們信教的原因的:“平時很忙,忙完了家裡家外的事,也很想與人溝通交流,也想有自己的活動空間,所以去廟裡上上香,去教堂坐坐就感覺很好。”有不少上村村民認為,信教後增加了人們相互交流的機會,尤其是到外地做生意時,如果遇到老鄉,又是信同一種宗教,這樣不但加深了相互間的認同感和親密感,而且增加了信任度,合作起來更有誠信感。
再有,在我國許多農村,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善,小農經濟的脆弱性決定了單門獨戶的農民經不起天災人禍,一遇到這類情況就會束手無策。溫州農村 集體經濟普遍弱化,基層組織難以給農民提供公共服務和經濟資助,因此,社會成員間的互助成為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方式。溫州農村的一些宗教團體憑藉厚實的經 濟基礎,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主動擔負起了一些社會救助功能。他們常會做一些扶貧濟困、團結互助的好事,使農民感覺親近、可依賴。在溫州上村,許 多私營企業主都是信教的,他們憑著自己的勞動,生產致富,致富以後不忘他人,扶貧濟困,在村民中留下良好口碑。
通過對溫州上村的調查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宗教在構建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發揮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如果宗教工作部門能夠進一步加以有效 的引導,不斷增強信教群眾的公民意識、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這對於新農村建設來說,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為浙江溫州茶山溫州大學法政學院)
溫州市平陽縣民族宗教基本情況
2008-07-21
(一)民族方面
平陽縣現有29個少數民族,1.77萬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2.1%。其中民族鄉1個(青街佘族鄉),民族行政村有12個。約有75%以上的少數民族人口居住在平陽的西部高山區、半山區,以“大分散、小聚居”為特點,大部分地區交通不便,環境惡劣,資源貧乏,生產條件差,群眾生活貧困。縣委、縣政府歷來十分重視民族工作,2006年制定出臺了《中共平陽縣委、平陽縣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平委發〔2006〕221號)檔,有力地推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的發展,但由於歷史、地理環境等原因,大部分少數民族人口仍居住在偏僻山區,資源匱乏、產業形式單一,經濟發展嚴重滯後,生活水準還遠遠低於全縣平均水準。
(二)宗教方面
我縣現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四大宗教。全縣登記在冊寺觀、教堂(包括臨時登記、保留登記)等宗教活動場所共計470處,分佈在全縣31個鄉鎮,其中佛教298處,道教14處,天主教25處,基督教133處,全縣共有教職人員938人,其中佛教494人,道教30人,基督教373人,天主教41人。參與宗教活動的信教群眾約15.28萬人,其中基督教信徒約8萬人,天主教信徒約20300人,佛教骨幹信徒約12000人,道教信徒約40500人,四大宗教各自成立愛國宗教團體組織。縣天主教愛國會于1999年建立,縣基督教兩會於2005年進行了換屆,縣佛教協會於2006年5月進行了換屆,縣道教協會也於2007年11月進行了換屆,現有四大宗教團體組織健全,各團體都建立下屬工作網路並進行工作分工。
走進宗教的殿堂
2008-08-18
1、 基督不僅僅是在教堂中,而且正在走進福音音樂會中,正在走進他們的日常生活中。
2、 自我在慢慢關上一扇通向前方的窗,我把自己鎖起來,在這樣的房間了慢慢轉悠,最後發現自我已經失去方向,想要重新開啟這扇窗的時候,窗也深深消失在無形中。
3、 宗教的影響在自己的超出自己的想像卻超不出自己的害怕。
4、 發現存在這樣的問題,可我不知道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
5、 主是因愛活在我們的心中。
翻開自己的筆記本,有這樣一段話:“明白倆奧接我啊!......我認為:沒有宗教,人是既不能善,亦不能幸福。我願佔有它較佔有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更牢固,我覺得沒有它我的心會枯萎,但我不信仰。為我,是人生創造了宗教,而非宗教創造了人生…….”這段話不知是托爾斯泰還是羅曼羅蘭所說,當時只是出於一種對哲學的喜歡而摘抄下來,今天走進宗教(天主和基督新教)的殿堂,初步體驗了宗教在當地的一個影響,也能想像神在大部分信徒中的位置。
我也知道,在溫州這個地方,就是神和主最喜愛的地方,因為有他的崇拜者。晚上參加傳福音的時候甚至還想那些歷代的大政治家,那些現代的企業家和首富,應該感 到悲哀。因為您們不能體會作為耶穌,做到了他們想做而無法做到的事情,耶穌是一個神,是一個我現在能夠實實在在體會到的神。而且像在團前這樣的地方,如果 可以,是不是會發生政教合一的事情,宗教在這的普及程度和影響遠遠超出我的想像。許多的細節,比如那位捂住孫子嘴怕打擾教堂安靜慌慌張張跑出去的阿婆,那 些異口同聲回答說“人是神造”的孩子,那兩位在天主教堂發言講述聖母瑪利亞升天故事的學生……這些都在給我展現出一片宗教盛行的景象。
我說過,我在教堂,我在這樣的星期天感覺很壓抑,我怕這種禱告的氛圍,我不能想像在我們的國家不去祭祀祖宗,不去慶祝我們的端午和中秋,很多的很多,都在沖 擊我以前的生活習慣和思維習慣,適應不來。冷靜下來想想,回到剛才那句話,是我們創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創造了我們,其實就是信奉耶穌的人們啊,你們也不 知道其實你們是在信奉自己,你們在尋找在真正能給你們保佑和平安的神。像這裡的農村居民,他們和中國的絕大多數農民一樣,他們是喜歡,崇拜那能給他們平 安,幸福等的神,他們也許並不是真正瞭解教義。但是他們能夠在平時的生活中確實聽說和感覺到那些顯靈的神給他們帶來的真正的好處,另外今天在教堂中也見到 兩位老人不停在瞌睡,也許他們並不需要這個神,只是一種老年生活心靈的寄託和老年生活中交友玩耍休閒的地方。信教成為一種生活的習慣,教堂成了精神生活的 家園。
所以,宗教對於農村地區的影響比我想像的要嚴重得多,但是並沒有我們害怕的這樣嚴重,假如某地的宗教出現一定的偏差,政府會在可控制的情況下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也會發現宗教對於信徒的控制並不像權利對於信徒的控制這樣強有力。同時,宗教能解決很多我們在人本身上不能解決的問題,我以前相信,現在還在相信宗教 是科學,政府管理以外的重要的、有用的補充。(屈炳華)
從門縫裡看基督
2008-08-17
對於自己未知的領域,應該是以一個虔誠者,至少是無知者的態度去對待他。不是這扇門把我關在外面,而是自己把自己關在門的外面。想起某君所說,你說你喜歡或 者討厭某樣東西,負責的做法是你要對某樣東西有足夠的瞭解。以前對於基督,總不屑去瞭解,一則是因為對於自己現在瞭解的淺顯的基督教義覺得不敢興趣,沒有 瞭解的必要;二則也有前面所說的原因,不敢承認自己對基督的無知與愚昧。
來到溫州的第二天,早上的那段訪談也許 只有小簡所說的這個支書還算實在,不像前幾天在富陽的時候,支書答非所問,所有的回答都會回到他們在基礎建設上面所做的努力。第二點也許就是來之前自認為 政府(包括基層)對宗教應該採取一個比較隱形的控制政策和措施,特別是在現在這段時間。結果恰是政府遠比想像中的要開明和大度得多,自信得多。而且通過後 來的訪談瞭解到吻合自己前期想像的只有就是政府會召集基督教會所說的大哥去市里開會,傳達相關的政策,但其頻率和密度遠沒有自己想像的多。實地瞭解政府在 宗教上實行的“信仰自由、自主管理”在我所到的溫州里安是在真正的執行,期待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都能保持這樣的感覺。
中午過後的那段問卷調查,真的發現我們的問卷還是有不少的問題,結合在富陽的經歷,想起以前自己自學有關社會研究的知識中提到在進行真正的調研前問卷一 定要進行試調研,現在想來確實很有道理。卻也有點為時過晚,問卷裡缺少的只能通過我們的訪談和觀察來慢慢填補。嘿嘿,我們不可能做到完美,凡求完美者必死 于完美。
來之前知道溫州的基督教比較嚴重,正有取代傳統佛教的趨勢,還有所擔心,會不會對國家的傳統文化和認同感有所衝擊。今天下午通過對一年輕的基督教徒訪談後慢慢推開了基督教的一個門縫,用自己帶有“偏見”的 眼睛窺見了基督的魔力。第一是基督的組織性遠比佛教要強,有固定的活動。第二是其理論系統要比佛教的完善,引導教徒重實從善,而且更加注重教徒內心的平 靜。第三是其財務管理相對比較規範,而且沒有形成像少林等地的燒香一柱多少錢的宗教產業,更能讓人接受。第四是其進行的公益活動較多,宣傳力度更大。
今天瞭解的估計還是一小小的門縫,期待明天能參加他們的傳福音和禱告,能夠更全面和真實的基督教。
來到溫州的第二天,早上的那段訪談也許 只有小簡所說的這個支書還算實在,不像前幾天在富陽的時候,支書答非所問,所有的回答都會回到他們在基礎建設上面所做的努力。第二點也許就是來之前自認為 政府(包括基層)對宗教應該採取一個比較隱形的控制政策和措施,特別是在現在這段時間。結果恰是政府遠比想像中的要開明和大度得多,自信得多。而且通過後 來的訪談瞭解到吻合自己前期想像的只有就是政府會召集基督教會所說的大哥去市里開會,傳達相關的政策,但其頻率和密度遠沒有自己想像的多。實地瞭解政府在 宗教上實行的“信仰自由、自主管理”在我所到的溫州里安是在真正的執行,期待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都能保持這樣的感覺。
中午過後的那段問卷調查,真的發現我們的問卷還是有不少的問題,結合在富陽的經歷,想起以前自己自學有關社會研究的知識中提到在進行真正的調研前問卷一 定要進行試調研,現在想來確實很有道理。卻也有點為時過晚,問卷裡缺少的只能通過我們的訪談和觀察來慢慢填補。嘿嘿,我們不可能做到完美,凡求完美者必死 于完美。
來之前知道溫州的基督教比較嚴重,正有取代傳統佛教的趨勢,還有所擔心,會不會對國家的傳統文化和認同感有所衝擊。今天下午通過對一年輕的基督教徒訪談後慢慢推開了基督教的一個門縫,用自己帶有“偏見”的 眼睛窺見了基督的魔力。第一是基督的組織性遠比佛教要強,有固定的活動。第二是其理論系統要比佛教的完善,引導教徒重實從善,而且更加注重教徒內心的平 靜。第三是其財務管理相對比較規範,而且沒有形成像少林等地的燒香一柱多少錢的宗教產業,更能讓人接受。第四是其進行的公益活動較多,宣傳力度更大。
今天瞭解的估計還是一小小的門縫,期待明天能參加他們的傳福音和禱告,能夠更全面和真實的基督教。
調研之旅
2008-08-17
8月16日,是我們調研的第一天。經過精心的準備,我們團隊走訪了里安市飛雲鎮團前村。在村書記的熱情招待下,我們開始了調研之旅的第一天。
以農業為主的團前村全村約有2700人,2000多畝地,約有70%的村民(各個年齡層具有,分佈較廣)信仰基督教,約20%的村民信仰天主教,餘下10%是信佛教(老年人居多)或是不信教的群眾。可以說,團前村是一個宗教非常集中的地方,更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三教薈萃的村落。
據我們目前走訪的的情況看,團前村宗教盛行,民風淳樸,大部分村民們均有自己的信仰,具體情況如下:
1、 我們瞭解到基督教是當地的第一大教,也許正因為基督教的教義嚴格,,對教徒的道德要求較高,所以當地虔誠的基督教徒平時不管在生活習慣,還是行為舉止或是 待人處世方面,都表現得更加穩重、大度、平和與隱忍。另外,也因為受教義的影響,虔誠的基督教徒們時刻嚴以律己,在公共場合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生活 中決不賭博,待人也非常熱情與誠懇。我們發現村民信仰宗教以後,當地的犯罪率明顯下降,鄰里關係也變得更加融洽,大部分村民們觀念也發生了變化,變得更有 思想,更有見解。
2、 大部分村民們非常推崇基督教,即使現在是沒有信仰的,也有一些表示自己以後可能會信基督。另外,讓我們訝異的是,當地村民有很多佛教徒中途轉信基督教,但 是從基督教轉信佛教的人甚少,這也許是時代在發展,政策在改變,村民們的觀念也在轉變,亦或是基督教教徒們熱衷於佈道、傳福音等,為基督教的發展起到了一 定的促進作用。在我們做問卷和訪綱的時候,一些虔誠的基督教徒非常熱心地向我們講解他們的信仰,滔滔不絕,並且還向我們發了基督教的宣傳小冊子,看來基督 教的宣傳工作做的非常到位。這也是十分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3、 無庸質疑,大部分村民們十分推崇基督教,但是不管是基督教徒還是天主教徒,他們大部分都認為信佛是一種迷信,甚至一部分基督教徒過於虔誠,認為真正的神只 有一個,就是他們的上帝,而真主耶穌才是他們的上帝,非常排斥其他的宗教。雖然如此,大部分村民還是認為,信仰自由。
4、當地村民宗教信仰一般都是世代信仰的,即受上輩的影響非常大,而且一些還是從小抓起,在村裡基督教會還會為小孩開設學習班,大班(12、13歲)和小班(8、9歲),一般家長也會鼓勵自己的子女信仰學習基督教。這就促進了當地宗教的發展。
5、 此外,我們也發現,儘管我們當中有三位成員是本地人,但語言障礙確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調研進度,其實這和我們的調研物件也有一定的關係(我們調 研的物件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使我們並沒有更深入地瞭解進行訪談,進行瞭解。這說明在明天的調研活動中,我們應但適當調整,恰當選擇。
這是我們團隊深入農村調研的第一天,我們飽滿熱情地完成了,相信明天的調研我們會更加投入。
在愛與善之間(上)
2008-09-03
至今還清晰記得在瑞安飛雲鎮團前村與一個即將初三的女生的對話——“你信耶穌嗎?”
“信!”回答直接乾脆。
“為什麼信呢?”“因為耶穌可以保佑我們!”
“是不是也是從小就跟爸媽一起信的?”(團前村大部分家庭都是幾代信耶穌的)
“恩,像我們這裡一般都是從小就跟爸媽一起去教堂聽福音的……去多了,就自然而然了……” “那你平時周日有沒有參加禮拜的?”“因為除了放假我在家,其餘時間都在學校裡,所以只是有時周日去做一下禮拜的。”“你覺得你在教堂裡學到的東西和在學 校裡學到的知識會有衝突嗎?”“有,比如老師說人是有猿猴變過來的,我就會課後和老師說,‘如果人是猿猴變過來的,為什麼人血輸到猿猴身體裡,猿猴會死 呢?’因為聖經裡說人是有神用泥造出來的……”“那老師是怎麼回答的呢?”“老師很高興我能提問。”“那你是相信老師、書上的話還是聖經裡的話呢?”“只要是神說的我們都相信!”“如果考試遇到這樣的問題,人是怎麼來的,你會怎麼辦?”“我會空在那裡……”“如果這道題是中考的一個題目呢,而且就是這個題目的得分確定你能不能上重點線,你會怎麼辦?”
“我還是會空在那裡的。因為我相信,如果我認真考了,盡力了,我就不會後悔的!每次考試前,我都會向神禱告……”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一個特例,只有這個小女孩會如此相信……第 二天剛好趕上周日,我們參加的他們的禮拜,我們不僅吃驚於他們的虔誠,更是讓我們發現了那位小女孩會如此信仰的原因——少兒班,年齡從小學生到初中生都 有,教師的牆上貼著世界發展史地圖或者說是基督的發展史地圖,地圖上最顯眼的寫著幾個字“神創造了人類”,黑板前,老師在講耶穌救人的故事……在禱告的幾個聚會點的最後幾排,我們看見幾位或年輕或中年婦女在唱詩歌,懷裡抱著嬰兒。嬰兒不時發出哭聲,可大家依舊是專心唱詩歌,只是發現陌生的我們躲在門口才投來異樣的目光……在 休息間隙,他們的主要負責人主動來給我們介紹此聚會點的狀況和信仰情況,中午還熱情留我吃飯,下午邀請我們參加他們的集體聚會。在他們的集體聚會會堂裡, 幾位老奶奶遞給我們每人一本聖經和詩歌集,坐在我們前面的幾位老人不停地回頭向我們介紹:“耶穌是真的神,信耶穌會保佑你的,你們大學生,作為知識份子更 應該信耶穌!”對於我們的疑問:“信佛和信耶穌有什麼區別嗎?”他們也熱情地回答:“耶穌是唯一的真神,那些信佛的,所信的佛都是由魔鬼裝扮的假神!”確實,據我們一路調研過來,發現,信耶穌的人普遍比信佛的人要更虔誠,做事更嚴謹,或者說是謹慎吧,做事情像做生意之類的,都會比較講誠信,也許這是受基督 教義的影響,因為他們害怕神會降罪與他們自己,死後下地獄,他們相信,只要信神,神就會愛你——神說:信者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獄;或是信耶穌使他們打心底 轉變了,因為我們在南雁鎮吳山村聽聞吳山教堂來了一個被政府強制戒毒沒能成功的卻在教堂裡聽聖經聽到哭了,懺悔,最終戒毒的人的故事。有時是很羡慕信耶穌 的人們的,因為他們看上去是這麼的和睦相處,又熱情好客。當得知我們的身份和來意後,教堂或是聚會點的負責人便會主動接待我們,泡茶,寒暄,嘉賓搬的待 遇,對我們的提問,也是知無不言,當然他們口口都離不開聖經的……當我們需要更詳細的資料得得到該地區的協會的負責人時,他們 給我們聯繫方式或是幫我們聯繫,更有甚者,親自帶領我們去找協會負責人,一路陪同我們。然而隨著調研的深入,我們逐漸覺得信耶穌的人雖然在他們內部都互稱 弟兄姊妹(無論年長尊幼),但他們是相當排斥異教徒的,因為在很多的基督信徒眼裡,信佛或是信仰其他宗教的都是迷信的,被魔鬼蒙住了雙眼,看不清真相,信 了假神。“什麼是假神,怎樣分別假神和真神呢?”“世界上,宇宙裡只有一個真神,這就是耶和華,因為有真神,所有了假神。只要你相信耶和華,你就認清那些 都是假神了!”(富)
在瑞安塘下鎮,雖然有在教堂與教堂的幾位長老面對面交流的經歷,也有在上午頂著烈日爬上山頂去道觀參觀走訪的艱辛,但印象最深的還是因為偶遇塘下鎮佛教協會會長池老會長,並在他的相邀推薦下拜會了塘下龍翔寺當家,信行大師。
汽車在一個小門前停下了,眼前就是龍翔寺,踏入小門,一座大雄寶殿正在修建中,由於是臨近中午,並沒看見有人在施工。大雄寶殿以初具規模,相當宏偉,從後來 與信行大師的交談中得知,大雄寶殿修建需上千萬,而這些錢都是信眾們捐贈的香火錢或是大師到處募集得到的,有此可見信行大師在信眾心中的威望可見一斑。穿 過這個從南北朝建成的千年古刹,我們感到的是清幽而又莊重大氣,時時傳來鳥鳴聲,這是我們在一下教堂所無法感受到的!在池老先生的引薦下,一個小沙彌打開 了一扇小門:“師父在樓上,請大家上樓!”走入小門,是一個會客廳,看來信行大師平時都在這裡會見信眾。又是一扇鐵門,上了樓 梯,一個小香案上正點這幾柱香。脫了鞋,輕輕地踏入房間,有點暗,光線透過鏤空的仿古門窗,照射在一張由上等木製作的桌上,一尊臥佛,一個筆筒,插滿了毛 筆,一本翻開的佛經;窗旁,立著兩層滿滿的經書,還臥著一塊天然雕琢的石頭,古典不失大家風氣;在靠門的牆上掛著海天佛國木雕圖,圖下擺著精美仿古的茶 幾,一位大師正起身迎接我們,和藹祥和。整個房間無不透露著清幽安詳的氣息,天花板四角各亮著一盞小燈,但幾乎不起照明作用,因為佛門規定淩晨三點一刻是 早課,晚上六點就休息了。就在我們和信行大師交談中,一位信徒打電話過來,說要給這房間安一個吊燈……信行大師出家于五臺山,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坐在大師的房間,感到莫名的心態平和。看著大師嫺熟地拿出茶具,擺弄著,待水開,悠然地展現茶道……池老先生在一旁解釋:“信行大師的茶道有一定的功底的,一般不會隨便給人弄得,除非是貴客……”“今天我是看他們有緣!” 茶很香,喝完一杯,大師就會幫我們滿上。“師父,給我們講講佛道吧?”大師欣然同意。“佛,講求‘緣’,一切隨緣,何為‘緣’呢?因緣,你現在所經歷的事 都是因為你之前種下的業所結的果,何為‘業’?就像你種樹要先有種子,樹大了,就會有很對分支,結出各樣的果實,你現在的就是樹上的一個果。而這些果實又 播下種子,如此因果迴圈,無窮無盡,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這就是無常,無常就是不斷地變化,就像我們的社會每天都在變化,我 們本身也是無刻在變化,我們無時無刻在於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就像河水在不停地流動。什麼是四大皆空,四大,佛家講人是有四大元素組成的,地,水,風,火。 地為人的身體皮肉筋骨,水為人的汗血液,風為人的呼吸,火為人的溫度;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無常,這就是說人是在不斷變化的……” 第一次明白了“四大皆空”的寓意,“那師父你覺得佛教和基督教或天主教之間有什麼不同嗎?”“經常聽到有人說基督教很好,我就問,既然世界是神造的,人士 神造的,那麼神為什麼造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呢,造一個都是好人的世界不是更讓他省心?為什麼他不讓全世界的人都信仰基督教呢,卻又有佛教,道教,伊斯 蘭教……?佛家講求的是緣,你想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而基督教這種類似於強制性的傳福音,從小給孩子就灌輸那種思想,生活在那 個環境,假若孩子離開的這個藉以依託的環境來到了另一個完全沒有基督信仰的環境,那麼這對孩子的打擊是很殘酷的,他就會被孤立,產生心理障礙,甚至威脅到 生存……”“我們國家講信仰自由,我們佛教也是有緣者來之,這種類似於被動的傳播方式,在幾千年不斷融合的時間裡,以慈悲包容的心態,與中國傳統文化想結合,形成中國自己的佛教…..”在 講到基督教的唯心時,信行大師說道:“佛家既否認唯心,也不承認唯物,我們是唯智——精神與物質同在,精神沒有物質作為載體就不是精神,物質沒有精神也無 所謂為物質,兩者同生同滅!”“那一塊石頭放在那裡,怎麼看待它有精神呢?”“石頭放在那裡不動,就是由於它的精神所在,不斷變化,最後變為風沙……”我略有所思。“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臨走時我們一隊員請信行大師的贈言。佛,行善……(富)
在愛與善之間(下)
在一次訪談中,偶然地聽到一句戲言:在宗教的世界裡,早已是共產主義了!這話,我不做談論,也不想探究,但在將近兩個星期的調研時間裡,從我們得到的資料 看,無論是信仰基督教、天主教,還是信仰佛教、道教,他們的博愛,向善,仁義的基本教義是相通的。這些不是當今社會所必須的嗎? 在與道教一些負責人交談時,他們都會驕傲地說,道教是中國的國教,有著三千年的歷史。又會很鄙視地說道,基督教才幾年,傳到中國更是才一百多年……我們便問道:“是什麼原因讓基督教在溫州會迅速發展的?”於是這些“衛道士”便會有點憤怒地說道:“他們都是到處宣傳的,什麼人家病重了,就到醫院傳福音,還到別人家裡去傳福音的,真是不厭其煩……”這裡稱呼他們為“衛道士”,便無他意,而是他們一直在保留著中華的傳統(倫理)道德,束髮、長幼尊卑……但當我們問及到:“現在我國道教的發展史如何的?”他們又轉為歎息道:“由於現在的人一味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破四舊’,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外來的文化和思想過度湧進導致很多人拋棄了很多傳統的東西……總的來說,道教現在在逐漸復興之中!”當我在和一位道長聊天時瞭解到他正在研究中草藥,臨走時我問道:“道長,我能到您這學習中草藥嗎?”“當然歡迎!”道長眼亮了一下。
在里安道協訪談時,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宗教隨著人類的發展是不會消亡的,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宗教就會永遠存在。類似的,我們也在走訪基督教,佛教協會或基督長老,高僧時得到以下回復——
佛:有迷信的教徒,就有迷信的需求。 基督:有愚昧、痛苦的地方就有神的存在。 什麼是迷信,基督的人說,天地宇宙存在唯一的真神,信仰其他的都是迷信。佛的人說,招神弄鬼是迷信。道的人說,迷信與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基 督向世人宣傳博愛,但是在我們的調研中,這種博愛是有偏向的,只有在弟兄姊妹中才能享受如此的愛,難道不信者就會下地獄而不能得到救助?佛向大眾弘揚人心 向善,的確在我們的調研中,佛給我們的感覺是包容,接納,開懷。道向天下人宣揚諧,和諧,舉家和睦,天地和諧,避世修身。在中國,佛教經過兩千多年的結合,融入,吸收,逐步取代了道教——佛教,已經中國化了。中國化的佛教在保留了中國的很多傳統文化習俗的同時也束縛住了國人開 放的心,是否會害怕新事物新思想呢?;而基督教撇棄了國人的傳統習俗,如祭祖,森嚴的教義這讓很多信徒勤儉節約,反對傳統習俗中的鋪張浪費,卻更容易接納 國外的思想,如此的迴圈是否會讓他們終究有一天忘記傳統呢!?
調研結束,思緒不斷…… (富)
一秒鐘改變人生
2008-08-30
炎炎夏日,天空中是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我們的肌膚,連空氣也炙燙炙燙,儘管如此,我們仍在團前村繼續調研活動。在基督教堂,我們採訪了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向我們講述了他的信教歷程。
他是從98年開始開始信仰基督教,至今已有12年 之久。因為一場意外的車禍,他經歷了難以磨滅的精神折磨,內心一直被死亡的恐懼充斥著,每天生活在恐慌中,戰戰兢兢。雖然身體的傷已經治癒,但卻陷入了心 理的苦悶與絕望,感到生命原來是如此脆弱。因為一個意外,他對生活失去了信心,覺得人生是灰暗的,沒有盼頭,沒有了意義。人到底是為什麼而活著?他無時無 刻不在苦惱和迷惘。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來到教堂,聽到傳福音,心中一陣觸動。但他第二次聽傳福音的時候,叔叔告訴我們,就在那一刹那,他當地心靈遇到了神,遇到神的那一瞬間,那一秒,他的人生開始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改變。此後,他的人生開始有了方向、盼頭。此外,我們訪問了一位信仰天主教的教徒,他很虔誠,很較真,對於天主,他信仰,他崇拜,他癡狂,甚至有些瘋癲。這位教徒原本是信仰佛教的,但因為家庭、事業不順,身體狀況又不好,求佛無果後轉而信基督教,但是仍是沒有一點好轉,在徹底的絕望後再次轉信天主教,竟然事事順利了。他總認為自己是被鬼纏身了,在轉信天主的那一霎那,他感覺到纏繞在自己身上的魔鬼消失了,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這樣的故事,讓我有些訝異、迷惑,因為自小接受的都是無神論的教育,而在這些虔誠的教徒腦中裡,完全充斥著傳教士的思想,他們認為是神創造了世界萬物。但是世界上真的存在神嗎?靈與魂是分開的嗎?既然是神創造了人,那麼又是誰創造了神呢?他們的世界真的和我們的不一樣。
百思不得其解,宗教怎會有如此攝人心魂的魔力,竟然強大到入侵人的思想、人的靈魂?怎麼會有人信教信到如此地步,沉迷而癡狂。對於宗教,確實有它存在的必要 和意義。信仰宗教,也是在尋找一種心靈的寄託,靈魂的慰藉。在經歷了一些難以磨滅的災難後,他們的人生陷入了低谷,了無生趣,絕望無助,他們亟需尋找一個出口,一個可以擺脫處境、解脫自己的出口。宗教的出現,就如在黑暗中看到一絲曙光,有了一絲希望,人生開始有了盼頭。因為心中存有信念,存有信仰,找到了 方向,生活開始變得快樂而充實,幸福感也與日俱增,就如終於走出了黑暗,見到了曙光,迎來了黎明前新一輪的太陽,道路一片光明……直到現在,我仍然很迷茫,宗教的魔力究竟何在?一秒鐘真的可以改變人生?人生又豈止是一秒鐘就能改變的了的?
轉載:http://lddc2003.blogbus.com/logs/28339964.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