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星期五

白石教會歷史 撰稿者:碎碎

一、 前言

據白石教堂的民國地契檔案,可斷定白石教會距今至少有70年以上的歷史。據教會長者所述,白石教會歷史可追溯到1867 年有著內地會背景的英藉宣教士的蔡文才夫婦、曹雅真來溫州宣教開始計算,距今至少有100年以上歷史。因各種社會和政治原因致使文字資料已經很難找到,但是可以借著教會長者口頭傳述當年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百年歷史見證神在白石教會發展過程當中的作爲和權柄,以及他的恩典。

二、 尋根

1867年,有一撥有著內地會身份的傳道人來到中國東南沿海,從上海登陸,沿著海岸綫一路南下,傳揚福音。其中有一位叫曹雅真的傳教士來到溫州,幷在溫州建立布道所,溫州後來成爲內地會傳教工作中最興盛的地方之一。 他們在溫州傳道方式有布道、修建教堂、開辦學校等多種形式。 差不多經歷10年的時間,曹雅真在溫州宣教其影響擴大到郊區和鄰近的各縣,在十九世紀末,先後在樂清、永嘉、瑞安、平陽、泰順等縣建立起多處教會和分會。

最早有循道會背景的宣教士開始在樂清境內傳揚基督教信仰是在1880年;直到1889年,有內地會背景的厲厚明搬進樂清開設銀樓,將自己的店屋作聚會所後,成立了白象教會;1904年,又分設白石、黃華、岐頭、上岩、仁岩等地教會。被建立起來的教會牧養信徒的方式均沿用外國教會的牧會方式,每個教會都有相應的牧師植堂,由信徒供應牧師的生活需要。

1924年,據相關資料記載,宣教士散居在溫州四十多處,建立的聚會點有一百五十多處,受洗信徒達四千多人。

據教會長者回憶,因人數增多,信徒範圍變廣,白象教會的部分信徒奉獻一些錢財,以及在白石本轄區內的信徒愛心奉獻錢財和地基,從而在白石轄區內的街口村興建教堂,也就是現在我們常說的白石街口教堂或白石教會。

我們現在見到的教堂是在原來老教堂的基礎上翻新修建的,以及另加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有一位信徒愛心奉獻了一塊當時無限荒冷的地。如今已經在那塊無限荒凉的地皮建起了主日學教學樓。這就是我們現在見到完整的教堂了。

三、患難

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之間發生重大的政治變局,有很多宣教機構考慮人身安全問題紛紛召回其在中國的宣教士,當然,也有部分的宣教士選擇留守中國,幷在戰亂中繼續宣揚神國的福音。 其中內地會始終堅持戴德生早年在中國宣教所形成的傳教原則, 內地會有少量的宣教士因家庭或個人原因選擇離開,但是絕大部分的宣教士仍然選擇留守在戰亂中的中國,幷繼續在烽火連天的日子裏傳揚神國的福音。

新中國成立以後,隨之而來的變革如浪潮般一個接一個地向中國教會涌來。19509月有一篇《三自宣言》上了《人民日報》的頭版,號召信徒要認清帝國主義與基督教的關係,以及要與帝國主義劃清界綫,實現中國教會的自治、自養、自傳的宣言。

在《三自宣言》發表後,在教會內外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三自運動。有一些在戰爭時期沒有離開的宣教士在這時候被驅逐出中國。而一直由外國宣教士擔任屬靈要職的教會在「完全的大撤離」中面臨著前所未面的挑戰,也包括白石教會在內。

這場三自運動波及的範圍廣至全國各地的各大宗教,其中對基督教的影響最大。某些歷史原因和政治因素,三自運動要達到的效果就是政府要取得對教會的絕對控制以及削弱教會使其滅亡。

1950年至1956年間,樂清基督教各大宗派回應《三自宣言》,均有信徒參加「三自運動」,唯獨內地會的信徒拒絕參加「三自運動」。宗教事務所對所有的教會進行統一的注册登記管理,以及各宗派的教會不得再受西方教會的資助幷開始完全自養。宗教事務所對所有的宗教進行動大聯合的主日崇拜,從此,樂清基督教,甚至全國基督教,開始走向無宗派。

現在我們給那些加入「三自運動」名下的教會命名爲「三自教會」,有一部分的教會拒絕加入「三自運動」名下,這些教會現在被稱爲「家庭教會」。

1958年,全國上下進入空前絕後的「共産主義」大躍進時期,樂清宗教事務處對不管是「三自教會」還是「家庭教會」的事奉人員必須接受「閉門思過」和爲期二個月「再就業」的培訓,學期分滿後發配到不同工廠工作或農田務農。

同年8月在河瀆召開「宗教系列會議」,從此標志著所有的宗教進入靜默時期,不分三自與家庭。

次年,在全國「消滅宗教」的聲勢中,白石教會也難以幸免,教堂被迫關閉,停止一切聚會。但是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有很多年老的基督徒開始在身邊的親朋鄰居當中傳講神在他們生命中故事,見證神的作爲。爲很多身處疾病中和被鬼附著的人禱告,神也借此醫治了很多的人和趕走了很多鬼,幷有很多的人歸向他。也就在這個時候,溫州各地出現「家庭教會」的「傳道人」,白石教會以「蘭花豆」和「豐收」兩大奉獻來供應傳道人的生活需要。

1960年,「大躍進」結束, 有部分信徒開始陸續走訪附近的基督徒家庭,開始彼此代禱,分享讀經心得。1961年,信徒間開始建立家庭式的禱告會。但隨之而來的逼迫不斷,時不時地有信徒被抓走,關押提審,均是圍繞著只要否認神或是不再信仰基督就可以馬上得釋。 但是被抓走的信徒大部分都堅守自己的信仰,被關押一段時間或受點皮肉之苦就被放出來了。 這場三自運動因1966年暴發的文化大革命被暫時叫停,但是對基督教及信徒的迫害却越演越烈。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無論是對社會還是教會,其破壞程度空前絕後。 宗教機構和教堂被封,宗教典藉被焚,神職人員與信徒挨批鬥,宗教活動被迫轉入地下。

在這10年間,白石教堂被政府充公,用于發展畜牧,大量飼養猪仔,轉而又改爲醫院和工廠生産,植堂傳道人被遣,但大多數的信徒仍然持守自己的信仰,有一些信徒提供聚會場所,但所有的聚會都只能以小型的聚會模式秘密進行,小型聚會按地點劃分三個片區,大嶴、密川和沙嶴。有一些傳道人和信徒被抓走或是關起來,因他們信仰的原故對他們進行迫害,以及思想上的改造,但是神很奇妙地用他的方式保守了他們。

直到1978年,文革結束,教産歸回,教堂可以恢復正常聚會,但是由于多年分點聚會以及流離失散後的信徒已經習慣于小型的家庭式聚會,和有的信徒已經不參加聚會了,讓信徒們重新回到教堂開始大型聚會,無疑給教會的行政架框帶來很大的壓力。

10年的消磨,大部分的教會已經不再具備對信徒靈命的牧養實力了。與此同時,沿用外國的牧會模式已經不適合白石教會了,文革前的供應傳道人的兩大奉獻也因10年文革而中斷難以延續。

1980年秋,樂清宗教事務所召開恢復「三自」會議,其中籌劃了一些符合中國國情的政策,以及對那些在1958年還沒有登記在册的教會進行重點整頓,其中白石教會就是一個大案。政策規定,信徒只能參加三自教會的聚會、教會所有財産均歸屬于三自擁有,以及個人或教會均不得向18歲以下的孩子進行「信仰教育」。 這次的會議萌生了教會的大聯合,柳市鎮周邊的村鎮的教會進行了一個大聯合,我們給這個大聯合的教會叫柳西總會,白石教會是其中的一員。或者說「三自運動」下産生的無宗派的大聯合聚會的模式反而給經歷文革後的家庭教會的主日差派帶來了無限生機,或者說這種兼容幷蓄的大聯合爲經歷文革後的教會帶來復興。想必當年引發「三自運動」的倡導者們怎麽也不會想到,本要消滅教會,反而復興了教會。

1985年,天堂山有很多循道會背景的信徒移民居住于密川片區,其中有一部分的信徒加入白石教會,還有一部分轉向山弄教會和白石三自教會。

1992年,教會內部引發某些得救穩固問題的爭論,直到1995年,其中有人挑撥柳西總會某位弟兄存在個人問題爲導火綫,在爭論中激化了矛盾,其中有一小部分的信徒離開白石教會,所謂持阿米念觀點「其實他們對阿米念的神學思想一知半解」另立教會。總的來說,大部分的信徒仍是持加爾文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觀點。

1996年,樂清宗教事務所再次對宗教活動場所進行注册登記,白石教會拒絕在「三自」名下登記,引發政府查封教堂。有人借題發揮,在教場登記的事上,從教會內部分離出來,其中也有少部分的信徒跟他離開。

信徒再次面臨沒有固定場所聚會,重新開始在文革時期小型家庭式聚會。三大片區又開始在信徒的家中聚會,不過,三個月後,封條被風吹雨後,封條脫落,信徒得已重新進入教堂聚會。
2004年,山弄教會的教堂峻工完畢,隸屬于白石教會的沙嶴片區信徒轉到山弄教會聚會。 肆、發展 文革結束,教堂恢復正常的聚會之後,教會開始如火如荼地開展不同的事工。

1986年,樂清柳東教會中一個堂會最早開展主日學事工得到了樂清各教會的肯定,四年後,差不多在1990—1991年間,白石教會也開展主日學事工,最初開設的班級有初小班,差不多爲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的年齡。如今,主日學已經發展到啓蒙、幼稚、初小、中小、初中、高中等六個級段,其中第一批主日學學生當中已有接受過系統神學教育幷全職在教會中事奉,後來陸續畢業的主日學學生當中,也有全職事奉的异象以及進入神學院學習。

1998年,教會看到第一批學生從主日學畢業後,較難以一下子融入教會生活以及參加主日崇拜。而這一批年輕的人恰是教會日後的主力軍,于是就建立青年團契,讓從主日學畢業的孩子們仍然有一個團契生活可以繼續地認識神。至今這個青年團契經歷了四届團長,團契成員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總的來說,借著這個青年團契這個台平,有一些年青人逐漸地開始去參加主日崇拜,也有的至今天仍然只停留在團契裏聚會「另外的一個團契」。 

2001—2002年,教會看到信徒缺乏屬靈生命的建造,以及對神和《聖經》認識,于是教會開設了查經班,差不多一年之後,發現參加查經班的信徒基本上爲中老年的信徒,于是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中老年團契。

2004—2006年間,柳西教會看到各堂會中存在著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以及在這幾年間參觀了海外的某些成熟的教會後,發現我們教會跟他們教會之間的差距。因歷史原因而遺傳下來的某些制度及傳統問題,從某個角度來說對某些會堂的發展産生了一些制約。2006年底,柳西教會在各堂會發起一次大改革,堂會負責由議會成員民主選舉出來,每届爲期三年。白石教會也通過選舉選出堂會負責。

2007年,柳西教會開始在個別的堂會試點,由某一位傳道人固定在一個堂點進行釋經講道。白石教會爲其中試點之一,每個主日下午的講道由一個固定的傳道人釋經講道或系列性地主題講道。同年,白石教會對本教會信徒進行人口普查,按戶進行登記幷建立起了信徒檔案,統計結果得出,信徒有300余戶,其中受洗信徒100人左右。同年,白石教會開始漸步地完善一些舊有的制度,經議會通過正式在教會中實施。如針對有溫州特色的結婚 制定了符合聖經原則的《信徒結婚禮儀的管理制度》和《追思禮拜管理條例》。

2008年,教會看到日後發展需要,特別設立了人才基金庫,供應日後培養教會傳道人所需要的費用。

2009年,白石教會通過議會確定了《教會全時間同工聘用制度》、《教會專職同工聘用制度》和《推薦學員制度》。同年7月,教會意識到許多信徒存在著一些婚姻或子女教育的問題,特建立了雅歌團契,借著團契裏的溝通彼此建立。

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白石教會已經慢慢地有了行政與教牧分離開來的傾向。 

伍、結語 

不論歷史中發生過什麽事情,還是將來要發生什麽事情。從白石教會近100年的歷史當中,我們看到神在其中的作爲,神絕不會因著人爲的攔阻而停止工作,或放慢他的步伐。同時,在近100年的歷史中,神是那有憐憫、有恩典與豐盛的愛。 如經上所說的「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參考書目:

刑福增、梁家麟。《五十年代三自運動的研究》。文化集刊1。香港:建道神學院,1996
羅偉虹。《中國基督教史》。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4
舍禾整理。《溫州教會大事年代表》。
馬禮遜來華200年專刊。浙江:麥種雜志,2007
莫法有。《溫州基督教史》。文化集刊6。香港:建道神學院,1998
黃弟兄口述。碎碎整理。《瀏覽當代樂清柳西教會》。惟真1。浙江:惟真雜志,2006
蔡錦圖。《戴德生與中國內地會》。文化集刊5。香港:建道神學院,1998
編註:白石鎮是浙江溫州市樂清市的一個城鎮,是樂清市著名的旅遊景點。逢三月初十,柳市鎮和白象鎮的居民將去白石鎮集市。作者碎碎弟兄是柳市鎮一間教會的同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