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6日星期一


刘大主教与兄弟会

1911年,刘廷芳在金陵神学院教务长司徒雷登的安排下负笈美国。正如他在《通问报》所强调的:“教会须由有教育专门知识之人办学”。他先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及儿童心理学。于1914年、1915年分别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大学士和硕士学位。1916年,他又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师范学院获得教育文凭。1918年,获得耶鲁神学院获神学士学位,并在期间被按立为牧师。1920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

在美期间,他积极参与中国留学生的活动,很快就成为中国基督徒留学生中的领袖。在《洪业传》中记载:“洪业在纽约所交往的一群中国基督徒由刘廷芳领头,刘君身材短小,不到五英尺高,而且鼻喉有问题,经常擤鼻子、咳嗽;但他谈吐风趣,很具魅力,而且善于演说。他理想中的中国,是个被基督化了的中国。他遇上洪业感觉得到了知音,刘、洪所跟从的这一支基督教派,有时被指为‘社区福音’。耶稣在《马可福音》10 章21 节说:‘去变卖你所有的财产,把钱捐给穷人,来跟从我。’他们当时觉得基督教徒原则上理当如此,因此极推崇联合神学院的基督教伦理学教授哈利·瓦特。瓦特被人告发为共产党员时,反驳说:‘我不是共产党员,我不如共产党员,我是个基督徒。’”[1]

当时,在中国留学生中间有几个兄弟会,刘廷芳与洪业等人决定要有自己的兄弟会,主要成员为“学业成绩好的虔诚基督徒”,口号为“联合起来振兴中国”。他们于1917年6月24日在纽约秘密宣誓成立“十字架与宝剑”(Cross and Sword)兄弟会,简称C and S。该会的创始人中有后来在上海办教育的陈鹤琴及上海青年会的秘书长涂羽卿[2]。该会创建之初,刘廷芳为主要负责人。洪业回忆说:“当年我们年轻得很,要效法耶稣,以教育与政治来转化社会。十字架,是由耶稣‘背起十字架来跟从我’那句话而来;宝剑,则指中世纪的十字军。我们采用了一些欧美共济会的仪式,意识下要恢复《三国志》里桃园三结义的道义精神。我们誓守秘密,我甚至为此做了平生唯一的一次偷窃。”[3]

该兄弟会有成文的规定:“一、目的:包括研究、计划、合作提高中国的地位;会员间应增进兄弟如手如足精神,相互团结、协助、照护,同样仿效美国兄弟会惯例,各兄弟誓约对一切会务均须严守秘密。二、会员:任何中国男人均可入会,但必须具备下列三条件,优良品德;对终生有确实目标;领袖的特质。且新人须现有弟兄一致投票通过,除非(倘若)其人尚未领洗,不得是反对基督教的。”[4]

十字架与宝剑会建立后不久,刘廷芳就转学至耶鲁大学,洪业回忆刘廷芳是为避免协和神学院的希伯来文口试而转学的。因此,十字架与宝剑会就转由洪业负责。在一次兄弟会的会长选举中,刘廷芳以一票取胜。该兄弟会有许多后来的政要、名流加入,包括后来出使苏俄、联合国、美国的蒋廷黻;后来创办南开大学并当了几十年校长的张伯苓;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周诒春;曾国藩的外孙、上海大华纺织公司的创办人聂其杰;曾多次任中华民国国会副会长的王正廷;曾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新闻家陈友仁。

后来,刘廷芳一次在纽约的兄弟会会议中,听王正廷介绍在美中国留学生中另有一个秘密的兄弟会,他们的口号与“十字架与宝剑”相同,为“联合起来振兴中国”。该会于1907年成立,以“大卫与约拿单”为名,会员中有不少中国政坛的显赫人物,包括包括法律外交界的王宠惠、教育界的郭秉文、金融界的孔祥熙。听到此消息后,刘廷芳即刻提议让两个兄弟会,并指出合并的话,“大卫与约拿单”的会员可提携“十字架与宝剑”年轻的一辈。后来,两个兄弟会正式合并为“成志社”。成志社后来在北京、上海、香港都设有分社,其成员都是一些学术界人士,因此洪业另称为“博士社”[5]

刘廷芳与洪业虽然一直有分歧,但刘廷芳却严守兄弟会“会员间应增进兄弟如手如足精神,相互团结、协助、照护”的规定,将洪业介绍到燕京大学任文理学院院长,成为司徒雷登得力的助手。而且该会成员在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府、教育界、外交界、银行界、医药卫生界、实业界、宗教界等皆做出卓越贡献,为促进中国社会革新、提高国家地位有显著的成绩。[6]

刘廷芳在兄弟会中,凭其优秀的口才和学识吸引了许多菁英加入,也正因为他在读神学,同侪们都加他一个“中国大主教”的别号,见面时还以此相称。这也无怪与刘廷芳在诗文交游甚密的徐志摩在写信胡适的信中称他为“功高德茂望重群生的刘大主教”[7]



[1] 陈毓贤著,《洪业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51页。
[2] 陈毓贤著,《洪业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51页。
[3]陈毓贤著,《洪业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51页。
[4]吴昶兴著,《基督教教育在中国——刘廷芳宗教教育理念在中国之实践》,香港:浸信会出版社,2005年5月,第55-56页。
[5]陈毓贤著,《洪业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53页。
[6]吴昶兴著,《基督教教育在中国——刘廷芳宗教教育理念在中国之实践》,香港:浸信会出版社,2005年5月,第56-57页。
[7] 韩石山编,《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5-266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