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白衣天使来自西 作者:吴旭东


白衣天使来自西
2011-08-06 11:29 来源:温州晚报
     “挖肝剖腹这个血淋淋的词现在已经很少被提到,但在100多年前,刚刚由传教士们带进中国的西医,就被视为这样的巫术,遭到国人的拒绝。但西医还是在中国扎下根来,一是因传教士的执著精神,二是因有一些没钱治病,或是病急乱投医的人壮着胆子来试诊,三因治疗效果明显,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1880年,西医进入温州,内地会的稻惟德医生在五马街街头教堂里办起第一个西式诊所,继他之后,偕我会传教士苏慧廉为很多温州人治过病,被温州人称为神医。苏非常重视医疗事业,在他的努力下,定理医院建起来了,白累德医院(今日市二医前身)建起来了。在英国医生施德福的努力下,又办起了两所西医学校。可以说,偕我会对温州的近代医疗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第一个白衣天使——稻惟德医生
稻惟德医生是内地会的医疗传教士,他1880年在内地会五马街的街头教堂里开了一个小诊所,给病人免费看病,并聘请了本地的陈日铭先生作为助理。这是温州最早的西式诊所。
     1883年,稻医生调到烟台芝罘医院,他带走一个16岁的名叫刘世奎的温州青年,后来刘世奎成了一个很有名的眼科医生,刘的儿子就是著名的刘廷芳博士。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稻医生的医院救治了大量中国伤兵。战争结束后,清廷颁发给他最高荣誉双龙勋章,一位提督(孙金龙)送给他一块非常名贵的匾额,上书西国扁卢,挂在医院的墙上。
     稻医生于1899105日,在医院里不幸染上赤痢不治离世,年仅49岁。这位白求恩式的医生,救了许多人,却不能救自己的命,真是令人叹息。
二、神医苏慧廉
     苏慧廉是英国偕我会传教士,于1882年被派到温州来接其前任李华庆的。而李华庆就是因为当时生了重病,在温州没法医治,只得去宁波医病,也许是看了李华庆的遭遇,使苏慧廉对医疗事业特别重视。
     苏慧廉带了一柜子顺势疗法的酊剂到温州,他就用这些药物及仅有的医学知识,为来听道的人治疗疟疾、感冒等常见疾病。西药比中药见效快,所以温州人觉得非常神奇,于是苏慧廉就有了神医的美名。
     苏慧廉在他的回忆录《拓荒布道》里称自己对医学非常无知,却为病人做过拔牙、修正倒睫等手术。因着来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苏慧廉邀请海和德等英国医生来温工作,并考虑建医院。英国雅茅斯的约翰定理捐了两百英镑,苏慧廉在杨柳巷建了定理医院(即现在的墨池小学处),于1897217日开张。这个温州第一所正式西医院九年里共接诊七万余人次,接待住院病人四千余人次。1905年春季,又开工建造另一所更大的医院,它就是在大简巷的白累德医院(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亨利·白累德捐了一千六百五十英镑,承担了所有费用。没有这位乐善好施的白累德,也就没有今天的市二医。
     正是在苏慧廉等的努力下,定理医院与白累德医院在温州创建,为温州的医疗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三位默默无闻的医生
  海和德
     海和德是英格兰普雷斯顿人,生于1867年,在曼彻斯特医院学过为期六个月的医学课程后,于1891年来到温州。他带来许多大药瓶,接手了苏慧廉的医务工作,原先设在苏家的小诊所也搬到了城西教堂。
     1893年海和德向英国总部的汇报中,可见这个小小的诊所当时有多繁忙。在过去的十二个月,我接待了5624个病人。其中3736例为新病人,1888例为复诊。单天最高的新病人门诊量为106人。
     当时在瓯海关工作的劳莱医生自愿前来帮助海医生,他是来做义工的,不愿接受任何报酬。苏慧廉说多亏了他的好心肠和好技术。
  霍厚福
      霍厚福于1894120日抵达温州,他是温州的第一个医疗传教士。在1895年的记录里他写道:在诊所的一年期间,就我所看到的,病人数量按照中国方式总计如下:新病人——2750人,全部病例——5006人。尽管如此,这并不包含全部的住院病人,这其中的许多病人每日,可以说几乎就是每日都在,他们住院的周期从两周到两月不等。同时以上数字也不包括相当一部分在医生家中就诊的病例,或在非门诊日就诊的病例,因为这些病例的确切记录并没有被保留下来。此外,还要增加海和德在他频繁去乡村的路程上接手的那些病人。
包莅茂
   包莅茂医生1901年来到温州,接替回英的霍厚福医生,在温州工作了十四年。包医生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是在苏慧廉的感召下,关掉生意到温州来的。
     苏慧廉这样描述包医生:我们的包医生是个大忙人。每年要接待一万两千个门诊病人、七百个住院病人;每年还要给四百人施行手术,其中半数要麻醉。同时他每年还要拜访欧洲的同道四百五十次。他每一分收入都进入医院基金。一年九个月的时间里几乎天天要给他的十名本地学生和助手上课,每年还被安排出席五百五十次为病人举行的礼拜和晚间讲座,谁要说我们的包莅茂医生懒惰,我们可不答应。
四、唯一以外国人姓氏命名的老地名——施公里
     在浙江地方志里,有一个施德福词条,是这样介绍施德福的:施德福,英国人。毕业于爱丁堡医科大学,1917年,由循道公会差会派遣,来温州任白累德医院院长。1925年,和宁波斐迪中学英籍女教师梅甫硕士结婚。1929年夏,创办温州第一所护士职业学校。1934年,又开办助产士职业学校,这两所学校是温州卫校的前身。外科操刀准确度可在一叠纸上随意裁到指定一层。医德高尚,教课不厌其详,学生百问不厌,实验一丝不苟,严以律己,乐于助人,态度和蔼,作风端厚,赢得医院内外普遍尊敬。抗日战争期间,温州数度沦陷,白累德医院避迁永嘉枫林,外汇断绝,经费困难,加上连年战祸,疫病流行,救死扶伤,任务艰巨。施氏自开门诊,收费悉数归公,登报呼吁,恳请各界解囊资助,得以渡过难关。解放战争时期,浙南游击队受伤人员秘密住院,均得悉心诊治。1950年,年迈回国,任院长32年,温州医师公会和各界人士盛会欢送,摄影留别。邑人名其宅旁巷弄为施公里,并立坊纪念,文化大革命时毁。
     徐定超的孙女徐章在她2005年写的《忆英籍医生施德福夫妇》里,写到抗战期间她家逃难到枫林,后来施院长夫妇也来到枫林,两家同住一楼,有一天施院长免费为村民义诊,这种爱心改变了她父亲对施院长的态度,烧了一桌好菜,宴请他们一家,从此两家成了朋友。
     李秀兰李秀珠两姐妹,是当年施德福任院长的白累德高级护士学校毕业生(1945届)。20091126日,在青田的姐姐李秀兰写了一封信给自己在温州的女儿,信的题目就是《追忆院长施德福无私的爱心》。在信中,李秀兰举了几个例子:一位做杂务的老人已到退休年龄了,因她独生儿子被日本飞机炸死,院长因此仍留她在医院工作;她两姐妹租的房子将要拆了,院长把自己的客厅让给她俩住;一次快下班时,院长发现一个急性阑尾炎男孩,立即给孩子做手术,一切免费,出院时还送钱给他上学。
     据白累德高级护士学校毕业的吴传娇、项燕淦老人说,当时温州人都说施德福要是医不好,那就没得医了;医院每天有十支黑色签是免费给穷人拿去看病的,而施德福每天都是先看免费的。白累德护士学校毕业的护士很抢手,因为学生素质很高。
     市二医前副院长郑求是先生曾师从施院长,他不但从施院长那里学到高超的技术,更是继承了高尚的医德。据他儿子郑可麟回忆,父亲晚年退休在家,每周抽出一天在家义诊,免费接待慕名从各地赶来的穷苦病人。同时还组织同是基督徒的几个名医,每月在城西教堂义诊一天,并去仰义的老人安乐家免费看病。
     还有窦维新护士长、类恩和玛丽嬷嬷(董若望医院的首任、二任院长),她们的坟墓今天仍在瓯北牙郎桥山和市区景山上。
     我们怎能不缅怀那一位位曾在温州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纪念他们曾为我们付出的无私的爱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