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

由泉州到溫州: 新一代中國教會的足印 作者:黃讚雄


去年7月,畢基由長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開始,由東向西,一同重溫景教來華的歷史和絲路沿途風貌。一年後的7月,畢基再踏上另一個中國教會歷史之旅。這次,我們由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開始,參觀歷史上多種宗教匯聚泉州、並留下來的大量珍貴宗教遺蹟遺物。
接著是福州,一個近代華人福音派教會及神學的重要發源地。我們參觀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為佈道家宋尚節 施浸的教會天安堂,亦到過福州中洲島,重臨當年聚會所發起人之一倪柝聲的主要事奉工場,並透過同行的中國神學研究院教授楊慶球牧師的講解,嘗試瞭解聚會所 的發展歷史,以及由此產生的神學及教會觀念,這等觀念至今仍對普世華人教會有極大的影響。
之後,我們前往有東方耶路撒冷之稱的溫州,參觀當地教會,與當地的基督徒畢業生交流。
近年,泉州、福州和溫州的教會都予人耳目一新、資源豐富的感覺,又新又大的教堂建築目不暇給,教人既興奮,又自歎不如。旅程中,我們到過一家教會,在主要的 禮拜堂旁邊,另建有龐大的綜合大樓,內設水晶吊燈的聚會廳、詩班專用訓練室和貯物室、兒童令會休息室、有吸音設計的音效室、演講室等。負責介紹的長老一臉 祥和,輕聲說︰「我只是跟XX牧師學習的,是個退休商人。大兒子在德國,老二在奧地利,上月剛探訪他們,主真祝福……
   在途中,某教會的長老說︰「教會是富有,但同時也世俗化了。很多會友都覺得教會活動一定要有面子。婚禮要有面子、喪禮要有面子、往返聚會要有面子,所有活動都要有面子,因為他們相信,這才能更加榮耀神。事實上,我們的屬靈情況,並不理想。」
    教會建築是巨大的,會眾人數是成千上萬的。
「我們教會有會友五千,全職教牧人員三個。」某教會的主任牧師說。
「在我的職青團契中,男女比例是3:7,我看我是沒有希望的了。」某職青團契的姊妹坦誠分享了她的想法。
「這些都是會友送給教會,讓教會送給賓客作記念品的,我們有很多。」我們看著手中精美的過濾形咖啡杯,感覺實在良好。
「不同教會的神學傳統既要保持,又要互相尊重。」某個在教會中參與事奉的畢業生十分認真地強調。
    國內弟兄姊妹對來自香港的我們,有熱誠的反應,亦有熱切的期待。在一個緊接另一個內容質量並重的交流聚會中,在那些人家興致勃勃、我們疲於奔命的討論中,我 們發現自己的一些影子──在某些年日,我們也曾是這樣對信仰的挑戰充滿激情,對別人的經驗充滿好奇。當我們拖著疲乏的身心高興地返回舒適的酒店時,忽然聽 到有人說︰「他們正走過我們十多年前的路……」此話既令我們有點安慰,也有點迷失──意思是他們十多年後也和我們一樣?抑或是我們也曾經如此「熱」過?
    在泉州、福州、溫州這三個基督徒眾多(有說超過一成人口)的城市中,我們見過在大廈單位中聚會的家庭教會,見過陳舊而不起眼的神學院,見過歷史顯赫的禮拜 堂,亦參觀過又巨大又華麗的新型教會,令人又驚嘆又興奮,連最「行貨」的形容詞「神的作為實令人難測」也予人恰如其分的感覺。
    在回港的機程中,我們想︰「上帝,願你親自保守你的見證。」

轉載:香港校園團契(FE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