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星期三

温州最早的教堂——花园巷教堂

兴文里66号的花园巷教堂原称“中华基督教自治内地会温属总会”。因地处市区花园巷地段,故称为花园巷教堂。

1867年11月,基督教内地会英籍宣教士曹雅直偕同一朱姓翻译(宁波人)自甬乘船来温传教,数次辗转终落脚于此,1877年,历经10年艰苦经营,终得以在花园巷地段购置4617.64平方米。建造了大堂、勉励会堂(小堂)、牧师楼等多幢建筑。大堂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五间一层,建筑面积约有400平方米,俯视为不规则的“凸”字形。南、北侧为山墙,北侧分四个壁柱。柱顶有灰塑的白鸽;柱间则开券门及券窗,券窗两个一组,为用连续的尖券拱。堂内则采用传统的抬梁式木结构梁架,上有吊顶。其规模虽不及城西基督教堂和周宅祠巷天主教总堂(周宅祠巷圣保禄堂),但其现存建筑年代要早于前面两处,是温州地区教堂历史最悠久的一处,也是浙南地区基督徒最早开始敬拜、聚会的场所。堂前至今高悬着百年前的匾牌,供人瞻仰——“尔道若灯,光烛我径”八个金字还是光彩依旧。

1884年10月,该堂在“甲申教案”中被焚毁。1890年,教堂重建。温州解放后,1950年,内地会的外籍牧师被迫相继离温返国。正当而立之年的华北神学院毕业生,河南开封高建国携妻女来温,接替第二任温籍牧师王春亭的班,负责教区工作。1957年,高建国被按立为温州内地会第三任中国牧师,并担任该教会主任牧师至今。

1958年,受极“左”路线影响,教会被迫停止聚会。大部分房产由温州市政府租给温州军分区作干部住房,面积达2977平方米。文革时期,连大堂及勉励会堂(小堂)都被温州棉织厂占为车间、仓库等。“四人帮”粉碎后,几经信徒努力,政府终于在1989年归还勉励会堂(小堂)。

1990年,温州市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归还大堂并进行修缮。军分区占用的面积,经多年协调,至今仍在努力争取归还之中。

图文提供:通讯员/候小勇

转载:http://www.wzchurc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4


附图:
(1)兴文里66号的花园巷教堂

(2)正在修建的教堂  

(3)温州内地会最后一任牧师高建国(左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