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星期三

曹雅直创办的学校

在温州花园巷教堂的后面,有一栋古老的房子仍然在见证着温州教育历史的轨迹。1867.11月英籍宣教士曹雅直受内地会差派从宁波来到温州。金发碧眼、满腮胡子的曹雅直,只有一条腿,拄着拐杖,外貌怪异,市民们对他避而远之。如此处境,自然难以打开传教局面,一年过去只有叶钟杰、“黄帝”二人信主,他因此想到了通过办学来达到传福音目的,1868年在花园巷自己的寓所办起了一所男塾,后在1902年取名“崇真小学”;就这样一所男塾培养了温州第一个博士――刘廷芳(1891—1947 )。

过去的旧中国受封建社会歧视,男女不平等、“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影响,受教的基本上都是男性。虽然屡有知书达理的女子,往往也是家学造就,历代女性受教育水平与知识程度总体上极度低下,荒芜一片。

曹雅直的妻子格蕾丝于1874年在铁井栏办了一所女塾,1902年取名育德女学堂(这是温州最早的女学)。 开办之初,女子读书风气未开。那时女子大多缠足,三寸金莲行走不便,很多适婚年龄的女子,在外抛头露面又会让人说闲话,因此都不敢出门。而女书院又是浓厚的“洋味”,社会上还谣传洋人挖心肝制造药物,有心读书的女子顾虑重重,家长竭力抵制,招生之难可想而知。

  据我市学者苏虹介绍,曹雅直开出了各种优惠条件吸引生源,凡入学者,免费供给饮食住宿、衣服被子、书籍笔墨,每月还补助其家庭十块银元,而对成绩好的女生,还可以资助出国深造。因此吸引了广大穷困的市民,入学女子日渐增多。

温州解放后,所有宣教士被迫相继离开,宣教士们呕心沥血所创建的医院、学校被政府接手,崇真小学与育德女学堂,合并为崇德基督教学校。


附图:    

(1)曹雅直和格蕾丝夫妇

(2)崇真男塾相片

 (3)崇真男塾校舍现状
 (4)育德女塾相片  
(5)1951年至1954年任崇德教务主任的谢宗兆先生


图文提供:通讯员/候小勇
转载:http://www.wzchurc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