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9日星期一

我對當代中國教會神學的負擔與觀點 作者:黃益梓

我對當代中國教會神學的負擔與觀點

自從我自己本教會同工當中發生神學觀點衝突的時候,我的心情真的是非常矛盾和苦惱。這時我才發現當代中國教會需要神學,急需有從普世教會歷史和現實中吸取豐富有益的經驗,又需要有中國教會鮮明特色的神學。因為沒有正確的神學,就沒有健全的教會。沒有健全的教會就會重形式、感覺,輕生命、真理,會導致信仰上盲目、糊塗、偏激、狂傲、混亂……這是我從自己教會中發生神學觀點不同而造成混亂時候的反思。
極端神學的衝擊
我的教會是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人才較多的教會,一個小小的教會(不到兩百人禮拜)經過神學培訓出來的有三十幾人。多年來大家都是同心合意、興旺福音、彼此相愛、彼此體貼、彼此幫助、彼此理解、同工之間沒有任何的衝突和誤會。一直到了2009年的十月份開始有幾位同工學習了某種的神學觀點就生搬硬套的想在教會裡實施,結果教會就發生了很大的衝突,彼此之間也就自然而然產生了一定的隔閡。以至於教會走到了一個消沉的地步,雖然經過半年的時間調整後稍有改良,但目前我們的教會還有四位同工在主日崇拜過程中除了唱詩篇之外不唱任何的聖詩。更嚴重的是連聖餐都不領了。因為他們說:崇拜不唱詩篇唱其他讚美詩是違背真理、是獻凡火。長老不明白真理,所以不能領受他發的聖餐。他們覺得只有他們自己幾個是真理,別人都不合乎真理。作為牧師的我——真的不知道接下去該怎麼引導和幫助他們,我真的很苦惱。談起神學我也許不如他們,思辨能力他們也許也比我強。因為我不是一個專門研究神學的牧師,應該我是一位牧養型的牧師吧!再說這麼多年來我本人的神學立場都是站在福音派的立場上。我的心胸比較寬闊,只要沒有特別違背真理的教導,無論是哪一種宗派和觀點我都能夠接納。所以自己也沒有在神學上特別的研究專研,自從這一次教會風波之後,我發現當代中國教會非常需要正統純正的神學思想,因中國教會老一輩的同工都忙碌於教會牧養信徒和建設教堂的各大事工,他們大多數已經為了教會各大事工都很累了,而許多新一代工人還在成長之中,雖然他們讀了書很多,但是對中國教會的狀況瞭解極少。他們常常把很多神學家的理論生搬硬套,結果對中國教會造成了危害,所以目前中國教會神學建設的任務,順理成章、義不容辭地落在現今已在教會中工作多年、有神聖使命託付的傳道人身上。
    中國教會經過了各種各樣的試煉,象當年神的子民一樣,四十年曠野飄流生活已經過去。現在擺在我們面前是廣闊的工作場地,也面臨著複雜的屬靈爭戰,當代中國教會若是健康的繼續前往,不久的未來將是中國教會歷史上壯麗的一章。
    神學既是教會靈性經驗的理論,是歷史上各個特殊時代中教會信仰經驗的總結。我們正是處在千載難逢的特殊時代中,是跨世紀的一代,中國教會有許多信仰的經驗需要總結。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許多傳道人已把中國教會的神學建設作為十分重要的聖工,優先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進到九十年代,有的同工在辦神學方面,已取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
因神的憐憫,為了供應許多同工弟兄姐妹對神學日趨迫切的需求,因得救的人數增多,神的道日見興旺。隨著弟兄姐妹生命的成長,對真理追求的進深,對神學的需要日趨迫切。但對神學缺乏基本瞭解的人,卻有不少誤會,或覺得神學深奧莫測,無法問津;或認為神學玄虛空乏,不屑一顧。我們雖然面臨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但是還是需要開始對神學要有新的反思,所以有必要對神學作一些簡明的介紹。
神學的定義:
    講神學,學神學,首先要瞭解神學到底是什麼?
    在《辭海》上解釋:神學,是基督教研究神的存在、本性、教義和教規的學問。
    史特朗著的《系統神學》上寫到:神學是論及神的科學,和論及神與宇宙關係的科學。
    賈玉銘牧師所下的定義較長,在《神道學》上是這樣寫的:神道學,即宗教學。宗教之義不易肯定。或謂宗教即人追求認識神,模仿神。或謂宗教是人對於上下四周所發生的感覺。或以宗教是貪心,藉著祈禱、獻祭、信仰,表顯出來。亦謂宗教乃是一種屬靈的本能,藉此本能而有感覺理想追求一位能力智權超乎人類以上的神明。且有人以宗教即人對於不能看見而又影響其命運,是他必須順從的一種能力,所生髮的觀念,並由此觀念所生髮的感覺、希望並行為。按拉丁文宗教即追求並拉回之意。以實際而論,宗教學,即所以論神、論人,論神與人、人與神,神人與物類,彼此的對待與相關;並闡發探索關於上帝、宇宙、人類、罪惡、救贖的真理,即說明神的位格、性質、作為與恩功;表顯世人的原本、真像、與究竟以及窺見靈界的奧蘊,探真理的原委、揭經旨之底裡。詳救法之功能;將吾人應有的上帝觀、靈命觀、來世觀,並人生觀,諸要端匯而論之,始終一貫,作有系統的研究,以為學者求道得道的津梁,所以稱為神道學並非以神道為學說、理論,其意義乃以科學方法,並超科學方法研究神道的要義。
    《聖經百科辭典》這樣解釋:神學(Theology)”源于希臘文Theologia。西元前3世紀起,一些希臘哲學家始用此詞。斯多葛派將其解釋為合理地分析研究神。柏拉圖和亞裡斯多德也論述過此詞。基督教借用此詞指代其對所信上帝的存在、本體、本性及其同世界、人類的關係進行研究和論述的理論體系。奥古斯丁認為神學是關於神的理論或論述。湯瑪斯·阿奎那把神學分為兩部分:啟示神學和自然神學。認為後者可借助理智,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分析,得到有關神的知識和若干啟示。十三世紀以後,神學的內涵逐漸擴大為論證基督教全部教義的各方面,大凡上帝、基督、人性、倫理、虔修、教會等,均成為神學研究的論題。近代神學不斷分化,學派日漸增多,但其根本精神未變,即皆從啟示出發,終歸於對啟示的論證。
有人說:神學,就是跟神學。有同工認為:神學,就是研究神的學問。
綜合上述的論點,我們認為:神學,是根據神的啟示,研究認識、信靠神、蒙恩得福的學問。
    因為沒有神的啟示,人就根本不能認識神。認識神就包括認識神的存在、本體、位元格、屬性、作為、恩典。只認識不信靠又對人無益,所以還要信靠神,信靠神蒙恩得福當然是神學的目的和果效。但為什麼說神學是學問呢?因為神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2:15)正確解經,就需要學問和堅固信心。使徒彼得指出:那無學問不堅固的人強解,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就自取沉淪。所以我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彼後3:1618)
    在《慕迪神學手冊》提到,賀智(Charles Hodge) 又為神學下了一個定義:神學,是研究神啟示資料的科學。這些資料是關於神的本性,和我們與神的關係。我們是他的受造物──罪人及救贖的對象。而這些資料都可以在聖經上找到。艾力生(Millard Erickson)也為神學作了一個頗為不錯、具備包容性的定義:這是一種為基督教仰教義所作貫徹性陳述的科學。研究的主要根據是聖經,但也包括一般文化背景。使用的是現代語言,這種研究更是與生命的問題息息相關。
基本上和我們下的定義很相似。
神學的前提:
    天文學,若沒有無數星球運行於天,則為虛設;如人愚頑遲鈍,還算空談;或無射電望遠鏡、光譜分析儀等器具,亦屬膚淺。
    一切科學都要有三個先決條件:一有研究實際的物件,二有聰明幹練的人才,三有先進有效的工具。
    神學也有三個重要的前提:
在於神的真實存在:神若不真實存在,神學就毫無意義, 絕對沒有必要。正因為神的存在有許多明顯的證據,叫人無可推諉,所以神學是必不可少的。
在於神的啟示引導:神真實存在,若不啟示引導我們, 我們也就沒有辦法認識神(象螞蟻不能認識人一樣,人更不能認識神)。事實上神多次多方曉諭我們,藉著聖經和許多事物啟示引導我們。
在於人的信心才智:神真實存在,並啟示引導我們。 我們若沒有信心接受也無益。有了信心還要有才智,使我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神的旨意”(西19)因為神的確使我們具備了這一切必要的條件。
神學的前提,雖有類似科學,卻是超越科學
神學的地位:
    因著我們神的崇高超越、至尊、至聖、至潔而決定神學必然高於其它一切學科。哲學、科學、文學、藝術……都應當是神學的優婢良僕。正如摩西、保羅等在世界所學的一切都要為神所用。所以神學是各種學問中最高的學問。
神學的分類:
    神學因著所注重的不同,通常有許多分類和名稱。
聖經神學:材料以取自聖經為限, 所討論的教理也以使徒時代末期為度,目的是把啟示的事實加以研究並分類排列。
歷史神學:是把聖經教理的發展過程,由使徒時代起至今日加以敘述, 並從教會生活的觀點,對發展結果予以解釋。
系統神學:取材於聖經神學和歷史神學,循序研究, 前後一貫地解釋聖經和教會史實,闡述教義,所以也稱教義神學。
實用神學:是討論如何對外傳播真道,對內牧養教會, 並提供應備的資料和可採用的方式,包括宣道法、教牧學、釋經學等。
倫理神學:即道德神學,以說明人對於神應有的行為及基督徒當有的道德,認為道德教育必須依賴信仰教育。
處境神學:是近來提出,要適應時代,符合所處的環境, 對教會本色化、現代化有更新更具體要求的神學。
    近代神學名稱繁多,不少都可算為處境神學。如拉丁美洲,提倡關心人民疾病苦難、參與反對壓迫和貧富不均現象的解放神學、加拿大堅信復活歷史性,把復活的經驗應用於歷史事件和我們今天親身經驗中的復活神學、德國強調盼望的希望神學、東歐突出人子來是服侍人的服務神學、南朝鮮的民眾神學、菲律賓的鬥爭神學、北美洲的黑人神學婦女神學”……還有過程神學”“危機神學”(辯證神學”)綠色神學”(也稱生態神學 呼籲保護環境)美的神學全球神學等等。希望我們能取各種神學的長處,集思廣益, 不但要把聖經教訓連成系統,還要從歷史發展與現實處境出發,整體地闡明神所啟示的真理。讓所有的基督徒明白這一切的真理。
神學的局限:
    神學是人來研究的。因為我們人有許多限制,所以我們研究的神學也必定有許多局限。
知道有限:有人說科學難於研究。如某數學家對一個猜想, 傾注畢生精力,若癡若狂地鑽研,終不能解開。其實神學更為不易。對於神學難題,如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耶穌的神人二性,神的預定和人的自由如何相合,任憑你怎樣討論,也只能逐步接近真理,終不能說完全清楚明白,對一些預言的解釋、基督再來的具體日子、時辰,也不要妄作推斷。使徒保羅說:我們如今仿佛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或作如同猜迷),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13:12)
經歷有限: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體驗,有許多事你卻無法經歷。 所羅門說: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11617)。使徒保羅說: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誰作過他的謀士呢?”(1133)人在世界就無法經歷無限與永恆。
年日有限:任何人不能永遠活在這個世界。 摩西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的可到八十歲。”(9010)因著年日的限制,我們所做的任何事,都不能達到十分完美的程度。
善意的提醒
所以我覺得做為研究神學的同工千萬不要自恃信仰純正,生搬硬套,用道打人。在目前的時代教會中有一小部分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改革宗加爾文極端主義人士,正在走向與自己所領受的信仰對立而不自知,這真的是很可怕。改革宗神學博大精深,是上帝在教會歷史中留給我們這些後人的瑰寶,我們切要珍之惜之。但我們這些初學者易犯失衡的毛病,總是常走極端。比如:因強調神的主權而忽略了人文關懷。因強調人的地位權柄而忽略了上帝要人類應盡的本分。因強調真道的純正性而不注重真道在引導人心時的聖靈工作。因強調在崇拜的過程中一定要唱詩篇而忽略了心靈和誠實的敬拜等等。親愛的同工!你若是一直以來研究神學的我勸你切切勿要慎重。
其實努力追求歸正信仰和純正信仰是神所喜悅的,但你想"完全純正"是教會永遠不可能達到的 ,因為人和神的區別就在於此。如果人能獲得完全純正的教義,那麼我們還需要恩典嗎?人沒有權柄去說自己的信仰很純正,說別人不純正或者說別人是什麼異端。通常我們說的不純正或者異端或者極端都是那些不符合教會公認觀點的理論或者教義。至於某人是否真正是不純正異端極端,這需要等到基督第二次降臨審判的那天才能知曉,因為你的判斷只是根據自己的偏激領受而判斷,所以常常會有錯誤。人不能靠善行得救,同樣也不能靠"純正的教義"得救。所謂"純正的教義"只不過是披上了屬靈外衣的善行而已。依我看法,一個不懂教義,甚至有很多"糊塗"的觀念,但是卻很熱心愛主的鄉下老阿婆比那些整天在用邏輯構築"純正教義"去訓導別人的神學家更蒙神的喜悅!當然這是我個人觀點,不是絕對的。如果你的邏輯和理性能完全準確地把握神的啟示,神也不成其為神,而成了"客觀規律"之類的東西了! 我們不是靠純正的教義得救,我們是靠神的恩典得救!當然我們要努力追求認識神和歸正信仰是應該的。
我的觀點和立場
至於我文章的開頭說到關於我們教會神學思想不合一的事情,就是有幾位同工強調在聚會崇拜是一定要唱詩篇和目前不領受聖餐的問題,我談談自己的神學觀點,聖經《哥林多前書》14:26保羅說:弟兄們,這卻怎麼樣呢?你們聚會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來的話,凡事都當造就人。其實保羅在這裡所說的詩歌不一定是指詩篇。我聽到我們教會那些同工說經文詩歌也是不能唱,有很多神的僕人將《聖經》的某一段譜曲後,這就是那些經文詩歌,都是聖經的經文,為什麼也不可以唱呢?他們說的這一些觀點真是不合乎真理啊!。再者《啟示錄》59~10節,這裡記載著特別好的詩歌,就是新歌,是讚美羔羊的新歌,他們唱的也不是詩篇。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在不同的場合唱不同的詩是應當的。你若是在歡喜讚美的時候,唱詩篇88篇,就不大合宜了。 所以《哥林多前書》14:40“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我說這話並不是帶著反對用詩篇崇拜的意思,只是希望很多同工不要那樣的偏激。就算德高望重的林慈信牧師也是教導人多唱清教徒的聖詩,並認為清教徒的詩歌是屬靈聖詩.,而且林慈信牧師推介清教徒的屬靈聖詩,解釋聖詩中的屬靈含意。一個人若是胡指人寫的詩歌不能唱,只能夠唱詩篇才是會討上帝的喜悅,那就太絕對了。我知道唱詩篇絕對是不會錯,但若是不准信徒唱聖徒們所寫的屬靈聖詩,只可唱詩篇,這樣的觀點就是太偏激了。因為這樣的說法和說人寫的屬靈書有可能會錯,但聖經絕對不會錯,所以就不准人看聖徒們寫的屬靈書,只可看聖經的說法是一樣。這樣的說法我個人覺的的確是錯誤和極端。就算歷代聖徒(如清教徒等)們也不走這樣極端的道路。若是上帝一定要我們在崇拜時唱詩篇的話,為什麼聖經從來沒有一處清楚記載呢?為什麼古時候的教會(如初期教會)不唱詩篇呢?若是初期教會都是唱詩篇的話?為何詩篇的原譜沒有留下來呢?所以我們需要好好的反思?你看看:就是天使在主耶穌降生時,也不是唱舊約詩篇啊?《路加福音》2:13—14“ 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有古卷作:喜悅歸與人)!。有什麼事比耶穌降生更重要呢?在這麼重要的場合,天使為什麼不唱詩篇呢?還有保羅讚美神,也不是只用舊約詩篇,他是按聖靈的感動作新詩讚美神,請看他的讚美詩:《提摩太前書》3:16 “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或作:在靈性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保羅這些的讚美不是詩篇吧!包括我們剛才講過的《啟示錄》59~10眾聖徒在寶座前的敬拜向羔羊唱的新歌也不是詩篇啊!。這些都是重要的敬拜時刻,他們都是沒有唱詩篇。所以聖經沒有特別強調要我們唱詩篇。事實上,詩篇連"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十字架是我們的榮耀""耶穌第三天復活""耶穌第二次再來迎接教會".....這樣清楚的經文都沒有。
故聖經從沒有教導基督徒只可唱詩篇,禁止基督徒唱按聖經原則創作的聖詩,
聖經也從沒有教導人只可看聖經,禁止人看那些按聖經原則寫作的屬靈書籍,
當然聖經也從沒有教導牧師、教師、傳道人只可在講臺上念聖經經文,禁止牧師、教師、傳道人按聖經原則講道,
聖經也從沒有教導基督徒只可念主禱文,禁止基督徒按聖經原則祈求和禱告,
其實聖靈能感動神的僕人在舊約中創作了不同的詩歌讚美神,聖靈豈不更能在新約時代中感動神的僕人創作合乎聖經真理的聖詩,以新約的觀點作聖詩讚美神嗎?
你若是說上帝所默示的詩篇一定比人所寫的歌曲更好?那麼耶穌親自所教導的主禱文,是否比基督徒自己的禱告更好?。我們是否就只能夠念主禱文不能用自己語言禱告呢?這是不一定的、因為單唱詩篇,就和只可念主禱文一樣公式化,不能向神表達最真誠的敬拜和交通。其實神所要的敬拜,是要人按聖經真理真誠地由心而出的敬拜,不是硬巴巴的念詩篇,除非詩篇描寫的正是讚美者屬靈上的心聲,否則人的讚美就和機器人沒有任何的差別。
《約翰福音》4:23—24 “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神是個靈(或無個字),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教會歷代聖徒按聖經原則創作的眾多聖詩,乃歷代聖徒親身的屬靈經歷和看見,不知經過多少禱告和讀經,是教會最寶貴的遺產。今天我們可按教會不同的屬靈情況,選擇合適的聖詩敬拜神,深切向神表達最真誠的敬拜。當然我需要補充這一點,我所指的聖詩是傳統聖詩,是按聖經原則創作的聖詩。不是現在有些非常流行、吵吵鬧鬧、內容不符合聖經的後現代詩歌。以上所說都是我個人的觀點,不會強壓著你一定要領受,如果你是和我的觀點對立者,請你看了之後也不要特別氣憤和反對。
我主要的內容是藉著禱告、查經、與眾同工彼此談論及對目前教會的危機和平時靈性經驗思考而得來的。
因為許多人認為理論是灰色的,所以我要以很多自己靈性的經驗而談論這些事,但我們儘量避免文筆過分枯燥灰暗,力求生動明快,使有心尋求的人都能懂。因為教會靈性經驗的理論,畢竟不是一般的哲學理論,總是常有生命之樹的青綠。
其實我們靈性的經驗也是非常缺乏,知識淺薄,對有些觀點提出不同看法,只是和大家一同探討,並不是認為自己就是絕對的,因為只有神才配永遠說:我是,而我們人都難免有不妥甚至錯誤。
我們謹以對神感恩的心,謙恭地把這有些酸澀的青果,匆匆地獻給每位誠心愛主的人,祈盼能有更多、更成熟的中國神學著作出現。因為我們都是軟弱的,不俊美的肢體,是神親自裝飾了我們,而且是以歷代神學家和長輩神的僕人傳統純正信仰的基礎為起點,也就是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請眾同工弟兄姐妹多多為我們代禱,並能多提寶貴建議,使我們能不斷增訂,逐步完善。
                                                         弱肢:黃益梓編
                                                           2011-3-1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