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7日星期六

第一位來溫州的內地會宣教士 ——有關曹雅直的中文名及來溫宣教時間的考證 作者:清泉

曹雅直,英文名為George Stott,是近代歷史上第一位來溫州的內地會宣教士。中文名又有稱為:曹雅植、曹雅真。在溫州平陽等地,則全使用“曹雅真”。由於“曹雅真”與“曹雅植”一音,相距甚遠,不可能是誤傳。而且,在一些較早的典籍中,其名字更多出現的也是“曹雅真”。如湯青《中國基督教百年史》(道聲出版社1987年10月初版,2001年7月再版)第487頁,就是用“曹雅真”(George Stott)。

比較奇妙的是,在溫州市區出版的書刊中,其名為:曹雅直、曹雅植。如支華欣編著《溫州基督教》第三頁,又如《鹿城文史資料》第十七輯第181頁等處,均用“曹雅植”。

不過,同樣在溫州市,蘇虹在《溫州第一所女學——育德女學》一文中則使用“曹雅直”一名。胡珠生在他的文章中皆使用“曹雅直”一名,如:《甲申溫州教案》……胡的另著《清末、民國初年溫州舊府城英國教會租、買地契約》一文中則引用溫州市博物館藏的“曹雅直租地契約”全文。

筆者考證確鑿,摘引如下:“……茲據英人曹雅直稱:向原地主沈裕豐名下得受地基一塊,量計捌分壹厘……光緒拾年拾壹月十日。一千八百八十四年拾貳月三十一日。”這一引用的當年之稿,上面的用字應該不會有誤。

從以上種種跡象看來,曹當時為自己取的中文名,更有可能是後者“曹雅直”。

至於曹雅直來溫州宣教的時間,也各有不同的記載。如高建國在他的《基督教最初傳入溫州片段》[ 載于《溫州文史資料》第七輯,頁343。]與一些網路資料中提到“清同治五年(1866)10月間……曹雅直……來溫宣教”。而且在沈克成編的《溫州歷年表》第268頁,提到“1866年(清同治五年)7月,內地會傳教士曹雅植來溫傳道”。沈一書在溫州享有盛譽,然出此之錯,令人意外。

另外有:鄭頡鋒的《近代前來溫州的外國傳教士》[ 載于《鹿城文史資料》第十七輯第181頁]寫道“曹雅植(J.A.Jackson)英國英格蘭人,內地會傳教士。1865年來華抵寧波,1867年8月 (一說1866年10月)來溫州傳教……”。先不論其引用的英文名以及到寧波的時間之錯誤[ 曹的英文名“George Stott”在文中已多次提及,J.A.Jackson乃是與曹雅直一同來溫的另一宣教士,其中文名為“蔡文才”。再者,眾所周知,內地會是於1865年 在英國成立,于1866年啟程來中國,曹雅直怎麼可能於1865年就來中國了呢?!],只關注其所提到曹來溫的時間——1867年8月。

又有支華欣編著的“溫州基督教大事記”[ 支華欣編著《溫州基督教》第95頁。]一表中寫到“1867年8月暨清朝同治六年七月英人Gecrge. Stott(曹雅植)、J.A.Jackson來溫寓小旅店習甌音作傳教準備。”而且在其後的資料出處一欄中標明“英人蘇慧廉著《A MISSION IN CHINA》14頁”。

然而,查蘇慧廉(W.E.Soothill)《A MISSION IN CHINA》第14頁,卻載有如此一段內容:“Here in Wenchow,when Mr.George Stott and Mr. J.A.Jackson made their entry in November 1867……”從文中可以看見,蘇慧廉的文中指出是1867年11月,曹雅直來溫,隨行的還有J.A.Jackson——他的中文名就是蔡文才。

無獨有偶,曹雅直的太太薛某(Grace Stott)著有《TWENTY-SIX YEARS OF MISSIONARY WORK IN CHINA》,其中也明確的提及“IN the meantime, Mr. Stott had, after eighteen months spent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Ning-po, acquiring that dialect, gone to Wenchow, arriving there in November, 1867. He met with but scant courtesy. For three months he and Mr. Jackson, who had accompanied him from Tai-chow”從文中可見,曹雅直先在寧波住了十八個月,後來於1867年11月與蔡文才(Mr. Jackson)一道來溫。

固此,在一些專業、權威的書,如:湯青《中國基督教百年史》第487頁記載,“1866年十一月‘蘭花團體’進入浙江杭州設立總部……1867 年……曹雅真(Stott)偕華傳道人鮑信進在溫州設站……”。另如:《中華歸主(1901-1920)》(中國基督教事業統計下)(中國社科 院,1987年11月第一版)第1078頁“浙江——各縣基督教實力統計”表,其中“工作開始年代”寫明“Yungkia(Wenchow)永 加,1867年)這是於1922年做得一個全國性統計,比較有權威,故此,曹雅直來溫宣教的年份應為1867年11月。

事實上,在湯青《中國基督教百年史》第474頁還記載:“戴德生……1865年10月3日差範約翰(J. W. Stevenson)夫婦及曹雅真(George Stott)啟帆,於1866年2月10日抵達寧波。”

至此,有關曹雅直的名字與來華及來溫時間基本比較明確。而坊間流傳的各種版本的時間,則多為以訛傳訛。
上圖:溫州內地會花園巷地契

上圖:溫州內地會英國宣教士曹雅直

上圖:曹雅直師母

作者:寫2007.3.2
本帖最後由 陳丹 於 2009-1-23 18:

轉載:http://bbs.wheatseed.com.cn/viewthread.php?tid=143&extra=page%3D13

曹雅直維基百科

1865年初,曹雅直从朋友那里获悉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正为他创办的中国内地会招募先锋传教士,前往中国传教。他前去应召。当时戴德生告诉他,任何团体都不可能派一位截肢者到外国去开创工作。但是曹雅直回答说:“因为我没有看到那些两条腿的去,所以我必须去。”(" I do not see those with two legs going, so I must.")

他被录取了,安装了一个新的假肢,在1865年10月4日,与范约翰(J. W. Stevenson)夫妇,一同启航前往中国。1866年2月6日抵达上海。2月10日抵达宁波。(注1)。曹雅直先在宁波住了十八个月,学习方言,后来于1867年(注2)11月与蔡文才(Mr. J.A.Jackson)一道来浙江省南部的港口城市温州(注3,注4)。他是第一位进入温州的宣教士,被当地人称为“独脚番人”。

温州城最古老的教堂花园巷教堂,就是由曹雅直创建,在历经10年艰苦经营后,建于1877年,作为他工作的见证。1884年10月,温州发生甲申教案,全城6座该堂全部被焚毁,曹雅直夫妇住所被烧,仅存性命,但仍然坚持留了下来。1890年重建花园巷教堂。温州市博物馆藏有1884年12月的曹雅直为内地会花园巷教堂的租地契约。

曹雅直首先带到温州的基督福音,在那里生根结果。温州今天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因为温州全市人口中,至少有100多万为基督徒,占人口的15%。

曹雅直于1889年回国探亲,于4月21日复活节早晨6点半,在法国戛纳格拉斯路去世。

注1:汤青. 《中国基督教百年史》. 474页.
注2:《中华归主(1901-1920)》(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下)(中国社科院,1987年11月第一版)第1078页
注3:曹雅直太太(Mrs. Grace (Ciggie) Stott). Twenty-six Years of Missionary Work in China(在中国传教26年). 纽约: American Tract Society. 1897: 2–3.
注4: 苏慧廉(W.E.Soothill). A MISSION IN CHINA. : 14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