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教區原屬寧波教區,1949年2月聖座正式批准成為溫州教區。當時命名為“永嘉教區”,暫由寧波戴安德主教兼任溫州署理主教,溫州總本堂蘇希達神父為溫州教區副主教,蘇公於1958年1月6日在獄中病亡。
溫州天主教源遠流長,我們可以回溯到14世紀初葉。元朝大德八年, 在《元典章》中記載:“溫州路有也裡可溫,創立掌教司衙門,招收民眾,充當本教戶籍。” “也裡可溫”是蒙古語,意思是有福緣的人,是對景教(中國當時對天主教的稱呼)和天主教的統稱。當時稱天主堂為十字寺,元末失傳。
明末清初,有多明我會傳教士黎玉范西班牙籍,從福建福安來溫州佈道,因話語中抨擊祭祖民俗,引起佛教徒反對,被官府押送離境。
康熙35年(西元1696年)建立了浙閩代牧區。1700年有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朴勒瑪住在溫州。後因不許祭祖等禮儀之爭,康熙詔令驅逐外國傳教士,開始禁教。1718年浙閩代牧區被取消了。
1874年5月8日原浙江代牧主教田嘉璧信中說:“昔日溫州曾有福 建主教的助手住在天主堂裡,有許多教友一起。”這座天主堂據推測是在虞師裡的寧波公所。因為1878年溫州天主堂神父董增德(義大利籍)同徐志修(義大利 籍)神父曾去虞師裡尋根探蹤。那時房子早已拆除,但找到有我教會特徵的磉盤,說明那裡確實有天主堂的奠基,曾有過天主堂。
清康熙年間,除上述一個天主堂外,還有三處天主堂。花柳塘的天后 宮,原來是天主堂,在雍正皇帝禁教後被改建為天后宮。東門老天寧寺內,也有一個天主堂。西郊象門街的慶雲寺原來也是天主堂。連同虞師裡天主堂,都毀於禮儀 之爭後,這是雍正禁教帶來的不幸後果!此後,溫州天主教就銷聲匿跡了。
西元1840年鴉片戰爭後,寧波成為五口通商城市之一。天主教從寧波開始傳入,逐漸發展到杭州一帶,後傳至台州。1865年台州黃岩柵橋地方有一座小型天主堂。1867年寧波傅道安神父(衢縣麻蓬人)到那裡作為傳教點,負責開發台州、溫州、處州(麗水地區)的傳教使命。
1869年春,樂清虹橋附近裡嶴地方,村民陳希林接到黃岩一個名叫 葉永根的天主教朋友來信,向他介紹天主教,並勸他信奉天主教。陳希林約了陳茂慶一起到黃岩會見了葉永根,在他開導下學習了天主教要理,同意加入天主教。當 年6月20日黃岩柵橋天主堂傅道安神父給他們付了洗。同年9月29日,又給陳顯智,陳顯達等人付洗,以上幾位元可說是溫州地區最早的首批教友。樂清裡嶴是溫 州地區最早設有天主堂的地方。當地教會發展很快,教友非常虔誠。有一位名林可靜的教友,溫州本堂董增德神父請他來溫州總堂協助教務,為創建保祿書院、神父 住宅、保祿新大堂、仁慈堂、孤兒院、董若望醫院等,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終身不娶,一生獻給天主的事業,難能可貴,晚年雙目失明,教友們稱他為“林阿 公”,1925年8月25日於溫州總堂安逝,安葬于護國寺聖山。
1870年左右,永嘉縣山區茶坑地方,有一季姓村民,受人蒙蔽參加了清政府禁止的白蓮教。為逃避官兵拘捕,改姓易名外逃經商至寧波,接觸了天主教。他當時的動機可能是對自身安全有利,但他能認真學習要理,皈依了天主教,而且逐漸成為一位虔誠的教友。
他回到茶坑,向房族親朋介紹,宣揚天主教,吸引了不少人,有幾位有決心進教的慕道者,學好要理,到黃岩柵橋天主堂,在徐志修神父前領受了洗禮,在最早的名單中有季長貴,季盛棟等人。
1875年又有季振界等人受洗入教。當時,溫州地區沒有天主堂,茶坑教友平日在家念經過主日。每逢大瞻禮,就帶領家人千里迢迢來到黃岩柵橋天主堂過主日瞻禮,可見他們對信仰如何忠誠!
有關白蓮教又稱無為教徒改奉天主教的史實,後來溫處兩府教會天主教 首任總本堂馮烈鴻神父(法籍,1899年來溫)曾有報導:“茶坑教會,一如菇溪、溫州、里安、樂清和處州等地,首批教徒都是白蓮教徒,因畏避官府殺害、投 身我教,尋求保護……”(寧波教區〈〈簡訊〉〉1926年)
1876年,柵橋徐神父到茶坑和處州等地巡視教務,領洗的人很多,以季振標為首共計83人,在某教友家中設立了臨時經堂與經言學習所。
1878年至1880年,寧波蘇鳳文主教曾兩次親臨茶坑給教友傅堅振聖事,可見當時茶坑教務之盛。1878年,溫州本堂神父董增德(意籍)在茶坑購置一座九間民房,用作經堂,學習經言及傳教司事住房。
後來,寧波趙保祿主教接任,也親臨茶坑巡視教務。
現在再回顧溫州教會情況:1874年11月,柵橋天主堂馬宗良神父 來溫州看望慕道教友,尋到了30來位福建老教友,就在花柳塘設立了臨時聚會點,指派舟山顧玉崗為駐溫首位傳道員。1875年,馬神父再次來溫,給26位慕 道者舉行了洗禮,奠定了溫州教會的基礎。一年後,有太平天國舊部落人員施鴻鼇和白蓮教徒潘汝成等受洗入教。溫州、處州兩地教友增至320人,慕道者100 餘人。
以上所說福建老教友的來歷是這樣的:早在1873年,有幾位福建興 化教友住在溫州城內,他們有一次到玉環坎門做工,看到一間理髮店裡貼著一張天主教主日瞻禮單,就進去問店主人,知道大家都是教友。福建教友說自己共有30 人,都是來溫州做銅器生意的,由於溫州沒有天主堂,也不瞭解溫州群眾對天主教的看法如何,一直不敢暴露教友身份。當時坎門沒有天主堂,離坎門約15裡遠的 青塘背地方有一座小型天主堂,有柵橋堂神父來付聖事,這幾位福建教友就要求理髮店主人帶他們去青塘背天主堂。那年聖神降臨大瞻禮,他們在那裡遇到神父,領了聖事。
溫州城內最早的本地教友名叫高建榮。他是一位拳術師傅。1874年 他結識了一位樂清朋友連金生,他是天主教徒。高建榮在他的影響下願意進教,連金生教友陪同他到黃岩柵橋天主堂成為慕道者。柵橋本堂神父馬宗良知道溫州城裡 有一批福建教友,又有本城的教友。當年就來溫州城內訪問教友,受到教友們的熱烈歡迎,馬神父同意教友們的要求在花柳塘租了房屋,暫作聖堂,還派了一位聖名 文都辣的醫生作為花柳塘臨時天主堂負責人。這位傳教司事,以看病行醫維持生活,教會給他補貼甚微,他被稱為“施洗者”,並不是專職的傳教司事。此後,溫州 城內的天主教自雍正禁教後得以復蘇更生。
1875年,黃岩柵橋堂徐志修神父到樂清裡嶴過復活節時,為溫州城區高建榮拳師等三位新教友付了聖洗聖事。後來,馬神父來溫州,先後共領洗了二十三位教友,連同以上三位新領洗的共計二十六人,這是溫州城區最早的一批教友。
1876年,溫州繼寧波之後也被開放為外貿商埠。那年12月,寧波 宗座代牧蘇鳳文主教來溫州視察教務。他拜訪了當地官員,結識了不少對教會有好感的官員,蘇主教向溫州道台提出要求,在城區中心地帶購置房產,建造天主教 堂,得到道台的同意,向周宅祠巷一位名周慶妹的房主購置三進三十間豪門祖屋,為建造聖堂和神父住宅之用。將花柳塘臨時租用地點搬遷入新堂,舉行了熱鬧的開 堂慶典,並設筵宴請地方官紳和鄰居,地方官紳們也紛紛送來賀信、賀禮等,新堂對外開放三天,讓群眾來教堂觀光,影響很好,城區的教友人數與日俱增。
1877年11月,蘇鳳文主教委派董增德神父(意籍西元1850——1922年)來溫常駐,同時兼任柵橋副本堂。當時溫州地區已有教友400多人,聖堂四座。(包括玉環縣青塘背天主堂)
1879年,有顧寶法神父(浙江平湖人)來溫作為董增德神父的助手即副本堂,當時溫州教會仍屬黃岩柵橋堂管理。
1880年12月20日,溫州地區教務發展很快,根據需要,寧波宗座代牧蘇鳳文主教正式宣佈溫州成立本堂區,董增德神父任溫州堂第一任本堂神父,顧寶法神父為副本堂神父。
1881年夏天,顧寶法神父他調,另派陳子愚神父來繼任,1885年有王恩興神父(黃岩人)來接替陳子愚神父為副本堂。1887年,王恩興神父調走,有傅貌祿神父(衢州麻蓬人)來繼任。
溫州天主教孤兒院(又稱天神會)的沿革
1880年自溫州成立本堂區後,董增德神父又就著手創辦“天神會” 即孤兒院。這是一個機遇,就是董增德神父到茶坑巡視教務時,發覺個別教友家庭經濟極端困難,贍養不了自己的子女,甚至發生棄嬰,尤其是女嬰。董神父看到這 種現象,於心不忍,為了發揚愛德,把棄嬰收來帶到溫州城裡,請保姆撫養,直到撫養成人,教她們手藝,擇配出嫁。這是一個漫長的歲月過程,董神父組織“天神 會”管理負責人和其他成員,聘請首任院長名山蓮,黃岩人,尼姑出身。直到1897年岑山寺巷孤兒院會落成,孤兒遷入新居。“天神會”收養的女嬰不斷增加, 規模也越來越大,最多人數竟達五十人。“天神會”的創辦,很有利福傳事業。那些被收養者的家長,感激教會的慈善愛心,更加虔誠敬主,而且逢人即訴:教會如 何有愛心,天主教是真教……吸引不少人進教,尤其是那些餵奶的保姆,每月來堂領工資,經常接觸教會,聽到教會的道理,許多外教保姆願意領洗進教。“天神 會”不斷發展,後來又購買了附近地帶,建造大批用房,開辦了女教友經言學習所,總名“仁慈堂”,交與寧波來溫的拯靈會修女管理。直到1918年,仁愛會修 女接管了甌海道當地官府新辦的育嬰堂。“天神會”收養的孤女最小是八、九歲,生活基本能自理才收入天神會,嬰兒和幼兒由育嬰堂仁愛會修女撫養。拯靈會修女 教學,培養孤女們長大成人擇配出嫁,這功績永垂千古。多少“天神會”女兒嫁到另方教友,懂道理,會念經,給當地教會或祈禱所帶來很多利益,領導教友過主 日、參加禮儀,是當地傳教先生最有力的助手。
溫州“天神會”在抗日時期,教區因戰爭失去教廷的傳教基金,經濟拮 據無法維持生活。1943年溫州本堂顧保祿神父(波蘭籍)又向寧波宗座代牧戴安德主教申請;因經濟無著,請求委派其他神父來溫主持教務,戴主教于1944 年春特派寧波增爵修院副院長蘇希達神父來溫州視察教務,于同年7月委任他為溫州地區總本堂神父。蘇公見“天神會”維持不下,只得遷往蒼南錢庫天主堂,請當 地教友慷慨捐助,得以勉強維持生活。抗戰勝利後,1945年底,“天神會”重返仁慈堂,開辦紡織布廠。1950年停辦,“天神會”解散,回顧90年來“天 神會”共收養孤女800餘人,功不可沒,彪炳史冊。
甲申教案
西元1883年(清光緒九年)“中法戰爭”爆發,1884年月6 月,法軍入侵安南(即越南),又派海軍侵擾我國福建,廈門和浙江沿海一帶,激起了全國人民一起掀起聲勢浩大的反帝愛國行動。在當年10月4日中秋節,溫州 人民在柴岩榮等人策動下,連夜焚毀了花園巷耶穌教堂,城西禮拜堂和書院,也燒毀了周宅祠巷天主堂聖堂的一部份,同時燒了英國稅務司甌海之關的檔案室。這就 是溫州的“甲申教案。”
在這次事件中,董增德本堂神父險些遭殺身之禍,幸虧董公機警靈敏, 當他知道鬧事群眾尋找他時,立即慌忙從神父樓東南角越牆脫逃到西郊一外教人家,藏匿在他家的堆柴房裡,可好這家主人十分慈善,設法營救神父,收留了他,秘密告知當時的縣官,縣官接報後,立即派人抬出自己作為交通工具坐乘的蘭昵轎,還帶去一套中國衣帽到西郊那戶人家,叫董公換穿中國衣裝,坐上蘭昵轎抬到縣 署,以後再護送他到江心嶼與稅務司公館暫避,待事件平息後回堂。這是這次事件中的一個小插曲。
甲申教案結果由清政府和法國議和,結案賠償基督教27641元銀幣,天主教7359銀幣。事後一位英國女牧師痛恨法國侵略者,她在一本《走向中國》的著作中說:“是中法戰爭引發了那場教案,是鄙劣的法國人給教會帶來這場浩劫。”這話比較中肯!
溫州總堂的重建
經過這次事件後,溫州教友們反而更加虔誠敬主,信仰絲毫沒受影響。教友們看到教堂被燒毀的情景,非常痛心,不少老年教友觸景生情,落下了眼淚,紛紛向神父提出要求重建新聖堂。
在董增德本堂神父經營之下,籌集了一筆資金,於1888年開始奠基 動工營建現今尚存的新聖堂和已毀于二戰的神父住宅。寧波趙保祿主教(法國籍)親自來溫參與設計作圖,國籍傅貌祿神父負責主持,不辭辛勞,親自往麗水、龍泉 等地區原始森林採購高大木材,現場監工,管理工地等,付出了很多心血,經過三年時間,於西元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一座規模宏偉、美侖美奐的哥特式大 教堂落成了。大堂面闊17,5米,深度35,5米,鐘樓35,5米,共計六層,呈四方六角尖塔式,傘狀屋頂,弧拱長窗,梅花大柱,上飾宗教圖案,聖堂占地 面積為698,25平方。
大堂落成時,鐘樓尚無尖塔,堂背蓋有瓦片,到馮烈鴻神父(法籍)來任溫州本堂後。約在西元1904年,將堂背瓦片換以瓦愣鉛板,紅色油漆,同時鐘樓加建六層尖塔,大堂顯得非常雄偉華麗。解放前,是溫州市最高建築,登上鐘樓頂層,開窗遠眺可俯瞰全城景物。
大堂東面有五間坐北朝南神父樓房住宅,和大堂同時落成。這是一座法 國式二層樓房,淡黃的牆壁,白色的花飾,上下層都有長廊欄杆,中間為會客室,宅前有小花園,廊欄上擺滿盆花,粉紅色的薔薇花爬上樓廊,春天花開,清香撲 鼻。花園中一年四季不斷開滿鮮花,靠近聖堂一角,有一小水池,上豎葡萄架,葡萄成熟時,一串串葡萄令站在花園欄杆外的孩子們看了饞涎欲滴!園中曲徑迂回, 小橋流水,風景幽雅,園中近聖堂一角有一株非常高大的南洋棕櫚樹,枝椏高達堂背,迎風搖曳,好像在呵護著大堂,又像在歡迎教友們來堂。可惜好景不長,抗日 戰爭中,遭受日本侵略者狂轟濫炸,神父住宅和花園成了一片廢墟,轟炸最猛烈的時候,有一位年已古稀的吳慶華老神父正坐在自己房間桌前,炸彈從樓上下來爆炸 開來,彈片飛傷了他的手臂,削去了一片肉,總算倖免一死!
抗戰勝利後,教會經濟無著,不能重建。解放後,尤其是文革期間,改為廠房,原有的風光,僅僅留在年老教友的腦海中,令人嗟歎不已!
溫州天主堂保祿書院
董增德神父為了教友子弟能來堂學習教理和經言,在周宅祠巷天主堂舉 辦了一所“保祿書院”。院址在目前已廢建了的聾啞學校宿舍。初辦時規模很小,到1891年新大堂落成後,就在甲申教案時被焚毀的老堂基上建造一幢木結構二 層樓房,正式成立“保祿書院”。學生增至一百多人,大部份是住宿生,膳宿費很低,家庭經濟困難的,予以減免。
“保祿書院”曾盛極一時,學生穿校服出遊,有軍樂隊前導,在當時溫 州城市中是很新穎令人矚目的。“保祿書院”為教會培育了不少人才,好幾位老神父如李仁聲神父、陳熙止神父、徐振存神父等都曾在“保祿書院”讀過書,許多優 秀的傳教先生如陳叔陽先生、徐伯篤先生、史作霖先生等等都是“保祿書院”培育出來的,還有許多教友骨幹分子,也都在“保祿書院”學習過。
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保祿書院”因為沒有教育廳備案,改為“保祿經言學習所”。抗戰勝利後改為“保祿小學”,解放後汪鳴皋神父任校長,約在53年,學校被政府接管,搬到對面仁慈堂,即現在的廣播電視大學,改名信河小學,後改建為廣播電視大學。
董增德神父對溫州教區的貢獻
董增德神父(西元1850-1922)(Domenico Vincenzo Procaci)
義大利拿波里市皮東托人,生於1850年10月,1871年11月 入巴黎遣使會修院攻讀神學,1877年3月26日升神父,10月11日抵達寧波。當時溫州教會剛成立,寧波蘇鳳文主教派董公作為黃岩柵橋堂分駐溫城神父, 當年12月3日,本堂神父徐志修陪董公到了溫州堂,一進堂門,董公高呼“中國萬歲”,董公因人地生疏,語言不適,較難開展教務。
1879年5月聖神降臨節,董公抱病登臺作首次用溫州俚語講道,並給來自鄉村五名新教友付了洗。
1880年國籍神父顧寶法來助理董公,教務開始好轉,辦起了孤兒院(天神會)和保祿書院,還培訓了好幾名傳教先生分派到里安、樂清、青田等地傳教。1883年溫州教友由1878年250人增至630人。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溫州發生 “甲申教案”。溫州堂被民眾焚毀,董公死裡逃生,後被官兵救出,坐轎到縣署過宿,一星期後董公赴寧波休養,第二年5月返回溫州。
董公因聖堂被焚使他受到虛驚,甚至舉止失措,1885年下半年有傅 貌祿神父來協助他,和董公一起重建了溫州堂新住宅和新大堂,重開了孤兒院天神會和保祿書院,教友每年增加50人左右,至1891年他們調離後,已由 1885年的790人增至1091人,農村堂點增至6個,傳教先生8人。
董公在溫州開教創業,也在處州(麗水地區)傳揚福音,開設祈禱所。董公以溫州為他第二故鄉,不斷向主教要求從定海調回溫州,董公生活在定海,為牧靈任勞任怨,堪稱模範神父。
1917年董公晉鐸40周年,趙保祿主教很關懷他,向教廷上報董公 傳教功績,當時教宗本篤十五世和國務卿加斯巴里樞機分別發來賀信。趙主教還在9月27日會同在寧波避靜的中外遣使會神父30多人為董公舉行慶祝會。當趙主 教把羅馬教廷賀信交給他,並引用聖經一句話“日出星消”時,董公潸然淚下。
1922年12月,董公病逝於定海,安葬于雷鼓山,董公對溫州教會作出豐偉的功績,溫州教友深深懷念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