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星期四

溫州教會的“傳家寶”—基督徒家庭的信仰傳承禮贊 作者:鄭樂國

 謹將此文獻給溫州教會的屬靈前輩們,紀念他們播下福音種子,帶來信仰的傳承。至於我和我全家,我們必定侍奉耶和華(書2415
前言
  據估計,溫州教會約有近百萬基督徒基督徒比例占溫州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教會的增長全然是上帝的作為,但從客觀角度看,上帝的作為也包含基督徒家庭信仰傳承帶來教會增長。儘管溫州教會有太多的欠缺,但在漫長的時期裡,溫州基督徒比較重視家庭的信仰傳承教育,帶來溫州教會的增長。遺憾的是,現今許多基督徒不再重視家庭為基石的信仰傳承。
  溫州教會應當繼續重視基督徒家庭的信仰培育。家庭是孩子信仰傳承的基石,基督徒當重拾家庭禮拜傳統;結合主日學的聖經和道德教育,以主日學作為家庭信仰教育的延伸和補充;兼顧祖輩信仰經驗的傳遞,述說上帝的作為和美德;鼓勵未婚基督徒建立主內婚姻結盟等幾個有利於信仰傳承的方式,給教會帶來久遠的祝福。本文作為教牧反思試述與傳承有關的四個方面。旨在回顧溫州教會信仰傳承傳統的可貴之處,以此鼓勵基督徒當注重家庭為基準的信仰教育,對信仰起到關鍵的傳接作用。
一、信仰傳承與家庭禮拜
  在溫州,以往虔誠的基督徒重視在家中設立敬拜祭壇。家庭是基督徒操練敬虔最重要的地方,許多基督徒有家庭小禮拜的傳統,家長在家中帶領孩子向神唱詩、禱告,讀經,設立家庭祭壇的傳統。清教徒巴克斯特在《家庭敬拜指南》一書中提及禱告和讚美是家庭敬拜的組成部分,他又說,家庭敬拜乃是上帝所命定的(巴克斯特,第415頁)。
  在家庭敬拜中以詩歌薰陶孩童接觸信仰,以短歌引導孩童入睡。溫州基督徒有一個共同的記憶,孩童時在父母懷裡被詩歌哄睡的經歷。父母常用一首短歌最親愛的救主,祝福小嬰孩,嬰孩抱到救主面前,救主祝福嬰孩。做父母的邊拍嬰孩,邊輕唱,不斷重複這首歌,直到孩子進入夢鄉。此兒歌膾炙人口,稱得上是溫州教會的搖籃曲。這種用搖籃曲引嬰孩入睡的做法也是家庭敬拜的部分,對嬰孩是莫大的祝福,比起用安撫奶嘴、布娃娃給孩子做抱枕,唱搖籃曲的做法實在稱讚有嘉。  
  培養孩子養成禱告習慣。溫州基督徒重視孩子從小就操練禱告的習慣。在進餐前做謝飯禱告。家長在進餐前往會帶領孩子做謝飯禱告,要求一句一句的跟著念,直到孩子養成謝飯的習慣。此外,許多家長帶領孩子早晚跪著禱告,這種操練養成的習慣影響孩子的終生。據牧者反應,海外一間神學院學生寢室中,唯獨溫州學生在晚間休息前跪在床前禱告。在溫州基督徒看來跪著禱告似乎更能表達虔誠的信仰,相信這習慣受父母的薰陶有關。
  家長當負起帶領的責任。因上帝的約是與家長訂立的,家長是家庭的代表。在亞當、挪亞和亞伯拉罕的約中,都是由一個男人代表他們的家庭。同樣的原則保留在希伯來人與上帝所立的西乃之約中。在聚會時,以色列人的長老代表他們的家庭、宗族和支派(詩89篇,創12836912-14123)。上帝也吩咐家長當如何教導孩童(申64-71118-20;出138-9)。上帝的吩咐一點也不含糊,指定他們應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教導子女。在早期教會和後期清教徒中,有人把這段經文視為清晨和晚上進行家庭敬拜的理由。無論你躺下,起來意思非常廣泛,指你所有醒著的時間。另外,威斯敏斯德信條216節指出:如今在福音時代,無論是祈禱,或是崇拜的其他部分,既不限於任何地方和任何方向,也不因舉行的地方或面對的方向而更蒙悅納;但要用心靈和誠實,隨處敬拜上帝;每日在個人家庭中,獨自在隱密處,都要如此行……”  
  家庭禮拜能培育孩子靈命成長(箴1426),使孩子的前途光明,智者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在家庭禮拜的信仰影響下,溫州有的基督徒家庭有十多位傳道人,達致至於我和我全家,我們必定侍奉耶和華(書2415)的願望。禮拜也帶來家庭的和樂,詩人說我就走到上帝的祭壇,到我最喜樂的上帝那裡……”(詩篇434),閩南基督教聖詩第三百三十六首所說的:若要基督化家庭,家庭禮拜要實行。同認基督做家主,全家和樂又安寧。家庭禮拜蒙上帝祝福亦帶來教會增長,它也是新約時代教會增長的重要模式(徒1024161534;羅165)。  
二、信仰傳承與主日學教育
     溫州基督徒家庭的信仰傳承在主日學事工方面體現出來。在溫州每一間教會幾乎都開展主日學事工,且將主日學的經驗推廣至各地教會。主日學教育雖不能取代家庭敬拜,但是,可作為家庭信仰傳承的延伸,溫州基督徒家長大力支持主日學的發展,使之成為福音傳承的重要部分。
    帶領孩童參加主日學。基督徒父母普遍鼓勵孩子進入主日學。在一些交通不便利的地方,教會安排專車或由父母接送。在主日學,低年齡段孩童可以聆聽聖經故事,背誦主禱文,做聖經遊戲,學唱兒童聖詩。高年齡段的學生則接受進深課程,猶如神學概論、聖經專題之類的課程。不同教會均有不同的教學材料,無論是自編教材還是借用其他現成教材,不同教會均有不同的教學活動和教育計畫。可以說主日學是溫州教會最普遍的事工之一。
    重視主日學道德教育。有的家長期待主日學教育能培育孩子的信仰,帶給孩子道德的指引,以防範孩子免受世俗文化的影響。據一位圈外人士在溫州甌海縣做過調查。報告認為:一些比較富裕的基督徒深憂當地愈演愈烈賭博成風的惡習,害怕自己尚未成熟的孩子陷入泥坑,於是煞費苦心的尋找辦法想出妙招,讓孩子信耶穌吧!耶穌會好好教育他的!報告認為在有些農村裡,當父母兄長覺得無育子女,他們覺得規範孩子缺乏有效的尺度時,便驟然想起了耶穌,用宗教道德來代替世俗道德,讓信耶穌成為一種有效地教育子女的方式。這份調查報告有它的主觀局限性,但說明了部分基督徒在世俗社會中尋求信仰保全孩子道德不受惡習侵害。其實主日學教育的背後不只是道德教化價值,還有促使道德改變的真正主因乃是基督信仰的確立。
    主日學助長了大學生校園團契的信仰傳承。一般在主日學成長的孩子,在進入大學是就進入校園團契,畢業後就走進主日的崇拜。這個階梯式的教育形式轉換也符合他們成長的邏輯,可說溫州大學生福音事工的發展基礎與主日學教育密不可分。余主恩網友如此寫道:如今在外讀書的大學生基督徒其中絕大多數人就是因為在主日學裡所受的教育而改變了他們。這個就是所謂的主日學的果效吧!為了不打消主日學講師的教學熱忱,這位網友樂觀的預測各大校園中將出現信仰的精兵勇士,他說:
    “給主日學教師的勸勉:也許是認為自己現在教的學生太過於調皮以至你想放棄,或者你覺得教主日學太累,太傷心神了。抑或你認為教主日學沒什麼大的用處,根本是對牛彈琴,那麼我現在告訴你,你正在做一件連你自己都無法想像的巨大工程。也許你認為我是誇大其詞,但是我在這裡跟你說當
        有一天你會欣喜地在全國各大校園中發現你所教導的那群孩子將成為那裡的精兵勇士。
    溫州基督徒家庭對子女進入主日學教育,對孩童的道德塑造和信仰培育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從小子班的唱兒歌,直到進入大學校園團契,信仰教育都保持了傳遞的連貫性,信仰成長是不能斷層的。基督徒家長帶著傳遞信仰的心態鼓勵孩子參加主日學,也強調道德教育進入另一個成熟的信仰階段,主日學是基督徒家庭重視信仰傳承的體現,也帶來基督教信仰的傳承。
三、 信仰傳承與醫治神跡
    溫州基督徒的信主經歷與先輩身患疾病蒙醫治有關。在溫州早年的基督徒信仰經歷中,幾乎沒有哪個家庭是無緣故相信耶穌的,大多是經歷患病或鬼附之後才信主的。有人在經歷醫治或目睹家人復原的神跡後於是接受了主,在溫州,普遍的現象是要信主就全家信主。有資料表明:
    “……新教徒中,絕大多數人是因為自己或親屬生病不愈而到基督教裡求主保佑他們恢復健康的。疾病的痛苦無疑是人們皈依宗教的最直接的誘因,這種情況,即人們希望擺脫現實中疾病所造成的苦難,對我們的醫療衛生工作、醫療水準實際上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社會沒有使他們解脫苦難,宗教似乎使他們解脫了;醫院沒有給他們治好的疾病,上帝似乎給他們治好了,怎能使他們不信仰宗教,不膜拜上帝呢?……”
    全家歸主的傳統確實是溫州教會的可貴之處。在溫州,假設一個家庭單位中有一位元成員身體欠安,尋求教會提供信仰幫助時,教會會幫助他們掃除偶像祭品,且要求患者全家相信耶穌,全家歸主的傳統給教會帶來增長。
    另一方面,溫州地域文化中長輩相對擁有一定的家庭權威,長者的信仰將影響整個家庭的信仰歸屬。有調查報告說:大多數信徒家庭成員在對待信教問題上思想高度統一,這為基督教聚會點的形成和演變提供了思想及物質條件。在農村,家庭、家族中的長者信仰往往牽涉到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成員的信仰歸屬問題。通常是一家之長信什麼教、下一代人也跟著信什麼教。這種以家庭為信主單位的做法對教會的增長起到相當大的影響。
    全家歸主是美好的信仰傳承。身經上帝醫治的人不應是忘恩負義的人,他有責任向後裔述說上帝的恩典。詩人說:我們不要將這些事向他們的子孫隱瞞,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他的能力,並他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因為他在雅各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設律法,是他吩咐我們的祖宗,要傳給子孫的,使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好叫他們仰望神,不要忘記神的作為;惟要守他的命令(詩785-7)。
四、 信仰傳承與婚姻結盟
    除了以上幾方面外,家庭信仰傳承與信徒之間的婚姻結盟有關。溫州城鄉區別不大,許多村點設有聚會點。信徒團契比較密切,互相比較瞭解,教內婚姻結盟比較普遍。溫州弟兄姊妹的婚姻一般都會在主內尋找配偶,不會在教外尋找,而家長對於子女婚姻的主內結盟原則把握還是比較嚴格的。一位爛泥巴網友對溫州的聚會點做過調查後表示基督徒之間的婚姻結盟有利於教會發展信徒,他說:
    “……更有甚者,農村基督教信徒家庭成員之間通婚現象也較普遍,主要是信徒在參與聚會活動熟悉後促成下一代子女間的婚姻為數較多。因此,以相鄰家庭成員之間相互聚集學聖經、唱詩歌形式起源而逐步形成相當規模的家庭聚會點最初是在家庭血緣關係、家族關係基礎上吸收和發展信徒的。
    主內的婚姻結盟助長了溫州教會的發展。而這種主內婚姻是基於保羅的教導,就是你們信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林後614)的原則。對於婚姻連接,改革教會並不認為婚姻是聖事,但認同婚姻象徵上帝與他的選民以色列所締結的盟約,象徵基督與他所拯救的人類的結合,也象徵基督救世的大功告成。這樣,反過來說,上帝的救世計畫在耶穌身上實現,同時揭示了在他的心目中婚姻的真諦。婚姻的核心象徵基督和教會結合的標記。它以基督愛教會的愛情賦予結婚者相愛的恩寵。這恩寵成全夫婦之間的人性愛情,加強他們之間那不可拆散的結合,並在邁向永生的旅途中聖化他們。故此,主內連接乃象徵上帝與選民、基督與教會的聯合,而非主內婚姻聯盟則不適合此教理。
       主內婚姻結盟也能借著家庭的教育將信仰傳給下一代。對於一個信主的人而言,難以想像的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婚姻結盟將存在怎樣的張力。不同信仰的婚姻家庭在宗教認信、宗教活動、禮節、價值觀、尤其是兩者各自表達出某種信仰的虔誠時,尤其是對孩童的進行信仰教育時,必定存在明顯的差異。基督徒的婚姻不可能沉醉在印度卡巴斯大帝的愛情夢幻中,不同信仰的人結合避免不了信仰的屏障,而相同信仰主內的婚姻結盟則對基督信仰傳承給後裔必定大有裨益。
        教會的發展離不開虔誠基督徒家庭的信仰教育,並以此作為信仰傳承的形式。 無論是在家中舉行小禮拜,對主日學教育的重視,家屬成員的身體獲得醫治的經驗,以及主內的婚姻結盟,都反映出溫州基督徒注重以“家庭”為單位的信仰傳承形 式。有人曾在溫州做過調研,得出一個結論:家族式信教情況在溫州農村相當普遍,報告說:
   “在調查中,我們強烈地感覺到,溫州農村地區的宗教家庭(即全家信教)的數量很多,甚至有些家庭已經有五六代的人信教。很多人都是受家庭的影響而信仰宗教, 可以說,這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在問卷的受訪者中,有70.3%的人是受家庭內部成員的影響信教的,這更加印證了一家幾代信教的情況在溫州農村的 普遍性。”
    客觀的事實顯示了很多人信主是受家庭的影響,家庭的信仰傳承對家庭成員的信仰影響巨大。以往溫州虔誠基督徒遵照聖經的教導和吩咐,對家庭成員進行信仰教育,使基督的信仰得以延續。這深值後人的稱讚和效法。
    而,這些可貴的傳統在多元文化衝擊下已趨向瓦解。現今溫州大多基督徒家庭不再舉行家庭禮拜。而多元社會文化不斷傳送錯誤的價值觀給孩子,孩子面臨追逐金 錢、權利,暴力、明星偶像、傳媒等方面的衝擊。基督徒家庭須重拾以家庭為基石的信仰教育,以真理教導孩子,認真策劃家庭禮拜,力求簡化、輕鬆、變化、創意,為此有人提出可貴經驗以供參考
    父母不能誤以為敬虔是可以遺傳的,以致專顧自己的事業,而無暇于孩子的信仰需 求。在溫州,許多基督徒孩子全托在非信主的講師家中寄養。當留意的是,單靠一周甚至幾週一次數小時的主日學課程是難以彌補孩子信仰的斷層性。父母也不能天 真以為主日學講師包攬了一切的教育責任。家長必須視信仰傳承為其生命的要事,泰得·崔普說:“教導你的孩子為神的榮耀而活,這一定要成為你最大的目的。你 一定要教導你的孩子,對他們來說,就像對全人類來說一樣,生活的意義在於認識和服事真正和永生的上帝。生活唯一有價 值的目標,就是榮耀神,以祂為樂,直到永遠。” 
    現今正是重拾和延續設立家庭祭壇的時候。挪亞在經歷洪水之後,就帶來他們的家向上帝設立祭壇(創823-97)。 當今的教會尚且不能如此而行呢?現代基督徒家庭當借鑒教會先輩信仰傳承的美德,設立家庭敬拜的祭壇;亦當結合其他幾方面的傳承方式,在家庭中不斷的紀念、 述說上帝在其家族成員中大能的作為和美德,以及所經歷的奇異恩典;亦力求教導主內的婚姻結盟。共同抗擊世俗文化的衝擊,使得基督徒的家庭信仰傳統不被世俗 的衝擊所削弱,努力以真理教導自己的子女,將基督的信仰豐豐富富的傳遞給後代,帶來教會的增長和復興。惟願每一位基督徒家庭能培育自己的家庭成為“聖道傳 家”的家庭,成為蒙上帝賜福的敬虔後裔。

參考文獻(待補充)

沒有留言: